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论文-李丽,李正艳,秦玲,林宇斌,温建立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论文-李丽,李正艳,秦玲,林宇斌,温建立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感染性休克,二氧化碳分压差,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Meta分析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李正艳,秦玲,林宇斌,温建立[1](2019)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评估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Venous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difference,V-ApCO_2)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_2)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依据Cochrane协作网文献检索方法,联合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获得有关V-ApCO_2联合ScvO_2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指导作用的研究报道,时间截止2018年10月31日。以标准化均数差(SMD)或相对危险度(RR)评价V-ApCO_2联合ScvO_2在研究组和对照组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和预后相关指标。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含感染性休克患者818例,其中研究组450例,对照组3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苏6 h研究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天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CO_2和ScvO_2联合作为液体复苏指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减少病死率。(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张慧明,许慧,廖文彦[2](2019)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及辅助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与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相关性及ScvO_2对PPH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30例。分别记录患者失血前后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ScvO_2值及失血量,分析患者失血前后HCT差值(ΔHCT)、Hb差值(ΔHb)、ScvO_2差值(ΔScvO_2)与PPH失血量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ΔScvO_2对PPH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失血前后患者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后ScvO_2较失血前降低(P<0.05)。ΔHb、ΔHCT与失血量无相关性(P>0.05),ΔScvO_2与失血量呈负相关(r=-0.817,P<0.001)。ΔScvO_2诊断PPH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95%CI:0.657~0.991,P=0.003)。以ΔScvO_2=-6.90为诊断界点时,其对PPH的诊断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9.4%。结论ΔScvO_2与PPH失血量呈负相关,可以作为PPH患者失血量评估及辅助诊断的指标。(本文来源于《天津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谭哲君,莫文庆,梁斐,梁慧娟,陶剑锋[3](2019)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v-aCO_2)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检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液体复苏治疗,治疗过程中使用Pcv-aCO_2联合ScvO_2检测,比较复苏前后以及治疗后效果及监测指标。结果复苏6 h后患者乳酸和Pcv-aCO_2含量低于液体复苏前,复苏6 h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和ScvO_2指标高于液体复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前后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含量和心率(H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ScvO_2指标和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而Pcv-aCO_2和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Pcv-aCO_2组比较,低Pcv-aCO_2组的乳酸清除率高且病死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aCO_2联合ScvO_2检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有较高的指导和应用价值,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18期)

韩伟智,朱刚,武晓升,薛庆华,年夫顺[4](2019)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可自主呼吸试验情况为患者拔管,以拔管成功作为观察组,以拔管失败作为对照组,对比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脱机前,对比两组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氧摄取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对比,2组无显着差异(P>0.05);脱机30 min后,观察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氧摄取率等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可以作为预测拔管是否成功的指标,指导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对患者预后效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用于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泰山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璇,林凤,管亚慧[5](2019)在《重症肺炎患者动脉血乳酸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监测动脉血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的意义。方法本院47例重症肺炎患者(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测定入院各时刻(0 h、6 h、24 h、72 h)动脉血Lac及ScvO_2,完成相关检验,进行入院前3 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慢)评分,根据患者入院第28天预后,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记录两组各时段动脉血乳酸及ScvO_2,比较其差别及相关性。结果死亡组入院6 h、24 h、72 h动脉血Lac高于存活组,ScvO_2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APACHE学评分更高,且6 h乳酸清除率较低。结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与动脉血Lac的6 h清除率及ScvO_2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罗大林,施露,杨传香[6](2019)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乳酸清除率在休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乳酸清除率在休克中的应用。方法所有患者均建立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气分析测定两组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乳酸水平,监测6 h乳酸清除率。以7 d为观察终点,观察两组患者的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MODS的诊断标准参照fry-MODS诊断标准)。结果 A组患者为ScvO2<65%,6 h乳酸清除率<10%,B组患者为ScvO2>65%,6 h乳酸清除率>10%。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和乳酸均有好转,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vO2联合乳酸清除率对休克患者的早期复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评估患者后期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琪[7](2019)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在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0_2)在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作用。方法:参照文中相关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月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Scv0_2目标组[控制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达到8 mmHg(机械通气时12mmHg)、平均动脉压(MAP)≥65mmHg、尿量≥0.5mL/kg·h、Scv0_2>70%,各项指标达标后维持上述水平治疗6 h]和Scv0_2+PcvaCO_2目标组[在容量复苏成功(即达到Scv0_2目标组复苏标准)后,如PcvaCO_2≥6mmHg则滴定式调整容量,确保PcvaCO_2<6 mmHg后维持该水平治疗6h],每组各53例。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复苏前和复苏后6h采用宝莱特Q5心电监护仪监测两组患者心率、呼吸、CVP、尿量、心排血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CI)、MAP,西门子RAPID Point500血气分析仪分析两组患者6小时、24h乳酸值和乳酸清除率(Lactic acid clearance rate,LCR)以及动脉血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中心静脉血血气指标[酸碱度(pH)、血氧分压(PcvO_2)、血氧饱和度(ScvO_2)、静脉血氧含量(CcvO_2)],比较两组6h液体平衡量和药物用量、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APACHEⅡ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4h SOFA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10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复苏前Scv0_2目标组、Scv0_2+PcvaCO_2目标组心率、呼吸、尿量、CI、CVP、MAP、PaO_2/FiO_2、PaCO_2、SaO_2、pH值、PcvO_2、ScvO_2、PcvCO_2、乳酸值和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后两组心率、呼吸、PaCO_2、PcvCO_2较复苏前明显降低,尿量、CI、CVP、MAP、PaO_2/FiO_2、SaO_2、pH值、PcvO_2、ScvO_2明显升高;且复苏后Scv0_2+PcvaCO_2目标组心率、呼吸、PaCO_2、PcvCO_2较Scv0_2目标组明显降低,Scv0_2+PcvaCO_2目标组尿量、CI、CVP、MAP、PaO_2/FiO_2、SaO_2、pH值、PcvO_2、ScvO_2较Scv0_2目标组明显升高,差异显着(P<0.05);复苏后6h、24h Scv0_2+PcvaCO_2目标组乳酸值、APACHEⅡ评分较Scv0_2目标组明显降低,乳酸清除率较Scv0_2目标组明显升高;且Scv0_2+PcvaCO_2目标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药物用量较Scv0_2目标组明显降低,6h液体平衡量较Scv0_2目标组明显高,差异显着(P<0.05);Scv0_2+PcvaCO_2目标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Scv0_2目标组明显缩短(P<0.05),但28d病死率与Scv0_2目标组相较(9.43%vs13.20%)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Scv0_2+PcvaCO_2目标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Scv0_2目标组相较(16.98%vs13.21%)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24h SOFA评分相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Scv0_2结合PcvaCO_2为目标液体复苏应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有明确临床应用价值,在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血流动力学、动静脉血气、组织氧代谢以及预后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有望成为创伤性休克患者救治生命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杨钧铭,张春,李畅波,禹德富,梁璃汇[8](2019)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早期检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早期检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心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cvO_2水平将其分为A组(ScvO_2≤65%,25例)与B组(ScvO_2>65%,35例)。观察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ScvO_2及SaO_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ICU治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术后2 h,患者术后6 h的ScvO_2水平逐渐下降,术后12 h时逐渐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 h,患者的SaO2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B组的ICU治疗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显着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及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显着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vO_2是衡量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早期患者组织氧供需平衡较为敏感的指标,ScvO_2过低则并发症发生率增高,预后较差,因而ScvO_2可作为预测并发症和预后的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6期)

陈细桢,赖玲凤,陈素丽[9](2019)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监测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病情变化的预警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结局将所有入选者分为存活组106例和死亡组14例。监测患儿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分析其变化趋势与患儿结局的关系。结果存活组患儿ScvO_2最高值、最低值及均值依次为(73. 04±5. 22)%、(55. 12±5. 76)%、(63. 42±5. 36)%,死亡组患儿依次为(57. 79±7. 87)%、(40. 07±8. 31)%、(47. 29±6. 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ScvO_2均值≤45%的患儿中病死率为57. 14%,ScvO_2均值45%<~65%的患儿中病死率为11. 63%,ScvO_2均值> 65%的患儿中病死率为1. 59%,不同ScvO_2均值患儿的临床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 310,P <0. 01)。结论动态监测ScvO_2可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病情起到预警作用,应密切监测患儿的ScvO_2变化趋势,并进行干预治疗,评估患儿预后。(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期刊2019年01期)

赵春香,郑艳安,王瑞刚[10](2018)在《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纳洛酮联合用于脑复苏的效果及对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乳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纳洛酮联合用于脑复苏的效果,以及对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血乳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脑复苏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纳洛酮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后行ScVO2、血乳酸、脑氧供观察,并行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预后评定,比较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二组患者ScVO2、脑氧供、ADL评分、GOS评分增加,而血乳酸、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患者ScVO_2[(89.7±3.8)%]、脑氧供[(627.4±36.5)ml/min·m~2]、ADL评分(81.8±3.5)分、GOS评分(4.6±0.3)分、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0.1±4.6)%、(551.8±29.4ml/min·m~2、(65.1±2.9)分、(4.0±0.4)分、80.0%,而血乳酸(1.8±0.3)mmol/L、NIHSS评分(9.6±1.1)分低于对照组(2.6±0.4)mmol/L、(18.7±1.3)分(P均<0.05)。结论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纳洛酮联合用于脑复苏效果显着,可提高患者ScVO_2水平,降低血乳酸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与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相关性及ScvO_2对PPH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30例。分别记录患者失血前后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ScvO_2值及失血量,分析患者失血前后HCT差值(ΔHCT)、Hb差值(ΔHb)、ScvO_2差值(ΔScvO_2)与PPH失血量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ΔScvO_2对PPH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失血前后患者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后ScvO_2较失血前降低(P<0.05)。ΔHb、ΔHCT与失血量无相关性(P>0.05),ΔScvO_2与失血量呈负相关(r=-0.817,P<0.001)。ΔScvO_2诊断PPH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95%CI:0.657~0.991,P=0.003)。以ΔScvO_2=-6.90为诊断界点时,其对PPH的诊断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9.4%。结论ΔScvO_2与PPH失血量呈负相关,可以作为PPH患者失血量评估及辅助诊断的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丽,李正艳,秦玲,林宇斌,温建立.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评估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2].张慧明,许慧,廖文彦.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及辅助诊断价值[J].天津医药.2019

[3].谭哲君,莫文庆,梁斐,梁慧娟,陶剑锋.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9

[4].韩伟智,朱刚,武晓升,薛庆华,年夫顺.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9

[5].刘璇,林凤,管亚慧.重症肺炎患者动脉血乳酸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意义[J].当代医学.2019

[6].罗大林,施露,杨传香.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乳酸清除率在休克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9

[7].王琪.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在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9

[8].杨钧铭,张春,李畅波,禹德富,梁璃汇.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早期检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9].陈细桢,赖玲凤,陈素丽.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意义[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

[10].赵春香,郑艳安,王瑞刚.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纳洛酮联合用于脑复苏的效果及对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乳酸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8

标签:;  ;  ;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论文-李丽,李正艳,秦玲,林宇斌,温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