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

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

西安胸科医院中西医科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目的:对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应用于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4年1月-2016年5月就诊的疑似结核病的89例病患,对以上病患分别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及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试验的灵敏度91.01%、特异度89.89%均明显高于结核菌素试验的70.79%、56.18%,假阳性率7.87%、假阴性率8.99%均明显低于结核菌素试验的43.82%、29.21%,差异显著(Χ2=11.78、25.67、30.02、11.78,P<0.01)。结论: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应用于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结核病;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结核病这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为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该病的发病率更是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因此选取一种快速诊断该病的方法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关键[1]。本院将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应用于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就诊的疑似结核病的病患的诊断工作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2014年1月-2016年5月就诊的疑似结核病的89例病患,以上病患均因存在胸痛、胸闷、咳嗽、咯血、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之一而就诊,对以上病患进行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胸部存在阴影;平均年龄:(47.89±7.05)岁,年龄范围:35-76岁;女性39例,男性50例;病程:4d-5个月,平均病程:(1.31±0.59)个月;临床症状:26例发热,27例胸腔积液,30例肺部感染性病变,6例腹腔积液。本次研究中的89例病患均先后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及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试验。病患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结核菌素试验

用无菌生理盐水将旧结核菌素或纯蛋白衍生物稀释成不同浓度,于左前臂掌侧前1/3中央皮内注射0.1ml,48h~96h检查反应情况,查看病患是否存在局部硬节。如果病患注射部位出现针眼大的红点或稍有红肿,硬节直径在0.5cm以内,则判定为阴性反应;如果病患注射部位硬节直径在0.5cm-1.5cm之间,则判定为阳性反应;如果病患注射部位反应较强烈或硬节直径在1.5cm以上,则判定为强阳性反应。

1.2.2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试验

采集病患4ml的静脉外周血,进行肝素抗凝后分别在N、T、P3种培养管中放置,然后对标本进行混匀,在37℃的恒温箱培养,约22-24h后将其取出并置入离心机,以5000r/min离心出血清,对标本进行INF-γ双抗体定量测试要严格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实施。如果T-N在14以上并且P-N在20以上,则判定为阳性;如果T-N在14以下并且P-N在20以上,则判定为阴性;如果P-N在20以下或者N在400以上结果不确定,则需要参考北京万太试剂说明[2]。

1.3疗效标准

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设置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情况进行对照研究。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53例、阴性36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4例、阴性35例;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试验阳性67例、阴性22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71例、阴性18例;诊断结果详情见表一、表二。

3讨论

结核病这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以青年人为主要的发病人群,该病的高发峰年龄为15-35岁,其中有绝大部分病患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病,但是在骨骼、颈淋巴、腹膜、脑膜、皮肤、肠等其他部位也可继发感染[3-4]。近年来全世界每年结核病的发生人群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发展趋势,并且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造成死亡例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因此加强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5]。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试验诊断即时性好,一般在24h内即可对检查结果进行确定,并且不会受到接种卡介苗的影响,这种体外检测方法能够反复实施,并且具有很强的包涵性,具有试验稳定、操作简便、客观性强、结果易于判读等诸多优点,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6]。在本次研究中,将结核菌素试验以及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试验分别应用于来我院就诊的疑似结核病的89例病患中,结果显示: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试验的灵敏度91.01%、特异度89.89%均明显高于结核菌素试验的70.79%、56.18%,假阳性率7.87%、假阴性率8.99%均明显低于结核菌素试验的43.82%、29.21%。因此,结核病应用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的检测效果更加准确、高效,临床诊断价值高。

综上所述,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应用于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十分理想,具有诊断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等诸多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华,冯亚萍,邵全英,等.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0(6):1224-1225.

[2]陈雪林,崔嘉,刘宇,等.两种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试剂盒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5(24):11380-11381.

[3]袁凯,梁德,吴雪琼,等.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5,6(1):44-49.

[4]叶猛,徐贵,何月,等.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0):57-58.

[5]张艳,夏强,岳永宁,等.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9(9):1297-1299.

[6]辛朝雄,王鸿武,吴小霞,等.结核感染T细胞试验在儿童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华西医学,2014,10(8):1464-1468.

标签:;  ;  ;  

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