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负载均衡论文-陈孟元

安全负载均衡论文-陈孟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安全负载均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负载均衡,IT,网络流量

安全负载均衡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负载均衡+反统方受用户欢迎今年安全需求更强劲》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互联网来交付企业关键应用如今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正因如此,网络需要承载的流量和数据变得越来越多,网络环境愈加复杂,网络流量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2018年网络流量管理市场的表现可以用十八个字来形容,分别是种类多、容量大、增长快、管理难、质量差、控制精。前叁个特性是描述今年市场的发展特点,后叁个特性则描述市场的主要痛点和需求。从市场发展趋势上看,随着海量应用的增多,网络流量越来越大,市场增速也较快,目前有多种解(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期刊2019年01期)

蒋长红[2](2018)在《带有安全审计和负载均衡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关系数据库自从上世界被发明以来,已成为数据存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非关系型数据库也不断出现,比如,键值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等。每一种数据库都有其用武之地,而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导致了服务器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数据库的维护成本,所以,设计和实现一种能存储和管理多种数据类型的数据库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把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一个数据库的时候,必须保证系统能够部署在分布式环境下以扩展其读写能力,还需要保证系统的数据安全。基于以上需求,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数据库JSQL,其结合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的优点,能存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类型,支持多主分布式架构,能够动态扩展读写能力,还从底层加入审计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在分析系统需求和相关技术以后,论文首先对系统的功能和架构进行阐述,JSQL采用常用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又分为分布式管理节点和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分布式管理节点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的负载均衡功能和监控管理功能,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其次,详细设计和实现了客户端和分布式管理节点中的负载均衡模块、数据审计模块和分布式数据库集群节点中的数据库功能模块、分布式集群架构模块和审计日志存储功能等模块。为了均衡服务器资源,设计和实现了新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为了提高系统更新性能,提出利用分布式队列实现的多主分布式架构。对论文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结构化存储功能和审计功能等进行了测试,给出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本论文所述数据库的不足和论文后续工作,展望数据库的未来发展。(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3)

陈孟元[3](2016)在《基于节点负载均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无线安全监控网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易对电网产生扰动的问题,引入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网络,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对传统的LEACH协议进行改进,提出LEACH-NEW协议。LEACH-NEW协议将整个无线监控网络划分为等面积的若干个环形区域,依据传感器节点剩余能量在各个子区域内以不同概率选取簇头,使距离基站越近的簇包含更多的簇头,避免热区簇头因转发任务而过早失效。同时采用多跳路径完成数据传输,避免基站远处的簇头因一跳通信而过早失效。NS2的仿真结果表明:LEACH-NEW协议有效地均衡了网络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使无线监控网络可提供更为可靠的监控,运行更加稳定,网络能耗也更加均衡,且当基站距离监测区域越远,LEACH-NEW协议的优越性越显着。(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张卫国,赵亮,丁瑞琦,田雪梅[4](2015)在《负载均衡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大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业务数据和通信数据相互竞争网络流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个网络设备实现网络数据流量负载均衡的通信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保证了监测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信息能够完整、及时地上传,对大型煤矿现场安全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5年07期)

[5](2014)在《发改委碳交易登记系统网络采用迪普科技安全及负载均衡设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迪普科技协助发改委完成碳交易登记系统网络安全建设。迪普科技网络安全产品全面部署于发改委碳交易登记系统的内网及外网区域,通过DPX8000深度业务交换网关融合多功能业务板卡模块实现了网络安全一体化建设,在抵御来自外部威胁的同时,通过负载均衡设备提升业务系统承载能力和可靠性,充分满足业务的高性能需求和未来的扩展性需求,并(本文来源于《电信技术》期刊2014年06期)

巩东虎[6](2011)在《运用负载均衡技术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医疗信息化发展迅速,依托信息系统的各类应用也获得了较快的增长,随着业务的扩展与用户量的猛增,信息系统核心设备负载压力加大,已渐渐出现运行缓慢现象或产生信息流瓶颈,极大地影响了医疗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威胁到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运用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有效缓解与改善医院信息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来源于《信息安全与技术》期刊2011年04期)

陈柏兴,廖志坚,张夏雨[7](2010)在《基于可拓负载均衡的安全审计系统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子政务等涉密网中,网络安全审计系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针对现有网络安全审计系统的不足,把负载均衡引入到网络安全审计系统中,构建一个基于可拓负载均衡的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框架,设计了基于可拓模糊理论的负载均衡模型,并以实验结果证明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0年16期)

陈柏兴,张夏雨[8](2010)在《负载均衡在内网安全审计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网安全是目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研究和分析了现有内网安全审计系统的基础上,探讨了负载均衡算法,提出了一个基于负载均衡的内网安全审计系统的架构模型。该模型把集群服务器的动态负载均衡用在安全审计中,有效解决了有控制中心的分布式审计系统的瓶颈问题。(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期刊2010年06期)

杨潇[9](2007)在《海量安全卡设备的负载均衡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设计所开发的海量安全卡系统是集合了当前先进的智能卡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身的智能化安全卡认证系统。它实现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客户端的智能IC卡和服务器端的海量安全设备中的智能IC卡进行相互认证,在网上可以安全地完成金融交易和身份认证等多种智能IC卡应用。海量安全卡设备在上述应用中,起到服务器端IC卡池的做用,目的是提高服务器端的认证吞吐能力。保证服务器端能够利用IC卡及时响应网上大量安全认证的访问。随着业务量的提高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海量安全卡设备的计算强度也相应增大。在此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设备负载不平衡的情况。也就是说,过多的任务集中在一台设备上,而另外一些尚可提供服务的设备没有分配任务。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合理的分配业务,使系统对任务的处理速率处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就必须设计合理的负载均衡算法。负载均衡算法可以通过实时地分析数据,掌握系统的负载状况,把任务合理均衡地分配出去。负载均衡的目标是根据结点的性能来分配与其相称的任务,以最小化任务的执行时间。如何根据本系统自身的特点,结合现有算法的优势,设计合理、有效的负载均衡算法是最具有挑战性的部分。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不仅是对海量安全卡系统完成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还要设计合理、高效的负载均衡算法,从而充分的发挥设备的并行工作能力。论文中分析了海量安全卡系统自身的特点,比如任务的不可移植性,并综合了目前使用的一些负载均衡算法,提出了两种独特的负载均衡算法:面向任务的负载均衡算法和面向卡片的负载均衡算法。为了比较这两种算法的性能,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系统占用率较小的情况下,面向任务的负载均衡算法性能较好;在系统占用率较大的情况下,面向卡片的负载均衡算法性能较好。充分的实验证明,这两种算法都有良好的负载均衡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系统占用率,才能采取性能更好的负载均衡算法。而且,通过实验也证实了这两种算法具备一定的可扩展能力,能够适应下位机的堆迭对负载均衡造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7-05-01)

刘好胜,张颖江,贺红艳[10](2006)在《构建安全的负载均衡集群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新的应用层出不穷,为提高服务系统的整体性能,采用了负载均衡集群技术。文中通过对负载均衡集群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从容错性、透明IP、建立VPN隧道、带外数据传输四个方面来加强集群系统的安全,从而提高整个集群系统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06年31期)

安全负载均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系数据库自从上世界被发明以来,已成为数据存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非关系型数据库也不断出现,比如,键值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等。每一种数据库都有其用武之地,而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导致了服务器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数据库的维护成本,所以,设计和实现一种能存储和管理多种数据类型的数据库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把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一个数据库的时候,必须保证系统能够部署在分布式环境下以扩展其读写能力,还需要保证系统的数据安全。基于以上需求,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数据库JSQL,其结合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的优点,能存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类型,支持多主分布式架构,能够动态扩展读写能力,还从底层加入审计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在分析系统需求和相关技术以后,论文首先对系统的功能和架构进行阐述,JSQL采用常用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又分为分布式管理节点和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分布式管理节点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的负载均衡功能和监控管理功能,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其次,详细设计和实现了客户端和分布式管理节点中的负载均衡模块、数据审计模块和分布式数据库集群节点中的数据库功能模块、分布式集群架构模块和审计日志存储功能等模块。为了均衡服务器资源,设计和实现了新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为了提高系统更新性能,提出利用分布式队列实现的多主分布式架构。对论文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结构化存储功能和审计功能等进行了测试,给出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本论文所述数据库的不足和论文后续工作,展望数据库的未来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安全负载均衡论文参考文献

[1]..负载均衡+反统方受用户欢迎今年安全需求更强劲[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9

[2].蒋长红.带有安全审计和负载均衡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18

[3].陈孟元.基于节点负载均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无线安全监控网络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6

[4].张卫国,赵亮,丁瑞琦,田雪梅.负载均衡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工矿自动化.2015

[5]..发改委碳交易登记系统网络采用迪普科技安全及负载均衡设备[J].电信技术.2014

[6].巩东虎.运用负载均衡技术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安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

[7].陈柏兴,廖志坚,张夏雨.基于可拓负载均衡的安全审计系统应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

[8].陈柏兴,张夏雨.负载均衡在内网安全审计系统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0

[9].杨潇.海量安全卡设备的负载均衡研究与实现[D].清华大学.2007

[10].刘好胜,张颖江,贺红艳.构建安全的负载均衡集群系统[J].科技资讯.2006

标签:;  ;  ;  

安全负载均衡论文-陈孟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