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功率因数计量论文-赵莉华,牛帅杰,荣强,牛纯春,冯政松

分功率因数计量论文-赵莉华,牛帅杰,荣强,牛纯春,冯政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功率因数计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牵引供电,谐波,等效功率因数,不平衡非线性

分功率因数计量论文文献综述

赵莉华,牛帅杰,荣强,牛纯春,冯政松[1](2016)在《牵引供电系统功率因数计量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牵引供电系统常见的变压器接线方式下电网叁相不平衡度和谐波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采用算术功率因数、矢量功率因数和等效功率因数叁种定义方法,对叁相不平衡、非线性的牵引供电系统功率因数计算进行了讨论,并且分析仿真了牵引供电系统叁相不平衡度和谐波对叁种功率因数计量的影响。理论分析及计算实例表明,IEEE Std.1459-2010标准中推荐使用的等效功率因数能准确计算叁相不平衡非线性系统的功率因数,为电能计量的正确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6年23期)

孙波[2](2016)在《叁相不平衡系统功率因数准确计量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相不平衡系统下功率因数正确计量尚未达成统一的问题,利用MALTAB对3种不同的功率因数计量方法建立仿真模型,理论分析3种不同标准功率因数的计量方法。通过对比3种不同功率因数计量方法下视在功率平方与线路损耗的线性度关系,得到能正确反映线路损耗的功率因数计量方法。实例分析表明在叁相不平衡系统情况下,现有的功率因数计量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等效功率因数能准确反映线路损耗大小,为电能计量的正确考核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6年23期)

张付安,王若亚[3](2014)在《谐波功率因数对电能计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能计量是电力企业运营中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电网系统规模的逐渐扩大,电能计量面临着精确度的干扰,尤其是电网系统内的谐波功率因素,直接干扰了电能计量,更是降低电能计量的准确性。谐波功率因数对电能计量的影响,降低电力企业用电服务的水平,因此,本文通过对谐波功率因数进行研究,分析其对电能计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4年24期)

于海波,刘佳,王春雨,李立,张垠[4](2014)在《功率因数对电能计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用电设备导致的低功率因数对电能计量装置产生的影响,文章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功率因数降低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电能表在相同视在功率不同功率因数情况下的计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电设备功率因数越低,产生的无功功率越大,线路的损耗越多,使得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也越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4年11期)

李龙文[5](2011)在《具有精确交流功率计量的数字功率因数校正控制IC—ADP1047》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详细分析了ADP1047数字功率因数校正控制IC的特点、引脚功能、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ADP1047集成了过压保护(OVP)、过流保护(OCP)、欠压保护(UVP)、接地连续计量、AC检测、内部过热保护及外部温度报告等功能,其高集成度和高可靠性使ADP1047可以应用在多种电源电路中,从而减少外部元件数量,提高产品性价比。(本文来源于《电子元器件应用》期刊2011年11期)

孙鸣,张纬,章书剑,马娟[6](2010)在《基于等值功率因数法的含谐波源支路的电能量计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理论上分析谐波源对电能计量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加以验证。依据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办法,提出了基于基波功率因数和等值功率因数相结合的电费计量方法。分别对系统侧、线性负荷侧和非线性负荷侧的电费计量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对非线性用户在计量基波电量的基础上,应根据等值功率因数调整其电费的收取,而对于系统和线性负荷用户,则仍采用基波功率因数调整其电费的收取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0年23期)

周效杰,石磊[7](2010)在《10kV高压计量用户功率因数补偿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0kV电力高压计量用户功率因数补偿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对无功补偿原理进行分析,并结合供电企业现行管理、运行及考核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完善无功补偿采用及控制方式,提高并保证用户侧的电能质量,减少了因功率因数不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0年24期)

李绍铭,纪萍,刘红锐[8](2009)在《谐波下的电能计量研究及功率因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中非线性负载通常是谐波源,其正常运行导致电网畸变严重,因而影响了基于正弦电压、电流原理下的感应式电能表的电能计量。在电网存在谐波时,感应式电能表会存在较大计量误差,由于线性负载在吸收基波电能的同时也吸收谐波电能,而非线性负载通常在吸收基波电能的同时还会作为谐波源发出谐波电能污染电网,因此,感应式电能表的计量偏差通常对这两类负载又是极不公允的。该文从理论上对非线性负载的电能计量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电能计量对策研究和仿真分析,讨论了存在非线性负载时供用电计量的公平性和准确性问题,进而提出了电网畸变时基于基谐波分离的电能计量方案。(本文来源于《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期刊2009年06期)

张兰,粟忠民,万全[9](2008)在《一种优化功率因数考核的无功计量方式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电力系统无功电能计量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无功功率的计量原理。为了优化对用户功率因数的考核,提出了一种更合理的无功电能计量和功率因数计算的方法,实验数据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湖南电力》期刊2008年06期)

郑秀玉,李晓明,杨帆,舒欣[10](2007)在《一种计及精确化功率因数的电能计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电能计费方法原理上是基于加权平均功率因数的,无法反映用户的时变负载特性,收费时不能区分不同性质负载的用户并进行分别处理。针对这个缺点,提出一种计及精确化功率因数的电能计量方法。它由微处理器实时计算负载有功功率和瞬时功率因数,然后根据功率因数调整标准计算出力调电费率,最后累加计及精确化功率因数的电能量。介绍了目前计及功率因数和计及精确化功率因数2种电能计量算法,并用这2种方法分别对现场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出计及精确化功率因数的电能计量方法更为科学合理的理由。通过对现场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用户的时变负载特性。该方法算法简单,电能计费更加科学,能有效地提高用户合理节约用电的积极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07年08期)

分功率因数计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叁相不平衡系统下功率因数正确计量尚未达成统一的问题,利用MALTAB对3种不同的功率因数计量方法建立仿真模型,理论分析3种不同标准功率因数的计量方法。通过对比3种不同功率因数计量方法下视在功率平方与线路损耗的线性度关系,得到能正确反映线路损耗的功率因数计量方法。实例分析表明在叁相不平衡系统情况下,现有的功率因数计量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等效功率因数能准确反映线路损耗大小,为电能计量的正确考核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功率因数计量论文参考文献

[1].赵莉华,牛帅杰,荣强,牛纯春,冯政松.牵引供电系统功率因数计量方法的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6

[2].孙波.叁相不平衡系统功率因数准确计量方法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

[3].张付安,王若亚.谐波功率因数对电能计量的影响[J].电子制作.2014

[4].于海波,刘佳,王春雨,李立,张垠.功率因数对电能计量的影响[J].电测与仪表.2014

[5].李龙文.具有精确交流功率计量的数字功率因数校正控制IC—ADP1047[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1

[6].孙鸣,张纬,章书剑,马娟.基于等值功率因数法的含谐波源支路的电能量计量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

[7].周效杰,石磊.10kV高压计量用户功率因数补偿的改进[J].机电信息.2010

[8].李绍铭,纪萍,刘红锐.谐波下的电能计量研究及功率因数分析[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9

[9].张兰,粟忠民,万全.一种优化功率因数考核的无功计量方式的探讨[J].湖南电力.2008

[10].郑秀玉,李晓明,杨帆,舒欣.一种计及精确化功率因数的电能计量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

标签:;  ;  ;  ;  

分功率因数计量论文-赵莉华,牛帅杰,荣强,牛纯春,冯政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