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项属性论文-陈晓东

公益事项属性论文-陈晓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益事项属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公益,感知属性,捐赠意愿,承诺水平

公益事项属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东[1](2015)在《微公益事项属性对个人捐赠者捐赠意愿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非营利组织建设的大量研究表明,资金匮乏已经成为了阻碍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西方国家捐赠水平相比,我国的公众捐赠特别是个人捐赠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何有效吸引个人捐赠成为了非营利组织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基于网络的微公益捐赠汇集了普通个人的公益力量,引发了公众广泛的参与,从而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公益捐赠模式。然而,在众多的微公益项目中,不同的微公益项目吸引捐赠的效果相差很大。研究影响个人捐赠意愿的微公益事项感知属性及与捐赠意愿间的影响机制,对于帮助微公益项目提高捐赠吸引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通过预研究、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等方式,确定了个人捐赠者在微公益项目捐赠过程中对微公益事项的关键感知属性,探讨了这些属性与个人捐赠意愿之间在承诺视角下的的关系模式和影响机制,最后为微公益如何提升捐赠吸引力提出了策略建议。研究结果发现,个人捐赠者对微公益事项的感知属性主要包括重要性、可参与性、可接近性、可信任性、诉求生动性等五大属性;在微公益事项属性与捐赠意愿的影响关系中,重要性、可参与性、诉求生动性显着地影响捐赠意愿;承诺水平在事项属性与捐赠意愿间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侯俊东,杜兰英,李剑峰[2](2008)在《公益事项属性与中国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规范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展善因营销活动。基于企业捐向任何类型的公益事项是否都会同等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一问题,开发了一套测量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公益事项属性的量表,通过在武汉两所高校的随机调查,分别回收了178份和376份有效问卷,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萃取和验证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公益事项的关键属性,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公益事项的这些属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者可参与公益事项程度、品牌与公益事项匹配度、公益事项重要程度、企业产品与公益事项一致性和公益事项可接近程度5个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管理科学》期刊2008年05期)

公益事项属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规范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展善因营销活动。基于企业捐向任何类型的公益事项是否都会同等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一问题,开发了一套测量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公益事项属性的量表,通过在武汉两所高校的随机调查,分别回收了178份和376份有效问卷,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萃取和验证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公益事项的关键属性,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公益事项的这些属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者可参与公益事项程度、品牌与公益事项匹配度、公益事项重要程度、企业产品与公益事项一致性和公益事项可接近程度5个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益事项属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东.微公益事项属性对个人捐赠者捐赠意愿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2].侯俊东,杜兰英,李剑峰.公益事项属性与中国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8

标签:;  ;  ;  ;  

公益事项属性论文-陈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