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电子传递链活性论文-尹赜鹏,鹿嘉智,高振华,齐明芳,孟思达

光合电子传递链活性论文-尹赜鹏,鹿嘉智,高振华,齐明芳,孟思达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合电子传递链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番茄,高温胁迫,光合作用,光系统II

光合电子传递链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尹赜鹏,鹿嘉智,高振华,齐明芳,孟思达[1](2019)在《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PSII电子传递及活性氧对短期高温胁迫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PSII反应中心、PSII核心蛋白编码基因相对表达量和活性氧代谢对不同高温(25、30、35、40℃)胁迫12 h的响应,以期为番茄高温季节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番茄幼苗叶片光合碳同化能力受到抑制,30、35℃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减弱的原因主要为气孔因素,而40℃时则为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共同限制。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PSII反应中心活性降低,PSII电子传递受阻,PsbA和PsbP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即高温对番茄幼苗叶片的主要作用位点为PSII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和PSII受体侧Q_A向Q_B的传递过程,其原因主要与OEC功能的破坏及D1蛋白的降解有关。高温胁迫下PsbP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幅度大于PsbA,并且标准化OJIP曲线上0.3 ms处相对可变荧光(V_K)的增加幅度大于2 ms处相对可变荧光(V_J),说明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PSII供体侧的伤害程度大于受体侧。番茄幼苗叶片在30、35℃高温胁迫12 h并没有诱导过量的活性氧(ROS)产生,这与非光化学淬灭(NPQ)有效淬灭过剩光能有关,而在40℃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NPQ显着降低,导致叶片中过剩光能(1-qP)/NPQ和ROS大量积累,这是导致光抑制加剧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05期)

张迪[2](2017)在《叁种代表性植物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陆地高等植物常春藤、海洋高等植物日本大叶藻和海洋低等植物鼠尾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考察不同条件下光合电子传递动力学,分析两光系统在抵御环境胁迫时扮演的重要角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常春藤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研究通过M-PEA-2技术考察了常春藤光合电子传递活性日变化与季节变化,以检验环境波动条件下光系统Ⅱ(PSⅡ)与光系统I(PSⅠ)的协调关系。在日变化过程中,尽管K点相对可变荧光在正午未发生显着变化,但延迟荧光I1点衰减动力学快组分振幅L1显着下降,表明PSⅡ供体侧,即放氧复合体受损,同时该结果也表明延迟荧光在响应胁迫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另外,随光照在上午逐渐增强,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显着下降,PC及P700氧化速率(V_(ox))显着升高,下午随光强降低,F_v/F_m逐渐恢复,V_(ox)发生弛豫,表明PSⅡ在正午发生显着光抑制而在下午逐渐恢复,与之相反,PSⅠ在上午表现活跃而在下午发生弛豫;在季节变化过程中,PSⅡ的下调总是伴随着PSⅠ的上调,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SⅡ与PSⅠ存在显着的负相关。总之,常春藤PSⅡ与PSⅠ存在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这种交替变化调节了两光系统间激发能的分配,维持了电子传递氧化还原状态的平衡,进而赋予其灵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另外,PSⅠ并不表现高温依赖,而是全年活跃,这可能是维持常春藤在越冬期间光合器官功能完整的前提。2.日本大叶藻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研究随着全球气温变暖,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海洋植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面临退化危机。通过热孵育及热激法研究了日本大叶藻应对高温胁迫的光合电子传递的生理响应。随着海水温度逐渐升高(20-32°C),K点相对可变荧光显着升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显着下降,表明放氧复合体(OEC)及PSⅡ反应中心受损。当藻株在32°C条件下暴露4 h后,OEC及PSⅡ反应中心发生不可逆损伤,表明日本大叶藻光合电子传递所能耐受的上限温度为32°C。另外,PⅠ_(ABS)作为一个热胁迫响应指示参数,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当PIABS小于10.60,PSⅡ发生不可逆损伤。基于光合性能的研究结果,日本大叶藻响应高温胁迫的策略归纳如下:(1)有活性的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效率增强;(2)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能力增强;(3)PSⅠ活性及围绕PSⅠ的环式电子传递能力增强;(4)PSⅡ与PSⅠ此消彼长的协作关系。这些适应策略参与了电子传递氧化还原平衡,调节了两光系统间激发能的分配,进而保护日本大叶藻免受海水温度升高的危害。3.鼠尾藻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研究通过叶绿素荧光技术考察了鼠尾藻光合性能的季节性变化。由夏至早冬季节,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以及性能指数PIABS维持高值,表明PSⅡ持续活跃。在晚冬和早春季节,最小饱和光强Ek显着降低,暗示鼠尾藻易受光胁迫损伤,rETR_(max),F_v/F_m,及PIABS显着降低证实PSⅡ发生光抑制。rETR_(max),F_v/F_m,及PIABS在晚春及夏季的升高表明PSⅡ逐渐恢复。与部分陆地常绿植物低温强光交互作用引起PSⅡ激发压升高相似,鼠尾藻PSⅡ的光抑制总是伴随着PSⅡ受体侧电子积累。通常情况下,PSⅠ及围绕PSⅠ的环式电子传递(CET)活跃被认为是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重要保护机制,而鼠尾藻中,低的P700、PC的氧化速率及P700+、PC+的再还原速率表明PSⅠ及CET全年不活跃,且在晚冬和早春呈现季节性下调。PSⅠ及CET调节补偿功能的不足可能限制了鼠尾藻对冬季胁迫的灵活响应,并造成PSⅡ的缓慢恢复。总之,鼠尾藻光合活性的季节变化包括:活跃期,下调期及恢复期。早春季节,鼠尾藻的快速生长伴随弱的光合性能,暗示着该阶段消耗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来自先前的积累,其生长与光合活性并不总是一致的。(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7-04-11)

林植芳,彭长连,林桂珠[3](2005)在《光氧化条件下碳代谢中间产物与光合电子传递对PSII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V和强光的光氧化条件下研究外加光合碳代谢中间产物、光呼吸C2酸和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等对菠菜叶绿体PSII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光氧化条件下外加“RuBP再生系统”和乙醇酸钠可提高qP和ΦPSII,而R5P、DHAP和HCO3ˉ可提高qN,显示其对光氧化下叶绿体PSII活性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他外加化合物3-PGA、3-GAP、HPMS、DCMU、DBMIB、Ant A、短杆菌肽D等则对以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示的光化学活性和氧电极测定的全链电子传递速率表现抑制效应。据此认为在叶绿体水平上阻断或改变光合电子流的流向,更改光合碳还原和光呼吸代谢物浓度,皆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光氧化下PSII的光化学活性,其作用因不同化合物而异。(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林桂珠,林植芳,彭长连[4](2004)在《光氧化条件下碳代谢中间产物与光合电子传递对PSⅡ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V和强光的光氧化条件下研究外加光合碳代谢中间产物、光呼吸C2酸和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等对菠菜叶绿体PSⅡ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光氧化条件下外加“RuBP再生系统”和乙醇酸钠可提高qP和中PSⅡ,R5P、DHAP和HCO3-可提高qN,显示其对光氧化下叶绿体PSⅡ活性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他外加化合物3-PGA、3-GAP、HPMS、DCMU、DBMIB、Ant A、短杆菌肽D等则对以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示的光化学活性和氧电极(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4-10-01)

吴凤,阳振乐,李良壁,匡廷云[5](2003)在《类囊体膜中磷脂酰甘油向磷脂酸的转变促进光系统Ⅱ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酶学方法通过氧电极极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色谱技术和方法探讨了磷脂酶D处理对类囊体膜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脂酶D处理导致类囊体膜中惟一的磷脂——磷脂酰甘油(PG)发生降解,并产生新的磷脂——磷脂酸(PA).磷脂酰甘油向磷脂酸的转换导致类囊体膜中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活性的增加,并使类囊体膜产生解偶联效应.结果说明PG极性基团在维持类囊体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具有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3年09期)

江力,刘义新,张荣铣[6](2000)在《烟叶成熟衰老过程中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酶活性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烟叶成熟衰老过程中光合电子传递和有关光合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烟叶的成熟衰老 ,烟叶的光系统Ⅰ (PSⅠ )、光系统Ⅱ (PSⅡ )及全电子传递活性、RuBP羧化酶 (RuBPCase)和碳酸酐酶 (CA)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PSⅡ电子传递活性和RuBPCase初始活性在打顶后下降迅速。表明烟叶在成熟衰老过程中 ,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光合作用活性减弱与其内部光合机构和光合酶变化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6期)

孙健,刘科,刘扬,张启元[7](2000)在《光诱导电子转移与光合作用人工化学模拟研究—Ⅴ.光活性脂质体内多级跨膜电子传递反应的时间分辨ESR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文中作者曾以咪唑-卟啉-醌为超分子模型体系研究了光系统Ⅱ(PSII)反应中心的光诱导反应机理,但鉴于天然生物体系中电子传递均是在复杂的生物膜内进行,本文将继续讨论由组胺酸-卟啉- 紫精构成的叁元光活性脂质体内的跨膜电子传递反应过程。光活性膜由叁部分构成:亲水性电子受体紫精被包裹在脂质体单层囊泡的内部;光活性分子卟啉位于脂质体的双分子层中间的质溶性区域:由组胺酸构成的电子给体均匀分布在脂质体外部的水相中。时间分辨 ESR 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光激发下(532nm)首先生成激发态卟啉,随后发生由激发态卟啉向紫精的电子转移,产生紫精自由基(MV~(+_*)) 和卟啉阳离子自由基,最后发生由组胺酸中的咪唑环向卟啉阳离子的二次电子传递而生成咪唑自由基。即: (?) TPP~*+MV~(2+)→TPP~(+_*)+MV~(+_*) Im(His)+TPP~(+_*)→TPP+Im~(+_*)(His) 由于第二、第叁步反应均涉及跨膜的电子传递,电子给体与受体间的空间距离较大,因此电子在回复过程也比均相体系慢,相应自由基的寿命较长,从而获得十分稳定的电荷分离态。这与作者在胶束中研究 C_(60)/Et_3N 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的实验结果可以相互印证。(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0-10-01)

苏行,林植芳,孙谷畴[8](1996)在《脂氧合酶对黄瓜叶片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Cucum issativusL.)叶片的光合作用与电子传递活性随叶片衰老而降低,脂氧合酶(Lox)活性则相应增高。大豆Lox-1 抑制黄瓜子叶分离的叶绿体PSⅡ电子传递活性,没食子酸丙酯(PG)或槲皮酮(PF)能消除这种抑制作用。二氯苯二甲脲(DCMU)或2,3-二溴百里香醌(DBMIB)存在时,大豆Lox-1 对PSⅡ电子传递活性有抑制作用,加入PG 使活性恢复到接近原有水平。二苯卡巴肼(DPC)对经Lox-1 处理的叶绿体PSⅡ电子传递活性有明显恢复作用。Lox-1 使Chla室温荧光Fm 降低,DPC则能轻微恢复Fm 。可见,PSⅡ氧化侧、Q与PQ 位点都对Lox-1 的作用敏感。Lox-1 对叶绿体色素的漂白作用,以及活性氧对PSⅡ电子传递活性的抑制,可能是Lox 影响光合膜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1996年04期)

焦德茂,季本华[9](1996)在《光氧化条件下两个水稻品种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酶活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低CO_2、低O_2、中等光强的光氧化条件下,测定了耐光氧化品种02428和对光氧化敏感品种金刚30的光合电子传递和碳代谢有关的酶活性变化。处理1天后,当耐光氧化品种PSⅡ活性开始下降时,PSⅠ活性有增加现象。随着叶内活性氧产生增加,两个品种的RuBPc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但耐光氧化品种的碳酸酐酶(CA)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出现诱导性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在光氧化逆境下,光合电子传递和碳同化的亚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对受抑过程的部分补偿作用。(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10](1993)在《低温与光对黄瓜幼苗子叶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5~30℃和30 μmol m~(-2)s~(-1)光下培养的黄瓜幼苗,在黑暗下经 1~7℃处理24h或5℃处理24~72h,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受不同程度的抑制;其抑制部位主要在PSⅡ氧化侧;随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抑制部位可发展至PSⅡ及之后的电子递体上,但尚未影响PSⅠ的活性。160μmol m~(-2)s~(-1)的光强加重低温对电子传递活性的抑制,光强越高,则加重的程度越高;抑制部位从PSⅡ氧化侧发展至PSⅡ反应中心以及PSⅠ。(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1993年01期)

光合电子传递链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陆地高等植物常春藤、海洋高等植物日本大叶藻和海洋低等植物鼠尾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考察不同条件下光合电子传递动力学,分析两光系统在抵御环境胁迫时扮演的重要角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常春藤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研究通过M-PEA-2技术考察了常春藤光合电子传递活性日变化与季节变化,以检验环境波动条件下光系统Ⅱ(PSⅡ)与光系统I(PSⅠ)的协调关系。在日变化过程中,尽管K点相对可变荧光在正午未发生显着变化,但延迟荧光I1点衰减动力学快组分振幅L1显着下降,表明PSⅡ供体侧,即放氧复合体受损,同时该结果也表明延迟荧光在响应胁迫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另外,随光照在上午逐渐增强,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显着下降,PC及P700氧化速率(V_(ox))显着升高,下午随光强降低,F_v/F_m逐渐恢复,V_(ox)发生弛豫,表明PSⅡ在正午发生显着光抑制而在下午逐渐恢复,与之相反,PSⅠ在上午表现活跃而在下午发生弛豫;在季节变化过程中,PSⅡ的下调总是伴随着PSⅠ的上调,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SⅡ与PSⅠ存在显着的负相关。总之,常春藤PSⅡ与PSⅠ存在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这种交替变化调节了两光系统间激发能的分配,维持了电子传递氧化还原状态的平衡,进而赋予其灵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另外,PSⅠ并不表现高温依赖,而是全年活跃,这可能是维持常春藤在越冬期间光合器官功能完整的前提。2.日本大叶藻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研究随着全球气温变暖,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海洋植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面临退化危机。通过热孵育及热激法研究了日本大叶藻应对高温胁迫的光合电子传递的生理响应。随着海水温度逐渐升高(20-32°C),K点相对可变荧光显着升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显着下降,表明放氧复合体(OEC)及PSⅡ反应中心受损。当藻株在32°C条件下暴露4 h后,OEC及PSⅡ反应中心发生不可逆损伤,表明日本大叶藻光合电子传递所能耐受的上限温度为32°C。另外,PⅠ_(ABS)作为一个热胁迫响应指示参数,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当PIABS小于10.60,PSⅡ发生不可逆损伤。基于光合性能的研究结果,日本大叶藻响应高温胁迫的策略归纳如下:(1)有活性的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效率增强;(2)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能力增强;(3)PSⅠ活性及围绕PSⅠ的环式电子传递能力增强;(4)PSⅡ与PSⅠ此消彼长的协作关系。这些适应策略参与了电子传递氧化还原平衡,调节了两光系统间激发能的分配,进而保护日本大叶藻免受海水温度升高的危害。3.鼠尾藻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研究通过叶绿素荧光技术考察了鼠尾藻光合性能的季节性变化。由夏至早冬季节,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以及性能指数PIABS维持高值,表明PSⅡ持续活跃。在晚冬和早春季节,最小饱和光强Ek显着降低,暗示鼠尾藻易受光胁迫损伤,rETR_(max),F_v/F_m,及PIABS显着降低证实PSⅡ发生光抑制。rETR_(max),F_v/F_m,及PIABS在晚春及夏季的升高表明PSⅡ逐渐恢复。与部分陆地常绿植物低温强光交互作用引起PSⅡ激发压升高相似,鼠尾藻PSⅡ的光抑制总是伴随着PSⅡ受体侧电子积累。通常情况下,PSⅠ及围绕PSⅠ的环式电子传递(CET)活跃被认为是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重要保护机制,而鼠尾藻中,低的P700、PC的氧化速率及P700+、PC+的再还原速率表明PSⅠ及CET全年不活跃,且在晚冬和早春呈现季节性下调。PSⅠ及CET调节补偿功能的不足可能限制了鼠尾藻对冬季胁迫的灵活响应,并造成PSⅡ的缓慢恢复。总之,鼠尾藻光合活性的季节变化包括:活跃期,下调期及恢复期。早春季节,鼠尾藻的快速生长伴随弱的光合性能,暗示着该阶段消耗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来自先前的积累,其生长与光合活性并不总是一致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合电子传递链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尹赜鹏,鹿嘉智,高振华,齐明芳,孟思达.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PSII电子传递及活性氧对短期高温胁迫的响应[J].北方园艺.2019

[2].张迪.叁种代表性植物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研究[D].烟台大学.2017

[3].林植芳,彭长连,林桂珠.光氧化条件下碳代谢中间产物与光合电子传递对PSII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

[4].林桂珠,林植芳,彭长连.光氧化条件下碳代谢中间产物与光合电子传递对PSⅡ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C].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4

[5].吴凤,阳振乐,李良壁,匡廷云.类囊体膜中磷脂酰甘油向磷脂酸的转变促进光系统Ⅱ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J].科学通报.2003

[6].江力,刘义新,张荣铣.烟叶成熟衰老过程中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

[7].孙健,刘科,刘扬,张启元.光诱导电子转移与光合作用人工化学模拟研究—Ⅴ.光活性脂质体内多级跨膜电子传递反应的时间分辨ESR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0

[8].苏行,林植芳,孙谷畴.脂氧合酶对黄瓜叶片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J].植物学报.1996

[9].焦德茂,季本华.光氧化条件下两个水稻品种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酶活性的变化[J].作物学报.1996

[10].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低温与光对黄瓜幼苗子叶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3

标签:;  ;  ;  ;  

光合电子传递链活性论文-尹赜鹏,鹿嘉智,高振华,齐明芳,孟思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