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分担链路论文-王红军

负荷分担链路论文-王红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负荷分担链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SM,7号信令,信令链路,负荷分担

负荷分担链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军[1](2017)在《网内信令链路负荷分担不均原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广州的网络结构及数据设置,研究并论述了GSM网内信令链路负荷不均的原因,并提出了可行的修正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7年10期)

周鑫[2](2006)在《探讨cdma1x分组网的链路负荷分担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A10报文封装原理及对报文收发顺序要求分析在c d m a1x数据业务中,P C F和PDSN的A10消息采用GRE封装。理想情况下,P D S N和P C F都顺序接收到G R E报文。在3G P P2A.S0012-0V2.0中说明:当接收到一个(本文来源于《通信世界》期刊2006年23期)

魏素卿[3](2005)在《浅析信令链路负荷分担的解决办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信令网的变化谈起,分析随着业务的发展,信令网中信令链路负荷不均衡的现状,并通过分析提出信令链路负荷分担的较为可行的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何庞[4](2003)在《七号信令监测系统中负荷分担链路上信令事件合成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七号信令协议承载着通信业务网络运行的所有信息,是非常宝贵的信息资源,因此可以说七号信令网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对通信网络的畅通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的获取信令信息,对全网进行实时动态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实现网络性能的评估和优化,从而为信令网的管理和维护以及业务质量的监测和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手段,提升了网络的竞争力。 由于七号信令网的信令转接点设备STP(Signalling Transfer Point)采用A、B双平面异地设置,下一级的信令点设备SP(Signalling Point)至上一级的一对STP之间的信令路由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SP至STP对的负荷分担链路形成耦合链路,导致在一个STP处无法采集到完整的呼叫信令序列,这样就给监测系统核心部分之一的信令事件合成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本论文首先对七号信令网和相应的七号信令监测系统的网路结构进行了探讨和描述,接着在说明了七号信令系统和呼叫详细记录/事务详细记录(CDR/TDR—Call Detail Record/Transaction Detail Record)的基础上对目前的几种信令事件合成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一种新的合成算法—交互触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详尽地描述了交互触发的基本思路、实现方法,说明了其创新性的关键技术要点,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和程序实现。 在交互触发过程中,根据一次呼叫CIC、OPC、DPC不变的原理,当一个远端站接收到IAM/IAI后,立即在内存中为IAM/IAI消息中的CIC、OPC、DPC建立关键值动态信息表;当后续MSU到来后经过处理器搜索在动态信息表结构中有无关键值相同的IAI/IAM消息,如搜索成功则直接按常规流程进行进入正常关联处理进程,如未搜索到则立即进入数据触发迁移进程;触发迁移的信令数据通过专用传输通道发送至目的地前端机,在其动态信息表中搜索成功后进行异地合成;各前端机均通过本机建立和识别触发条件而相互实现数据的双向触发迁移,从而完成交互触发的事件合成。 交互触发方法综合地考虑了成本,效率,功能等问题,使得事件合成更加高效、快速、准确,而且实施简单,考虑完备,因此对事件合成技术领域有普遍的适用性,能够满足七号信令监测系统各种规模应用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3-10-25)

邓志强[5](2003)在《C&C08交换机如何实现信令链路的负荷分担》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七号信令网络中,普遍存在信令负荷不均匀的现象,主要体现在D链路(LSTP与HSTP间的链路)和LSTP到SP方向的链路上。鉴于CC08交换机在我省通信网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现结合抚州市CC08交换机的链路数据设置情况来和大家共同探讨CC08交换机如(本文来源于《江西通信科技》期刊2003年01期)

吴震,张秀莹,白俊杰,冯晓晨,刘屹梅[6](2000)在《关于如何改进天津HSTP链路的负荷分担》一文中研究指出简单介绍了高级信令转接点 (HSTP)的功能 ,对天津HSTP链路负荷分担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本文来源于《天津通信技术》期刊2000年04期)

燕丽[7](2000)在《S12 No.7信令系统信令链路的负荷分担》一文中研究指出S12No.7信令系统的负荷分担是确保全网通信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之一。S12No.7信令系统信令业务的负荷分担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同一链路组内的不同信令链路间分担信令业务 ;第二种是在不同链路组的链路分担信令业务。这两种分担均基于信令链路选择编码(本文来源于《电信技术》期刊2000年11期)

刘弘平,姜凤林[8](1998)在《No.7信令链路负荷分担与链路利用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No.7信令格式、信令链的负荷。(本文来源于《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期刊1998年03期)

负荷分担链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A10报文封装原理及对报文收发顺序要求分析在c d m a1x数据业务中,P C F和PDSN的A10消息采用GRE封装。理想情况下,P D S N和P C F都顺序接收到G R E报文。在3G P P2A.S0012-0V2.0中说明:当接收到一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荷分担链路论文参考文献

[1].王红军.网内信令链路负荷分担不均原因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7

[2].周鑫.探讨cdma1x分组网的链路负荷分担机制[J].通信世界.2006

[3].魏素卿.浅析信令链路负荷分担的解决办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4].何庞.七号信令监测系统中负荷分担链路上信令事件合成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

[5].邓志强.C&C08交换机如何实现信令链路的负荷分担[J].江西通信科技.2003

[6].吴震,张秀莹,白俊杰,冯晓晨,刘屹梅.关于如何改进天津HSTP链路的负荷分担[J].天津通信技术.2000

[7].燕丽.S12No.7信令系统信令链路的负荷分担[J].电信技术.2000

[8].刘弘平,姜凤林.No.7信令链路负荷分担与链路利用率[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1998

标签:;  ;  ;  ;  

负荷分担链路论文-王红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