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神经毒素论文-舒雅俊,黄慧,潘育方,杨帆

海葵神经毒素论文-舒雅俊,黄慧,潘育方,杨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葵神经毒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葵神经毒素rhk2a,聚乙二醇修饰,心力衰竭

海葵神经毒素论文文献综述

舒雅俊,黄慧,潘育方,杨帆[1](2011)在《聚乙二醇化海葵神经毒素的修饰反应条件及药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聚乙二醇(PEG)修饰海葵神经毒素rhk2a(rhk2a)的反应条件,并考察修饰后产物PEG化海葵神经毒素rhk2a(mPEG-rhk2a)的药效性质。方法本研究选用分子量为5 000的PEG丙醛(mPEG-ALD)对rhk2a的N-末端氨基进行修饰;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修饰反应条件。同时,采用HPLC检测修饰后产物中mPEG-rhk2a的纯度,并通过建立急性心力衰竭豚鼠模型,考察mPEG-rhk2a对豚鼠的强心作用。结果优选出的mPEG-ALD对rhk2a的N-末端氨基的修饰反应条件是:当pH为5.0、rhk2a与mPEG反应摩尔比1∶20、还原剂氰基硼氢化钠为30μL、反应时间为12 h时,所得修饰产物mPEG-rhk2a的得率较高。采用SP-650S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法对修饰反应后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后产物中mPEG-rhk2a占83.287%。对于心衰豚鼠,给mPEG-rhk2a溶液后,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明显增加,20 min后呈持续的平稳状态。其强心作用虽然不如rhk2a强,但波动起伏较小,而且强心效果明显高于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结论优选出mPEG修饰rhk2a反应的适宜条件,所得的mPEG-rhk2a强心作用较为理想。(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1年07期)

舒雅俊,黄慧,潘育方,黎小莉,刘莉[2](2011)在《聚乙二醇化海葵神经毒素的稳定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聚乙二醇(PEG)修饰海葵神经毒素(rhk2 a)所得产物mPEG-rhk2 a的稳定性。方法制备和纯化PEG化的修饰产物mPEG-rhk2 a,并采用RP-HPLC法分别考察rhk2 a和mPEG-rhk2 a在4、25、37℃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在4℃下,mPEG-rhk2 a和rhk2 a在放置24 d后,含量分别为原来的72.96%和62.22%;在25℃下,mPEG-rhk2 a和rhk2 a在放置7 d后,含量分别为原来的56.16%和27.48%;在37℃下,mPEG-rhk2 a和rhk2 a在放置24 h后,含量分别为原来的72.12%和52.80%。结论 PEG修饰能增强rhk2 a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蒋令希[3](2010)在《重组海葵神经毒素Hk7a、Hk2a对虎纹蛙坐骨神经干电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用虎纹蛙作为实验动物,研究Hk7a、Hk2a这两种作用较强的重组海葵神经毒素对电刺激坐骨神经引发的动作电位的影响,分析不同剂量的重组海葵毒素在不同作用时间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化速率、传导速率及不应期等指标。结果发现:Hk7a毒素使动作电位峰值、上升相速率、下降相速率、回复相速率以及传导速率下降,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且影响不应期。Hk2a毒素作用基本相反,使动作电位峰值、上升相速率、下降相速率、回复相速率以及传导速率上升,延时减小。(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黄慧,潘育方,郭晓娟,舒雅俊,杨帆[4](2009)在《聚乙二醇修饰海葵神经毒素rhk2a的分离与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聚乙二醇化海葵神经毒素(mPEG-rhk2a)修饰产物进行分离与纯化。方法将聚乙二醇(PEG)化反应所得混合产物超滤除盐后,采用SP-650S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和CM-650S弱阳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收集不同NaCl离子浓度下的梯度洗脱液,经超滤除盐、冷冻干燥、SDS-PAGE电泳检测,确定分离纯化mPEG-rhk2a的色谱条件。结果在保证mPEG-rhk2a稳定性的前提下,随着缓冲液pH值的降低,2种阳离子交换柱与mPEG-rhk2a的结合量均增加;在同一pH值下,强阳离子交换柱的结合情况更好。用SP-650S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时,洗脱液中溶液电导率在5~7 ms/cm时,mPEG-rhk2a能被洗脱下来,而且盐离子浓度梯度变化越缓,mPEG-rhk2a修饰产物各洗脱峰的分离度越高;用CM-650S弱阳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时,修饰产物mPEG-rhk2a主要在穿透峰中出现。结论使用SP-650S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柱,用pH4.0的0.02 mol/L醋酸盐缓冲液与含0.5 mol/LNaCl的pH4.0的0.02 mol/L醋酸盐缓冲液(后者比例变化为0%→50%)进行梯度洗脱,修饰产物mPEG-rhk2a与未修饰的rhk2a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黄慧[5](2009)在《聚乙二醇修饰海葵神经毒素rhk2a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二醇(PEG)修饰蛋白质技术由于能够降低药用蛋白在体内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提高药用蛋白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已成功用于改善多种蛋白质药物的性质。2000年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一种具有心血管活性的专一作用于钠离子通道的毒素多肽——重组海葵神经毒素rhk2a,rhk2a对心脏有非常专一的作用靶点,能对心肌组织产生很强的正性肌力作用,作用强度约为洋地黄类强心药西地兰的3.5倍。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为解决海葵肽类毒素rhk2a临床应用时存在的稳定性差,毒性较大等问题,本课题将mPEG修饰技术应用rhk2a。针对重组海葵神经毒素rhk2a的性质,课题采用mPEG-ALD修饰N-末端氨基。试验建立反向高效液相(RP-HPLC)检测重组海葵神经毒素rhk2a蛋白浓度的方法,并主要采用RP-HPLC法分析PEG修饰产物的组成。以获得最高比例的单修饰产物为目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修饰反应条件。最终选用mPEG-ALD 5K修饰rhk2a:优选的反应条件是pH5.0,rhk2a/mPEG反应摩尔比1:20,反应时间12h,还原剂氰基硼氢化钠的添加量为30μl。在四个影响因素中,对mPEG-ALD修饰rhk2a反应影响最大的是反应溶液的pH值,而影响最小的因素是反应时间。修饰产物用SP-650S阳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并超滤除盐、冻干浓缩后得到最终产物。对修饰产物进行了分子量、稳定性、纯度的测定,并建立急性心力衰竭豚鼠模型,分别对比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重组海葵神经毒素rhk2a和mPEG-rhk2a溶液对心衰豚鼠的LVSP、±dp/dpmax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离纯化后获得的产物中单一PEG修饰海葵神经毒素rhk2a占83.287%,经MALDI-TOF-MS法检测该产物为单修饰。与未修饰rhk2a相比,其室温及37℃存放条件下,稳定性得到很好的改善;对于心衰豚鼠,叁种药物均能提高衰竭心脏的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而海葵神经毒素rhk2a溶液和mPEG-rhk2a溶液作用均比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强。重组海葵神经毒素rhk2a给药后起效时间快,强心作用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药物。mPEG-rhk2a溶液组LVSP值、-dp/dtmax值在10min内呈缓慢上升趋势,给药20min后作用最强。(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期刊2009-05-01)

廖智,王日昕[6](2008)在《海葵多肽类神经毒素的结构与药理学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葵以其触手刺细胞中的毒液行使捕食和防御功能,其毒液中富含各种多肽类神经毒素,分子量为3 ̄7kDa之间,分子序列中含多对二硫键以稳定其结构。海葵神经毒素以钠离子通道毒素和钾离子通道毒素为其主要成分,此外还发现有作用于其他离子通道的成分,此外,还有部分海葵毒素目前尚不清楚其分子靶标。不同类型的海葵毒素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海葵毒素多肽的分子多样性使其成为动物毒素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海葵多肽毒素对不同离子通道的特异性和高亲和性,使得它们成为神经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黄慧,潘育方,杨帆,乔飞[7](2008)在《海葵神经毒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葵神经毒素是一类能特异作用于神经和肌肉可兴奋细胞膜上的关键靶位即神经受体或离子通道,从而影响生物生理功能的多肽类毒素。本文综述了海葵神经毒素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上离子通道作用机理及药物治疗活性研究的进展,以期对海葵神经毒素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有所启迪。(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朱晓鹏,长孙东亭,罗素兰[8](2007)在《海葵神经毒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30多年的研究表明,海葵毒液中富含多肽或蛋白类生物毒素活性物质,分子量从3000到80000Da不等。这些毒素可以特异地与某些离子通道或细胞膜受体相结合,从而影响生物的某些生理功能。按照它们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海葵毒素大致分为两大类:神经毒素和溶细胞素。由于海葵神经毒素对它们的作用位点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性,使得它们成为神经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就海葵毒素的类型、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应用状况及开发前景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同类研究些微启迪。(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07年04期)

刘文华,王义良,卫剑文,彭文烈,吴文言[9](2001)在《海葵神经毒素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已发现的海葵神经毒素蛋白的两端保守氨基酸序列 ,设计简并引物 .用RT PCR方法 ,从侧花海葵 (Anthopleurasp .)触手总RNA中分离出多个神经毒素新基因 .它们分别编码 3个长度都是 4 7个氨基酸的毒素蛋白 ,它们的氨基酸序列与海葵神经毒素C(Ap C)最为相似 .新基因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及应用打下了基础 .(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01年05期)

张均顺,张培军[10](1998)在《海葵多肽神经毒素结构与功能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葵神经毒素是一类能与可激动细胞电压门控钠通道发生亲和作用的海洋多肽毒素。根据80-90年代中期国际上对海葵神经毒素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其结构特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行综合评述。已有的结果表明,所有已发现的海葵神经毒素其同源性较高,拥有相似的二级结构和叁维结构;不规则环状结构的正确构象对毒素的心肌刺激活性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作者认为:typeⅠ毒素的残基18和typeⅡ毒素的残基17侧链具有强流水性,对毒素的活性起关键作用;而typeⅠ毒素残基43和typeⅡ毒素残基40的疏水烷基侧链,可能对海葵毒素的形成起决定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1998年02期)

海葵神经毒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考察聚乙二醇(PEG)修饰海葵神经毒素(rhk2 a)所得产物mPEG-rhk2 a的稳定性。方法制备和纯化PEG化的修饰产物mPEG-rhk2 a,并采用RP-HPLC法分别考察rhk2 a和mPEG-rhk2 a在4、25、37℃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在4℃下,mPEG-rhk2 a和rhk2 a在放置24 d后,含量分别为原来的72.96%和62.22%;在25℃下,mPEG-rhk2 a和rhk2 a在放置7 d后,含量分别为原来的56.16%和27.48%;在37℃下,mPEG-rhk2 a和rhk2 a在放置24 h后,含量分别为原来的72.12%和52.80%。结论 PEG修饰能增强rhk2 a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葵神经毒素论文参考文献

[1].舒雅俊,黄慧,潘育方,杨帆.聚乙二醇化海葵神经毒素的修饰反应条件及药效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

[2].舒雅俊,黄慧,潘育方,黎小莉,刘莉.聚乙二醇化海葵神经毒素的稳定性考察[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

[3].蒋令希.重组海葵神经毒素Hk7a、Hk2a对虎纹蛙坐骨神经干电活动的影响[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0

[4].黄慧,潘育方,郭晓娟,舒雅俊,杨帆.聚乙二醇修饰海葵神经毒素rhk2a的分离与纯化[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

[5].黄慧.聚乙二醇修饰海葵神经毒素rhk2a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09

[6].廖智,王日昕.海葵多肽类神经毒素的结构与药理学功能[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黄慧,潘育方,杨帆,乔飞.海葵神经毒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宜春学院学报.2008

[8].朱晓鹏,长孙东亭,罗素兰.海葵神经毒素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7

[9].刘文华,王义良,卫剑文,彭文烈,吴文言.海葵神经毒素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1

[10].张均顺,张培军.海葵多肽神经毒素结构与功能研究新进展[J].海洋与湖沼.1998

标签:;  ;  ;  

海葵神经毒素论文-舒雅俊,黄慧,潘育方,杨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