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论文-尹梅

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论文-尹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日本,小学,数学教科书

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论文文献综述

尹梅[1](2019)在《中日小学4-6年级数学教科书内容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和日本是邻邦,同属汉语文化圈国家,在数学教育方面有不少共通之处。两国小学学制都是六年制,教科书内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对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在PISA和TIMSS国际测评中名列前茅,教科书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日教科书进行比较和研究对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解读课程标准、研读教科书、阅读文献、统计、图表分析等一系列研究过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人教版”和“东京版”小学数学4-6年级教科书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本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思路,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模型;第二,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分别对两版教科书的内容广度、深度、概念引入方式和例题难度进行比较研究;第叁,从编写体例、数学文化融入、插图特点方面对两版教科书的呈现方式进行比较;第四,研究结论及启示。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两版教科书各具特色,其优点值得相互借鉴,“人教版”注重情境创设,知识背景丰富;知识内容方面重视学科交叉;注重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概念引入方式丰富且趣味性强;注重数学文化的融入;重视插图的作用;纸质较轻便。“东京版”注重从已有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注重数学知识的关联性和领域间交叉;重视内容的逐渐深入;课程的螺旋性更强且注重中小学的衔接;注重多元文化交流;重视动手操作的作用;印刷质量高。立足两版教科书的优点,从继续完善中国“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的角度,得出以下启示:1.内容方面继续保持“人教版”教科书现有的优点;强化前后知识的联系;加强领域间知识的交叉;加强对基础内容深度的挖掘;适当增加例题数量,保持例题难度。2.呈现方式方面继续保持“人教版”教科书已有的优点;重视教科书培养学习方法的作用;注重与初中知识的衔接;适量安排插图,注意插图的类型;注重多元文化交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4)

尹梅,代钦[2](2019)在《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分数例题难度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和“东京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人教版与日本东京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分数例题为研究对象,从数量、题型、综合难度叁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东京版分数例题总数量高于人教版;题型基本相同,以解答题居多,东京版动手操作题极少;东京版分数例题综合难度高于人教版;东京版教科书中的分数例题在"推理""知识含量""运算"因素上占优势,而人教版在"探究"和"背景"两个因素上更胜一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童蕾[3](2017)在《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的调查比较研究——以“东京版”和“人教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各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其中有关数学史的介绍比比皆是,数学史学习已经成为小学生数学教育中的一部分,它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以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和东京版小学《新编算数》为研究对象,按册数、知识领域、板块、题材内容四个方面,对两版教科书中数学史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由此得到四个方面的启示:重视史料价值、激发学习兴趣;着眼国际视野、丰富史料内容;深挖经典问题、体会文化蕴含;广读数学史料、提高数学素养。(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7年52期)

李静[4](2016)在《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比较分析——以《圆的认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日(日本东京书籍出版《新しい算数》叁年级上册)两国教科书中《圆的认识》为比较研究的对象,从编排顺序、不同内容、呈现方式、编排理念四个方面分析了内容上的异同,辨明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蓝本。同时,也比较了版式和设计上的特点,为今后教科书的编写提供素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教育(职教版)》期刊2016年02期)

高蓉[5](2015)在《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并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求能够适应未来更富挑战性的变革。在这众多的基础教育课程中,数学学科的改革是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也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数学教科书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为直接的文本材料,它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为了进一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将我国现行数学教科书与他国的优秀教科书作一个细致深入的比较,汲取他国在教科书编写方面丰富的经验,从而为我国今后的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和修订提供较完善的信息,为实现教科书的高质量与多样化提供更多更好的借鉴,这对我国数学课程的改革和数学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作为我国的邻邦,同属亚洲文化圈,受历史影响,中日两国在数学教育方面有着不少相似共通之处,因此两国的数学课程、教科书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本文选择了日本教科书中的典型版本学校图书株式会社平成14年版(即公元2002年)的《小学校算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06年第二版上海市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本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就两国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开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文本对比分析研究,主要从理念定位的角度和功能定位角度来认识彼此呈现的方式,明晰两版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辨明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对上教版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分析法和比较法为主。第二部分:阐明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现状作出评析。第叁部分:中日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整体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中日数学教科书的结构、知识、叙事方式和版式这四种不同的呈现方式作细致的对比研究,总结出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的优缺点,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指出日本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等对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所具有的借鉴作用。第四部分:中日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分类研究。主要是从数学规则和问题解决的呈现方式入手,包括呈现体例、例题、习题的比较,指出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各自的特色。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通过与日本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中国教科书正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的课程面貌。针对中国教科书的不足之处也相应地给出一些参考意见。“路漫漫其修远兮”,通过比较,把握数学教科书的国际发展趋势对优化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中日教科书都强调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它们的框架结构类似,版式上图文并茂,色彩丰富,叙述方式多样化;都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且都关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能给学习者留下一定的思维和探索空间。但同时,它们也存在着差异。栏目、板块设置不同,日图版的栏目设置更多且各具特色;日图版教课书的封面图与数学知识关联不大,但日图版使用的彩色图片数量远超沪教版,视觉度更高,叙述方式上更能体现学生话语权;上教版的先期知识储备量要高于日图版,但日图版问题解决中数学活动的涉及的知识面更广。基于所做的研究,借鉴日本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可圈可点之处,为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优化提出如下建议:(1)数学教科书知识和叙述方式的要满足:第一,年龄性;第二,数学性;第叁,趣味性;第四,问题解决性。(2)优化编写人员结构。(3)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6-30)

蔡庆有,张辉蓉,黄燕苹,金美月[6](2014)在《中日韩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配备比较研究——以四年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习题配备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是衡量数学教科书质量的重要指标.比较研究有助于了解各国异同,促进中国明辨优劣和扬长补短.对比中日韩小学数学四年级教科书(总体和各领域)习题的数量、背景和行为要求发现,中国总习题数最多,习题知识比、背景题和科学背景题占比均最高;行为要求中日基本一致,均高于韩国,除图形与几何外中国均显着高于韩国;数与代数背景题占比显着高于图形与几何,行为要求略低但不显着;统计与概率习题数和习题知识比均远高于日韩.建议中国教科书习题配备时,增强习题层次性和灵活性,突出习题典型性,适当均衡各领域习题,注重习题配备的科学性.(本文来源于《数学教育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胡旺[7](2008)在《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进入反思阶段。我们有必要从教科书的编写角度来反思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中日同属东亚文化圈,在数学教育改革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我们选择能够代表中日水准的中国人教版和日本教育版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通过比较,找到他们编写教科书的方法,辨明其优势和不足,同时为今后中国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参考意见。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本文研究的方法以文献分析法和比较法为主。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内容的比较,包括双方教科书的概况分析以及内容的对比。其中内容的对比是按照“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序,从内容概述、编排特点、内容设计等角度对双方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方的内容比日方多,在编排顺序上各有特点,在内容的设计上日方要强于中方。第叁部分是教科书的呈现形式比较,包括呈现体例、例题、习题、插图、版式以及印刷工艺的比较。在这部分,日方除了习题的量不如中方外,其他均明显地强过中方。第四部分是总结与反思。我们总结出:课程理念(包括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教科书的内容选择仍是数学课程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教科书的编排按领域齐头并进、穿插配合,同时又必须符合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教科书的内容呈现深受荷兰现实主义数学观的影响,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教科书的版式、形式包装仍需向发达国家学习等等。同时,我们也看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中国教科书正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的课程面貌;而我们也反思中国教科书研究仍有缺失与不足,这说明中国的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正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8-10-01)

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中国人教版与日本东京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分数例题为研究对象,从数量、题型、综合难度叁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东京版分数例题总数量高于人教版;题型基本相同,以解答题居多,东京版动手操作题极少;东京版分数例题综合难度高于人教版;东京版教科书中的分数例题在"推理""知识含量""运算"因素上占优势,而人教版在"探究"和"背景"两个因素上更胜一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论文参考文献

[1].尹梅.中日小学4-6年级数学教科书内容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尹梅,代钦.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分数例题难度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和“东京版”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3].童蕾.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的调查比较研究——以“东京版”和“人教版”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

[4].李静.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比较分析——以《圆的认识》为例[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

[5].高蓉.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6].蔡庆有,张辉蓉,黄燕苹,金美月.中日韩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配备比较研究——以四年级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4

[7].胡旺.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  

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论文-尹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