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制度创新

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制度创新

一、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制度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彭佳,郭晶,宋海艳[1](2021)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院系分馆管理探索与思考》文中指出[目的/意义]探讨新形势下有效协调和统筹院系分馆建设的管理策略,以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院系分馆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从国内高校图书馆院系分馆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梳理上海交通大学近十年来院系分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挑战,以及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并总结其管理成效。[结果/结论]提出应以内控规范为基本准则,精细治理为导向,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以实现院系分馆的有效协调和统筹发展。

肖希明,石庆功,刘奕[2](2021)在《信息资源建设:“十三五”回望与“十四五”前瞻》文中指出[目的/意义]对"十三五"时期信息资源建设实践进展和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了解和掌握"十三五"时期我国信息资源建设领域实践发展现状和理论研究进展,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对"十三五"时期关于信息资源建设的文件、法律以及不同等级的实践项目成果报导进行检索和梳理,总结国内信息资源建设实践现状。以CNKI、万方和维普3个学术数据库收录的"信息资源建设"主题的论文为基础,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方法,对该领域理论研究热点进行统计,筛选出相关主题的核心文献进行研读,并对相关主题文献创新性观点和研究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结论]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信息资源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以用户/读者为中心、追求服务效能的趋势将得到加强;注重在社会数字化转型中的信息资源建设新课题研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研究将更加深入;信息资源建设中新技术应用风险评估及其规避问题将得到进一步探讨等。

周洁[3](2020)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文献信息联合处置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馆藏质量提升是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研究和实践能够协调公共图书馆馆藏的存量与增量,优化馆藏质量,对提升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网络的服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进行总结分析,明确了模型的构成要素与框架内容,最终提出“所有权和占有权不变、使用权与处置权上移”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产权归属方案,建立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四级递进式结构模型。结合构建的模型,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纸质图书联合处置过程中数据的驱动作用,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开展文献信息的联合处置提供科学的指导。

郭碧玉[4](2020)在《“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信息社会对优秀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倒逼着高校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国家“双一流”战略决策顺应了时代发展,将学科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重要基地,自觉地承担起了为学科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与知识服务的重要任务,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学科服务平台是图书馆提供学科资源与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媒介,也是联系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的重要纽带。学科馆员利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图书馆拥有的资源进行分类组织与加工整理,通过学科服务平台将高质量的学科资源呈现给用户,并提供专业化的学科知识与情报服务。学科用户在使用资源的同时利用平台传达自己的信息需求,将资源建设与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反馈给学科馆员。由此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过程。“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具有战略性、特色性、精准性、知识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本文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根据高校参加国家重点项目的情况将其分为四类,对学科服务平台进行调查。首先从总体上调查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学科馆员及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发现大部分图书馆都设置了学科服务栏目,半数以上图书馆提供了学科馆员信息,只有少数图书馆搭建了学科服务平台。然后详细分析了图书馆对学科博客、自建学科服务平台、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国内商业学科服务平台及其他平台共五种类型学科服务平台的使用情况。随后重点分析武汉大学、重庆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四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目前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存在平台搭建不完善、学科资源建设层次浅、学科知识服务体系不健全、平台维护力度不足、缺乏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最后从重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学科资源建设、完善学科知识服务、加强平台管理与维护、加强国内外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五方面提出建议,为“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

欧阳兰[5](2020)在《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的实施,以广州图书馆为中心的“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正在进行中,增城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已成规模。本文以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增城区以总分馆制为基础建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展开调研,具体从设施设备建设情况、馆藏资源情况、服务项目内容、运营管理程度和服务满意度等影响体系发展的重要内容,分析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同时,从政府、图书馆和读者等层面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找出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其形成原因及主要障碍。然后以新公共服务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对策,希望能对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使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王丽培[6](2020)在《基于词频统计的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及其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图书馆专门立法是制度层面的建构,而图书馆自律规范则是自发维护秩序的约束。图书馆自律规范体系的构建需要两方面内容支撑:一方面是自律到位;另一方面是他律奏效。目前,我国已陆续颁布实施有关图书馆行业多项制度规定,但整个图书馆自律规范体系仍略显单薄,因而可翘首跂踵于可期待性政策法规不断出台。文章利用直观的数据统计和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对中美两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在体系、特征及内容三方面的同异性进行定性比较,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图书馆领域自律规范体系的建设水平。本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文章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文本选择与分词,主要阐述中美自律规范制度文本的选择、分词标准、分词方法与步骤。第三章词频统计与知识图谱分析,按照以字或词语为单位,依次对单项条款分词间、单部政策条款文本间、同一国别文本间的同异性进行研究的分析思路,并基于直观的数据统计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别阐述了中美两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各自的特征。第四章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比较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道德理念、图书馆权利、馆藏建设、资源利用、社会责任);体系(图书馆的“誓约”方面、图书馆员的“誓约”方面、其他配套规范方面);特征(话语视角、主题视角、操作视角)。第五章总结与展望,归纳研究效果、研究优点与存在的不足、该课题持续研究的展望。

杨国立[7](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李瑞[8](2019)在《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发展过程具有独特的国家和地方情境。中国加强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设,意味着地方新型智库建设已经进入提升智库专业化发展能力、提高智库资源的配置效率、改善智库市场发展环境的新时代。地方党政部门面对的越来越复杂的决策咨询需求,亟需地方智库发挥重要作用。地方党政部门在提升地方治理能力、健全地方科学决策支撑体系和增强地方软实力的进程中,其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时效性、科学性等决策咨询需求与地方智库提供的决策咨询质量不高、时效性不强、知识创新能力不足等有效供给的矛盾逐渐显现,表现为地方决策咨询需求与供给间的不匹配。地方党委政府需要面向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等诸多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面对地方党政决策环境的变化,地方党政部门决策咨询需求,已经呈现出时效性、风险性、科学性、预见性、系统性、战略性等特征。随着地方科学决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时代地方智库建设即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更需要与其他智库进行协同创新来满足地方党政部门的复杂性决策咨询需求。当前,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实践仍处在探索阶段,如何加强地方特色高端智库建设,如何推动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以及协同创新模式如何形成与发展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智库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表明了现代新型智库发展对协同创新的迫切需求,但智库与协同创新研究鲜有交集,有针对性地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与发展研究亟待开展。本文以智库建设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与发展问题,围绕“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内涵——价值共创——模式形成与发展”这一主线展开研究。运用基于扎根理论思想的案例研究方法,主要分析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和模式发展这四个主要问题。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出发,通过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研究了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研究表明,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是发挥党政机关的主导作用并形成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明确的目标和共同愿景,通过驱动力、调控措施、形成条件和动态过程对智库所需创新要素的整合,使地方智库呈现出协同创新持续发展、动态循环的趋势。其次,研究从“组织—资源—能力”要素的协同,揭示了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机理。研究表明,组织协同要素、资源协同要素、能力协同要素与外部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促进并形成各要素整体“1+1>2”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即“协同主体→跨界融合→知识创新→思想成果”。再次,要素协同影响和决定着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研究表明,组织要素协同、资源要素协同、能力要素协同分别影响着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所形成模式的协同创新内容、范围、程度和主体数量。从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深度和范围出发,在要素协同的作用下,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形成了知识整合、项目合作、智库联盟、数据共享四种主要模式。最后,从协同创新模式发展视角,分析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的元素变革和维度转变问题。研究表明,元素变革为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目标等重要元素的变革;组织与空间维度转变为发挥党政机关的行政和地方智库思想市场的双重作用和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地区聚散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转变。并从重要元素和组织与空间两个维度探讨了模式发展的实现路径。本研究的创新性和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本研究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和价值共创机理进行数据编码与分析,并对构念进行提炼与界定。虽然目前已有学者对智库协同创新内涵有所界定并提出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但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内涵及价值共创的研究和探讨仍然不够深入。本研究通过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实践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发现,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是在驱动力、调控措施、形成条件和动态过程共同作用下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组织、资源和能力要素协同的共同作用下,多元主体实现价值共创的协同效应以满足用户需求和推动自身发展。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内涵和价值共创机理的研究,即对智库建设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起到了补充和完善作用,又对协同创新理论在智库研究中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本研究提出了以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内涵为基础的研究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实践案例的数据编码分析和对构念的提炼与界定,提出了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和价值共创机理模型;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合作研究、智库联盟和数据共享四种主要模式,并分析其形成机理;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模型。上述机理和模型研究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第三,本研究从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的角度提炼了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内含的元素和维度相关构念。通过案例数据的编码分析,提炼出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实践具有的特质、重要元素和组织与空间两个维度,在对现有理论梳理、案例数据编码分析和构念的提炼界定基础上,提出地方智库的“元素变革+组织与空间维度转变”协同创新模式发展模型,并基于元素变革、组织与空间维度转变提出模式发展的实现路径。上述研究对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在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与延伸。

杨晶晶[9](2019)在《物联网背景下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联网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网技术后的新概念,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浪潮。物联网技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无线通信、有线网络和各种末端设备实现互联互通。近年来,各行业都正在加大力度研究物联网技术在本行业的应用,发展物联网技术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和社会进步。物联网技术是建立智慧图书馆和区域图书馆联盟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图书馆的应用上,已将RFID技术、传感器、无线传输网络等应用在自助借还系统、电子读者证、智能书架、馆舍智能监测、AR互动绘本、体感走廊、座位预约等各项服务;在区域图书馆联盟上,通过物联网技术真正实现跨区域、跨系统的联盟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不断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是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用,满足各类用户的信息需求的重要手段。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开启了新思路、新方法,有效扩大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提升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简要的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内涵、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总结了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定义、特征与类型,分析了物联网背景下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特点与原则。通过对湖南省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基本概况的梳理,对物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进行问卷调查与SWOT分析,发现湖南省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成立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的专门机构、建立健全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投入机制、确保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安全性、加大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的宣传与培训能力等相关策略。

黄晓燕[10](2019)在《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方特色资源是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图书馆应重视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重视本地特色资源体系的形成。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不仅有利于本馆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利于地方民族经济建设与发展,是一种可开发性强、利用价值高的特色资源。民族地区图书馆是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信息中心,研究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情况,有利于促进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融合。本文选取了新疆地区、云南地区、武陵山区、广西地区四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民族地区的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在调查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图探索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之路。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在阐述地方特色资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发地方特色资源的意义,主要包括有利于丰富图书馆的馆藏、民族地区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服务民族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并进一步阐述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紧迫性,主要包括促进地方特色资源合理开发的需要、共建共享的需要、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融合的需要。其次,以资源的开发选题、开发形式、开发参与主体等概况为切入点,利用多种调查法调查四个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现状,总结出地方特色资源库初具规模、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呈出多样性特征、资源的地域特色鲜明、合作共享机制初步形成、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水平不断提升等成就概况。然后指出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中存在已开发资源不够丰富完善、已开发资源质量不高、重复开发现象严重、资源共享程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同时分析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资金来源不足、合作共享意识淡薄、缺乏持续创新。最后,为加快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提出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在遵循实用性、地方特色性、保护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统筹规划开发工作、多渠道拓宽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经费来源、加快应用新技术和统一标准开发资源、多途径合作开发地方特色资源、在借助国内政策和项目支持下加大开发力度、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开发形式等。

二、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制度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院系分馆管理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院系分馆研究现状和管理模式
    2.1 研究现状
        (1)院系分馆的建设和发展现状和模式研究。
        (2)院系分馆建设相关业务的实证研究。
    2.2 管理模式
3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院系分馆管理的探索
    3.1 历史概况
    3.2 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3 管理举措与成效
        (1)以业务指导和主题书展为抓手,完善文献资源二级保障体系。
        (2)强化归口管理,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健全管理制度。
        (3)渐进式推进院系分馆建设,根据需求调整合作具体内容。
        (4)总体成效。
4 高校图书馆院系分馆管理的思考
    (1)发挥院系分馆职责,突出差异化建设与管理。
    (2)理顺归口管理体制,注重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
    (3)借助发展转型契机,盘活院级存量资源配置。

(2)信息资源建设:“十三五”回望与“十四五”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十三五”时期信息资源建设实践领域的进展
    1.1 信息资源建设制度不断完善
    1.2 国家级科学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快速发展
    1.3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布局趋于完善
    1.4 国家级的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成绩显着
    1.5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稳步发展
    1.6 数字人文助力于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成果初显
2 “十三五”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热点
    2.1 “十三五”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热点主题统计
    2.2 研究主题热点分析
        2.2.1 “智库”资源建设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研究
        2.2.2 数据资源建设进一步受到关注
        2.2.3 新技术融入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2.2.4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研究
        2.2.5 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
        2.2.6 文献资源建设模式与相关制度建设研究
3 “十三五”我国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十三五”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
        3.1.1 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仍缺乏有效结合
        3.1.2 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深度和延续性有待加强
        3.1.3 “数据”尤其是科学数据资源建设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紧缺
    3.2 “十三五”我国信息资源建设实践方面的突出问题
        3.2.1 信息资源平台自身建设共享程度深度有待提高
        3.2.2 图书馆特色数据资源建设存在多种问题
        3.2.3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前沿支撑技术应用不成熟
        3.2.4 社会公众对信息资源建设的获得感不明显
4 “十四五”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点领域
    4.1 信息资源建设以用户/读者为中心、追求服务效能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4.2 “数据”将持续成为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
    4.3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研究热度将进一步增加
    4.4 信息资源建设中新技术应用风险评估及其规避问题将受到关注
作者贡献说明:

(3)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文献信息联合处置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进展
        1.4.2 国外研究进展
        1.4.3 研究现状评价
第2章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理论研究
    2.1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内涵
        2.1.1 概念定义
        2.1.2 对象范围
        2.1.3 内涵与意义
    2.2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原则
        2.2.1 系统性原则
        2.2.2 科学性原则
        2.2.3 动态性原则
    2.3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特性
        2.3.1 馆藏空间不足的驱动性
        2.3.2 复本量控制的全局性
        2.3.3 处置模式的多样性
    2.4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依据
        2.4.1 政策依据
        2.4.2 理论依据
        2.4.3 标准和要素
第3章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实践基础
    3.1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多模式
        3.1.1 松散型建设模式
        3.1.2 集约型建设模式
        3.1.3 统一型建设模式
    3.2 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实践
        3.2.1 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运行模式
        3.2.2 苏州图书馆理事会制度
        3.2.3 深圳市福田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
        3.2.4 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实践经验总结
    3.3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3.3.1 合理性问题
        3.3.2 权责划定问题
        3.3.3 产权归属问题
第4章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模型的构建
    4.1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4.2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模型的构成要素
        4.2.1 参考因素
        4.2.2 处置主体
        4.2.3 产权归属
        4.2.4 处置层级
    4.3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结构内容框架
    4.4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的四级递进式结构模型
        4.4.1 总馆协调分馆主导的一级处置层
        4.4.2 总馆决策分馆执行的二级处置层
        4.4.3 总馆主导分馆参与的三级处置层
        4.4.4 区域合作开展的四级处置层
    4.5 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4.5.1 松散型总分馆—自拟标准自行处置模式
        4.5.2 集约型总分馆—统一标准委托处置模式
        4.5.3 统一型总分馆—统一标准统一处置模式
第5章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文献信息联合处置模型的应用
    5.1 数据驱动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纸质图书联合处置
        5.1.1 数据驱动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纸质图书联合处置的实现条件
        5.1.2 数据的来源及类型
        5.1.3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5.1.4 各处置层级的关键指标与处置流程分析
    5.2 苏州图书馆总分馆纸质图书的联合处置的实施设计
        5.2.1 苏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发展
        5.2.2 数据驱动的苏州市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纸质图书联合处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与难点
        0.4.1 创新点
        0.4.2 难点
1 “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相关论述
    1.1 “双一流”战略背景概述
    1.2 “双一流”战略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内容
        1.2.1 制定学科发展规划
        1.2.2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1.2.3 搭建线上线下学科平台
        1.2.4 健全学科建设机制
        1.2.5 促进学科成果转化
        1.2.6 加强社会参与及国际合作
    1.3 “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特点
        1.3.1 战略性
        1.3.2 特色性
        1.3.3 精准性
        1.3.4 知识性
        1.3.5 开放性
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调查分析
    2.1 调查对象及方法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方法
    2.2 学科服务情况总体分析
        2.2.1 学科服务
        2.2.2 学科馆员
        2.2.3 学科服务平台
    2.3 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2.3.1 学科博客
        2.3.2 自建学科服务平台
        2.3.3 Lib Guides学科服务平台
        2.3.4 国内商业学科服务平台
        2.3.5 其他平台
3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案例及问题
    3.1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案例分析
        3.1.1 武汉大学图书馆:Lib Guides+ 纬度学科信息服务平台
        3.1.2 重庆大学图书馆:“学部+学院”数字图书馆
        3.1.3 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学科网页
        3.1.4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方略学科导航平台
    3.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的问题
        3.2.1 平台搭建不完善
        3.2.2 学科资源建设层次浅
        3.2.3 学科知识服务体系不健全
        3.2.4 平台维护力度不足
        3.2.5 缺乏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4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
    4.1 重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4.1.1 树立平台建设意识
        4.1.2 明确学科服务平台定位
        4.1.3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平台类型
    4.2 加强学科资源建设
        4.2.1 丰富学科资源内容
        4.2.2 深化学科分析与学科评估
        4.2.3 加强特殊资源建设
    4.3 完善学科知识服务
        4.3.1 构建学科知识服务体系
        4.3.2 探索多样化学科服务方式
        4.3.3 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
    4.4 加强平台管理与维护
        4.4.1 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
        4.4.2 组建学科服务团队
        4.4.3 加强技术维护
    4.5 加强国内外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4.5.1 促进区域共建与行业共建
        4.5.2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5 总结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构建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
        1.1.2 增城区图书馆经费投入持续递增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共图书馆
        2.1.2 总分馆制
        2.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2.2 公共图书馆的定位功能
    2.3 理论基础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3.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4 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第三章 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分析
    3.1 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状况
        3.1.1 增城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进程
        3.1.2 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成效
    3.2 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分析
        3.2.1 设施状况分析
        3.2.2 馆藏资源分析
        3.2.3 服务项目分析
        3.2.4 运营管理分析
        3.2.5 服务满意度分析
    3.3 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统筹全区共建共享服务的矛盾
        3.3.2 对镇街、村(社区)图书馆的管理矛盾
        3.3.3 法人治理工作尚不完善
        3.3.4 服务创新能力不足
    3.4 原因分析
        3.4.1 建设主体权责分散
        3.4.2 人才队伍跟不上发展需求
        3.4.3 管理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与启示
    4.1 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
        4.1.1 美国公共图书馆
        4.1.2 日本公共图书馆
        4.1.3 英国公共图书馆
    4.2 国内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
        4.2.1 杭州图书馆
        4.2.2 深圳图书馆
        4.2.3 东莞图书馆
第五章 完善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对策
    5.1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建设主体上移
    5.2 夯实公共图书馆建设保障
        5.2.1 制度保障建设
        5.2.2 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
        5.2.3 人才培养机制保障
    5.3 加快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
        5.3.1 加快完善总分馆体制建设
        5.3.2 落实总分馆统一化管理
    5.4 促进资源向农村基层图书馆流动
        5.4.1 做好纸质文献资源的共享
        5.4.2 加强数字化阅读资源的共建
    5.5 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
        5.5.1 加强数字化服务
        5.5.2 加强主题分馆的建设
        5.5.3 加强特色群体服务
    5.6 引入多中心治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
        5.6.1 优化法人治理结构
        5.6.2 优化志愿者队伍建设
        5.6.3 设立公共图书馆基金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增城区图书馆读者意见征求表
附录 B:增城图书馆主管部门、图书馆馆长、工作人员以及读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 C:正文中引用的人物访谈记录表
致谢
作者简历

(6)基于词频统计的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及其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词频统计法
        二、TF-IDF算法
        三、共词分析法
        四、社会网络分析法
        五、维恩图
        六、对比分析法
    第四节 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上的规范与多样性
        二、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定量研究
第二章 文本选择与分词
    第一节 文本选择
        一、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选择
        二、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选择
    第二节 分词标准、方法与步骤
        一、分词标准
        二、分词方法
        三、分词步骤
第三章 自律规范文本的词频统计与知识图谱分析
    第一节 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
        一、《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
        二、《图书馆服务宣言》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标准》
    第二节 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网络体系特征
        一、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知识图谱特征
        二、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间差异性
        三、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间关联性
    第三节 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
        一、《图书馆权利法案》
        二、《道德规范》
        三、《观赏自由声明》
        四、《图书馆:美国价值观》
        五、《阅读自由声明》
    第四节 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网络体系特征
        一、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知识图谱特征
        二、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间差异性
        三、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间关联性
第四章 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比较分析
    第一节 体系主体构成比较
        一、图书馆的“誓约”方面
        二、图书馆员的“誓约”方面
        三、配套规范方面
    第二节 文本视角特征比较
        一、话语视角
        二、主题视角
        三、操作视角
    第三节 文本语义内容比较
        一、道德理念
        二、图书馆权利
        三、馆藏建设
        四、资源利用
        五、社会责任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研究总结
        二、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创新
    1.5 研究问题界定
        1.5.1 研究对象界定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2.1.1 发展历程简述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2.2.1 发展历程简述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5.4.6 制定保障措施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贡献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致谢

(8)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智库建设理论
        2.1.1 智库建设理论概述
        2.1.2 智库建设的相关研究
        2.1.3 智库建设相关研究述评
    2.2 知识管理理论
        2.2.1 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2.2.2 智库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
        2.2.3 智库知识管理相关研究述评
    2.3 协同创新理论
        2.3.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2.3.2 智库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2.3.3 智库协同创新相关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案例介绍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3.3 数据收集与分类
    3.4 信度与效度确保
    3.5 案例描述
        3.5.1 国外典型智库协同创新案例
        3.5.2 我国典型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案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
    4.1 协同创新内涵的数据编码与分析
        4.1.1 开放式编码与主轴编码
        4.1.2 选择性编码
    4.2 构念的提炼与界定
        4.2.1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4.2.2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调控措施
        4.2.3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形成条件
        4.2.4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动态过程
    4.3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机理
    5.1 协同创新价值共创的数据编码与分析
        5.1.1 开放式编码与主轴编码
        5.1.2 选择性编码
    5.2 构念的提炼与界定
        5.2.1 组织协同要素
        5.2.2 资源协同要素
        5.2.3 能力协同要素
        5.2.4 外部影响因素
    5.3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的要素协同
        5.3.1 组织要素协同
        5.3.2 资源要素协同
        5.3.3 能力要素协同
    5.4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机理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机理
    6.1 协同创新模式形成的数据编码与分析
        6.1.1 开放式编码与主轴编码
        6.1.2 选择性编码
    6.2 构念的提炼与界定
        6.2.1 知识整合
        6.2.2 合作研究
        6.2.3 智库联盟
        6.2.4 数据共享
    6.3 要素协同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的影响
        6.3.1 组织要素协同的影响
        6.3.2 资源要素协同的影响
        6.3.3 能力要素协同的影响
    6.4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机理
        6.4.1 知识整合模式
        6.4.2 项目合作模式
        6.4.3 智库联盟模式
        6.4.4 数据共享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研究
    7.1 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的数据编码与分析
        7.1.1 开放式编码与主轴编码
        7.1.2 选择性编码
    7.2 构念的提炼与界定
        7.2.1 重要元素
        7.2.2 组织维度
        7.2.3 空间维度
    7.3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的重要元素与维度
        7.3.1 模式发展的重要元素
        7.3.2 模式发展的组织与空间维度
        7.3.3 模式发展的元素变革与维度转变
    7.4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7.4.1 科学定位地方智库功能,明确协同创新领域和方向
        7.4.2 培育地方新型智库主体,促进思想供给与需求融合
        7.4.3 升级地方智库数据中心,加强协同创新平台的支撑
        7.4.4 加快地方高端智库建设,丰富协同创新内涵与深度
        7.4.5 完善地方智库协同机制,提升协同创新活力和动力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性
    8.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物联网背景下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框架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物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基本理论
    2.1 物联网技术
        2.1.1 物联网技术的内涵
        2.1.2 物联网技术的体系结构
        2.1.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2.2 区域图书馆联盟
        2.2.1 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定义
        2.2.2 区域图书馆联盟的特征
        2.2.3 区域图书馆联盟的类型
    2.3 物联网背景下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及共享
        2.3.1 物联网背景下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概述
        2.3.2 物联网背景下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
    2.4 SWOT分析
        2.4.1 SWOT分析法介绍
        2.4.2 SWOT分析法步骤
第3章 物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调研分析
    3.1 物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基本概况
        3.1.1 基本状况
        3.1.2 发展历程
    3.2 调研背景、目的
        3.2.1 调研背景
        3.2.2 调研目的
        3.2.3 调研可行性分析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数据处理
        3.3.1 调查问卷设计
        3.3.2 数据收集
        3.3.3 物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区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情况分析
        3.3.4 信度与效度分析
第4章 物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的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丰富的信息资源
        4.1.2 成熟的信息服务模式
        4.1.3 良好的技术支撑
        4.1.4 专业的信息资源存取能力
    4.2 劣势分析
        4.2.1 经费投入有限
        4.2.2 信息资源质量把关难
        4.2.3 各成员馆系统兼容性不高
    4.3 机遇分析
        4.3.1 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4.3.2 开放存取运动蓬勃发展
        4.3.3 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
    4.4 威胁分析
        4.4.1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4.4.2 信息技术安全问题
        4.4.3 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挑战
第5章 物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的策略研究
    5.1 成立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的专门机构
        5.1.1 组建物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图书馆联盟管理委员会
        5.1.2 设置物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图书馆联盟管理委员管辖的业务部门
    5.2 建立健全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投入机制
        5.2.1 扩展投入资金来源的渠道
        5.2.2 合理协调配置投入资金
    5.3 确保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的安全性
        5.3.1 法律保障机制
        5.3.2 技术保障机制
        5.3.3 管理保障机制
    5.4 加大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的宣传与培训能力
        5.4.1 加强图书馆联盟宣传能力
        5.4.2 提升图书馆联盟培训能力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物联网背景下湖南省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调查问卷

(10)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概述
    2.1 地方特色资源的相关概念
        2.1.1 地方特色资源的概念
        2.1.2 民间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与地方特色资源的关系
    2.2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意义
        2.2.1 有利于丰富图书馆的馆藏
        2.2.2 有利于民族地区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2.3 有利于服务民族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2.3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紧迫性
        2.3.1 是促进民族地区地方特色资源合理开发的需要
        2.3.2 是促进民族地区地方特色资源共建共享的需要
        2.3.3 是促进民族地区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融合的需要
第3章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现状
    3.1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概况
        3.1.1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选题概况
        3.1.2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形式概况
        3.1.3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参与主体概况
    3.2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典型案例
        3.2.1 新疆地区
        3.2.2 云南地区
        3.2.3 武陵山区
        3.2.4 广西地区
    3.3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取得的成就
        3.3.1 地方特色资源库初具规模
        3.3.2 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3.3.3 资源的地域特色鲜明
        3.3.4 合作共享机制初步形成
        3.3.5 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水平不断提升
第4章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已开发资源不够丰富完善
        4.1.2 已开发资源质量不高
        4.1.3 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4.1.4 资源共享程度有待加强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缺乏整体规划
        4.2.2 资金来源不足
        4.2.3 合作共享意识淡薄
        4.2.4 缺乏持续创新
第5章 加快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措施
    5.1 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遵循的原则
        5.1.1 实用性原则
        5.1.2 地方特色性原则
        5.1.3 保护性原则
    5.2 加快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措施
        5.2.1 结合地方实际统筹规划开发工作
        5.2.2 多渠道拓宽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经费来源
        5.2.3 加快应用新技术和统一标准开发资源
        5.2.4 多途径合作开发地方特色资源
        5.2.5 在借助国内政策和项目支持下加大开发力度
        5.2.6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开发形式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制度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院系分馆管理探索与思考[J]. 彭佳,郭晶,宋海艳. 图书情报工作, 2021(04)
  • [2]信息资源建设:“十三五”回望与“十四五”前瞻[J]. 肖希明,石庆功,刘奕. 图书情报工作, 2021(01)
  • [3]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文献信息联合处置模型研究[D]. 周洁. 苏州大学, 2020(03)
  • [4]“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 郭碧玉. 辽宁大学, 2020(01)
  • [5]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欧阳兰. 兰州大学, 2020(01)
  • [6]基于词频统计的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及其对比研究[D]. 王丽培.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7]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8]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与发展研究[D]. 李瑞. 吉林大学, 2019(02)
  • [9]物联网背景下区域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D]. 杨晶晶. 湘潭大学, 2019(02)
  • [10]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研究[D]. 黄晓燕. 湘潭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制度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