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改革论文-吴丹

古筝改革论文-吴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筝改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教学现状,古筝教学,教学改革

古筝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1](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古筝的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乐器之一,深受大众的喜爱。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只是局限与课本的教育,每个孩子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开始不断挖掘孩子的兴趣,音乐方面古筝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与此同时,古筝自身的优美音色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古筝也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乐器之一。在如此背景之下,古筝的教育就显的尤为重要,但是在古筝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和时代结合不断的进行改革。本篇文章对我国新时期的古筝教育改革进行详细探究,并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2期)

杨媛[2](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关于高校古筝教学改革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筝教学在高校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部分学生是以考试为目的而学习古筝,并不是真的热爱古筝,基础技法偏弱,对古筝的理解也不够。教师教学的目的也不够明确,教学模式较为保守,教学内容也不丰富,一般偏技巧性的较多,对古筝的专业素养偏少,这样并不能培养出真正热爱古筝的学生。学校对古筝学习的基础设施也有待完善,如琴房少,古筝的教材、课程的设定也是延续传统,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有较大差距。高校应加强对古筝教育的重视,对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多给学生表演、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争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使古筝的教育跨上新台阶。(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34期)

郭琛[3](2019)在《从实践能力提升角度谈高校古筝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实践是音乐艺术教育教学的关键,实践能力也是衡量艺术生音乐素养、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在高校声乐艺术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主张深化教学改革,并从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实践过程,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以高校古筝教学为主题,简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然后从实践能力提升角度,就高校古筝教学改革路径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补齐古筝教学的短板,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艺术人才。(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8期)

莫丽萍[4](2019)在《中学古筝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筝作为一种古典演奏乐器,传承古筝表演艺术和文化形式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在中学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古筝表演艺术的发展入手,激发中学生对古筝真正的兴趣,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促进中学古筝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文化传承目标达成。(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7期)

郭琛[5](2019)在《探讨MOOC在高校古筝专业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MOOC即为慕课,是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下的产物,是一个低成本、高质量的虚拟化学习平台,主要应用在高等教育阶段,现已推广至多个专业的教学中。在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古筝专业也获得较好的发展,教师可尝试运用MOOC为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本文针对MOOC在高校古筝专业教学改革中如何运用进行认真探讨,并提出部分适当举措。(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范枫[6](2019)在《探究高师古筝教学的弊端及其改革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传统文化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传统乐器。古筝作为我国最独特、最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其音色典雅、优美而广受大众喜爱。学习古筝能够全面培养综合素质能力,专注能力以及表现自我的能力,还有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手指之间的协调能力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师古筝发展了起来,虽然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需要进行改革。(本文来源于《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期刊2019年03期)

薛莲[7](2019)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古筝演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孩子艺术修养的提高,学习古筝弹奏的人群日益庞大,高校古筝演奏专业招生人数也因此逐年增加。然而发展与危机并存,古筝演奏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后的从业情况,却与在校时接受的教学内容设置有较大差距,产生了"产学对接"问题。文章从古筝演奏专业教学模式及课程内容等方面所尝试的改革和取得的成效,来阐述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钟晓红[8](2018)在《新媒体视野下艺术院校古筝课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及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带一路伟大文艺复兴的大环境下,高校肩负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艰巨使命。古筝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面临考验。本论题获2016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立项号1607105)在为期一年的教学一线实践摸索中,通过实践总结证明新媒体对传统古筝课教学效果提升发挥的重大作用,提出了新媒体辅助教学的新思路、新优势,并取得了相应成果,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推广做了前期准备。(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52期)

毕瑛珺[9](2018)在《高校古筝课堂的创新实践与改革中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筝是高校音乐教育阶段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课程。古筝是艺术性、技巧性与知识性的结合。当前高校古筝课堂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古筝课堂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式不够完善;未凸显出学生古筝课堂主体位置,缺乏实践环节等,需要老师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创新古筝课堂教学模式;凸显课堂学生主体位置,培养学生古筝学习兴趣;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古筝实践应用能力等方式来实现高校古筝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与改革。(本文来源于《休闲》期刊2018年12期)

温暖[10](2018)在《古筝音乐教学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筝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充分发挥古筝艺术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及文化修养。本文着重分析了音乐教育中古筝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古筝教学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音乐教育中古筝教学改革的策略,以提高音乐教育古筝教学质量,加快音乐教育古筝教学改革。(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23期)

古筝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古筝教学在高校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部分学生是以考试为目的而学习古筝,并不是真的热爱古筝,基础技法偏弱,对古筝的理解也不够。教师教学的目的也不够明确,教学模式较为保守,教学内容也不丰富,一般偏技巧性的较多,对古筝的专业素养偏少,这样并不能培养出真正热爱古筝的学生。学校对古筝学习的基础设施也有待完善,如琴房少,古筝的教材、课程的设定也是延续传统,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有较大差距。高校应加强对古筝教育的重视,对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多给学生表演、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争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使古筝的教育跨上新台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筝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1].吴丹.新时代背景下古筝的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9

[2].杨媛.新时代背景下关于高校古筝教学改革探究[J].戏剧之家.2019

[3].郭琛.从实践能力提升角度谈高校古筝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9

[4].莫丽萍.中学古筝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山西青年.2019

[5].郭琛.探讨MOOC在高校古筝专业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9

[6].范枫.探究高师古筝教学的弊端及其改革之路[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

[7].薛莲.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古筝演奏为例[J].艺术教育.2019

[8].钟晓红.新媒体视野下艺术院校古筝课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及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

[9].毕瑛珺.高校古筝课堂的创新实践与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休闲.2018

[10].温暖.古筝音乐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标签:;  ;  ;  

古筝改革论文-吴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