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酵母细胞论文-王万清,宋海霞

固定化酵母细胞论文-王万清,宋海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定化酵母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教学,生物实验

固定化酵母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王万清,宋海霞[1](2019)在《借力发力:寻找让实验课更高效的支点——以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学实验课承载着传授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等教育教学任务。基于学情和教学任务的教学设计、高水平的实验演示利于学生掌握实验要领。教师在实验课前充分预试,培养实验小助手,在实验课上调配好各种课程资源,细致、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悉心分析错误案例,是使实验课走向高效有序的恰当路径。(本文来源于《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09期)

张培娥,王建华[2](2019)在《基于科学探究的“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以学科素养为核心。而"科学探究"就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实验教学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也一直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受教学条件、实验器材等的限制,准备一节实验课难度大,费时费力,有时一节实验课结束,(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实验与装备》期刊2019年04期)

彭韶冲[3](2019)在《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改进与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教材中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步骤耗时长,不能在一节常规实验课中完成。对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改进和优化,大大缩短实验时间,而且通过改进发酵装置,让实验结果更加直观。(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19年14期)

孙秀梅[4](2019)在《围绕科学探究活动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科学探究活动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关系《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界定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赵占良老师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培训和经验交流会上提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本文来源于《教学考试》期刊2019年33期)

熊敏,王重力[5](2019)在《“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有关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教学效果,应主要从海藻酸钠溶液浓度、氯化钙溶液浓度、如何检验凝胶珠是否合格等方面加以注意,并掌握切合实际的操作方法,方便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讲解该实验,有利于实验成功。(本文来源于《实验教学与仪器》期刊2019年Z1期)

展敏芝[6](2019)在《借分组实验,攻克重难点——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教学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学习目标1.知道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作用和原理。2.分组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课后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叁、学习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研究的课题是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为什么我们要在学习了加酶洗衣粉以后要学习这个课题呢?围绕这个课题,我们需要研究哪些问题?比如我(本文来源于《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期刊2019年07期)

李立芹[7](2019)在《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生物选一“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活动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内容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生物实验操作能力。本文分别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实施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当下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生物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16期)

张小春[8](2018)在《如何教学“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是人教版生物选修1的重要实验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应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设置合适的实验铺垫,在预实验的基础上改善实验条件,在小组分工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实验结果,最后以原创的试题检验实验教学情况,并将实验延展到课堂之外。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落实生物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实验教学与仪器》期刊2018年11期)

贺斌[9](2018)在《光引发表面可控/活性接枝聚合固定化酵母细胞/酶制备生物乙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乙醇具有可再生、绿色环保、来源多样性的特点,是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发展方向。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是制取该生物能源的主要途径,目前面临成本较高、难以工业化应用的困境。通过对纤维素转化生物乙醇过程中所用微生物、酶的固定化,可以改善其对环境的耐受性、易于分离、实现重复利用,降低成本,是开发生物乙醇制备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基于光引发表面可控/活性接枝聚合技术,结合多种化学修饰方法,在聚合物基材表面引入了含官能团的聚合物刷及聚乙二醇(PEG)交联层,并实现了对纤维素酶及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探究了其在纤维素转化生物乙醇中的应用特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开发了在聚合物基材表面接枝含官能团聚合物刷固定化纤维素酶新方法,用于纤维素滤纸催化水解。首先通过紫外光激发的夺氢-偶合反应将异丙基硫杂蒽酮(ITX)半频哪醇“休眠种”引入到聚乙烯膜(LDPE)表面,其次在紫外光辐照下激活“休眠种”引发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PEGMA)活性接枝聚合,得到PEG聚合物刷。随后利用该反应可控/活性接枝聚合的特征,通过二次接枝,在紫外光下接枝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得到同时包含PEG“间隔”段和环氧官能团的嵌段聚合物刷。通过聚赖氨酸或乙二胺中的氨基与环氧基反应将官能团转化为氨基,最终利用戊二醛与纤维素酶和氨基聚合物刷的偶联反应,得到以聚合物刷共价固定纤维素酶的功能聚合物膜。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证实了嵌段聚合物刷的成功接枝及后续官能团转化反应。PEG“间隔”段长度为385 nm,可以增加酶与聚合物基材的距离,提高固定化酶的表面活动能力。通过聚赖氨酸和乙二胺氨化处理的聚合物刷的酶载率分别为2.58%和1.98%。固定化纤维素酶的酶膜进行重复催化9个批次,水解5.0 g·L-1滤纸,得到葡萄糖浓度从0.06 g·L-1持续增加到0.57 g·L-1。2、发展了以聚丙烯无纺布(PPF)为基材,基于可见光表面可控/活性交联接枝聚合原位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新方法。这一方法包含两步,首先,通过紫外光反应在PPF上引入ITX半频哪醇“休眠基”。之后在可见光激发下,“休眠基”可逆断开形成表面自由基引发含有酵母细胞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溶液聚合,形成交联PEG叁维“分子网布”并对酵母细胞原位包埋。通过表征证实大部分酵母细胞被包埋在交联网络内部,少量嵌在交联层表面,包埋酵母细胞活性优异。对聚合单体浓度、发酵温度、摇床转速、底物浓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发现在PEGDA浓度50%(v/v),葡萄糖浓度20 g·L-1,30 ℃,200 rpm时,乙醇产率最高为88.2%。经紫外光接枝包埋的酵母细胞的乙醇产率只有相同条件下使用可见光聚合包埋的1.12%,证实了可见光引发的优越性。在最优化条件下,固定化体系在25个批次(每个批次24 h)的间歇重复发酵过程中,相对乙醇产率维持在80.7±0.4%到95.5±6.3°%,发酵稳定性良好,说明酵母细胞在PEG分子网布内保持了较好的活性。同时,由于固定化体系成膜状,通过增加膜的数量,即可增大酵母细胞量,实现高底物浓度的转化,有利于工业应用。3、开发了 β-葡萄糖苷酶(BG)和酵母细胞分层共固定化技术,可实现同步糖化发酵生产生物乙醇。首先以PPF为基材,采用可见光表面可控/活性交联接枝聚合方法,以PEGDA为双官能团单体,将BG原位固定于基材表面。随后基于表面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的再引发特性,通过二次可见光接枝合成PEG“分子网布”并对酵母细胞进行原位固定,得到分层结构的酶/酵母细胞共固定体系。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证实BG与酵母细胞已被成功分层包埋,其中固定BG酶部分厚度为40μm,固定酵母细胞层厚度为30 μm,酶的固定化效率为98.09%,固定化BG的活性为游离酶的25%,酵母细胞的活性良好。通过分层固定化设计,以PEG分子网布的致密结构将酶与酵母细胞进行分隔,可有效地避免了酵母细胞与BG酶的互相干扰问题。分层固定化体系在重复发酵7个批次后,乙醇产率仍能维持在60%左右,体现出良好的操作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徐中华[10](2018)在《固定化季也蒙毕赤酵母SC1103细胞催化生物基呋喃选择性还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及糠醛是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可以通过碳水化合物脱水制备得到。HMF及糠醛中均含有醛基,选择性还原可分别合成2,5-二羟基呋喃(2,5-bis(hydroxymethyl)furan,BHMF)及糠醇。BHMF及糠醇是合成功能材料、药物、冠醚、农业化学品、合成纤维等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化学法是制备BHMF及糠醇的主要途径,但存在反应条件苛刻、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等问题;并且激烈的反应条件易促使不稳定的糠醛类化合物形成大量副产物,从而导致选择性不理想。生物催化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有望补充或取代化学方法用于合成BHMF及糠醇。然而生物催化HMF及糠醛转化仍颇具挑战,因为这两种底物对微生物细胞具有强烈的抑制和毒性作用。最近,本课题组报道了一株可耐受一定浓度HMF、且能合成BHMF的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 SC1103。但由于反应过程中使用游离野生型细胞作为催化剂,一方面不便于生物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另一方面底物耐受性仍较差,导致生产效率不理想。基于上述情况,本论文首先对酵母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随后,采用驯化与诱导相结合的方法极大地改善了野生型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 SC1103的催化性能。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将驯化细胞高密度固定在生物相容性海藻酸钙小球中,考察了固定化细胞的催化特性并研究了各关键因素对固定化细胞选择性还原HMF的影响,建立了高效、高选择性合成BHMF的生物催化途径。此外,对BHMF合成工艺进行放大研究,并对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以验证该生物催化方法的实用性。尝试采用廉价的水稻秸秆水解液取代辅底物葡萄糖,为开发经济性的生物催化工艺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建立的高效生物催化途径的普适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糠醇合成。结果表明,该菌会优先利用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作为碳源;最易利用蛋白胨、牛肉膏等有机氮源。在初始糖含量为60%的情况下,该菌仍能较好的生长。该菌可耐受的初始氯化钠浓度约为12%。该菌对酒精较敏感,当酒精浓度高于8%时,细胞生长停滞。该菌生长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6.0和30oC。季也蒙毕赤酵母SC1103经驯化、诱导及固定化后,其催化活性以及底物耐受水平均显着增加。当HMF浓度为200-300 mM时,以固定化细胞为催化剂,反应7-24 h后BHMF产率为82-85%,选择性为99%。在放大合成中,7 h内体系中积累了高达181 mM的BHMF,其时空收率约为3.3 g·L~(-1)·h~(-1);经简单的有机溶剂萃取,产物回收率达92%,纯度约为90%。此外,固定化细胞表现出较好的操作稳定性,重复使用4次后细胞存活率仍为70%。以水稻秸秆水解液替代葡萄糖作为辅底物,BHMF产率为88%,选择性约为89%。将该体系应用于糠醇的合成中,以葡萄糖为辅底物时糠醇产率显着高于以甘油和甲酸钠为辅底物的产率。在糠醇的放大合成中,当糠醛浓度为200 mM时,在7 h内积累了大约157 mM的糠醇,糠醇产率为79%。经有机溶剂萃取后,产物回收率为90%,纯度约为88%。采用底物分批流加方式,反应11 h后糠醇浓度为178 mM。本研究不仅初步阐明了固定化细胞催化HMF及糠醛选择性还原反应的特性及规律,丰富了生物催化生物基平台化合物高值化转化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将为大规模合成BHMF及糠醇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固定化酵母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以学科素养为核心。而"科学探究"就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实验教学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也一直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受教学条件、实验器材等的限制,准备一节实验课难度大,费时费力,有时一节实验课结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定化酵母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万清,宋海霞.借力发力:寻找让实验课更高效的支点——以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

[2].张培娥,王建华.基于科学探究的“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教学[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9

[3].彭韶冲.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改进与教学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

[4].孙秀梅.围绕科学探究活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教学为例[J].教学考试.2019

[5].熊敏,王重力.“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有关问题的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

[6].展敏芝.借分组实验,攻克重难点——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教学设计为例[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

[7].李立芹.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生物选一“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J].才智.2019

[8].张小春.如何教学“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

[9].贺斌.光引发表面可控/活性接枝聚合固定化酵母细胞/酶制备生物乙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10].徐中华.固定化季也蒙毕赤酵母SC1103细胞催化生物基呋喃选择性还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标签:;  ;  ;  

固定化酵母细胞论文-王万清,宋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