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蛋白组学论文-罗青平

免疫蛋白组学论文-罗青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蛋白组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分泌型蛋白,蛋白质组学,免疫原性

免疫蛋白组学论文文献综述

罗青平[1](2019)在《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重要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及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禽巴氏杆菌病(Avian pasteurellosis)又称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火鸡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感染的病禽主要表现为急性死亡,死亡率极高。早期使用磺胺类、氯霉素等抗生素预防治疗禽巴氏杆菌病有一定效果。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一方面导致禽蛋禽肉等禽产品的药物残留,另一方面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预防控制本病的最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是免疫预防。禽多杀性巴氏杆菌(Avian pasteurella,Pm)有15种血清型,用不同血清型的巴氏杆菌制备疫苗免疫,发现各血清型之间并不能提供交叉保护。当前我国使用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是灭活疫苗,最好的商业化灭活疫苗对同源血清型菌株感染的免疫保护率不到80%,保护期短。因此,迫切需要提高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和免疫保护期,或者研发新型高效的新疫苗,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部分学者对某些细菌在限铁和非限铁培养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分析,发现限铁培养的菌液中有大量的免疫原性蛋白,与非限铁培养的菌液相比呈明显的上调表达。基于这样的发现,我们推测禽巴氏杆菌在限铁培养条件下也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免疫原性相关蛋白,可挖掘筛选免疫原性强的蛋白制备安全高效的亚单位疫苗,或以此方法培养的细菌制备疫苗也可能比非限铁培养的禽巴氏杆菌制备的疫苗会产生更好更高效的免疫效果。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1.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限铁培养及灭活疫苗研究本研究采用限铁(PMR)或正常培养基(PMN)培养Pm并监测其生长情况,绘制了限铁培养基和正常培养基中Pm的生长曲线。在培养前2小时,两种条件下的Pm生长能力无显着差异。在正常培养基中,Pm在4小时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在12小时后达到平台期。但限铁培养基中Pm的对数期和平台期较正常培养基延迟2小时。限铁培养条件Pm生长速度低于正常培养基(P<0.05),说明缺铁条件明显抑制了Pm的生长。研究结果显示限铁培养制备的疫苗免疫保护率明显优于正常培养菌株制备的疫苗,其攻毒保护率达到100%,可有效保护免疫鸡群免受禽巴氏杆菌的感染。但无论是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还是正常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一次免疫与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明显,二次免疫鸡群抗体持续期相对较长,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期大于6个月,显着高于其他灭活疫苗。2.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本研究模拟动物体内环境,在限铁环境中培养Pm。然后通过蛋白质组学,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鉴定出Pm在限铁环境中有26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99个蛋白质点表达量上升,选取其中的13个显着上调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共有11个检索出蛋白种类,分别代表了4类蛋白质,其中8个为外膜蛋白,1个为天冬氨酸裂解酶,1个为是30S核糖体蛋白,还有1个为假想蛋白。选取3种分泌蛋白进行克隆表达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免疫原性(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都有大量的报道,本研究不再重复)。将纯化后的分泌蛋白Asp裂解酶(aspA)、假想蛋白H和30S核糖体S6制备成亚单位疫苗,免疫40日龄雏鸡,结果显示免疫28天后抗体水平达到最高,35天后呈下降趋势,Asp裂解酶、假想蛋白H和核糖体蛋白S6亚单位疫苗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0%、66.67%、80%,Asp裂解酶和S6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接近于常规灭活疫苗,而且此外疫苗免疫组免疫部位出现红肿,剖开免疫部位可见白色的油状物,可能是灭活疫苗中含有不能被机体吸收的油佐剂造成的,而亚单位疫苗免疫组没有出现这种状况。因此本研究的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3.禽巴氏杆菌asp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的研究以NCBI数据库中的禽巴氏杆菌标准株Pm70全基因组作为参照对禽巴氏杆菌Asp裂解酶(aspA)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根据同源重组技术,首先通过融合PCR的方法将禽巴氏杆菌aspA基因的左右同源臂融合,然后将融合片段和卡那抗性基因盒通过双酶切连接到自杀质粒上,再利用电转的方法将重组自杀质粒转化到Pm中,最后通过抗性筛选及PCR鉴定,成功构建基因缺失株,与野生型亲本株比较结果显示:aspA基因的氨基酸分解代谢作用对禽巴氏杆菌的生长有重要作用;其可以提高禽巴氏杆菌抗酸能力、厌氧生存能力和限铁环境生存能力;然而,aspA基因缺失并没有显着降低禽巴氏杆菌的毒力。(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林华[2](2019)在《大肠杆菌属Nissle1917胞外囊泡蛋白组分析及其对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免疫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益生菌,因其对肠道疾病有显着的缓解效果而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中。它能够通过其分泌胞外囊泡调节宿主肠上皮细胞的免疫反应。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反应中的重要免疫细胞,然而关于EcN与巨噬细胞互作报道甚少。鉴于此,本试验旨在通过分离EcN的胞外囊泡(EcN_OMVs)探究其对巨噬细胞生物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利用蛋白组学技术进一步挖掘影响巨噬细胞功能的潜在免疫信号分子,为EcN在动物肠道中的免疫调节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包括两部分:(1)首先利用差速离心和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和纯化EcN_OMVs,用激光纳米颗粒分析仪分析其粒径大小及分布,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对EcN_OMVs的内在化;用玻璃珠涂板法测定巨噬细胞吞噬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数量以探究EcN_OMVs对巨噬细胞杀菌能力的影响。然后分别用PBS(对照组)、0.1μg/mL、1μg/mL、10μg/mL和20μg/mL EcN_OMV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16 h。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IL-12、IL-10和NO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裂解液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2)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EcN_OMVs蛋白组分;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从EcN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出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EcN_OMVs,其粒径范围是50~200 nm,峰值为101.5 nm;(2)EcN_OMVs能够被RAW 264.7细胞所内化,且EcN_OMVs能够在5 h后提高RAW264.7细胞的杀菌能力;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EcN_OMVs处理的巨噬细胞的LDH活性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EcN_OMVs处理的巨噬细胞分泌NO含量均显着提高(P<0.05),其中,0.1μg/mL EcN_OMVs组NO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叁组;1μg/mL EcN_OMVs组iNOS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EcN_OMVs处理的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IL-6和IL-12均显着提高(P<0.05);1μg/mL和10μg/mL EcN_OMVs组均可显着引起促炎症因子IL-1β的含量升高(P<0.05);1μg/mL EcN_OMVs组可以显着提高促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P<0.05);各浓度EcN_OMVs处理组均可显着提高IL-10的含量(P<0.05)。(3)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EcN_OMVs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408种蛋白,发现这些蛋白来自周质间隙(40.69%)、胞质(31.37%)、外膜(10.78%)、内膜(9.31%)和胞外(7.84%)。利用GO二级分类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这些蛋白参与益生菌在肠道中的正常生存(envC、FepA、OmpA、碳水化合物过程相关酶蛋白等)、粘附(flgA、flgI和fliC等)和免疫调节(OmpA、OmpF和flgH)等途径。研究结论:EcN能够分泌OMVs作为信号分子的载体,引发RAW 264.7细胞的促炎反应和抗炎反应,调节RAW 264.7细胞生物功能,并且推测此OMVs中携带的鞭毛蛋白和外膜蛋白等与其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关。(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马丹丹[3](2019)在《基于蛋白组研究热应激影响肉鸡固有免疫的分子机制以及薄荷提取物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阐明高温环境下肉鸡免疫机能下降的机制以及薄荷提取物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肉鸡免疫抑制的热应激模型,以脾脏为研究对象,应用iTRAQ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分析热应激下肉鸡脾脏总蛋白质的变化规律,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热应激引起免疫抑制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研究薄荷提取物缓解热应激引起免疫抑制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肉鸡免疫抑制的热应激模型构建:96只28日龄的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1℃和热应激组31℃,每个组48只鸡,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相对湿度为60%,42日龄时试验结束,测定体核温度、呼吸频率和生产性能以及免疫机能。结果表明:热应激显着增加了肉鸡的体核温度和呼吸频率,显着降低了脾脏重量和脾脏指数,显着升高了血浆IL-2,IFN-α,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显着降低了IFN-β的含量,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从而构建了肉鸡免疫抑制的热应激模型。2、基于iTRAQ的肉鸡脾脏蛋白组学研究:42日龄时,对照组21℃和热应激组31℃每个重复各取3只鸡,进行屠宰取脾脏样品用于iTRAQ蛋白组学定量分析,利用基于质谱的PRM技术和RT-qPCR技术在蛋白质水平和mRNA水平上对固有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热应激导致IRF-3、CD40、TNFAIP3、IL-18、CathL2、IAP3、CYBA、TRIM25和POLR3F的下调,并且下调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和胞质DNA传感通路有关。3、薄荷提取物对热应激引起的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144只28日龄的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叁组,分别为对照组21℃、热应激组31℃和热应激31℃+薄荷提取物组(添加量为300mg/kg),每个组48只鸡,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相对湿度为60%,42日龄时试验结束。利用RT-qPCR对蛋白组学中筛选的固有免疫相关通路中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和转录因子进行检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脾脏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结果表明:热应激显着增加了脾脏主要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和MDA5,NF-κB和MAPK通路中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量和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添加薄荷提取物后显着降低了脾脏主要模式识别受体NOD1和DAI,NF-κB和MAPK通路中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量和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论:1)揭示了热应激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IRF-3和CD40)、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NFAIP3、IL-18、CathL2、IRF-3、IAP3和CYBA)、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TRIM25和IRF-3)、胞质DNA传感通路(IL-18、POLR3F和IRF-3)有关,并且热应激通过激活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和MDA5及其下游的NF-κB和AP-1通路而促进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最终导致免疫机能下降;2)揭示了薄荷提取物通过下调NF-κB和AP-1的表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缓解热应激引起的免疫机能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4-01)

郭晓[4](2018)在《基于蛋白组学技术的马铃薯晚疫病菌PAMP诱导免疫反应机制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起重要作用,然而由Phytophthora infestans所引起的晚疫病严重威胁着马铃薯的生产。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由PAMP诱导免疫反应(PTI)可以为马铃薯提供更为持久的晚疫病抗性。INF1是研究地比较清楚的晚疫病菌分泌的一种PAMP。CF是晚疫病菌液体培养滤液,其中除了主要含有INF1外,还含有其它类型PAMP。本研究分别用i TRAQ和SWATH蛋白质组学技术对INF1和CF诱导后的本氏烟草进行蛋白定量分析,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对采集到的蛋白数据进行分析,探索马铃薯晚疫病PAMP诱导免疫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iTRAQ技术对INF1诱导8h后本氏烟草叶片进行蛋白分析,总共鉴定到2964个蛋白,其中32个受INF1诱导差异表达,包括15个上调表达蛋白和17个下调表达蛋白。2.进一步对8个上调表达的差异蛋白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通过对目标蛋白基因进行病毒诱导沉默(VIGS)后注射瞬时表达INF1基因,发现ATP依赖的转运蛋白(K4CBY0)和60S核糖体蛋白(O24114)对INF1诱导的免疫反应非常必要。3.通过SWATH技术对CF分别诱导0 h、8 h、12 h、24 h、48 h后的本氏烟草叶片进行蛋白分析,总共鉴定到4401个蛋白。与0h鉴定到的蛋白表达量相比,有1771个在8 h、12 h、24 h、48 h 4个时间点中至少一个时间点受CF诱导差异表达。结果总共鉴定到984个上调表达蛋白和799个下调表达蛋白,而其中有12个蛋白非单纯上调或下调。4.对筛选到的1771个差异蛋白进行GO注释,发现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定位在质体,其次是在蛋白复合体、胞质溶胶、细胞质和线粒体等细胞组份,其主要通过离子结合和氧化还原等活性,参与胞内生物合成代谢、小分子合成代谢、胞内氮化合物代谢和胁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还有部分蛋白参与细胞免疫和细胞凋亡等抗病相关的生物学过程。5.通过KEGG分析发现部分差异蛋白参与植-病互作、Ca2+信号转导和MAPK信号、氧化磷酸化、蛋白运输、苯丙氨酸代谢等途径。其中鉴定到一些已知参与PTI抗性的重要蛋白如BSK1、SGT1、HSP90和Nt CDPK2等,相关信号通路中新发现的蛋白很可能也在植物PTI抗性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徐帅,侯雪新,孙丽娜,张景山,吉兴照[5](2018)在《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鉴别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中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为筛选鼻疽诺卡菌特异诊断抗原提供线索。方法提取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进行双向电泳,结合免疫印迹法筛选与抗鼻疽诺卡菌兔血清发生免疫反应的蛋白点。结果在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的免疫杂交膜上,共发现9个具有抗原活性的蛋白,其中8个可在考马斯蓝染色胶上找到匹配点,通过介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成功鉴定8个蛋白,全部定位于胞内。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鼻疽诺卡菌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在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中发现新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可作为鼻疽诺卡菌特异性诊断候选抗原,用于诊断试剂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期刊2018年04期)

王羽[6](2018)在《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转录组学分析及DnaJ蛋白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牛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引起牛肺炎,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和分布,影响着养牛业的发展。多杀性巴氏杆菌根据荚膜抗原可分为A、B、D、E和F型5个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毒力因子种类繁多,但对其致病机制及相关毒力因子的作用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在确定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基础上,通过动物试验及部分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基因的扩增筛选出强毒株与弱毒株,并将强、弱毒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筛选毒力基因并富集到KEGG_-map上,综合分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1.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本研究采集疑似感染牛肺炎的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通过生化鉴定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共分离出12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并采用PCR技术对12株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荚膜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12株菌株均为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2.基于强、弱毒株转录组学分析通过动物试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部分毒力基因扩增筛选出强毒株与弱毒株,利用转录组学分析,从cDNA文库中筛选到72个差异表达的基因。显着性分析发现,在强、弱毒株中共有69个表达基因下调和3个表达基因上调。本次测序结果显示弱毒株与强毒株相比毒力基因Znua与Rope表达显着下调。3.DnaJ蛋白的提纯及功能验证在转录组学测序结果中弱毒株Dnaj表达下调最为显着。在本研究中,将Dnaj基因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转入DE3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大小约为37.8kDa的重组蛋白。通过亲和层析法(Ni-NAT)纯化DnaJ蛋白。将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通过Western blot对DnaJ蛋白的免疫原性做出初步分析。(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梁婉[7](2017)在《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对通城猪和大白猪人工感染PRRSV的免疫应答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以仔猪呼吸障碍、母猪繁殖障碍和公猪精液品质下降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因PRRSV的高度变异性和对宿主的免疫抑制性,导致PRRS的防控效果不佳,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头号传染病。然而,在2006年全国PRRS爆发期间,我国通城县境内的种畜场和某商品猪场饲养的地方品种——通城猪却无一例因该病感染而死亡,表现出对PRRS的抗病性。因此,本研究利用PRRSV Wu H3人工感染5周龄的通城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记录临床症状,测定血常规和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对PRRSV靶细胞(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s))、生殖器官(睾丸)及外周免疫器官(腹股沟淋巴结和脾脏)进行转录组测序,并通过蛋白组测序对腹股沟淋巴结的数据进行验证。本研究拟通过PRRSV人工感染试验对通城猪和大白猪两个品种感染后免疫应答差异进行研究,为PRRS抗病遗传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城猪和大白猪人工感染PRRSV后的临床症状、血常规指标、细胞因子的差异分析本研究选取5周龄通城猪和大白猪各12头,利用PRRSV Wu H3肌肉注射感染,观察其临床症状,检测血常规和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感染组通城猪临床症状和肺组织损伤较轻,感染后食量减少,但能自行饮水或采食,血清病毒增殖高峰出现在感染后第五天,其最高病毒载量仅为大白猪最高值的0.4倍,血常规指标波动不大,血清细胞因子IFN-γ第五至七天上升至67pg/m L。而大白猪在感染后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共济失调、食欲废绝等症状,并且在感染后第七天出现死亡病例,病毒增殖高峰出现在第叁天,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显着升高,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和血小板计数显着下降,这些现象与大白猪感染后多组织器官严重出血有关。血清中未检测到IFN-γ,可能是其较高水平的IL-10和IL-12p40抑制了IFN-γ的分泌,不利于病毒清除。2.通城猪和大白猪感染PRRSV后肺泡巨噬细胞、脾脏、腹股沟淋巴结和睾丸的转录水平差异分析感染后第7天屠宰全部试验动物,并筛选12头猪(两个品种的感染组和对照组各3头)的PAMs、腹股沟淋巴结、脾脏和睾丸组织分别进行组织切片、转录组测序,主要结果如下:(1)PAMs转录组测序获得个体数据量在11-16G之间,两个品种的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686个,感染组之间804个,通城猪感染前后1806个,大白猪2155个。通城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吞噬小体、白细胞渗出和凋亡等通路,而大白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比例大,富集于S1P、G蛋白和PI3K-Akt等通路。这些通路提示,通城猪PAMs中MHC分子表达水平较高,有利于抗原呈递,促进白细胞渗出迁移至感染部位,引起免疫反应,并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证细胞生存和抗原呈递效率,以尽快清除病毒;大白猪吞噬小体形成通路受抑制程度较高,导致抗原呈递能力下降,同时,被抑制的S1P和G蛋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抑制了下游免疫应答反应。(2)睾丸组织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通城猪睾丸病毒载量显着低于大白猪,差值高达30倍。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通城猪曲细精管直径和面积极显着大于大白猪,睾丸间质很窄,曲细精管中普遍能明显看到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这提示同周龄的通城猪睾丸组织血睾屏障形成早,其在该阶段时结构上的优势有利于该年龄段的仔通城猪表现出对PRRSV的抗病性。而血清睾酮水平检测也表明通城猪睾酮水平均在3.74 ng/m L以上,显着高于大白猪。进一步的睾丸组织转录组测序获得了16-23G的个体数据量,两个品种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6315个,感染组之间6777个,通城猪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739个,大白猪1493个。两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约有2/3在通城猪中表达水平更高,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生精细胞发生及合成代谢等生殖细胞发育通路中,也提示通城猪睾丸发育较早。感染后,通城猪差异表达基因和富集的免疫相关通路均较少,可能是睾丸组织的免疫豁免机制发挥了保护作用;而大白猪TNF、JAK-STAT、TLRs、NF-κB、T细胞和B细胞等通路及白介素普遍上调,但并未能抑制PRRSV在睾丸中的增殖。(3)腹股沟淋巴结和脾脏组织的病毒载量检测和病理切片显示通城猪这两个组织病毒载量均较低,大白猪腹股沟淋巴结坏死细胞比例更大。转录组测序获得两个品种腹股沟淋巴结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464个,脾脏对照组之间2909个;通城猪腹股沟淋巴结感染前后差异表达基因3802个,大白猪2532个;通城猪脾脏感染前后1814个,大白猪2021个。腹股沟淋巴结对照组中MHC-I类分子、TNF-α、B细胞受体、Ig A、Ig G等在通城猪中表达水平较高。感染后,通城猪中MHC-II类分子、T细胞受体、C3补体及代谢通路中的大量基因表达量更高,细胞代谢、吞噬小体和NF-κB通路均被激活。而大白猪下调基因更多,TNF-α、PI3K-Akt、T细胞受体和NF-κB等通路均被抑制。这些提示,通城猪的腹股沟淋巴结中细胞代谢较强,细胞受体表达水平高,有利于识别抗原并激活下游通路;而大白猪中MHC分子被抑制,未能显着激活细胞表面受体,导致PI3K-Akt、NF-κB和MAPK等通路未能有效发挥作用,TNF-α引起的细胞凋亡蛋白激活,也是其免疫抑制的可能原因之一。脾脏中通路富集情况与腹股沟淋巴结类似,此外,通城猪脾脏中大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较高,可能为机体快速识别抗原刺激和激活抗病毒基因提供保障。3.通城猪和大白猪感染PRRSV后腹股沟淋巴结的蛋白水平差异分析为进一步鉴定腹股沟淋巴结转录组测序所富集的基因和通路,本研究又对腹股沟淋巴结进行了蛋白组定量研究,获得两个品种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蛋白426个,感染组之间332个,通城猪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蛋白865个,大白猪1103个。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富集通路包括细胞代谢、吞噬小体、ECM受体和抗原呈递等,与转录组中差异表达基因富集通路较类似。通城猪补体蛋白、MHC家族及T、B细胞表面受体表达量均在感染前或感染后普遍高于大白猪,而大白猪ECM-受体及G蛋白中大量蛋白下调表达,导致下游PI3K-Akt通路未能显着激活,这些通路与转录组预测结果较为一致。以上研究对通城猪和大白猪人工感染PRRSV后的临床表现、血常规指标、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发现通城猪对PRRSV的耐受性可能与其MHC分子、T细胞表面受体、B细胞表面受体表达量较高及细胞代谢较强有关,而大白猪ECM受体普遍下调,PI3K-Akt、NF-κB和G蛋白通路普遍受抑制,是其免疫被抑制的可能原因;通城猪睾丸组织病毒载量非常低,这可能与其发育较早、睾酮水平较高有关。本研究对靶细胞、生殖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分别进行了比较,筛选出大量差异表达基因,为PRRSV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为优质种质资源发掘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12-01)

张旺东[8](2017)在《双峰驼ALNA的免疫与微生物屏障特征及其蛋白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皱胃淋巴集结区(Aggregated lymphoid nodules area,ALNA)是2003年王雯慧教授首次发现于双峰驼皱胃的特有器官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为明确双峰驼ALNA免疫与微生物屏障特征及其对局部黏膜免疫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阿拉善双峰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5组,即胚胎组(约10~13月胎龄)、幼年组(1~2岁)、青年组(3~5岁)、壮年组(6~16岁)和老年组(17~20岁),进行了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1)首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及统计等方法,详细观察形成免疫屏障的主要效应细胞IgA~+和IgG~+细胞在不同年龄双峰驼ALNA不同区域的分布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胚胎时期的ALNA中无IgA~+和IgG~+细胞分布。而在其他4个年龄组这两类细胞均弥散分布于其固有层内,并且它们在圆顶区的密度分别显着低于其在非圆顶区的密度(P<0.05)。同时,除胚胎组外的每一年龄组中,IgA~+与IgG~+细胞密度在圆顶区差异不显着(P>0.05);IgA~+细胞密度在老年组的非圆顶区显着低于IgG~+细胞密度(P<0.05),而其他年龄组非圆顶区中的统计结果却与此相反(P<0.05)。更重要的是,在老年组,IgA~+细胞在圆顶区和非圆顶区的密度都分别显着低于幼年组和青年组相应部位(P<0.05);而IgG~+细胞在非圆顶区密度分别显着低于幼年组和青年组的相应部位(P<0.05),而在圆顶区其显着低于幼年组(P<0.05)。研究结果提示,IgA~+和IgG~+细胞主要分布于效应区,该分布特点与其分泌的抗体形成免疫防御屏障密切相关,且衰老可显着降低两类细胞密度,但不改变两类细胞弥散分布的特征。少量分布于诱导区的IgA~+和IgG~+细胞与免疫记忆关系密切,衰老也使其分布密度均显着下降。(2)采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及统计学等方法,研究探讨了IgG的转运受体FcRn在ALNA的表达规律及增龄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从胚胎组到老年组该区域的上皮细胞均表达FcRn,而且在ALNA发育成熟后,FcRn在非圆顶区上皮的表达显着高于在圆顶区上皮的表达(P<0.05);此外,FcRn还表达于ALNA的血管内皮、平滑肌和次级淋巴滤泡中巨噬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在老龄组,FcRn的表达量迅速下降,但仍高表达于次级淋巴滤泡中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研究结果提示,在双峰驼ALNA中,FcRn虽然在胚胎到老年的黏膜免疫诱导部位—滤泡相关上皮有所表达,但主要表达于黏膜免疫效应部位—非黏膜相关上皮,同时还表达于各年龄次级淋巴滤泡中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3)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选择alna最发达的青年驼,基于微生物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alna黏膜表面的微生物屏障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与其在回肠淋巴集结(peyer’spatches,pps)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双峰驼alna具有很高的细菌多样性,从双峰驼alna的网格区、纵行区及回肠pps区中共鉴定到18门、30纲、61目、61科、68属类的细菌。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和变形菌门为其优势菌门,且在不同部位之间没有差异;而纤维杆菌门、迷踪菌门和螺旋体门在网格区和纵行区的丰度显着高于回肠pps区,梭杆菌门在回肠pps区的丰度显着高于网格区和纵行区。在科的分类水平上,普雷沃氏菌科、瘤胃菌科、毛螺旋菌科、韦荣球菌科、bs11、食物谷菌科、rf16、拟杆菌科、elusimicrobiaceae、mogibacteriaceae、梭菌科、消化链球菌科、梭杆菌科为共同优势菌科,且不同部位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而纤维杆菌科、韦荣球菌科、弯曲杆菌科、螺旋体科、r4-45b、r4-41b、dethiosulfovibrionaceae在网格区和纵行区的丰度显着高于回肠pps;肠杆菌科、疣微菌科、理研菌科、barnesiellaceae、odoribacteraceae、产碱菌科、脱铁杆菌科、消化球菌科和turicibacteraceae在回肠pps的丰度显着高于网格区和纵行区。研究结果提示,在alna黏膜定植的菌群与回肠pps区定植的菌群虽然在门水平几乎无差异,但在科的分类水平上有较大的不同。(4)基于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青年双峰驼alna的网格区、纵行区和回肠pps区表达的总蛋白及差异蛋白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进行go、cog和kegg注释和富集。结果显示,鉴定到的总蛋白数为2513,其中网格区与纵行区相比,鉴定到60个差异蛋白,在网格区其中37个表达较高,23个较低;网格区与回肠pps相比,鉴定到67个差异蛋白,其中38个表达较高,19个较低;而纵行区与回肠pps相比,鉴定到111个差异蛋白,其中67个表达较高,44个较低。对总蛋白进行kegg路径分析,这些蛋白被注释到与免疫相关的路径主要包括细胞的骨架调控以及免疫细胞分化、黏附、迁移、fcγr调节的吞噬、抗原的加工和处理等31条路径。对差异蛋白基于kegg数据库进行代谢路径富集,主要比对了如下路径中的关键蛋白:在处理与提呈抗原过程相关的蛋白,包括mhc-Ⅱ、β2m、cd4、MHC-Ⅰ、CD8、CD74和ICAM-1;T细胞激活的相关蛋白,包括鸟苷酸置换因子1(Vav1)、T细胞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肌动蛋白多聚化调节分子(RhoA)、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和鸟氨酸释放蛋白(Ras);T细胞-B细胞受体路径中的相关蛋白,包括CD21、CD22、鸟苷酸置换因子(VAV)、CD40L以及CD45;以及主要的黏附分子α4β7及配体VCAM-1和MAdCAM。研究结果证明,双峰驼ALNA的网格区和纵行区与回肠PPs在涉及抗原摄取、加工、处理,T细胞和B细胞激活以及淋巴细胞的趋化与归巢等关键蛋白的整体表达水平较为接近,但也存在局部差异。本研究证明,双峰驼ALNA的免疫与微生物屏障特征及其对局部黏膜免疫的作用呈现以下基本特征:(1)IgA~+和IgG~+细胞弥散分布于ALNA效应区是其最为显着的特征之一,该特征对于IgA及IgG在该区形成完整的保护屏障具有重要意义;(2)除SIgA为黏膜免疫主效应分子外,IgG也具备参与黏膜免疫稳态维持的条件。同时,衰老可降低IgA~+和IgG~+细胞的分布密度及FcRn的表达水平;(3)定植在ALNA黏膜的优势菌群与其在回肠PPs黏膜中相同,但其组成结构存在一定差异;(4)ALNA的蛋白质表达谱与回肠PPs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参与细胞骨架调控及抗原摄取等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研究衰老对胃黏膜免疫稳态维持的影响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揭示ALNA在消化道黏膜免疫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05-20)

毕建飞[9](2017)在《维氏气单胞菌TH0426株胞外产物免疫原性及免疫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 veronii)是一种人-兽-鱼共患病原菌,它普遍分布于自然环境中,能引起鱼虾等多种水生动物发病而大量死亡,部分国家已将其列为检疫项目,国内外已陆续开展了有关维氏气单胞菌的科研工作。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s)是病原菌在生长发育与繁殖过程中接连不断向外环境分泌的产物,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引起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性抗原。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免疫效果的研究。本文以维氏气单胞菌TH0426株为实验材料,制备其胞外产物,观察胞外产物对锦鲤的免疫保护效果,同时对胞外产物进行免疫蛋白组学分析,鉴定免疫原性蛋白。首先采用超滤浓缩法制备维氏气单胞菌TH0426株的胞外产物,应用SDS-PAGE电泳对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平板琼脂扩散法对其主要酶成分进行初步研究,对蛋白酶、脂酶、卵磷脂酶、淀粉酶、脲酶、明胶酶和溶血活性进行测定,同时对锦鲤腹腔注射胞外产物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TH0426株胞外产物具有脂酶、淀粉酶、蛋白酶和溶血酶活性,不具有卵磷脂酶、脲酶和明胶酶活性,对锦鲤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其LD50为391.6μg/条。对胞外产物进行免疫保护力研究。将240尾锦鲤分为四组,每组60尾。第一组免疫联合弗氏佐剂的ECPs蛋白(即ECPs),第二组免疫联合弗氏佐剂的ECPs与维氏气单胞菌TH0426灭活全菌混合剂(即FKC+ECPs),第叁组免疫联合弗氏佐剂的维氏气单胞菌TH0426灭活全菌(即FKC),第四组免疫灭菌PBS缓冲液作为对照。实验前预养一周,免疫后第叁周进行二次免疫,以观察在加强免疫后的锦鲤免疫指标变化。免疫期间每隔一周采血一次,每组随机选择5尾锦鲤进行尾静脉采血,采血后的锦鲤做淘汰处理,采集的血清进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溶菌酶(LZM)和IgM含量的检测;首次免疫四周后,各组随机选取20尾锦鲤腹腔注射0.2mL2×106cfu/mL的维氏气单胞菌TH0426,观察各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并评估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后各实验组锦鲤显着提高抵抗细菌的侵袭的能力,提高了免疫保护力,并且免疫ECPs的效果较佳,其相对免疫保护率达到了75%,免疫FKC+ECPs和FKC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也达到了55%和70%。各免疫指标也显示免疫ECPs后能够诱导锦鲤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并能形成较高保护力。胞外产物进行了免疫蛋白组学2-DE图谱分析和2-DE凝胶的免疫印迹分析,鉴定胞外产物中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并运用PCR检测叁种免疫原性蛋白在维氏气单胞菌不同分离株中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胞外产物含有11种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分别为肽酶S8、长链脂肪酸转运蛋白、膜蛋白、溶血素样毒素、主要外膜蛋白OmpAI、麦芽糖、ABC底物结合转运蛋白和几种假设蛋白。其中叁种高丰度的蛋白,膜蛋白、长链脂肪酸转运蛋白和肽酶S8在维氏气单胞菌不同分离株的分布率分别为97%(97/100)、89%(89/100)和77%(77/100)。这些免疫原性蛋白作为疫苗候选蛋白,为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贝锦龙,张琪,朱翠,陈庄,孔谦[10](2016)在《大肠杆菌K88影响仔猪肠道先天免疫反应的定量蛋白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主要探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K88影响仔猪肠道黏膜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选取体重相似、健康状况良好的4日龄杜×长×大叁元杂公猪36头,按照窝别和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与K88感染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各3头。所有仔猪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在试验第15天进行ETEC K88攻毒(血清型为O149:K91:K88ac,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K88感染组按1头108 CFU/头的量进行口服灌服,对照组灌服相同量的PBS缓冲液。试验第18天清晨,在每个组内随机挑选3个重复的各1头仔猪,进行屠宰,并刮取空肠中段黏膜。对来自上述6头仔猪空肠黏膜的总蛋白进行基于同量异序标签Tandem Mass Tag(TMT)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检测。首先对蛋白质样品分别进行还原、烷基化与胰蛋白酶切等处理,获得6个水解肽段混合物;使用TMT-126、-127、-128与TMT-129、-130与-131标签分别标记来自感染组与对照组的各3个肽段混合物后,将所有标记样品等量混匀。然后通过二维液相色谱(2D-LC)降低肽段混合物复杂度:第一维,在HPLC(Dionex,UltiMate 3000 RSLC)上使用高pH反相分级技术将6标肽段混合物分12个组分;第二维,在纳升级HPLC(Dionex,UltiMate 3 000 RSLCnano)上使用C18毛细管色谱(3μm,75μm×15 cm)分别分离上述组分。高分辨率质谱nano-ESI-Orbitrap(Thermo,Obitrap Fusion Tribrid)通过与第二维液相直接耦联分析样品;MS1与MS2分辨率分别设置为120 000与30 000。最后,先后通过蛋白质组学软件Proteome Discoverer(V1.4,Thermo)、Mascot(V 2.4.1,Matrix Science)与Scaffold Q+(V4.4.3,Proteome Software Inc.)处理质谱数据。结果显示:1)质谱结果显示总共产出1 456 885张谱图,其中可定量Unique PSM数为225 841(FDR<1%)。2)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共有5063个可定量蛋白质。3)其中,ETEC K88攻毒处理显着上调的蛋白有55个,其中溶菌酶、猪源抗菌肽、钙卫蛋白等抗菌应激物质表达显着提高。4)而ETEC K88攻毒处理显着下调的蛋白有46个,主要表现为RSAD2、Ube216、RIG-I、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L)、Mx蛋白与ISG15等与Ⅰ型干扰素密切相关的蛋白表达显着下调。本研究发现,ETEC K88可能通过抑制I型干扰素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来调节仔猪肠道的先天免疫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二次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10-21)

免疫蛋白组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益生菌,因其对肠道疾病有显着的缓解效果而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中。它能够通过其分泌胞外囊泡调节宿主肠上皮细胞的免疫反应。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反应中的重要免疫细胞,然而关于EcN与巨噬细胞互作报道甚少。鉴于此,本试验旨在通过分离EcN的胞外囊泡(EcN_OMVs)探究其对巨噬细胞生物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利用蛋白组学技术进一步挖掘影响巨噬细胞功能的潜在免疫信号分子,为EcN在动物肠道中的免疫调节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包括两部分:(1)首先利用差速离心和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和纯化EcN_OMVs,用激光纳米颗粒分析仪分析其粒径大小及分布,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对EcN_OMVs的内在化;用玻璃珠涂板法测定巨噬细胞吞噬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数量以探究EcN_OMVs对巨噬细胞杀菌能力的影响。然后分别用PBS(对照组)、0.1μg/mL、1μg/mL、10μg/mL和20μg/mL EcN_OMV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16 h。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IL-12、IL-10和NO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裂解液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2)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EcN_OMVs蛋白组分;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从EcN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出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EcN_OMVs,其粒径范围是50~200 nm,峰值为101.5 nm;(2)EcN_OMVs能够被RAW 264.7细胞所内化,且EcN_OMVs能够在5 h后提高RAW264.7细胞的杀菌能力;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EcN_OMVs处理的巨噬细胞的LDH活性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EcN_OMVs处理的巨噬细胞分泌NO含量均显着提高(P<0.05),其中,0.1μg/mL EcN_OMVs组NO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叁组;1μg/mL EcN_OMVs组iNOS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EcN_OMVs处理的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IL-6和IL-12均显着提高(P<0.05);1μg/mL和10μg/mL EcN_OMVs组均可显着引起促炎症因子IL-1β的含量升高(P<0.05);1μg/mL EcN_OMVs组可以显着提高促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P<0.05);各浓度EcN_OMVs处理组均可显着提高IL-10的含量(P<0.05)。(3)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EcN_OMVs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408种蛋白,发现这些蛋白来自周质间隙(40.69%)、胞质(31.37%)、外膜(10.78%)、内膜(9.31%)和胞外(7.84%)。利用GO二级分类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这些蛋白参与益生菌在肠道中的正常生存(envC、FepA、OmpA、碳水化合物过程相关酶蛋白等)、粘附(flgA、flgI和fliC等)和免疫调节(OmpA、OmpF和flgH)等途径。研究结论:EcN能够分泌OMVs作为信号分子的载体,引发RAW 264.7细胞的促炎反应和抗炎反应,调节RAW 264.7细胞生物功能,并且推测此OMVs中携带的鞭毛蛋白和外膜蛋白等与其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蛋白组学论文参考文献

[1].罗青平.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重要免疫原性相关蛋白的发掘及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2].林华.大肠杆菌属Nissle1917胞外囊泡蛋白组分析及其对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免疫调控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马丹丹.基于蛋白组研究热应激影响肉鸡固有免疫的分子机制以及薄荷提取物的调节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4].郭晓.基于蛋白组学技术的马铃薯晚疫病菌PAMP诱导免疫反应机制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

[5].徐帅,侯雪新,孙丽娜,张景山,吉兴照.鼻疽诺卡菌菌体蛋白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J].疾病监测.2018

[6].王羽.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转录组学分析及DnaJ蛋白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8

[7].梁婉.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对通城猪和大白猪人工感染PRRSV的免疫应答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

[8].张旺东.双峰驼ALNA的免疫与微生物屏障特征及其蛋白组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

[9].毕建飞.维氏气单胞菌TH0426株胞外产物免疫原性及免疫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

[10].贝锦龙,张琪,朱翠,陈庄,孔谦.大肠杆菌K88影响仔猪肠道先天免疫反应的定量蛋白组学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二次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标签:;  ;  ;  ;  

免疫蛋白组学论文-罗青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