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壁画论文-王建荣

高精度壁画论文-王建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精度壁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墓葬壁画,高精度影像数据采集,色彩管理,大画幅技术型相机

高精度壁画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荣[1](2011)在《唐墓壁画高精度影像数字化采集技术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图像数字化技术角度,就壁画高精度数字图像采集的技术及方法进行论述,着重于介绍技术相机、数字后背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和操作,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参数及相关经验总结。主要从实践角度论述数字技术在文物图像采集中的优点,以供探讨。(本文来源于《文博》期刊2011年03期)

葛蓉[2](2011)在《高精度壁画远程浏览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壁画跨越年代久远,壁画种类丰富,是人类的“艺术宝库”。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壁画的缺损已经非常严重,亟待保护。壁画的数字化可以完整地记录壁画的信息,使之得以永久的保存下来。而壁画的远程浏览则可以给考古和艺术学者们提供更加准确详细的研究资料,让旅游者不进入洞窟就能欣赏到精美的壁画图像。本文以此为课题背景研究高精度壁画的远程浏览技术。由于壁画数据量巨大,现有的图像格式无法用以存储和快速读取壁画图像。另外,在传统的大图像浏览系统中,图像的预处理非常耗时。这些技术难点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文研究了基于CUDA的图像金字塔的构建技术。构造图像金字塔可以实现图像的多分辨率存储,增强客户端图像缩放的交互效果。为了同时获得图像缩放的效果和速度,本文根据金字塔的构建特点改进了双叁次插值算法,并且利用CUDA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实现了改进的插值运算。实验证明本文的算法可以大大减少图像预处理时间,甚至可以实现无需预处理的实时浏览效果。其次,本文研究了高精度壁画的存储与访问技术。图像的按需传输可以减少数据的传输量,加快图像的显示速度。本文设计的BIM图像格式就是以图像块的形式存储壁画图像,并且对壁画采用多分辨率形式存储。BIM图像格式解决了存储大容量图像并且实现快速读取图像块数据的问题。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块的读取速度,本文还根据大图像浏览的特点设计了cache算法。最后,本文采用上面的技术实现了一个高精度壁画图像的远程多分辨率浏览系统。该系统已经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1-01)

葛蓉,许端清,杨鑫,刘建明[3](2010)在《高精度壁画图像的实时浏览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壁画图像可以广泛应用于保护修复、学术研究和旅游指导等方面,敦煌壁画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将是永久无损保存敦煌艺术的最佳手段。作为壁画数字化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精度壁画的实时浏览给计算机交互显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利用CUDA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设计了一个基于动态分辨率的高精度壁画实时浏览算法。该算法不需要对大图像进行预处理,可以让用户很流畅地浏览不同分辨率下的高精度大图像。(本文来源于《敦煌研究》期刊2010年06期)

高扬[4](2008)在《面向高精度壁画的实时对象提取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壁画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动物、服饰、建筑等对象是敦煌学研究、敦煌相关艺术创作及数字化展示的重要题材,因此提取壁画中的对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相机技术和图像拼接技术的发展,壁画图像精度越来越高,一幅壁画图像可达到上百兆甚至千兆像素。对这种高精度壁画图像,现今的内存很难处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面向高精度壁画的实时对象提取技术。面向高精度壁画的实时对象提取技术完成了叁方面的工作。一、将高精度壁画进行多尺度表达。多尺度表达包括叁部分:第一部分生成高精度壁画的多尺度图像,形成高斯金字塔;第二部分将高斯金字塔中各尺度图像分块。第叁部分建立各个尺度图像之间的定位方法。多尺度表达的目的是快速浏览高精度壁画,为对象提取提供处理使用的图像分块以及定位方法。二、选择高斯金字塔中低尺度图像进行实时交互对象提取。采用基于透明度的对象提取技术,使用处理区域掩模和透明度掩膜完成实时提取,缩短提取时间。叁、将低尺度对象提取形成的透明度掩膜,利用低尺度壁画图像的空间滤波器核及高尺度图像颜色距离滤波器核进行联合双向放大采样,获得高尺度图像下透明度掩膜,从而逐层完成高精度壁画的对象提取。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对象提取方法能较快提取出高精度壁画中的对象,并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克服了现今计算机内存不能进行高精度壁画对象提取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01)

高精度壁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敦煌壁画跨越年代久远,壁画种类丰富,是人类的“艺术宝库”。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壁画的缺损已经非常严重,亟待保护。壁画的数字化可以完整地记录壁画的信息,使之得以永久的保存下来。而壁画的远程浏览则可以给考古和艺术学者们提供更加准确详细的研究资料,让旅游者不进入洞窟就能欣赏到精美的壁画图像。本文以此为课题背景研究高精度壁画的远程浏览技术。由于壁画数据量巨大,现有的图像格式无法用以存储和快速读取壁画图像。另外,在传统的大图像浏览系统中,图像的预处理非常耗时。这些技术难点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文研究了基于CUDA的图像金字塔的构建技术。构造图像金字塔可以实现图像的多分辨率存储,增强客户端图像缩放的交互效果。为了同时获得图像缩放的效果和速度,本文根据金字塔的构建特点改进了双叁次插值算法,并且利用CUDA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实现了改进的插值运算。实验证明本文的算法可以大大减少图像预处理时间,甚至可以实现无需预处理的实时浏览效果。其次,本文研究了高精度壁画的存储与访问技术。图像的按需传输可以减少数据的传输量,加快图像的显示速度。本文设计的BIM图像格式就是以图像块的形式存储壁画图像,并且对壁画采用多分辨率形式存储。BIM图像格式解决了存储大容量图像并且实现快速读取图像块数据的问题。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块的读取速度,本文还根据大图像浏览的特点设计了cache算法。最后,本文采用上面的技术实现了一个高精度壁画图像的远程多分辨率浏览系统。该系统已经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精度壁画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荣.唐墓壁画高精度影像数字化采集技术与应用[J].文博.2011

[2].葛蓉.高精度壁画远程浏览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1

[3].葛蓉,许端清,杨鑫,刘建明.高精度壁画图像的实时浏览技术[J].敦煌研究.2010

[4].高扬.面向高精度壁画的实时对象提取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

标签:;  ;  ;  ;  

高精度壁画论文-王建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