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气象部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运行问题分析

基层气象部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运行问题分析

关键词:基层气象部门地面气象观测运行问题注意事项

引言

地面气象观测是连续系统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测定和过程,且及时、准确的对原始气象数据进行采集和上传的过程,为气象服务、天气预报、气象科研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增强,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地面气象常规气象要素观测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增强了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水平。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基层气象部门相继实施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结束了我国气象事业人工和自动化观测并存的时代。清丰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境内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寒潮活动较频繁,冬春连旱常见;夏热内涝多,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时空降水分布不均,常因集中降水产生局部洪涝;冬季寒冷干燥,多雾低温,光照充足。自清丰县气象局开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以来,地面气象观测质量得到了增强,同时还降低了测报人员的工作强度。但是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运行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问题出现,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观测业务运行中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确保地面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1基层气象部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运行问题

1.1小时降水量和分钟降水量不一致

自记降水记录在地面测报软件中主要设置成“有或者人工”,而在正点时刻,监控软件需要进行日地面观测数据维护,若在分钟降水量一栏中有“—”显示,而在小时降水量一栏中却显示为空白,在出现这种情况后,地面测报软件会有提示对话框弹出,若不更改小时或分钟降水量数据,很容易造成两者累积不相等,不利于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在每天的00:00台站中的监控软件将会卸载观测数据操作,此时运行指示灯为黄色,若需要人工方式对异常数据进行干预,并且在运行指示灯转为绿色时进行,可以在小时降水量一栏中增加“—”,此时就完成了对小时降水量的质量控制,小时降水量和分钟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得到解决,还不会影响正点观测数据。

1.2强降水时深层地温记录突变

每年夏季,清丰县出现强降水天气的频率较大,同时也是深层地温记录频繁出现突变的季节。深层地温记录突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先出现强降水天气,持续一段时间后,深层地温数据明显增强,大都是以2℃/h的速度增加,这种现象会持续几天,随后再慢慢恢复成原数值。对于距离土壤表面80、160、320cm的地温来说,正常情况下的变化幅度在0.1~0.3℃之间。因强降水天气的出现,使得深层地温发生异常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夏季外界气温较高,土壤表面的温度也会上升,在强降水天气的作用下,地表热量不断向地下渗透,进而造成深层地温增加,地温的这种变化极其正常,是地温的真实映照。所以,夏季因强降水引起的深层记录突变应作为正常数据。

1.3风向风速数据异常

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若风向风速数据出现缺测,可以输入相关的命令判断风向风速数据是否准确。主要检查采集器上是否有风向风速数据,若没有,应依次对通讯和电源系统进行检查。若风速数据缺测,利用万用表对风传感器输出端和大地之间的电压进行测量,风杯正常转动时,测出的电压应是工作电压的一半,若测出的电压值不是工作电压的一半,则说明风传感器故障,应立即更换;若测出的电压值正常,说明风速传感器正常,可能是采集器通道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若风向数据出现缺测,观测人员在判断风向传感器时有有很大的难度,此时可以选择替代法,利用好的风传感器替代现有的风传感器,若风向数据恢复正常,则说明是风向传感器故障,应重新更换;若风向数据未恢复,则说明采集器通道或其他原因造成的。

1.4湿度数据异常

若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发现湿度数据异常,应及时对湿度传感器进行检查,为了保证湿度传感器可以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湿度传感器进行维护。可以输入相应命令检查采集器中是否显示有原始数据,若没有则说明湿度传感器故障,应重新更换。湿度传感器在输出时主要选用模拟信号,输出电压值在0~1V之间,对应的湿度数值也在0~100%范围内,可以使用万用表测量湿度传感器与大地之间的电压值,若测出的电压值不在0~1V之间,则可能是湿度传感器故障,可直接更换;若电压值在0~1V之间,则可能是采集器通道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的。

2地面气象观测注意事项

2.1重要天气现象时单独编发天气报

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若测报人员可以准确判断重要天气报出现的时间,不管是在何种情况下,均需要单独编发重要天气报。若重要天气现象出现在正点前30min内的,应将重要天气现象同正点长Z文件进行合并,随后进行编发处理;若重要天气现象持续时间超过了30min且出现在正点前31min的,应对重要天气现象进行单独编发,反之则不需要。

2.2及时处理异常数据

若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有明显的错误,地面测报人员应结合实际对错误情况进行处理;在发现异常气象要素数据后,应对比分析该气象要素出现前后的多组数据,同时结合当时的天气变化规律,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综合判断异常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若不能正确判断该时次的观测数据是否异常,可以在判断完疑似记录后,修改正点长Z文件中的内容,在重新生长正确的长Z文件后立即上传。

2.3做好质量控制

为了做好分钟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人员应对气候极值范围检查时间一致性、内部一致性、空间一致性等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并在正点发报前将质量控制结果告知台站内的值班人员,不仅可以避免异常数据的出现,还能预先控制实时数据质量。为了进一步增强地面观测工作效率,可以借助于网页服务的开放式体系统一规范信息接口,方便系统调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气象雷达回波图和卫星云图进行结合,实时了解外部天气变化情况,并及时发布天气情况信息,为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各个行业的运转提供强有利的保障。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自动气象站等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投入运行和观测业务的改革调整,基层气象部门实现了对基层气象要素的自动观测,在提升地面测报质量的同时,还促进了气象业务和服务的发展。同时对观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务人员应对业务流程和设备操作规范进行熟练掌握,避免运行问题出现,确保业务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刘,谢文,李知福.业务改革后地面气象测报中数据异常的分析及处理[J].北京农业,2015(15).

[2]罗植荣.业务改革后地面测报工作中异常数据的处理[J].农业与技术,2013(12).

作者简介:晁晓娜(1987-),女,汉族,河南省濮阳县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综合气象观测工作。

标签:;  ;  ;  

基层气象部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运行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