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学科归属论文-李科,问鸿滨

教育学学科归属论文-李科,问鸿滨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育学学科归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防教育学,学科地位,学科价值,学科归属

教育学学科归属论文文献综述

李科,问鸿滨[1](2014)在《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价值及学科归属》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防教育学是伴随着我国国防教育事业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后才逐渐兴起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其创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我国国防教育实践推动的必然结果。国防教育学服务于国防建设事业及国家发展战略,为全民国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学科理论支撑,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提供学科理论指导,拓宽了教育学的研究视野。将国防教育学归属于教育学,更符合国防教育学的实质与内涵,也更有利于促进这门新兴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军事交通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周志俊[2](2013)在《体育学科归属教育学门类不妥》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国家科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制定并实施了标准号为:GB/T13745-92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全部学科分设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等5大门类,其中,体育科学(体育学)被列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下的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并列的一级学科,代码为890,并按体育专业基础课程下设(本文来源于《体育学刊》期刊2013年04期)

吴温暖,郑宏[3](2010)在《论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归属》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防教育学是教育学与军事学的交叉学科,还处于创生阶段,其学科归属问题亟待学界深入研究探讨。国防教育学宏观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从属于教育学研究范畴,国防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是"育人",因此,国防教育学归属于教育学更加合理。国防教育学归属教育学也有利于学科发展和社会实践。(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冉隆锋[4](2008)在《游离于边缘与中心——叁大科学门类下教育学学科归属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学的学科归属仍然模糊混沌,很多学者都从"叁大科学"门类的视野下探究教育学的学科归属。如果说当下的"叁大科学"门类组成了大科学的系统,那么教育学应该是横跨叁大科学门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同时也彰显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中心,正是由于存在这个中心,教育学学科的落脚点是自我归属.(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周云华[5](2006)在《“科学叁分”视野下教育学学科归属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二分”视野下,教育学的学科归属导致了教育研究在研究对象的处理、研究范式的使用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局限,如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进行研究,忽视了研究对象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等。唯科学主义方法论应用的局限、理性在人性结构中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和哲学发展的推动使人们认识到,有必要对人类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科学叁分”,即分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科学叁分”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式存在的各种争议,使我们有必要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作明确的区分。这种区分不仅要考虑研究对象的不同,也要考虑研究主体的地位和研究视角的不同。社会科学是一门以外在于研究主体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社会现象具有客观性和可定量化的特点。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它具有主体性、价值性、理解性等方面的特点。 在“科学叁分”视野下,学界对教育学的学科归属存在以下不同的看法: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教育学是综合学科等。存在这些不同看法的原因在于,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界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看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事实。 马克思关于“客体主体化”的论述,使人们认识到由于“主体赋予”的存在,作为研究对象的属性不全部是“客体”所固有的,而是“客体主体化”的结果。“客体主体化”除去主体对客体属性的选择、加工、改造以外,更有主体价值观念的外化、现实化的成分。这为我们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教育理论和教育现象都是教育研究主体所关注的,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理论和教育现象。教育理论和教育现象由于“主体赋予”的存在从而使其具有主体性、价值性、理解性等特点。 基于教育理论和教育现象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契合之处,因此,教育学应归属于人文科学。(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6-04-01)

张俊洪[6](1999)在《论教育学的学科归属、性质和定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中,与对“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呈现出的多样性不同,对于“教育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在我国作者编写的教育学教科书、百科全书和词典中,绝大部分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把其界定(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论丛》期刊1999年05期)

杨蓉[7](1994)在《试论历史教育学的学科归属》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历史教育学演化的过程,考察了历史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作者逐一论证了独立说、一边缘说、综合说、历史说、教育说几种说法,在指出各种说法的特点和优点的同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了历史教育学应归属于教育科学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4年01期)

教育学学科归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国家科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制定并实施了标准号为:GB/T13745-92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全部学科分设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等5大门类,其中,体育科学(体育学)被列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下的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并列的一级学科,代码为890,并按体育专业基础课程下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育学学科归属论文参考文献

[1].李科,问鸿滨.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价值及学科归属[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4

[2].周志俊.体育学科归属教育学门类不妥[J].体育学刊.2013

[3].吴温暖,郑宏.论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归属[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4].冉隆锋.游离于边缘与中心——叁大科学门类下教育学学科归属探析[J].衡水学院学报.2008

[5].周云华.“科学叁分”视野下教育学学科归属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

[6].张俊洪.论教育学的学科归属、性质和定义[J].现代教育论丛.1999

[7].杨蓉.试论历史教育学的学科归属[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标签:;  ;  ;  ;  

教育学学科归属论文-李科,问鸿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