密码认证协议论文-陈晓峰,林崧

密码认证协议论文-陈晓峰,林崧

导读:本文包含了密码认证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RFID,轻量级,CRC函数,量子密码

密码认证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峰,林崧[1](2019)在《基于量子密码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RFID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RFID系统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因此RFID系统隐私和安全问题急需解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轻量级双向身份认证协议,协议利用异或操作、CRC函数和位移函数,同时,引入量子密码技术来提高安全性和抵御各种攻击。经过安全性分析,新协议可抵抗已知的大多数攻击,有效地保证了RFID系统中数据和隐私的安全。(本文来源于《闽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小红,郭焰辉[2](2018)在《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系统安全认证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RFID技术在军事、金融、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RFID系统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利用椭圆曲线密码(ECC)密钥短、安全性高且存储空间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ECC的RFID系统双向认证协议,并用BAN逻辑形式化分析和证明了该协议能够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与其他同类应用协议相比,该协议在抵抗跟踪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重传攻击以及假冒攻击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可信度,且能满足双向认证性、机密性、匿名性和前向安全性。该协议所需椭圆曲线点乘运算次数为3次,相比其他协议可减少60%的标签计算开销,RFID系统的执行效率可提高70%,可适用于军事物流管理及涉密文件保密等关键领域。(本文来源于《信息网络安全》期刊2018年10期)

刘欣东,徐水帅,陈建华[3](2019)在《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智能电网通信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保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安全可靠,越来越多的认证协议被应用在通信过程中。针对Mahmood等(MAHMOOD K, CHAUDHRY S A, NAQVI H, et al. An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 based lightweight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2018,81:557-565)提出的认证协议,指出此协议易受到内部特权人员攻击,缺少更换口令阶段,对用户缺少亲和性,无法保证用户有唯一的用户名,并有一个公式的错误。为改进此协议,提出一个基于椭圆曲线的认证协议。首先,增加用户与设备之间的登录阶段,其次,利用椭圆曲线密码学难题进行信息交互,最后补充口令更换阶段。通过BAN逻辑形式化分析,改进协议安全可行,能抵挡住内部人员攻击,并具有口令更换、用户名唯一、对用户有亲和性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万爱兰,韩牟,马世典,王运文,华蕾[4](2018)在《基于一次性密码本的车内网身份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内网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中电子控制单元(ECU)易被篡改、假冒等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一次性密码本的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利用网关ECU(GECU)中的安全存储模块TA验证ECU的合法身份,根据车载电源电压变化得到随机数,生成会话密钥并且使ECU节点间共享会话密钥,简化TA对ECU的密钥管理,周期性地更新连接和释放外部设备时的会话密钥,以防止重放攻击。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可有效减少总线负载,提高通信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殷秋实,陈建华[5](2018)在《多服务器环境下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改进的身份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身份认证协议大部分都是采用用户名和口令的模式在基于数学问题难解的情况下衍生出来的。这类协议往往依赖于口令的复杂性、随机数发生器的性能以及较大的计算开销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因而效率较低且实用性不强。为了成功规避上述问题,在引入生物因子及模糊提取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椭圆曲线密码改进的身份认证协议,并用Burrows-Abadi-Needham(BAN逻辑)形式化地完成了双方密钥认证性的验证,随后又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并与其他相关协议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此协议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强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郭焰辉[6](2018)在《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系统认证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诸多领域的深度融合,RFID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问题也日益突出。当下对RFID系统安全的保护方式有根据物理方式及密码学技术这两种安全体制。物理方式通常为Kill标签、重命名及阻塞方式。这类方式虽然操作直接,但只能提供简单信息保护,存在安全局限性,因此人们对根据密码学技术的RFID系统安全机制的探索成为热点。目前有许多学者提出基于Hash函数、对称密码或者公钥密码的加密算法及认证协议,却通常都只考虑减少RFID标签成本,在RFID系统中仍存在着安全性风险。在军事、商业、金融和公共安全等特殊及关键领域,其对RFID系统的安全性能要求比成本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性能更强、效率更高的安全方案以满足RFID系统的安全要求。本论文将主要围绕RFID系统安全关键技术以及相关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其具体创新和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椭圆曲线密码(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密钥短、安全性强且储存空间小的特征,针对典型RFID系统认证协议,以及对现有基于ECC的认证协议所存在缺陷,设计出基于ECC的RFID系统相互认证协议,并通过示例和相关椭圆曲线安全参数说明协议交互的可行性,用BAN逻辑形式化分析及验证本协议可以实现预计的安全要求。(2)通过安全特性及所能抵抗攻击等方面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展开详细分析。所设计的协议在与其他同类应用协议相比,在抵抗跟踪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重传攻击以及假冒攻击等常见攻击上均有较好可信度,且能实现RFID系统双向认证性、机密性、匿名性和前向安全性功能。按协议计算成本、存储需求以及通信开销等方面与其他相关认证协议来对比分析,说明该协议所需椭圆曲线点乘运算次数为3次,其算法可分别减少0.59%-60%标签的计算成本,同时RFID系统的执行效率提高了40.2%-70%,且在存储需求以及通信开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设计的认证协议不仅能够满足较好的安全及隐私性,还提升系统运行速度,能够有效解决当前RFID系统的安全问题,可以适用于军事物流管理及涉密文件保密等关键领域。(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0)

殷秋实[7](2018)在《多服务器环境下的基于椭圆曲线密码改进的身份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身份认证协议大部分都是采用用户名和口令的模式在基于数学问题难解的情况下衍生出来的。这类协议往往依赖于口令的复杂性、随机数发生器的性能以及较大的计算开销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因而不具备较高的效率及实用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协议的安全性,考虑到生物特征值的高熵值及难伪造的特点,又相继提出了基于智能卡+口令+生物特征值的叁因子认证协议。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双因子还是叁因子身份认证协议,这些协议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即在对自身做出安全性分析时没有基于一个系统而完善的评价体系。他们往往就相对于其他文献在某些方面所特有的优势便断言自身的绝对优越性,殊不知这类评价并未建立在一个公认的评判标准上,因而也不具备客观性和严谨性。Xia所提出的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叁因子认证协议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而且其安全性还建立在庞大的计算开销上,这在如今极为普遍的分布式系统环境下就更没有实用性可言。为了成功的规避上述问题,本文以Xia的方案为模板,针对其上述缺陷在引入“攻击者模型”及相应的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智能卡+生物特征值的改进的双因子身份认证协议。相较于传统的智能卡+ 口令的双因子身份认证协议,由于选取了用生物特征值来代替口令这一低熵值的因子,在省略了口令修改阶段的同时又很好地规避了离线字典攻击。而且在计算方面,本文并没有像Xia那样直接在椭圆曲线密码系统上进行加法与点乘运算,而是选择在其上采用轻量级的对称密钥技术。这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又巧妙地将椭圆曲线上难解的数学问题遗留给攻击者作答,从而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另外,协议在优化计算效率、提升安全性的同时更是实现了其他方案都没有成功应用到多服务器环境下的遗憾。随后用Burrows-Abadi-Needham(简称BAN逻辑)形式化地完成双方密钥认证性的验证,然后又在指定的评价标准上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并同其他相关协议进行了性能比较。最终表明此协议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及实用性,非常的适合将其应用于分布式系统环境下。(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陈秀强[8](2017)在《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认证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相对于条形码技术和磁条技术来说,RFID具有识别距离远、识别安全性高等优点,目前大量应用于仓库管理、交通运输、身份识别、医疗卫生等领域。特别的,RFID系统在医疗卫生领域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市场,而且直接关乎着病人的生命安全。由于RFID认证协议是保证该系统安全的重要部分,因此深受研究者重视。然而,在轻量级、中量级RFID认证协议中使用的加密算法容易被攻击者破解,因此不能满足该领域日益增长的安全隐私需求。重量级RFID认证协议使用公钥密码机制进行加密,因此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其中趋于成熟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机制被大量运用到认证协议中。然而,对当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分析后发现,认证协议逻辑设计不合理和标签身份ID固定将会导致各种安全隐私问题的发生,如前向安全性和标签身份ID固定问题。这些安全问题限制了 RFID系统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同时,RFID系统只能顺序搜索后台数据库中标签的身份ID,在存有大量标签的医疗卫生系统中,这样的搜索方式将花费大量时间,因此认证协议的效率也不是很高。考虑到RFID认证协议的安全和效率,对该领域中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认证协议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指出了当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认证协议存在的问题。对面向医疗卫生领域的RFID认证协议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认证协议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存在标签身份ID固定问题;另一方面,当前协议的认证效率很低。特别是在标签的数量达到千万级时,后台数据库查询标签身份ID的速度严重影响了整个协议的认证效率。(2)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认证协议(RFI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Based on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RAPBECC)。针对当前协议的不足,本文在前人协议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协议认证逻辑,加入标签身份ID动态更新机制和分组机制设计了该协议。(3)分析了 RAPBECC的安全隐私和认证效率。首先,在RAPBECC的安全、隐私和抗攻击方面进行分析并与JCH协议、MSF协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APBECC不仅具有其他协议的所有安全属性还能够识别标签身份ID固定问题。然后,使用GNY逻辑对RAPBECC进行了形式化证明,结果表明RAPBECC是安全的。最后,分析了 RAPBECC的性能并与JCH协议、MSF协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APBECC具有更高的认证效率。(4)验证了 RAPBECC的安全隐私和认证效率。首先对RAPBECC进行仿真,得到RAPBECC仿真系统,然后将RAPBECC仿真系统与MSF协议的仿真系统在认证效率和识别标签身份ID固定问题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RAPBECC仿真系统相对于MSF仿真系统具有更高的认证效率并且能够识别标签身份ID固定问题。(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邓强,杨世平[9](2015)在《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RFID叁方相互认证协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的RFID协议采用的认证和密码体制存在安全性问题及性能相对低下,提出一种基于快速NTRU(Number Theory Research Unit)密码体制的RFID叁方相互认证协议。该协议首先将NTRU密码体制与异或等运算相结合从而实现服务器、阅读器及标签之间的相互认证,然后分析它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最后与其他相关认证协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为RFID系统在相互认证方面提供更高安全性及良好的性能表现,从而适应于低成本及效率较高的RFID标签。(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5年12期)

邓强,杨世平[10](2015)在《基于NTRU密码体制的RFID认证协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目前基于NTRU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效率及成本分析,提出一种基于NTRU密码体制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其首先将基于SVP问题的密码体制、截联及相关数据相结合从而实现阅读器与标签的双向认证,然后分析了它的安全性及计算性能并采用BAN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证明,最后将相关协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效率以及更低的成本。(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密码认证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RFID技术在军事、金融、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RFID系统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利用椭圆曲线密码(ECC)密钥短、安全性高且存储空间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ECC的RFID系统双向认证协议,并用BAN逻辑形式化分析和证明了该协议能够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与其他同类应用协议相比,该协议在抵抗跟踪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重传攻击以及假冒攻击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可信度,且能满足双向认证性、机密性、匿名性和前向安全性。该协议所需椭圆曲线点乘运算次数为3次,相比其他协议可减少60%的标签计算开销,RFID系统的执行效率可提高70%,可适用于军事物流管理及涉密文件保密等关键领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密码认证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峰,林崧.基于量子密码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J].闽江学院学报.2019

[2].张小红,郭焰辉.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系统安全认证协议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8

[3].刘欣东,徐水帅,陈建华.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智能电网通信认证协议[J].计算机应用.2019

[4].万爱兰,韩牟,马世典,王运文,华蕾.基于一次性密码本的车内网身份认证协议[J].计算机工程.2018

[5].殷秋实,陈建华.多服务器环境下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改进的身份认证协议[J].计算机科学.2018

[6].郭焰辉.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系统认证协议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8

[7].殷秋实.多服务器环境下的基于椭圆曲线密码改进的身份认证协议[D].武汉大学.2018

[8].陈秀强.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RFID认证协议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9].邓强,杨世平.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RFID叁方相互认证协议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

[10].邓强,杨世平.基于NTRU密码体制的RFID认证协议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标签:;  ;  ;  ;  

密码认证协议论文-陈晓峰,林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