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

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

延边大学地理系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农村环境污染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水污染、土壤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环保工作十分薄弱。本文针对吉林省的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分析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根据现状提出五项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1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1自然环境现状

吉林省坐落于东北平原中部,地域面积广阔,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到大气环流和地理位置的作用,气温和降水在一年中分布不均。随着气候的变化,近年来,紧邻生内干旱和洪涝频频发生,干旱发生的位置由原来的西部向东部地区不断延伸,干旱面积逐渐扩大。

1.2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吉林省为农业大省,除去常见的“三废”污染,还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污染,化肥、农药中的化学残留以及农用地膜也导致了土壤的污染。由于过量的使用化肥使得土壤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导致土壤的水气通过性降低。此外,氮肥的使用超标则引起土壤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过量和堆积,使得粮食作物中的化学成分超标。农药的使用量方面,也出现使用过量的问题。

1.3土壤退化加剧

土地由于其脆弱性,一旦破坏很难进行修复,需要长时间的休整。而随着人们对土壤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土壤质量下降、土壤环境恶化,使得耕地的质量也随之下降。以吉林省中部为例,其土壤为腐殖质丰富的黑土,但是今年土壤盐碱化问题、沙化现象、水土流失等问题频频出现。目前,吉林省内水土流失的面积超过30%。水土的流失,在带走沙土的同时也导致土壤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使土壤肥力下降。

2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2.1环境污染问题成因分析

2.1.1饮用水源地污染

农村的饮用水源存在严重问题,水源质量难以保证,是农村饮水的主要问题。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由于农村地区的取水设施及存储设备十分简陋,并且没有严格的消毒,极易污染。其二,近引用水源仍有养殖业未经处理向河道、湖泊等排放废水,直接污染引用水源。其三,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污水未经处理随意丢弃排放,随着降水,垃圾及废水的渗水渗入地表以下,直接污染地下水源。

2.1.2村庄生活污染

在农村日常生活中,也时刻伴随着污水的污染问题。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有厨房排放用水、洗涤沐浴用水、厕所污水。其成分较为复杂,废水量大,废水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其中的硫、氮、磷等会成为污染物污染水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集中化发展导致污水量增多,农村地区又未合理具备污水排放管道,大多数的污水直接倾泻到河流当中,造成直接污染。

2.1.3畜禽养殖污染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以及人们对弄畜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农村农畜养殖业迅速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的环境带来影响。动物粪便排放使得土壤污染,水体中营养物质长时间积累水体收到污染。目前省内省级畜牧产业化大项目13个,累计完成投资59亿元,建成种猪场3个,建成养殖基地15个,建成饲料加工厂4个。生产数量之大,但却不具备粪便处理设施,任意排放,导致农田污染过和水收到污染。

2.1.4农业面源污染

吉林省在农业生产中存在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问题,从而导致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元素,伴随着降水及水土流失,这些物质成为污染物,进入水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30%-40%将被植物吸收,而其余部分会随着降水深入到土壤、地下水中,并伴随地下水循环扩大污染面积。这将导致农作物品质的降低,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危害。

2.2生态环境恶化成因分析

2.1.1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

农村环境问题突出,环境立法的完善将有利于环境问题的改善。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立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现状,处于落后状态,导致各职责部门相互推诿,环境管理机制也不完善。在环境问题监控方面,监测手段落后、监察人员缺乏执法力度,人员配备不足。

2.2.2过度采伐

吉林省森林覆盖率较高,2015年达43.8%,但采伐量仍超过森林的恢复能力,导致过度才发。采伐后导致地表裸露,水土易流失,从而引起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消费等多过程的混乱,影响当地环境。

2.2.3过度放牧

农畜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使得畜牧业迅速发展。过度的放牧使得植被生长未能恢复,植被退化,使得地面裸露。同时,会导致植物的群落发生改变,地表及地下生物种类数量下降,长此以往,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固沙能力降低,导致土壤荒漠化。

2.2.4过度使用农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环境保护没有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必须同时配套解决的问题。前文中已有所提及,在吉林省农村地区农药使用过量,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农民保护意识薄弱,滥用农药,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物过多堆积。其二,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农药使用量大,而相对的管理控制措施不到位,缺乏规划。

3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3.1切实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

实施保护区划分的政策对重点水源加以保护。按照相关的要求,将水源的等级分别划分出水源保护区和分区保护。其中,一级保护区的污染防治工程要严格按照“查明核定”、“清理拆除”和“严格控制”的污染源基本保护原则。隔离水源基础防护设施的建设。创建隔离水源的防护措施,其中应包括物理隔离工程(护栏、围网等)和生物隔离工程(防护林)两部分以应对不同的突发状况,以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对水源保护区的水量以及水质产生影响的一些活动。

3.2加强村庄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加强规划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及规划建立综合地下管网系统。在地广人稀、环境承载力较大、水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就地处理;在人口相对密集、生活污水污染较为严重的村庄等地区,建立污水处理点,或将污水并入附近的城市,进行统一的污水处理。对于生活垃圾,建立统一的垃圾回收站,实现垃圾专业集中处理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3.3工矿企业污染治理

依法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避免易造成污染的城市工业向农村方向的转移或扩散。村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必须要符合村镇环境规划的要求,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地、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排污企业,不得引进已经列入国家淘汰或明确禁止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等。

3.4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针对本地区污染的特点进行治理。欲改善农业污染现状,则要针对农药、化肥、地膜污染提出针对性措施。在本区域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业生产中科研资金的投入,使得现有的生产模式得以改进,农药、化肥投放矢量,科学选配。在农药、化肥的配方上也多选用无污染元素,使用生物有机肥。针对地膜污染问题,采用可降解环保地膜,对使用环保地膜的农户进行补贴奖励。

3.5改善生态环境

目前我省针对农村地区环保的像话政策法规并未完善,农村环境问题与城市环境问题应同样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应制定具体规划,根据我省自身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科学耕种,将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监控,对进入我省的污染企业严格进行控制。

4总结

在当前新形式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得农村的经济加速发展,而环境问题亦是该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应做好规划,提高农业生产中科技的含量,突出重点发展、重点实施区域,在提高农村经济的同时,使得农村的环境也得以改进和保护。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我省农村建设。

标签:;  ;  ;  

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