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空间结构论文-欧永生

金融空间结构论文-欧永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融空间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业空间结构,乡村发展,金融支付,地区产业发展,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链条,支付结算工具,农村金融,城乡融合,风险管理机制

金融空间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欧永生[1](2019)在《创新金融服务 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结合当前乡村发展的现实,突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具体对于“科学合理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意见》提出,强化县(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金融报》期刊2019-07-10)

许名鑫,周越洲[2](2019)在《广州金融城起步区地下空间结构防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州金融城起步区共分七个组团,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约为213.6万m~2,大型地下空间的漏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设计人员的一个难题。首先分析结构主体的防水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团内部的地下室可采用不设永久变形缝的方案,其中方城组团的地下连续墙+疏排水层的防水方案,便于多个建设单位分别开发,防水效果较好。然后给出了组团间变形缝、等易漏水部位结构细部防水做法。最后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给出了保障结构主体防水性能的裂缝控制措施。以便在防水方面保障广州金融城起步区地下空间的使用。(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6期)

任亚文,曹卫东,李影影[3](2019)在《金融企业网络视角下长叁角城市群权力空间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群权力空间是个体城市在区域空间网络中的地位表现,即基于关联网络量化个体城市在区域内的控制范围和控制程度。立足于权力空间与空间生产理论,通过爬取长叁角金融企业总部及其分支的名录数据,应用ArcGIS与UCINET构建其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网络分析法对长叁角城市群的权力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在控制力指数中,上海市达到120.72,其余25个城市除南京外均小于50;在中心性指数中,上海市达到0.263 2,南京、杭州和合肥分别为0.132 4、0.098 8和0.044 1,城市间权力空间差距显着,完全形成了"中心-边缘"的权力空间结构且存在两极分化趋势;②权力空间的凝聚子群层次分明:浙皖两省与江苏省省内关联强度分别低于100和200,而上海与苏南地区关联强度则接近400;③中心性、控制力与凝聚子群的显着差异说明城市权力空间格局是资本要素流动下的非均衡形态,同时也是物质和制度空间生产的重要结果。以上揭示了城市群的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作为权力主体时刻进行着资本互动,金融资本的逐利倾向将城市权力在网络中的差异进一步扩大。(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郑威,陆远权[4](2019)在《中国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地方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视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地理距离邻近会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与交易风险,本文讨论了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对产业主体融资的微观机理与宏观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2004—2016年中国2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区分地方金融发展的本地效应和区域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实证检验了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金融发展显着地促进了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显着地促进了所在城市及其邻近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控制内生性并引入工具变量之后,上述结论仍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发现,地方金融发展还存在普遍意义上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地方金融发展对邻近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金融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并试图为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见解。(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汤子隆,祝佳,赖晓冰[5](2018)在《科技金融生态影响科技金融产出的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金融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其创新产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采用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回归后发现,区域间科技金融产出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互动性;科技金融生态不仅对本地科技金融产出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也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其他地区的科技金融产出水平。(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18年06期)

赵丹妮,祝佳,汤子隆[6](2018)在《金融部门高杠杆致因的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2010—2015年全国30个省级区域的金融部门杠杆率作为样本,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和溢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金融部门杠杆率的空间结构及区域间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杠杆水平存在空间相关和异质性,但区域间杠杆变化的联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显着性错综复杂,具体而言,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对本区域杠杆率的抑制作用并不显着,而对外区域的杠杆率有显着的提升作用,而金融波动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同时,通过添加经济增长和金融波动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进一步考察不同区域的企业高杠杆形成机制的相异性。据此提出优化宏观货币政策操作、强化区域金融机构监管和把握金融去杠杆的节奏和步伐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李智超[7](2018)在《武汉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核心行业,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虽然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与北京、上海等全国性金融中心金融业发展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因此武汉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对于打造武汉区域金融中心,提升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利用核密度分析、多环缓冲区分析和分布椭圆分析等GIS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武汉市金融服务业整体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空间分区与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揭示:金融服务业总体在长江以北形成以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大道综合金融聚集区为核心,在长江以南形成以中南中北路总部金融聚集区为核心,同时向外围逐渐扩散发展,并在核心边缘区域出现了次中心抱团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业总体大体一致的同时,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空间结构特征。武汉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为:金融服务业总体空间分布呈集聚与分散趋势并存,在集聚的同时向外围逐渐扩散发展,形成若干分布密集区和外围高地;不同类型金融机构随着时间的变化,与金融服务业总体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大体保持一致基础上,其分布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呈现出多样化模式。本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市场因素、交通因素、人口因素和信息因素是影响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人口因素对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变化呈正相关,而信息因素对其呈负相关的影响。结合以上的研究,从打造金融优势集聚区、促进各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和加强区域金融联动发展叁方面提出优化武汉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卢盼盼[8](2017)在《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联合国宣传“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之后,普惠金融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在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4-2017年,普惠金融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以贫困人口以及贫困发生率下降表征的贫困减缓取得了显着成效。中国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着显着差异,东部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中小企业也集聚在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那么,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中小企业集聚之间是否存在着内在逻辑机制?如果是,又存在着怎样的内在逻辑机制?普惠金融发展能否通过推动贫困家庭空间演进、企业地区空间结构调整,产生贫困减缓、企业空间集聚的结构效应?现阶段中国普惠金融实践如何?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又该如何进行政策优化设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课题。本文遵循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再到实践研究最后到政策优化设计的研究思路。基于这一研究思路,本文首先进行理论研究。将所有贫困家庭的财富拥有量与贫困线之间的距离抽象成贫困家庭空间结构,构建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考察了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家庭空间演进效应的理论机制,揭示了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内在逻辑;将普惠金融引入到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自由资本模型,构建一个扩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考察了普惠金融发展的企业地区空间效应的理论机制,揭示了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企业空间集聚的内在逻辑。其次,进行实证研究。构建普惠金融指数,运用中国大陆省域面板数据,对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具体测度;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和中小企业集聚效应。再次,进行实践研究。考察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政策支持情况、中国普惠金融的实践形式,分析现阶段中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进行政策优化设计。借鉴国际普惠金融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紧扣普惠金融的内涵,设计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叁维实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理论研究发现:第一,普惠金融有着传统金融所不具备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普惠金融发展引致空间结构效应的前提和基础。普惠金融具有公平性、商业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特征,这使得贫困家庭能够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服务,也使得包括规模较小的中小微企业在内的更大范围内的企业能够获得资金融通、支付清算和保险等服务,而这是普惠金融发展引致空间结构效应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普惠金融发展引致两类空间结构效应,即贫困家庭空间演进效应与企业空间集聚效应。就贫困家庭空间结构维度而言,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改善贫困家庭空间结构,实现贫困减缓;就地区空间结构维度而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升,有助于吸引工业企业集聚。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且省域之间的差异呈现缩小态势,中国普惠金融质量在渐进改善。第二,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着减贫效应。综合来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着显着的减贫效应;分维度而言,较之银行网点密度和银行从业人员密度,贷款密度的减贫效应更大。为此,应该不断提高贫困人群金融服务的普惠程度,并适度侧重发挥贷款服务普惠的减贫效应。第叁,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着中小企业集聚效应。综合来看,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着地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分维度来看,较之银行从业人员密度和贷款密度,保险密度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中小企业集聚。为此,应该不断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普惠程度,同时,适度侧重提高保险服务普惠程度。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的发展历程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公益性小额信贷阶段、2000-2005年的发展性微型金融阶段以及2005年之后的综合性普惠金融阶段。在综合性普惠金融阶段,创新性互联网金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叁个阶段并不是替换演进,而是包涵演进。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第二,中国普惠金融的实践形式不限于小额信贷,还包括各类抵押和担保、产业链融资、场外交易资本市场、中小企业私募债、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及互联网金融等。第叁,中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着金融资源配置仍显失衡、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信用风险不断扩大、监管体制不够健全以及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紧扣普惠金融概念的内涵,引入居民收入水平、企业规模以及地域特点叁个维度,设计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叁维实现机制。为不断扩张金融体系在叁个维度上的服务边界,最终覆盖至维度末端的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以及落后偏远的农村,应至少从理顺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建设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强化小微金融信用风险控制、完善监管以及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五个方面做好工作。本文包括七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其次,对本文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次,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首先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金融功能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随后,对普惠金融测度、贫困测度、企业集聚测度、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的影响以及普惠金融对企业集聚的影响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第叁章: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效应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归纳总结普惠金融的特征。随后,分别从贫困家庭空间结构和地区空间结构两个维度,考察普惠金融发展对位于贫困家庭空间中的家庭与位于地区空间中的企业经济行为的作用,揭示由此引致的贫困家庭空间演进效应与企业空间集聚效应。第四章: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从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使用情况这两个维度构建普惠金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并运用中国大陆省域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具体测度。随后,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普惠金融发展的两类空间结构效应,即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与中小企业集聚效应。第五章: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实践与问题。本章首先考察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政策支持情况;其次,考察中国普惠金融的实践形式;最后,分析中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第六章:国际普惠金融实践经验启示与中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本章首先考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普惠金融实践,总结国际普惠金融实践经验,分析其对中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针对现阶段中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紧扣普惠金融概念的内涵,设计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叁维实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研究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本章总结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启示,并指出未来探索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首次提出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效应的概念,并尝试对其进行界定;基于空间结构视角,探究了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第二,理论框架的创新。本文围绕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效应这一主题,尝试构建具有“空间”属性的理论分析框架,考察了普惠金融发展的两类空间结构效应,即贫困家庭空间演进效应与企业空间集聚效应。本文将所有贫困家庭的财富拥有量与贫困线之间的距离抽象成贫困家庭空间结构,构建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考察了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家庭空间演进效应的理论机制;将普惠金融引入到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自由资本模型,构建一个扩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考察了普惠金融发展的企业空间集聚效应的理论机制。第叁,服务设计的创新。紧扣本文对普惠金融概念的界定,本文引入居民收入水平、企业规模以及地域特点叁个维度,设计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叁维实现机制。这种服务设计是没有先例的有益尝试。(本文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期刊2017-05-27)

廖菲[9](2015)在《上海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上海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与我国经济金融实力相对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可见,上海经济社会的全面提升需要金融服务业的支撑。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城市产业发展产生巨大变革,使得各项金融资源跨区实现合作的限制因素减少,但这并不表明地理空间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减弱,地理因素影响着金融服务业的空间结构并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优化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是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上海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对于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总结上海市金融服务业发展历程及现状特征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技术,探讨上海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及现状特征。研究发现,上海市金融网点的高度集聚区从1995年黄浦区的外滩地区(200002)转向2005年和2012年浦东新区的小陆家嘴地区(200120);金融服务业高度聚集在陆家嘴和外滩,中心城区主要在某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集中分布,郊区县主要集中布局在行政中心驻地和某些中心镇附近,其他地区较少分布,呈明显的“核心——外围”结构;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空间布局模式呈多样化,银行业分布相对分散,保险和证券机构的中心集聚性较强;在城市功能演变、政府主导以及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机制下,金融机构空间分布的集聚与分散特征不断强化,“核心——多中心”的立体结构正在形成。论文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的相关背景;第二章为论文的理论基础,梳理国内外文献综述,界定金融服务业的相关概念,并阐述了金融服务业空间区位选择的相关理论。第叁章利用上海市历年统计年鉴、上海金融统计年鉴和服务业发展报告等相关资料,分析上海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特征;第四章分别统计1995年、2005年和2012年邮编内金融机构的数量,探讨金融机构分布的空间演变规律;利用GIS空间技术,对上海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对上海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第五章借鉴国外金融中心的案例,提出了上海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优化的全球路径和发展建议。第六章是文章的结论与展望,对第3-5章节得出的结论进行了重新回顾,并指出论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未来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汤子隆,任晓怡,祝佳,唐松[10](2013)在《中国省域金融活动空间结构探索性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oran指数和Lisa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中国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经济影响,结果表明:省域金融活动存在显着的全域空间正相关,各省域之间金融活动的空间差异程度扩大,东、中、西区域金融活动的空间结构差异加大。因此,应根据区域禀赋原则,加快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培养更多的金融专业人才,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广东商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金融空间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州金融城起步区共分七个组团,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约为213.6万m~2,大型地下空间的漏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设计人员的一个难题。首先分析结构主体的防水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团内部的地下室可采用不设永久变形缝的方案,其中方城组团的地下连续墙+疏排水层的防水方案,便于多个建设单位分别开发,防水效果较好。然后给出了组团间变形缝、等易漏水部位结构细部防水做法。最后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给出了保障结构主体防水性能的裂缝控制措施。以便在防水方面保障广州金融城起步区地下空间的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融空间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欧永生.创新金融服务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9

[2].许名鑫,周越洲.广州金融城起步区地下空间结构防水分析[J].建筑结构.2019

[3].任亚文,曹卫东,李影影.金融企业网络视角下长叁角城市群权力空间结构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郑威,陆远权.中国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地方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视角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9

[5].汤子隆,祝佳,赖晓冰.科技金融生态影响科技金融产出的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8

[6].赵丹妮,祝佳,汤子隆.金融部门高杠杆致因的空间结构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8

[7].李智超.武汉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8].卢盼盼.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效应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7

[9].廖菲.上海市金融服务业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10].汤子隆,任晓怡,祝佳,唐松.中国省域金融活动空间结构探索性数据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

标签:;  ;  ;  ;  ;  ;  ;  ;  ;  ;  

金融空间结构论文-欧永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