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用药讲座(七)-如何监控长者用药

长者用药讲座(七)-如何监控长者用药

一、老年用药系列讲座(七)——如何监测老年人用药(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陈超[2](2021)在《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与用药安全现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居家用药依从性与用药安全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同时,普及、传递用药指导,拟提出促使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对策及建议,从而提升该群体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实现健康中国梦。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吉林市四个市辖区中,每个区选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在其服务半径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及疾病情况调查问卷、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量表和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安全问卷为调查工具,对吉林市36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Stata1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现状本次调查共调查了360例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调查结果显示,其中64.2%(231例)的患者所患慢性病病种为2种,26.7%(96例)为3种,9.2%(33例)为4种,慢性病共病现象存在且较为普遍。调查对象中慢性病共病患病人数排列前三位的病种为: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2.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现状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及格者占大多数,为75.83%,依从性良好占24.17%,无依从性不及格者。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处于及格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其中,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性别、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方式、病种、日服药次数、日服药种类、是否服用中草药或保健品、是否出现过不良反应以及能否得到社区家庭医生的用药指导,是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现状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的显着影响因素。3.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现状患者居家用药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用药安全知识得分为(6.19±2.05)分,用药安全态度得分为(41.39±6.09)分,用药安全行为得分为(5.42±2.33)分。综合表明,所调查的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知识,态度良好,但行为水平不高,“知、信、行”不统一。其中,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方式以及是否服用中草药或保健品对用药安全各维度均有影响,是其患者居家用药安全的显着影响因素。结论:1.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良好,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安全“知、信、行”不统一。3.文化程度、居住方式以及是否服用中草药或保健品是共病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与用药安全的共同显着影响因素。

谈仪炯[3](2020)在《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药学服务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迅速增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生命造成很大影响。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人们健康意识的淡薄和医疗资源的匮乏,许多糖尿病患者未得到良好的管理和控制。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淡薄,医疗资源的匮乏加上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下,许多糖尿病患者未得到良好的管理。作为药物治疗的专家,临床药师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糖尿病治疗的不足,促进了临床的合理用药。本论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三甲A医院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医药联合门诊药学服务和M社区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管理,研究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可开展的药学服务及其效果。研究方法1.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内分泌病房共收治了 1412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药师对这些患者进行了住院闭环式管理,分别从住院医嘱审核与点评、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和上报、药物基因检测、住院抗菌药物点评、出院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药学服务研究。2.临床药师参与标准化代谢性疾病门诊的管理,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两年间入组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2941例2型糖尿病中随机选取160例,按照1:1的比例分成对照组和临床药师干预组,两组患者各80例,比较两组间的药物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从2941例患者中选取规律随访一年的患者,比较入组时与一年后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指标及用药情况。并依据血糖和体重是否达标将这些患者分成优质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分析比较两组间药物治疗方案的异同。3.临床药师每月两次下社区,参与糖尿病及相关慢病药学服务。将长期在M社区居住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或其他慢性疾病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目前所患疾病和用药认知情况;采用药物咨询的方式分析患者用药问题,并开展药物重整;开展糖尿病及其他慢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和义诊活动;开展病房医药联合查房。结果1.医嘱点评共点出不合理医嘱305条,经过干预后不合理医嘱同比明显减少;向医院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不良反应73份,并提供相应药学监护;为109名患者提供药物基因检测,总检测数206个,避免了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嘱数同比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更合理;为1318例患者提供出院时的用药宣教服务,告知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出院后的血糖管理等。2.临床药师参与标准化代谢性疾病门诊管理后,经过一年随访,临床药师干预组患者糖化达标率75.0%,药物依从率为86.3%,而对照组分别为48.8%和73.8%。临床药师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好,药物依从性更佳;在管理中心随访1年,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对管理一年后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双胍类、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使用比例最高。3.共329例患者参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发现社区患者在疾病和用药认知上存在较多误区。患者最希望通过咨询活动了解药物的主治功能(65.0%)、用法用量(64.1%)和副作用(46.5%)等相关知识。474例患者参与了药物咨询,结果显示药物副作用(18.3%)、药物主治功能与疗效(16.5%)及药物治疗疗程(15.0%)询问的比例最高。在开展药物重整中,临床药师发现药物遴选和中药、保健品过度使用是社区患者用药不适宜的主要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患者管理,在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医药联合门诊中的药学服务和社区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的药学服务中都取得了一定效果,医生和患者合理用药意识得到了提高。本文构建了从全医嘱审核、不良反应监护到药物基因检测再到出院用药教育的完整糖尿病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体系。并将药学服务从病房延伸到门诊再到社区,体现了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中的价值。

郑蕊[4](2020)在《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征靶关联法”的探索及验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认可度的不断提升,中西药联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风险未知。现有针对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研究,关于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的研究相对独立,未能形成有效关联。如仅从药物-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干扰因素众多,会出现归因不清的情况;仅从药物-内在机制研究,来自实验室的数据难以直接助力临床决策。如何整合资源,建立可关联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的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是目前亟待进行的工作。目的:基于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评价,从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关联角度,探索建立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征靶关联法”,用以提示中西药联用风险。从临床上常见、易出现风险的中西药注射剂联用切入,以喜炎平(Xiyanping,XYP)与利巴韦林(Ribavirin,RB)联用的临床安全性评价为实例,初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评价系统收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中成药部分》(2019年)中涉及的中药独家品种与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中成药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等相关管理条例的要求,对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报告情况进行评价及问题分析。2.“征靶关联法”的探索建立阐释中西药联用安全性评价方法构建思路。从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关联角度,建立“征靶关联法”用于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提示用药风险。探讨“征靶关联法”构成要素、主要特点及实施基础。3.“征靶关联法”应用实例3.1 喜炎平与其他药品联用影响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因素识别及分析选取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我国自发呈报系统中XYP所有信息。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集成方法,分析年龄、性别、种族、体重、药物联用等因素对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严重程度影响。运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技术(VIP技术)分析影响因素对ADRs严重程度的贡献强度及方向。3.2构建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多元证据体以个案报告、随机对照试验、自发呈报系统、医院集中监测试验四大部分数据为来源。运用BCPNN法、Meta分析和传统频数法,分析联用药物-症状联系强度、原发病、ADRs发生率等关键临床特征,构建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多元证据体。3.3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调控皮疹的特征-靶点关联对比分析以RB及XYP主要成分、皮疹为关键词,系统检索文献、药物(疾病)靶点数据库,获得XYP-RB干预皮疹靶点,以Venn图形式表示。使用DAVID、KEGG数据库、Cytoscape 3.7.2软件,对XYP-RB联用调控皮疹靶点群、XYP/RB调控皮疹靶点群、XYP-RB共同作用靶点群,四部分靶点进行功能注释(GO分析)与通路富集(KEGG分析),对比靶点群生物功能及通路分布,分析联用调控皮疹的可能机制。3.4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引发类过敏反应(皮疹)实验及机制探索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250mg/kg、500mg/kg剂量的XYP,100mg/kg、150mg/kg剂量的RB及交叉联用,以0.8%伊文思蓝为指示剂,给药30 min后对小鼠耳廓蓝染面积进行评分,留取血清、耳组织。48h后,定量测定耳组织伊文思蓝渗出量。采用Luminex多因子检测技术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4、L-5、IL-6、CXCL1、IFN-γ、TNF-α的表达。RT-PCR技术检测耳组织中靶蛋白Fas及Caspase 8的mRNA表达,初步探索XYP-RB联用调控类过敏反应机制。结果:1.说明书关于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评价共收集692篇中药独家品种说明书。其中21篇注射剂说明书中,95.2%对药物相互作用标注尚无相关信息,4.8%未做相关标注。仅5.2%的非注射剂说明书提示药物相互作用。71.3%说明书对有毒药物、96.3%对配伍禁忌未做相关提示。64.6%说明书对ADRs标注尚不明确,且20.0%对ADRs发生率描述不规范。共收集138篇中药注射剂说明书(52种)。81.9%说明书标注尚无相互作用信息,0.7%标注尚不明确,仅17.4%说明书进行了相关描述。涉及十八反、十九畏使用禁忌的说明书普遍未做提示(75.0%)。18.1%说明书对ADRs标注为尚不明确,且20.2%对ADRs发生率描述不规范。现有中成药说明书关于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严重缺失,ADRs、特殊人群用药、禁忌报告等基础信息普遍不明确,针对性研究不足。现有研究方法对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的关联缺失,尚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2.“征靶关联法”的探索建立“征靶关联法”是指在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过程中,通过关联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来提示联用风险的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构成要素包括风险识别-特征提取-征靶关联-实验验证。其特点是通过对多来源临床数据的系统分析,从作用靶点角度,关联外象表现与内在机制,来评价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全面高质量的数据来源、多学科团队的技术合作是该方法的实施基础。3.“征靶关联法”应用实例基于自发呈报系统,共纳入26317例XYP相关ADRs。年龄、RB联用是ADRs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单用XYP出现ADRs的严重程度倾向于一般。年龄与联用共同纳入VIP分析中,0-6岁患者倾向于出现一般ADRs,40岁以上患者倾向于严重ADRs。对于0-40岁患者,XYP-RB联用倾向于发生严重ADRs(VIP值>1且相关系数>0)。识别出XYP-RB联用是ADRs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且ADRs倾向于严重(0-40岁)。个案报道、医院集中监测未有相关报告,随机对照试验均为低质量研究且存在偏倚风险。多元证据体提示,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上呼吸道感染、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联用不影响RB的ADRs发生率。联用降低了 RB在小儿手足口病(RR=0.52,95%CI=0.36-0.75,P=0.0005)、小儿病毒性肺炎(RR=0.36,95%CI=0.14-0.95,P=0.04)的 ADRs 发生率。小儿手足口病属超说明书用药,涉及ADRs 比重最高。在10-15mg/kg RB与5-10mg/(kg·d)XYP,每日一次条件下,出现ADRs 比例最高,联用组56.9%ADRs为皮肤及其附件反应。皮肤及其附件反应与XYP-RB联用显示强相关E(ICij)=0.70。59.1%ADRs报告在首次联用中出现,其中57.3%表现为皮疹(82.5%)、瘙痒(17.5%)。皮疹为XYP-RB联用主要的临床特征且符合类过敏反应特点。XYP与RB共同调控皮疹靶点有21个。代谢在各靶点谱作用中所占比例最高(58.33%、31.33%、58.82%、60.00%),可能是 XYP-RB 联用的关键生物功能。XYP 与RB特异性调控皮疹增加了信号转导、蛋白代谢等功能。各部分靶点群在炎症(23.07%以上)、凋亡(53.33%以上)相关通路富集比重较高。单药还可特异性激活HIF-1信号通路、癌症中的MicroRNAs等通路。XYP与RB联用可能是通过在代谢生物功能中的叠加作用,增强调控炎症和凋亡相关通路,同时,可能调控更广泛的靶点通路谱,引发皮疹等ADRs。在类过敏反应实验中,XYP、RB组无血管渗出反应或轻微,联用可见血管通透性显着增高,但耳重未见明显变化。IL-1β与IL-2表达低于检测限度,TNF-α、IFN-γ、CXCL1、IL-5、IL-4给药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IL-6在给药组表达均高于空白组(P<0.05),单用组与联用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与空白组比较,250 mg/kg XYP+150 mg/kg RB组FasmRNA,有显着性升高(P<0.05),单用组与联用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与空白组比较,250 mg/kg XYP+150mg/kg RB组Caspase 8 mRNA表达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在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报告分析基础上,从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关联角度,提出“征靶关联法”评价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的观点。将该方法应用于XYP-RB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发现联用可能通过调控IL-6及Fas相关炎症、凋亡通路,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引发类过敏反应,与临床特征皮疹相符,提示XYP-RB联用风险。初步体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胡悦[5](2020)在《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技术中的点穴疗法对老年清晨高血压患者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清晨脉率、中医症候、血瘀情况及睡眠情况的改善效果,以探讨通过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方法1.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采取两样本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采用抛硬币法将天津市某2所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于2019年7月至11月以2所社区中符合本研究纳排标准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8例)开展研究。对照组(39例)在研究期间延续干预前日常高血压治疗;干预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和三阴交5个穴位进行每日睡前1次,每次约15分钟,为期8周的点穴治疗。2.在干预前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BIQ)评价患者基本情况;在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采用中医症候积分量表(TCMSSS)、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PRS-bs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评价患者中医症候情况、血瘀情况及睡眠情况;在干预前、干预2周时、干预4周时、干预6周时和干预8周时(干预结束后)使用医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干预期间患者清晨收缩压(MSBP)、清晨舒张压(MDBP)及清晨脉率(MPR)的变化情况。3.所有数据核对后录入Excel2013并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23.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率、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Shapiro-Wilk检验进行数据的正态性检验;采用?2检验(计数资料)、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或Mann-Whitney U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组间均衡性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t’检验、?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研究结果本研究实际纳入患者76例,两组各38例,实际有效样本为97.4%。干预前两组患者在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情况、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清晨脉率、中医症候情况、血瘀情况及睡眠情况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均衡可比。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清晨收缩压的组别效应(F=35.303,P<0.01)、时间效应(F=67.472,P<0.01)以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79.602,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清晨舒张压的组别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527,P=0.220),时间效应(F=5.714,P<0.01)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4.233,P<0.01)有统计学意义;清晨脉率的组别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109,P=0.296),时间效应(F=26.100,P<0.01)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25.357,P<0.01)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中医症候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结束后干预组TCMSSS总分(t’=7.601,P<0.01)及主要症候TCMSSS得分(t=7.106,P<0.01)均低于对照组。疗效评价结果显示,点穴疗法对改善患者症候有效(Z=5.512,P<0.01)并可缓解主要症候(?2=25.333,P<0.01)。3.两组血瘀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结束后除情绪维度得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6,P=0.799)外,干预组PRS-bss总分(t=6.976,P<0.01)、活动维度(t=6.474,P<0.01)、睡眠维度(t’=3.822,P<0.01)、加重维度(t=5.010,P<0.01)得分均低于对照组。4.两组睡眠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结束后干预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t=3.680,P<0.01),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Z=2.583,P<0.05)。研究结论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收缩压、中医症候、血瘀情况及睡眠质量,且降低清晨收缩压的效果随治疗时间的积累逐渐增强。然而,虽然本研究发现清晨舒张压与清晨脉率可以随点穴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暂未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点穴疗法对清晨舒张压与清晨脉率的效果及显效时间的确定仍需通过进一步研究探讨。总体来看,点穴疗法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仍然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护理手段,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清晨血压管理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捷、经济、有效的补充护理思路与方法。

常生慧[6](2019)在《内蒙古三级综合医院老年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现况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内蒙古三级综合医院老年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调查,了解内蒙古三级综合医院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比较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差异及特点;通过调查,推动建立老年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标准化培训体系,有效缩短老年专科护士的职业成熟期,达到提高老年专科护士整体素质的目的,为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指导作用,促进三级综合医院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49月,选取内蒙古三级综合医院老年科符合标准的397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采用老年科护理人员的人口学基本资料、中国老年护理从业人员核心能力评价表、中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对护士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水平进行调查。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老年科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影响老年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单因素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三级综合医院老年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总均分为(2.84±0.24)分。各维度条目均分从低到高依次为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2.42±0.33)分、教育指导能力(2.62±0.56)分、临床护理能力(2.81±0.35)分、个人专业发展(2.87±0.31)分、领导能力(3.01±0.27)分、人际关系(3.04±0.26)分、法律伦理素质(3.16±0.2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三级综合医院老年科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老年护理工作年限、层级、技术职称、聘用形式、初始学历、最后学历、婚姻状况、热爱护理事业的程度、参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的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有差异(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工作年限、层级、初始学历、最后学历、婚姻状况是老年科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内蒙古三级综合医院老年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能够胜任目前的老年护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尤其要加强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年龄、工作年限、层级、初始学历、最后学历、婚姻状况是影响老年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老年科护士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实施分层级及分教育层次的培训、建立相关培训考核体系、制定老年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等措施来提高老年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

廖婷[7](2019)在《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内容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的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内容,为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相关文献,提取老年健康管理系统相关内容,为个人深入访谈提纲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2.个人深入访谈法。选取10名居家老年人、9名居家老年人照顾者及6名健康管理者进行访谈,采用归纳法分析整理访谈资料,整合三类人群对系统的内容需求,以此为基础初步拟定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内容的一级条目及二级条目。3.德尔菲法。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合条目纳入标准(重要性赋值均分>4.0,条目选择率>80%且变异系数<0.2)及专家意见,确定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内容构成。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健康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有健康档案、健康评估、健康管理报告、互动交流平台、健康信息分析及健康知识。2.参与深入访谈的居家老年人、居家老年人照顾者及健康管理者提出的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有:健康档案部分应记录老年人基本信息、收集既往史及记录体检数据。健康评估部分应评估老年人疾病情况、常见老年症状、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心理情况、老年人社会支持情况、老年人居家环境、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及老年人健康风险情况。健康管理报告应包括主要问题总结、疾病风险预测结果、不良生活方式分析结果、体检项目异常总结、日常保健建议。互动交流平台应包括提前预约、系统内消息留言、社区讲座通知、提醒体检时间及系统客服等内容。健康信息分析个人健康状况变化分析、群体健康状况变化分析。健康知识应包括常见老年疾病介绍、常见老年用药知识、老年人饮食相关知识、老年运动方面知识、老年心理健康知识。最后访谈对象认为应在系统中补充评价途径,包括健康管理效果评价、健康管理干预落实情况评价以及系统满意度评价。3.函询专家共27名,分别来自健康管理、老年护理以及老年医学3个专业领域。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3。第一轮函询中一级条目与二级条目的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239和0.267;第二轮函询中一级条目与二级条目的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301和0.353。经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的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内容包括7个一级条目和29个二级条目。研究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内容,包括健康档案、综合评估、健康管理报告、健康管理记录、健康数据分析、健康指南及效果评价等7个一级条目,29个二级条目。参与函询的专家代表性较好,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较高,研究结果科学可靠,本研究结果可为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开发提供较好的内容支撑。

常晓红[8](2017)在《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构建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药学监护策略》文中认为目的:目前,临床中药注射剂的联合使用十分普遍,联用的合理性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的监管,避免由于不合理联用引发的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以门诊处方点评为切入点,对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过程实施监测、评价和超常预警,以初步建立符合临床实际、便于操作的药学监护范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2种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及药品说明书,全面的了解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禁忌(相互作用)。(2)六西格玛管理法: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的分析,引入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制定相应的药学监护策略。结果:本研究共抽查门诊中药注射剂处方1487张,干预前处方合格率97.70%,干预前不合理联用的主要科室是急诊、神经内科。不合理联用主要问题是药品超剂量、溶媒选择及用量错误、无间隔液体、同类中药联用。因此,重点针对这些科室的问题实施监控。通过六西格玛模式对我院处方进行点评及干预,使干预后的处方合格率达到99.73%。结论:本研究立足于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开展了医院中药注射剂联用的药学监护探索工作。通过文献研究及院内的用药情况调查,制定了符合临床实际、可操作的药学监护措施,用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不仅提高了临床医生安全合理用药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由于目前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的药学监护尚在初始阶段,所以本次研究引入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参与制定中药注射剂临床联用的药学监护策略具有创新性。本研究受多种条件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随着我院信息系统的完善,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待继续。同时,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临床药师必须对相关文献进行实时追踪,确保药学监护的实用性、有效性。

吕巧莉[9](2016)在《老年群体脑卒中防治及用药状况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根据WHO的报告,脑卒中目前是全世界的第二大死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第三大死因、美国人致残的主要原因。脑卒中是一种行为相关性疾病,不健康的行为与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有很大关系而人的行为受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以及心中的信念所支配。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大样本的调查了解老年群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血脂状况、用药状况、药学服务知晓状况和脑卒中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状况,反映老年群体在脑卒中预防知识-信念-行为及用药的现状。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我国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通过访谈确定《老年群体预防脑卒中知识-健康信念-行为及用药状况调查》问卷,对老年群体开展脑卒中预防知识-健康信念-行为及用药状况问卷调查,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830份有效问卷进行内在信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分析,描述了830名调查对象生存质量、预防脑卒中知-信-行及用药状况,得出研究结果,提出研究结论。本研究830名调查对象分布于上海市、洛阳市、天津市、西安市等十五个市县,地域广泛,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代表性强。其中老年群体患病率高(710例,85.5%),平均每位调查对象患多种慢性疾病(1.90±1.487)。老年群体生存质量较高,EQ-5D平均值(0.89490)与EQ-VAS平均值(84.64)都处于较高水平;调查对象生存质量EQ-5D得分分别与患病的数量、健康行为、地区分布显着相关(P<0.05);调查对象主观自我健康评价值EQ-VAS分别与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患病的数量、健康行为、地区分布显着相关(P<0.05)。随着患病数量的增加,调查对象的生存质量得分越低,根据患病数量将调查对象分组,各组生存质量差异显着;不同地区对防治脑卒中干预程度不同,其生存质量存在的显着差异。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分数越高的调查对象生存质量越高,根据健康行为得分将调查对象分为高危人群、中危人群和低危人群三组,各组之间的EQ-5D值、EQ-VAS值均有显着性差异。老年群体对血脂健康关注率(90.2%)高,颈动脉斑块筛查率(68.8%)却很低;老年群体用药偏爱使用中成药(75.3%)与保健品(70.4%)用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老年群体对药学服务需求高,方式多样化,却对药师职业认知率低;老年群体脑卒中预防健康知识-信念-行为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为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提高老年群体生存质量,为制定科学的防治脑卒中卫生服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加大健康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知识;开展广泛健康行为干预,提倡全民健康理念;建立完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体系,建立跟踪随访系统;提高药师认知度,医药护联合有效预防脑卒中,保证脑卒中疾病的预防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刘蔚,李俊山,郑军[10](2015)在《324例老年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分析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应用合理用药监测(PASS)系统提取2013年11月医院65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医嘱,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监测、统计、分析。结果PASS系统共检出监测医嘱14660条,其中提示不合理用药的医嘱1866条,占所有医嘱的12.73%,包括绝对禁止医嘱0.64%、高度警惕医嘱7.93%、一般警示医嘱4.15%。结论该院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用药的关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二、老年用药系列讲座(七)——如何监测老年人用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用药系列讲座(七)——如何监测老年人用药(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1.1 患者取药流程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5 讨论

(2)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与用药安全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慢性病共病的概念
    2 老年慢性病共病现状
    3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研究现状
    4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家庭用药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5 对策及建议
    6 讨论与展望
调查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
        2.1 样本来源
        2.2 样本量确定
        2.3 纳入、排除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3 研究工具
        3.1 一般资料及疾病情况调查问卷
        3.2 慢性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量表
        3.3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安全问卷
        4 质量控制
        5 数据处理及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情况
    2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现状
    3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单因素方差分析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
        3.2 疾病相关情况资料
    4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回归分析
    5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安全现状
    6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安全单因素方差分析
        6.1 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
        6.2 老年人用药安全态度
        6.3 老年人用药安全行为
    7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安全回归分析
讨论
    1 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现状
    2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现状
    3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4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安全现状
    5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安全影响因素
    6 对策及建议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药学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临床药师概述
    1.2 糖尿病综述
        1.2.1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分型
        1.2.2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2.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2.4 糖尿病综合管理五驾马车和健康新7点
        1.2.5 糖尿病治疗新概念和趋势
    1.3 课题立项依据
第二章 糖尿病患者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研究
    2.1 引言
    2.2 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住院全医嘱审核与点评
        2.2.3 药物不良反应监护和上报
        2.2.4 药物基因检测
        2.2.5 住院抗菌药物点评
        2.2.6 出院用药教育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医嘱审核与点评结果统计分析
        2.3.2 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结果统计分析
        2.3.3 药物基因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2.3.4 抗菌药物DDD及不合理医嘱点评结果统计分析
        2.3.5 糖尿病患者出院用药教育作用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糖尿病医药联合门诊中的药学服务研究
    3.1 引言
    3.2 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血糖控制及用药依从性
        3.2.3 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与疗效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临床药师干预下的血糖控制与用药依从性统计分析
        3.3.2 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与疗效统计分析
        3.3.3 典型病例2例讨论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临床药师参与M社区糖尿病及相关慢病药学服务
    4.1 引言
    4.2 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调查问卷收集与统计
        4.2.3 开展社区合理用药咨询活动
        4.2.4 开展慢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和义诊
        4.2.5 开展病房医药联合查房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4.3.2 药物咨询与重整结果统计分析
        4.3.3 社区合理用药宣传及医药联合查房作用分析
        4.3.4 糖尿病药物重整及医药联合查房中的病例讨论分析
    4.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本文缩写

(4)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征靶关联法”的探索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临床特征及相关机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评价
    (一) 中药独家品种说明书关于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二)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关于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三) 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问题分析
        1. 信息缺失,针对性研究不足
        2. 现有方法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第二部分 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征靶关联法”的探索建立
    (一) 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的构建思路
        1. 西药-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
        2. 不良反应外象表现与内在机制关联
        3. 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关联
        4. 建立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的特征与靶点关联模式
    (二) “征靶关联法”的提出
    (三) “征靶关联法”的构成要素
        1. 临床联用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影响因素识别(风险识别)
        2. 构建临床中西药联用安全信息多元证据体(特征提取)
        3. 临床特征-靶点对应分析(征靶关联)
        4. 实验验证
    (四) “征靶关联法”的主要特点
        1. 多来源真实世界数据总结临床特征
        2. 基于作用靶点角度分析内在机制
        3. 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形成关联
    (五) “征靶关联法”的实施基础
        1. 全面高质量的数据来源
        2. 多学科团队的技术共融
第三部分 “征靶关联法”应用实例
    (一) 喜炎平与其他药品联用影响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因素识别及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小结
    (二) 构建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临床安全性信息多元证据体
        1. 医院集中监测研究证据
        2. 个案报告证据
        3. 随机对照试验证据
        4. 自发呈报系统证据
        5. 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多元证据体及可能机制分析
        6. 小结
    (三) 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调控皮疹的特征-靶点关联对比分析
        1. 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调控皮疹靶点检索与筛选
        2. 基于功能注释进行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调控皮疹的关联对比分析
        3. 基于通路富集进行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调控皮疹的关联对比分析
        4. 小结
    (四) 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引发类过敏反应(皮疹)实验及机制探索
        1. 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引发类过敏反应(皮疹)实验
        2. 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引发类过敏反应(皮疹)细胞因子表达
        3. 喜炎平-利巴韦林联用引发类过敏反应(皮疹)靶点mRNA表达
        4. 小结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4 研究假设
    5 操作性定义
    6 理论基础
    7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与脱落标准
        2.4 样本量计算
        2.5 分组方法
    3 研究工具
        3.1 基本情况调查表
        3.2 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3.3 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
        3.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3.5 医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4 研究内容
        4.1 研究前准备工作
        4.2 对照组
        4.3 干预组
    5 资料收集
        5.1 资料收集时间
        5.2 资料收集标准
    6 统计分析方法
    7 质量控制
        7.1 准备阶段
        7.2 实施阶段
        7.3 资料收集和分析阶段
    8 伦理原则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2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情况比较
    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
    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理指标比较
        4.1 两组患者清晨收缩压比较
        4.2 两组患者清晨舒张压比较
        4.3 两组患者清晨脉率比较
    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情况比较
    6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瘀情况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2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
    3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收缩压
    4 点穴疗法对于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舒张压具有积极意义
    5 点穴疗法对于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脉率具有积极意义
    6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症候
    7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瘀情况
第五部分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清晨高血压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国内外清晨血压的提出与发展
    2 中西医对清晨高血压的认识
    3 清晨高血压的中西医临床治疗进展
    4 研究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内蒙古三级综合医院老年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现况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7)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内容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操作性定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2.2 个人深入访谈法
    2.3 德尔菲法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学问题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文献研究结果
    3.2 访谈结果
    3.3 系统内容初步构建结果
    3.4 德尔菲法结果
    3.5 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内容的初步呈现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2 不同访谈对象提出的系统内容侧重点不同
    4.3 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内容的分析
        4.3.1 健康档案
        4.3.2 综合评估
        4.3.3 健康管理报告
        4.3.4 健康管理记录
        4.3.5 健康数据分析
        4.3.6 健康指南
        4.3.7 效果评价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5.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构建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药学监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概述
        一、主要品种功效分类
        二、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
        三、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四、临床联合使用现状
        五、开展中药注射剂药学监护的政策依据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药学监护概述
        一、药学监护内涵
        二、药学监护的发展概况
        三、药学监护中存在的问题
        四、开展中药药学监护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及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一、六西格玛管理理论
        二、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国内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概况
        三、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四、影响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医院实施的主要因素
        五、消除不良影响的对策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1.研究依据
2.问题凝练
3.框架建立
第一节 合理用药的标准界定
第二节 合理用药的标准测量
第三节 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不合理用药的改进措施
第五节 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及控制
参考文献
结语
展望
附录
    附录1 法规政策梳理表
    附录2 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9)老年群体脑卒中防治及用药状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老年脑卒中的生存质量研究
        1.3.2 脑卒中与血脂异常研究
        1.3.3 脑卒中研究
        1.3.4 预防脑卒中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访谈研究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3 质量控制
        2.3.1 问卷设计
        2.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2.4 数据处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信息调查状况
    3.2 健康状况调查
    3.3 生存质量EQ-5D量表自我健康评价调查
    3.4 血脂状况调查
    3.5 用药状况调查
    3.6 药学服务调查
    3.7 脑卒中健康知识-信念-行为调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1.1 老年群体中女性较男性更关心健康
        4.1.2 老年群体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
        4.1.3 老年群体生存质量较高
        4.1.4 老年群体对血脂健康关注率高,颈动脉斑块筛查率低
        4.1.5 老年群体用药偏爱使用中成药与保健品
        4.1.6 老年群体对药学服务需求高,方式多样化,却对药师职业认知率低
        4.1.7 老年群体脑卒中预防健康知识-信念-行为有待提高
    4.2 对策及建议
        4.2.1 加大健康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知识
        4.2.2 开展广泛健康行为干预,提倡全民健康理念
        4.2.3 建立完整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体系,建立跟踪随访系统
        4.2.4 提高药师认知度,医药护联合防治脑卒中
    4.3 展望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324例老年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四、老年用药系列讲座(七)——如何监测老年人用药(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吉林市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与用药安全现状研究[D]. 陈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药学服务研究[D]. 谈仪炯.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4]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征靶关联法”的探索及验证[D]. 郑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效果研究[D]. 胡悦.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内蒙古三级综合医院老年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现况调查与研究[D]. 常生慧.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7]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内容构建研究[D]. 廖婷. 兰州大学, 2019(09)
  • [8]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构建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药学监护策略[D]. 常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1)
  • [9]老年群体脑卒中防治及用药状况调查研究[D]. 吕巧莉. 河南大学, 2016(03)
  • [10]324例老年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J]. 刘蔚,李俊山,郑军. 中国药业, 2015(07)

标签:;  ;  ;  ;  ;  

长者用药讲座(七)-如何监控长者用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