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行车销售点

上海自行车销售点

一、上海地区自行车销售分布点(论文文献综述)

尤金红[1](2020)在《县域公共自行车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沂南县为例》文中认为

邱梦海[2](2020)在《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等原因,许多工业区或荒废或被迫迁出城市,普遍存在经济效率低下,能耗大且污染环境,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全,阻碍城市道路网络等问题,妨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既有城市工业区更新势在必行。目前佛山市既有工业区改造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选择佛山市既有工业区进行相关研究,尝试为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更新再利用的实践提供相关建议与指引。本文运用“城市网络分析”与“城市双修”理论和方法,探究了佛山市工业发展历史脉络与相关政策法规,针对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对比研究;从土地整合、产业升级、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等不同层面,探索了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通过对佛山工业发展历史的梳理,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工业行业、所有制与分布区域的演变进行探索,并在大量统计工作的基础上绘制了分布区域演变图;通过对佛山相关政策和法规的研究,发现了其存在的两个问题:社会效益重视不足与对城市环境、形态和风貌重视不足。此外,形成了大数据与城市网络分析结合的步行网络以及配套设施定量评价方法,以及大数据获取与处理方式,据此提出五个评价指标:Reach、Straightness、冗余指标、寻找客流量与客流中间性。根据“城市网络分析”与“城市双修”理论,提炼出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整体性原则、渐进式原则、集约性原则、地域性原则与人性化原则的五原则;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对比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经验,提出土地整合模式与策略、“退2进3”、“退2进2.5”、“退2进居”等产业升级策略;基于“城市双修”凝练形成了城市空间与形态修补、肌理修补和风貌修补策略,以及污染治理与废物再利用、被动式建筑节能改造的生态恢复策略;基于城市网络分析与“城市双修”原则提出了步行路网梳。

周永[3](2020)在《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传统农业的“三高”生产方式容易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土壤质量下降、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以及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产品质量的提升。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增产增收以及改善产品质量和保护环境资源的一种生产方式。本文综合应用生态学、地理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等相关理论,梳理了关于生态农业的理论内涵、空间区位、发展进程等状况,依据空间统计方法探究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的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现有的空间格局和生态农业适宜性情况对洞庭湖区生态农业进行整体规划布局,选择生态农业核心区兰溪镇新月村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探究,并提出对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洞庭湖区的生态农业分布点呈显着性集聚特征,并逐渐形成了以南洞庭湖区兰溪镇为核心,沿周边乡镇向四周辐射发展的基本格局。(2)根据洞庭湖区的生态农业分布点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结合基本的土地分类,场地内水系、道路、坡度、坡向以及地区的高程等矢量和空间数据综合探究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的适宜性,并依据适宜性结果将区域规划为“一带、两轴、三心、九区”:“一带”是指环洞庭湖泊区生态农业产业带;“两轴”是指环湖东、西部生态农业景观轴;“三心”指三市核心规划区;“九区”是指九大特色生态农业区。(3)以兰溪镇新月村为例进行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借鉴相关优秀案例的设计理念、原则以及手法,并结合场地现状和相关发展模式完成景观设计,并提出对洞庭湖区的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程秀[4](2020)在《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文中认为绿色生活方式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的一种生活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绿色生活方式变革正逐步从国家主导的“政府行动”转向社会主导的“集体行动”,政策效用正逐渐成为实现这种转向的关键因素。然而,在政策制定者与目标群体两类行为主体分离的现实情境下,目标群体对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响应并不理想。绿色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表现为单一、强势的政府行动,而目标群体的行动严重滞后,结果导致政策意图落空甚至政策失灵。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些政策更多属于制定者视角的政策,而不是目标群体视角的政策。或者说,制定者视角的决策效用与目标群体视角的体验效用并不一致,甚至存在很大的“效用错位”。二者的错位暗含着政府在引导城市居民绿色生活过程中出现了微观个体接受意愿层面与政策方向层面的分离,致使相关政策达不到预期的实施效果。因此,有必要从效用错位的视角剖析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解析政策对绿色生活方式变革的引导效果。论文以政策效用错位为突破口,以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结合管理学、行为决策学、行为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社会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实证研究和仿真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效用错位视角下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理论框架建构。从二元视角解构政策效用,将政策效用错位界定为决策效用与体验效用的差值;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企业和社会环境五个维度论述了政策效用错位产生的原因;从组织基础、现实可能性和主观动机三个方面解析了政策效用错位的形成机制;将政策制定者与目标群体两个行为主体纳入同一测量框架,构建了具有可测量特征的政策效用错位度模型;发现了政策效用错位度的异质性、非负性、对象性和内隐性四个基本属性并设计了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测量流程。(2)政策决策效用评估模型的构建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的测算。构建了包括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反馈的政策决策效用四维评估模型;设计了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反馈的赋值标准;从中央政府各部委网站、北大法宝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了1991至2019年我国颁布的447条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从颁布年度、政策数量、发布主体、主体间合作和政策类型等方面展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基于赋值标准完成了对政策文本的量化,采用模糊粗糙集方法计算了四维评估模型中各维度的权重,发现四个维度对政策决策效用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性,影响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政策措施(0.304)、政策目标(0.292)、政策反馈(0.218)和政策力度(0.186);基于四维评估模型计算了1991至2019年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实证结果显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在波动中呈显着的增加趋势,且2019年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最高,达到3.79。(3)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测量及其影响机理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在文献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政策体验效用的多维概念框架,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界定为功能体验效用、成本体验效用、社会体验效用、情感体验效用和绿色体验效用五个维度;将社会互动分解为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关系特征和信息特征四个维度;构建了包括阶层认同、自主学习能力、偏好、象征价值关注度、规范内化、专业知识水平、社会互动等新变量的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利用正式调研数据测量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并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均值为3.18;在五个维度上的测量均值具有显着差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色体验效用(均值为3.87)、社会体验效用(均值为3.21)、情感体验效用(均值为3.15)、功能体验效用(均值为2.93)和成本体验效用(均值为2.76);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存在7类主范畴影响因素,且它们之间存在5种典型关系结构,分别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性,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直接作用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通过心理授权感知作用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反作用于心理授权感知,社会互动和推行程度、实施成本等政策因素能够调节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4)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计算与仿真。首先,基于文本量化测算的政策决策效用和问卷调查测量的政策体验效用,计算了1991年以来我国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发现我国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存在显着的政策效用错位,并且政策效用错位度在波动中呈增强态势,近三年的效用错位度约在0.50至0.60之间。其次,依据政策效用错位度测量模型和修正后的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利用Matlab2017b软件对情境干预下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演化进行了仿真。发现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受到社会互动和政策因素等情境变量的影响,表现为社会互动结构特征越高、功能特征越高、关系特征越高、信息特征越高、政策普及程度越高、政策执行效度越高,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越低,均衡性越好;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货币成本越高、非货币成本越高,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越高,均衡性越差。同时,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与其均衡性还受到互动信息发送方选择方式的影响。在随机关系网络、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中,错位优先方式下居民的政策效用错位度低于随机选择与关系优先方式,关系优先方式下政策效用错位度的均衡性优于随机选择与错位优先方式,且随机选择方式下政策效用错位度最高,均衡性最差。最后,论文提出错位容忍系数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政策决策效用与体验效用的比值;从社会互动产生规范性影响和信息性影响两个方面构建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函数,基于问卷调查的第一手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设定,利用Anylogic 8.3软件探究在社会互动情境下,感知便利性和错位容忍系数对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群体决策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错位容忍系数和感知便利性显着促进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此外,本研究发现错位容忍系数在低感知便利性情境中呈“钝化”现象,即随着感知便利性的降低,错位容忍系数对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小。(5)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促进政策研究。从目标群体、社会环境、政策本身以及政策执行四个方向,个体与群体因素、心理授权感知、社会互动与政策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政策体验和政策决策六个层面构建了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政策建议框架,提出了源泉型建议、枢纽型建议、助推型建议、靶向型建议、内促型建议和滋养型建议。论文有图93幅,表121个,参考文献246篇。

杨颖[5](2020)在《“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研究 ——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加速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城市空间的紧缺与粗放,国内大多高端信息产业区在此规划下诞生,加之道路空间对机动车通行功能的偏斜,进一步压缩了街道活动空间,使得高端信息产业区成为街道生活空间不足的典型代表。同时,由于高端信息产业区在建设标准、产值贡献、产业模式及人群特征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街道场所功能及街道空间品质的提升更加迫切。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存量潜力空间补充街道活动空间成为高端信息产业区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突破红线关注于红线外空间对于街道空间补充的作用,成为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和解决街道活动空间不足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六个章节,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为相关基础研究,首先对突破红线相关的街景设计和高端信息产业区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明确本文在既往研究中的位置及应发展的方向。其次对本文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突破红线相关的街景设计理论进行分析,提炼借鉴之处;第二部分(第三章)是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研究,通过对高端信息产业区的典型代表——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红线内外空间现状及街道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分析街道问题的成因,明确突破红线对解决街道生活空间缺失问题的必要性。其次通过调研、采访及问卷明确影响高端信息产业区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并形成弹性判定的方式,得出高端信息产业区突破红线下的外向型、中性型及内向型的三种空间属性分类,为区域街景设计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三部分(第四章)为突破红线导向下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策略的提出。在突破红线下空间属性分类的基础上,首先提出街景设计的原则及目标,其次通过空间规划更新策略、空间整治设计策略及一体化街景设计的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升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品质;第四部分(第五、六章)为突破红线导向下上地信息路街景设计实践,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为例进行街景的改造设计,并对全文进行总结反思。通过对突破红线导向下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高端信息产业区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得出高端信息产业区在突破红线下的空间属性分类。(2)提出针对于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的策略。在街道规划层面策略更新下,对红线内、外空间进行设计提升,最终通过内外空间整合形成一体化街景,解决区域街道空间不足的问题,弥补高端信息产业区街道景观提升研究的缺失。

丁盼[6](2020)在《网络服务影响下的社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体验性团购等新型消费方式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甚至是交往方式。网络购物更加轻松快捷的满足居民在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体验性团购带给消费者真实的消费体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社区商业面对着新的机遇。新形势下,社区商业的发展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提升自身来应对这些变化。本文研究主要包括过往研究的铺排、网络服务与实体商业和居民个人出行三者相关性研究、网络影响下空间布局变化趋势以及布局建议三部分内容。首先梳理国内外社区规划、商业布局以及互联网相关的理论要点,总结网络服务、实体商业以及个人出行相互关系的有关结论与经验,由此制定研究思路,选择调研对象并发放问卷,获取居民日常消费行为信息。然后,通过网络商家调研和居民使用网络服务情况调研,了解网络对于实体商业和居民使用需求影响;通过网络影响下居民出行行为调研,刻画个体不同需求强度活动对“互联网+社区商业”空间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出行特征。之后结合三个案例社区,引入时间变量,分别对2012年与2018年社区商业的业态数量和空间布局图进行对比,总结出互联网介入后,社区商业在数量上和空间上的变化,以此辨析互联网对社区商业的影响机制;之后将不同业态的社区商业空间与居民出行空间进行对比,反映空间布局与居民行为之间相关或者错位关系,反映网络出现后,社区商业在满足居民日常需求方面的不足。最后,基于网络服务影响,对社区商业变化趋势做出总结,并结合生活圈对社区商业布局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论:(1)网络兴起后,居民消费变化与活动空间趋势:网络购物便利性增强,居民购物行为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碎片化”,与其他日常行为的界限模糊;同时愿意接受更远距离的购物、游憩,实现多目的出行;更注重消费体验,购买服务的比例上升,对便利性要求更高。(2)网络服务与社区商业的结合,不仅对社区商业的业态产生影响,同时对社区商业空间布局的演变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业态数量上,网络服务对社区商业产生促进与替代并存的影响;而在空间布局上,产生了进一步聚集与进一步分散并存的影响;在空间发展趋势上,形成多中心聚集与多方向扩散的网状发展趋势。(3)根据以上分析,提出社区商业会呈现“点+轴”网状发展的趋势,构建社区商业中心、生活次街两个层级的社区商业;同时提出社区商业结合体验空间布局的策略。

李纪臻[7](2020)在《台北市无私家车化发展潜力与实施路径》文中研究指明私家车导向的社会发展已造成城市环境问题与社会不公平,许多城市出现实践少车化甚至无私家车化发展趋势,城市关注主体从汽车需求转向市民生活质量与安全。台北市经百年公共交通建设,今日仅有12%市民使用私家车出行。台北市低私家车出行率背景下,研究通过建构城市无车化潜力空间分析模型,以城市客观建成环境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评估区域无车化潜力,推进城市无私家车建设政策与实践路径。城市无车化潜力分析模型使用台北市街道尺度、出行特性为分析基础,对台北市进行无车化「源」值、道路路网质量分析、生活圈质量分析,提出台北市无车化潜力空间分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台北市无车化空间潜力分析结果「源」值分析结果显示台北市整体极高源值分布分散。核心区以大同区、中山区、万华区极高源值组成较为聚集;郊区内湖区最分散。总道路路网质量分析结果显示台北市整体以低道路路网质量覆盖面积最广,而极低道路路网质量分布分散。极高道路路网质量主分布于核心区大同区、中山区、松山区,万华区,中正区无极高道路路网质量分布;郊区文山区、内湖区相较于北投区、南港区、士林区总体道路路网质量较高。总生活圈质量结果显示核心区仅万华区无极高生活圈质量分布,大安区涵盖最大面积的极高生活圈质量分布,反观郊区皆无极高生活圈质量分布。台北市总生活圈质量整体呈现核心区向郊区递减趋势。台北市无车化潜力空间分析分布整体结果显示,实施无私家车潜力区主要集中于核心区,仅万华区没有实施无私家车潜力区;核心区仅有少量且区域不连续的不适合无车政策区。郊区仅士林区义信里为实施无私家车潜力区,北投区、士林区拥有最大面积不适合无车政策区,推测区域内多山以及高限制开发区,限制了在人口数量与密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等要素为主要原因。二、台北市无车化潜力区与未来公共交通建设分析结果迭加捷运系统建置规划的新站点与台北市无车化空间潜力分析分布,23个新站点都没有位于实施无私家车潜力区,位于第一阶段无车化政策潜力区最多,共9个。未来捷运系统新建选址没有公共资源重复或浪费,新站点在提升区域无车化潜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显示台北市无车化潜力分析的合理性。三、台北市无车化建设建议及潜力区优化平衡核心区房价减少郊区化,保持核心区全天活力,减少通勤距离及通勤量,降低市民对私家车依赖性。提高整体土地利用混合度及公共服务点密度分布平衡。无车区政策发展保持区域连续性及完整性,以数据分析推演优先改进区域,提高实践合理性与科学性,提供城市逐步无车化发展研究提供基础。

玉宇飞[8](2019)在《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文中指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到民生及社会安定,柳州市政府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几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快速建设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导致了许多中低收入者弃购,保障工作没有取得预想效果。经调研发现,保障性住房选址不当是较突出问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研究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影响因素,构建属于柳州市保障性住房的选址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保障性住房选址的研究成果,以及先进城市保障性住房选址和建设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提炼出保障性住房选址的一般影响因素;其次,对柳州市已实施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进行调研,归纳影响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的特殊性因素;再次,构建以土地成本、公共交通、营建模式、配套服务设施、就业机会等为主的影响因素研究体系,结合柳州市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特点构建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模型,并运用模型对候选地块进行量化分析。最后,对柳州市及广西其他城市在保障性住房选址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黎燊培[9](2019)在《桂阳县县城绿地健身圈规划研究》文中指出桂阳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部,县城内由蓉城区组团、工业园组团组成。全县共八条道路对外连接,其中5条为区域绿道,交通便利。县内绿地资源较丰富,但规划建设公园时,缺少对体育运动资源进行规划,导致运动健身资源的分布量较少。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各类疾病患病率的提升,人们已经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政府在此方面也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但目前健身圈的构建仅停留在理论的构建,许多配套设施未完善导致健身圈实施缓慢,同时城市在规划初期未专门对运动健身用地进行专项规划,所以在运动健身场馆以及设施会相对欠缺。因此本论文以此为契机对健身圈的进一步探讨,从城市绿地系统的角度去探索健身圈的建设。以桂阳县县城绿地健身圈规划进行相关分研究探讨及规划实践。通过以健身圈的概念研究分析,进行绿地健身圈的理论探讨,提出其概念、功能、类型、内容、构建步骤。同时据桂阳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桂阳县城市总体规划、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总体要求,对桂阳县城的基本情况以及公园绿地建设、运动健身配套设施、社会运动健身场所、学校运动健身场、现状绿道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地调查分发现:桂阳县公园绿地面积为4034154.85平方米,规划建设各类公园共32处,桂阳县城蓉城组团与工业园组团人口共40万人,产业支柱为第一产业。据调查分析发现以下问题:公共运动健身空间较少,分布不均匀;运动健身配套设施建设水平较差;公园绿地广场内部及外部未形成完整系统网,缺少联系;现有公园绿地广场服务半径未能完全覆盖居民区;现未合理利用优势资源进行相关规划;运用风景园林学、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绿地健身圈规划理论等,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分析,对桂阳县县城绿地健身圈进行总体规划,打造“一廊、六组团、多圈层、绿网连接”的绿地健身圈总体布局,以满足居民的出行及运动健身的需求,集运动健身、休闲观光、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交通通勤于一体的绿地健身圈。通过调查与分析,对绿地健身圈进行规划,根据其居住人群的覆盖、公园绿地广场的集聚来布局健身圈层,绿地健身圈主要以层次型、功能型、时间型、空间型来展开布局。层次型分为市域型健身圈、城市型健身圈、社区型健身圈。功能型分为运动健身型健身圈、文化型健身圈、科普教育型健身圈、休闲观光型健身圈。时间型分为15分钟型健身圈、30分钟型健身圈、60分钟型健身圈。空间型分为公园绿地型健身圈、社会资源型健身圈、学校型健身圈。与此同时构建市域、城市、社区健身圈绿道规划将健身圈内的运动健身场所连接,形成绿地健身圈。此外,针对每个公园绿地广场的功能定位、运动场馆及设施的建设、绿地健身圈的衔接规划、健身圈驿站分布进行分类规划,并对桂阳县县城绿地健身圈进行分期建设规划,预期建设共计绿道约130km,运动健身场馆共计76处。同时为完善桂阳县县城绿地健身圈规划体系,提出推行各类潜在的健身空间的共享化,加快开放各类社会资源,如学校、小区等各类单位空闲的资源,保证规划能如期实施。以及建立绿地健身圈管理体系,必须建立运动健身设施维护的长效机制,强化各区域负责建设维护辖区内公共体育设施的属地管理责任。利用绿地对健身圈的构建,将绿地与健身资源进行整合,零散的运动健身资源、运动健身资源短缺的问题将得以解决,为城市居民提供运动健身点,强身健体,真正地推广全民健身运动。通过对桂阳县县城绿地健身圈规划的建设,响应国家对全民健身的号召,利用本土资源,打造一条可健身、可游赏、可学习的多功能绿地健身圈,力争全市一流、全省知名、全国范例的绿地健身圈规划。

刘晓阳[10](2019)在《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过程及集聚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提出,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了传统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将农村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村——淘宝村。淘宝村作为“互联网+农村”的典型产物,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淘宝村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少的不均衡发展状态,同时关于淘宝村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使得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淘宝村集聚过程、集聚机理研究相对缺乏。河南省淘宝村个数占据中西部地区一半以上的数量,其淘宝村的繁荣发展对提升中西部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推进欠发达地区淘宝村的加速崛起。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选取2016年河南省13个淘宝村作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取问卷数据,运用最邻近距离法、空间可视化、逐步回归等方法探讨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过程及集聚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从河南省淘宝村网集聚类型看,主要分为“企业分销+产业基础+品牌效应”、“闪培模式+政府培育+地域特色”、“农户+家庭作坊+电商平台”、“专业市场+资源优势”四种类型。其中,“企业分销+产业基础+品牌效应”是指在当地产业特色的基础上,网商通过购买当地优势企业的商品所有权并在电商平台转售出去而形成淘宝村的类型。“闪培模式+政府培育+地域特色”是指在政府和闪讯公司的合作和引导下,依托于当地特有产品,对村民进行短时期的网店经营培训,从而发展成为淘宝村。“农户+家庭作坊+电商平台”是指基于当地产业基础,通过网商带头人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以“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方式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的淘宝村。“专业市场+资源优势”是指在拥有当地特有资源的基础上,依赖附近专业市场充足的货源,并在能人示范效应带动下,形成淘宝村网商集聚。(2)从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形成过程看,整体上划分为前期萌芽阶段与后期扩散阶段,但由于每个淘宝村发育时间、驱动因素等不同,因此各个淘宝村的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来看,淘宝村网商发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发形成的淘宝村,其发展过程主要划分为萌芽阶段和扩张阶段。在萌芽初期,一批凭借敢闯敢拼的精神的创业能人率先开设淘宝店,通过对网店经营不断的探索和学习取得成功。在扩张阶段,在能人效应的影响下,村民通过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等方式传播和扩散,促进网商数量的快速增长。另一类是依托政府支持,与闪讯公司进行合作,对村民进行网商经营的培训,在短时间内形成淘宝村。(3)从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演化分析看,在淘宝村网商空间特征方面,桑坡村、石佛寺村与贺庄村、郭店村、马屯村的网商在空间分布中呈现出显着的集聚特征;霍庄村、和尚杨村、平乐村、掘山村的网商呈现出随机分布的特征;其余淘宝村的网商在空间上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从空间演化过程看,河南省淘宝村的网商由零散点状分布,逐渐通过亲朋关系、地缘关系等方式传播,并在空间上呈现出无序扩散的状态,最后形成淘宝村网商集聚;从空间分布位置看,依托于当地企业和交通条件,考虑到产品的运输条件,淘宝村网商主要在靠近企业或市场和村内交通主干道两侧集中分布。(4)从河南省淘宝村网集聚机理看,淘宝村网商集聚主要是在农户、社会网络、产业基础、互联网环境、政府行为等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农户是淘宝村网商集聚的关键力量,开创者的成功为村民提供了示范效应,带动村民之间传播和扩散;社会网络促使淘宝村网商加速扩散,是推动淘宝村网商集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产业基础是淘宝村网商发展的先决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淘宝村网商集聚的形成和发展;互联网环境中电商环境与电商平台的发展促进了淘宝村网商的产生,为淘宝村网商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销售平台;政府行为是引导淘宝村网商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淘宝村网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配套资源和政策支持。

二、上海地区自行车销售分布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地区自行车销售分布点(论文提纲范文)

(2)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发展模式的转变
        1.1.2 既有工业区更新与再利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读
        1.3.1 既有城市工业区
        1.3.2 城市网络分析
        1.3.3 “城市双修”理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
        1.4.2 国内研究
        1.4.3 佛山既有城市工业区更新相关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6.1 城市网络分析
        1.6.2 大数据法
        1.6.3 图表分析法
        1.6.4 对比分析法
第二章 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相关理论
    2.1 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相关理论概述
    2.2 城市网络分析
        2.2.1 Reach
        2.2.2 Straightness
        2.2.3 寻找客流量
        2.2.4 客流中间性
        2.2.5 冗余指标(冗余路径)
        2.2.6 UNA分析前准备
        2.2.7 基于城市网络分析的评价模型
    2.3 城市双修
        2.3.1 “城市双修”相关理论
        2.3.2 “城市双修”理念内涵
        2.3.3 佛山既有工业区城市空间提升与再利用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发展脉络
    3.1 佛山市工业发展脉络
        3.1.1 原始手工业萌芽时期(1840年之前)
        3.1.2 西方近代工业传入与传统工业衰败(1840-1949年)
        3.1.3 传统工业的复苏(1949-1978年)
        3.1.4 工业结构的变化与新型工业兴起(1979年至今)
    3.2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分布特点
    3.3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改造进程
    3.4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再利用相关政策解读
        3.4.1 相关政策法规总结
        3.4.2 相关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典例对比分析
    4.1 案例选取原则
        4.1.1 典型性原则
        4.1.2 多样性原则
    4.2 案例概况与城市肌理
        4.2.1 广佛商贸城
        4.2.2 陈大滘工业园
        4.2.3 邓岗工业园
        4.2.4 顺德糖厂
        4.2.5 南风古灶
        4.2.6 对比分析小结
    4.3 UNA分析
        4.3.1 POI核密度与Reach分析
        4.3.2 Straightness与冗余指标分析
        4.3.3 客流中间性与寻找客流量分析
    4.4 案例对比分析总结
        4.4.1 案例概况与城市肌理
        4.4.2 Straightness与冗余指标
        4.4.3 Reach、寻找客流量与客流中间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
    5.1 土地整合策略
        5.1.1 土地整合模式
        5.1.2 土地整合具体方式
    5.2 产业升级策略
        5.2.1 “退2进3”模式
        5.2.2 “退2进2.5”模式
        5.2.3 “退2进绿”模式
        5.2.4 “退2进居”模式
        5.2.5 产业协同升级
    5.3 城市修补策略
        5.3.1 空间与形态修补
        5.3.2 肌理修补
        5.3.3 风貌修补
    5.4 生态修复策略
        5.4.1 污染治理与废物再利用
        5.4.2 被动式为主的建筑节能改造
    5.5 基于UNA分析的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
        5.5.1 基于UNA分析的策略研究框架
        5.5.2 步行交通梳理策略
        5.5.3 配套设施修补策略
        5.5.4 公共空间塑造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6.1.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6.1.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生态农业研究进展
        1.5.1 生态农业的概念
        1.5.2 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
        1.5.3 国内生态农业的发展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1.7 小结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质地貌
        2.1.4 河流水文
        2.1.5 生物资源
    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生态环境问题
        2.3.1 洞庭湖区水域面积逐年减少
        2.3.2 湖区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2.3.3 动植物资源数量的不断下降
    2.4 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2.5 小结
第3章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空间格局探究
    3.1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空间分异
        3.1.1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类型分布特征
        3.1.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空间离散指数分析
        3.1.3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空间分布曲线
        3.1.4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空间聚类分析
    3.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区域分布探究
        3.2.1 洞庭湖区各类型生态农业聚集区分析
        3.2.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热点区探究
    3.3 小结
第4章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
    4.1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规划
        4.1.1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4.1.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适宜性评价
        4.1.3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区域规划
    4.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设计——以兰溪镇新月村为例
        4.2.1 实例设计场地探究
        4.2.2 相关案例分析
        4.2.3 生态农业景观设计策略
        4.2.4 兰溪镇新月村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4.3 小结
第5章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5.1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5.1.1 对生态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
        5.1.2 规范管理注重产业规划
        5.1.3 打造精品特色品牌
    5.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5.2.1 重点开发生态农业地区规划建设
        5.2.2 重点治理农业生态环境
        5.2.3 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技术
        5.2.4 完善地区生态农业政策体系
        5.2.5 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
        5.2.6 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改进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研究
    2.2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相关研究
    2.3 决策效用的相关研究
    2.4 体验效用的相关研究
    2.5 效用错位的相关研究
    2.6 研究述评
    2.7 本章小结
3 政策效用错位的概念、形成根源与量化模型
    3.1 政策效用错位的概念范畴
    3.2 政策效用错位的产生原因
    3.3 政策效用错位的形成机制
    3.4 政策效用错位量化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测量
    4.1 决策效用的量化标准与评估模型
    4.2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梳理
    4.3 决策效用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与界定
    5.2 影响机理的研究假设提出
    5.3 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5.4 本章小结
6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6.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6.2 正式量表与样本情况
    6.3 正式量表的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测量及影响机理分析
    7.1 体验效用的测量与差异性分析
    7.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7.3 体验效用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7.4 个体-群体因素对体验效用的影响效果分析
    7.5 心理授权感知的中介效应分析
    7.6 体验效用对心理授权感知的影响效果分析
    7.7 社会互动的调节作用检验
    7.8 政策因素的调节作用检验
    7.9 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修正
    7.10 本章小结
8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与仿真
    8.1 效用错位度的测量
    8.2 情境干预下效用错位度的仿真
    8.3 效用错位对群体决策影响效果的仿真
    8.4 本章小结
9 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政策建议
    9.1 源泉型建议
    9.2 枢纽型建议
    9.3 助推型建议
    9.4 靶向型建议
    9.5 内促型建议
    9.6 滋养型建议
    9.7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研究 ——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突破红线导向下相关街景设计研究综述
        1.3.2 高端信息产业区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基础理论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红线
        2.1.2 高端信息产业区
        2.1.3 街景
    2.2 概念间关联性分析
        2.2.1 红线对街景设计的影响与作用
        2.2.2 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的重要性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完整街道理论
        2.3.2 共生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突破红线下的街道空间属性研判
    3.1 上地街道空间现状分析
        3.1.1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概况
        3.1.2 上地街道红线内外空间现状分析
    3.2 上地街道使用者特征及行为模式调研
        3.2.1 上地街道使用者特征分析
        3.2.2 上地街道使用者行为模式调研
        3.2.3 相关利益者诉求分析
    3.3 现状问题成因分析
        3.3.1 规划阶段方向性偏失
        3.3.2 空间分配与利用不当
    3.4 突破红线的必要性与契合性
        3.4.1 存量发展的政策导向
        3.4.2 存量空间整合的潜力
        3.4.3 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3.4.4 一体化系统的重要性
    3.5 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研究
        3.5.1 突破红线的复杂性分析
        3.5.2 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研究
        3.5.3 突破红线的判定方法研究
    3.6 突破红线下的空间属性分类
        3.6.1 外向型
        3.6.2 中性型
        3.6.3 内向型
    3.7 本章小结
4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策略研究
    4.1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街景设计原则
        4.1.1 完整性原则
        4.1.2 人本位原则
        4.1.3 公共性原则
    4.2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街景设计目标
        4.2.1 环境形象提升
        4.2.2 多维弹性设计
        4.2.3 健康活力生活
    4.3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空间规划更新策略
        4.3.1 优化道路通行效率
        4.3.2 合理布局停放设施
        4.3.3 完善公共空间体系
    4.4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空间整治设计策略
        4.4.1 红线外空间改造设计策略
        4.4.2 红线内空间整合优化策略
        4.4.3 红线内外空间一体化整合策略
    4.5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一体化街景保障机制
        4.5.1 权属相关的红线外空间
        4.5.2 无关权属的红线内空间
    4.6 本章小结
5 突破红线导向下上地信息路街景设计实践
    5.1 信息路红线内外空间现状
        5.1.1 红线内空间现状
        5.1.2 红线外空间现状
    5.2 街道规划层面的指导与影响
        5.2.1 打通路网连通性
        5.2.2 合理布局停车场
    5.3 信息路红线外空间突破程度分类判定
        5.3.1 客观物质条件判定
        5.3.2 主观利益方意愿修正
        5.3.3 信息路红线外空间突破程度分类
    5.4 信息路突破红线下的一体化街景设计
        5.4.1 红线外空间的改造设计
        5.4.2 红线内空间的整合优化
        5.4.3 一体化街景的过渡衔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图片索引
附录-Ⅲ表格索引
附录-Ⅳ调研问卷

(6)网络服务影响下的社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分析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概念解析与研究思路
    2.1 国内外社区商业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1 国外社区规划与商业理论发展
        2.1.2 国内社区商业研究现状综述
    2.2 国内外社区商业发展实践
        2.2.1 国外社区商业发展实践以及特征
        2.2.2 国内社区商业发展变化以及调研认识
        2.2.3 国外社区商业对我国社区商业发展启示
    2.3 国内外网络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2.3.1 国外网络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2.3.2 国内网络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2.4 相关概念解析
        2.4.1 本文研究的“社区”的概念
        2.4.2 社区商业的概念
        2.4.3 网络服务的概念
    2.5 网络服务与社区商业相关性
        2.5.1 互联网+社区商业
        2.5.2 互联网、个人出行、实体社区商业空间三者的思辨关系
    2.6 研究思路
第三章 网络服务与社区实体商业相关影响分析
    3.1 类型一:网络购物与社区实体商业相关影响调研
        3.1.1 问卷设计与样本概况
        3.1.2 调研对象网络购物消费需求及特征
        3.1.3 网络影响下社区零售商业核心竞争力
    3.2 类型二:体验性团购“O2O”与社区实体商业相关影响调研
        3.2.1 研究过程
        3.2.2 体验性团购的空间位置分析
        3.2.3 体验性团购问卷调研
        3.2.4 体验性团购发展的驱动机制
    3.3 类型三:社区生活“O2O”与社区实体商业相关影响调研
        3.3.1 社区“O2O”调研
        3.3.2 社区“O2O”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3.3.3 社区“O2O”优势
    3.4 类型四:网络催生出的新的商业服务相关影响调研
        3.4.1 物流
        3.4.2 社区金融
        3.4.3 社区物业
    3.5 章末总结
        3.5.1 网络服务对于社区居民行为模式的影响
        3.5.2 网络服务与社区商业设施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网络服务影响下的社区商业空间布局调研与分析
    4.1 研究概括
        4.1.1 本章研究思路
        4.1.2 案例选取
        4.1.3 问卷设计与发放概况
    4.2 网络影响下居民日常消费出行特征
        4.2.1 与网络服务相关的活动划分
        4.2.2 常到访设施的出行距离以及生活圈划分
        4.2.3 不同模式下出行特征分析
    4.3 西园新村社区
        4.3.1 社区概况
        4.3.2 西园新村社区商业业态更新调研
        4.3.3 西园新村社区商业整体空间变化
        4.3.4 西园新村社区业态空间布局与居民活动空间关系
    4.4 国际花都社区
        4.4.1 社区概况
        4.4.2 国际花都社区商业业态更新调研
        4.4.3 国际花都社区商业整体空间变化
        4.4.4 国际花都社区业态空间布局与居民活动空间关系
    4.5 东海星城社区
        4.5.1 社区概况
        4.5.2 东海星城社区商业业态更新调研
        4.5.3 东海星城社区商业整体空间变化
        4.5.4 东海星城社区业态空间布局与居民活动空间关系
    4.6 章末总结
        4.6.1 进一步聚集与进一步扩散与再聚集
        4.6.2 替代与促进并存
第五章 网络服务影响下社区商业空间布局趋势及规划策略
    5.1 网络影响下居民行为需求变化
        5.1.1 便捷可达
        5.1.2 体验化、社交化需求
        5.1.3 专业化需求
        5.1.4 个性化需求
    5.2 网络服务影响下社区商业空间布局趋势
        5.2.1 空间布局趋势
        5.2.2 空间利用方式
    5.3 网络服务影响下,社区商服设施空间布局策略
        5.3.1 宜步行的社区单元(网络化交通结构)
        5.3.2 构建邻里中心与街道两个层级的社区商业服务圈
        5.3.3 营造地域特色和体验空间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网络服务调研问卷
附录2

(7)台北市无私家车化发展潜力与实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1.4 研究区域选择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无车城市相关研究
        2.1.1 文献研究方向概述
        2.1.2 无车化发展的正面影响
        2.1.3 无车城市发展阻碍
    2.2 无车城市概念发展与定义
        2.2.1 私家车普及与无车化运动
        2.2.2 无车城市发展核心概念与准则
    2.3 无车城市建设
        2.3.1 私家车减量政策阶段
        2.3.2 短期无私家车政策阶段
        2.3.3 地区永久无私家车政策阶段
        2.3.4 大尺度永久无私家车政策
    2.4 城市空间与公共出行评价方法
        2.4.1 城市建成环境与公共生活综合评价方法
        2.4.2 建成环境因子对交通行为影响
    2.5 第二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述及交通分析
    3.1 台北市城市发展概述
        3.1.1 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概述
        3.1.2 台北市建成环境-街屋与道路
    3.2 台北市交通系统发展
        3.2.1 台北市公交车
        3.2.2 台北市捷运系统
        3.2.3 台北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Youbike微笑单车
    3.3 台北市居民出行交通特性
        3.3.1 台北市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
        3.3.2 台北市民出行目的与时间
    3.4 第三章小结
第四章 无车化城市空间现况潜力分析模型建构
    4.1 城市无车化空间潜力分析模型建构
    4.2 空间检验分析工具
        4.2.1 Arc GIS网络分析工具
        4.2.2 空间设计网络分析
        4.2.3 社会经济空间分析
    4.3 分析数据描述
第五章 台北市无车化城市空间现况潜力分析
    5.1 台北市无车化潜力「源」值分析
        5.1.1 台北市建筑密度分布
        5.1.2 台北市人口数量分布
        5.1.3 台北市无车化潜力总「源」值
    5.2 台北市无车化潜力道路路网质量分析
        5.2.1 台北市基础路网
        5.2.2 台北市无车化总道路路网质量
    5.3 台北市无车化生活圈质量分析
        5.3.1 台北市区域活力
        5.3.2 台北市公共交通便利性
        5.3.3 台北市可负担住房
        5.3.4 台北市无车化潜力总生活圈质量
第六章 台北市无车化潜力空间分布与实施路径
    6.1 台北市无车化潜力空间分布
        6.1.1 无车化潜力整体空间分布
        6.1.2 台北市核心区无车化潜力区
    6.2 台北市无车化潜力区与政策比较
        6.2.1 台北市无车化潜力区与现况无车区
        6.2.2 台北市无车化潜力区与未来公共交通建设比较
    6.3 台北市无车区潜力优化与实施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分析模型参数
附录 B 分析结果详细数据
附录 C 分析因子加权赋值表
致谢
附件

(8)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重点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保障性住房概念及选址理论
    2.1 保障性住房概念及建设意义
        2.1.1 保障性住房相关概念
        2.1.2 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的意义
    2.2 保障性住房案例分析
        2.2.1 香港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及选址特点
        2.2.2 新加坡组屋空间分布的经验
        2.2.3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选址经验分析
    2.3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选址理论
        2.3.1 列斐佛尔的社会空间理论
        2.3.2 空间失配理论
        2.3.3 混合居住理论
        2.3.4 住房选址模型
    2.4 保障性住房选址的一般影响因素
        2.4.1 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成本因素
        2.4.2 公共交通因素
        2.4.3 配套服务设施因素
第三章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及影响选址的因素分析
    3.1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效果
        3.1.1 柳州市总体情况介绍
        3.1.2 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
        3.1.3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3.2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分析
        3.2.1 “十三五”期间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分析
        3.2.2 保障性住房需求与用地供给分析
        3.2.3 保障性住房规划控制指标分析
    3.3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实施效果评价
        3.3.1 A项目选址依据及效果评价
        3.3.2 B项目选址依据及效果评价
        3.3.3 C项目选址依据及效果评价
    3.4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群体满意度调查
        3.4.1 居住群体满意度调查及访谈结果的数据统计
        3.4.2 与选址相关的突出问题访谈成果分析
第四章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模型构建
    4.1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特殊影响因素分析
        4.1.1 工业用地转性改造因素
        4.1.2 交通出行方式因素
        4.1.3 营建模式因素
        4.1.4 就业与人才吸引因素
    4.2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模型构建与条件设定
        4.2.1 选址模型建立基础
        4.2.2 选址模型构建的设定条件
        4.2.3 柳州市适用的参数确定
    4.3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模型的应用与分析印证
        4.3.1 选址模型应用结果与居住群体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印证
        4.3.2 D项目情况简介
        4.3.3 D项目候选地块量化对比及决策
第五章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对策及启示
    5.1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对策
        5.1.1 行政管理方面的对策
        5.1.2 空间失配的对策
        5.1.3 公共交通的对策
        5.1.4 营建模式的对策
        5.1.5 就业失稳的对策
    5.2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对广西其他城市的启示
        5.2.1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功能升级面临挑战
        5.2.2 新旧城区综合设施不完善,现代化城市建设面临挑战
        5.2.3 选址模型用于其他城市时的参数调整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桂阳县县城绿地健身圈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规划背景
    1.2 规划目的与意义
        1.2.1 规划目的
        1.2.2 规划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
        1.3.2 相关理论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4 健身圈规划存在的不足
    1.4 规划内容
    1.5 规划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2.1 国外优秀案例分析
        2.1.1 美国体育公园系统
        2.1.2 芬兰Turku市体育健身计划
        2.1.3 摄政公园群规划
    2.2 国内优秀案例分析
        2.2.1 北京市东城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区)
        2.2.2 上海杨浦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区)
        2.2.3 吉首市城市“15分钟健身圈”构建规划
3 “绿地健身圈”规划理论探讨
    3.1 “绿地健身圈”概念的提出
    3.2 “绿地健身圈”的功能
    3.3 健身运动的类型
    3.4 “绿地健身圈”的类型
    3.5 “绿地健身圈”的构成
    3.6 “绿地健身圈”的构建步骤
4 桂阳县县城绿地系统概况与规划分析
    4.1 桂阳县县城概况
        4.1.1 桂阳县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4.1.2 桂阳县社会经济条件
        4.1.3 桂阳县资源条件
        4.1.4 桂阳县环境质量条件
        4.1.5 桂阳县各类规划资源分析
    4.2 桂阳县上位规划解读
        4.2.1 《桂阳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
        4.2.2 《桂阳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016-2030)》
        4.2.3 《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4.2.4 桂阳县上位规划解读总结
    4.3 桂阳县县城绿地健身圈规划分析
        4.3.1 桂阳县公园及体育空间设施现状分析
    4.4 出行需求分析
        4.4.1 城市人口现状及预测
        4.4.2 人口密度分析
        4.4.3 游客人数增长情况
    4.5 建设可行性分析
        4.5.1 健身圈建设可行性分析
        4.5.2 健身圈绿道建设可行性分析
5 桂阳县县城绿地健身圈规划
    5.1 规划总则
        5.1.1 规划指导思想
        5.1.2 规划依据
        5.1.3 规划定性、定位
        5.1.4 规划范围
        5.1.5 规划期限
        5.1.6 规划原则
        5.1.7 规划策略
    5.2 桂阳县绿地健身圈总体布局
        5.2.1 健身圈规划结构
        5.2.2 健身圈规划布局
    5.3 桂阳县绿地健身圈分类规划
        5.3.1 层次型分类
        5.3.2 功能型分类
        5.3.3 时间型分类
        5.3.4 空间型分类
    5.4 桂阳县绿地健身圈绿道规划
        5.4.1 市域健身圈绿道规划
        5.4.2 城市健身圈绿道规划
        5.4.3 社区健身圈绿道规划
    5.5 绿地健身圈健身场所规划
        5.5.1 健身场所功能定位与类型
        5.5.2 健身场所的环境容量测算
    5.6 桂阳县绿地健身圈专项规划
        5.6.1 区域绿道系统连接规划
        5.6.2 健身圈驿站分布规划
    5.7 分期建设规划
        5.7.1 一期建设规划
        5.7.2 二期建设规划
    5.8 桂阳县县城绿地健身圈规划体系完善
        5.8.1 推行各类潜在健身空间的共享化
        5.8.2 建立绿地健身圈管理体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附件

(10)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过程及集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1 研究方法
        1.2.2 数据来源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电子商务的研究
        2.2.2 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
        2.2.3 专业村形成机理的研究
        2.2.4 淘宝村演化过程研究
        2.2.5 淘宝村集聚的影响因素
    2.3 研究评述
3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相关概念辨析
    3.2 理论基础
        3.2.1 创新扩散理论
        3.2.2 路径依赖理论
        3.2.3 产业空间集聚理论
    3.3 分析框架
4 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的形成过程与演化分析
    4.1 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类型划分
    4.2 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形成过程
        4.2.1 “企业分销+产业基础+品牌效应”型淘宝村网商集聚过程
        4.2.2 “闪培模式+政府培育+地域特色”型淘宝村网商集聚过程
        4.2.3 “农户+家庭作坊+电商平台”型淘宝村网商集聚过程
        4.2.4 “专业市场+资源优势”型淘宝村网商集聚过程
    4.3 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演化分析
        4.3.1 “企业分销+产业基础+品牌效应”型淘宝村网商集聚演化分析
        4.3.2 “闪培模式+政府培育+地域特色”型淘宝村网商集聚演化分析
        4.3.3 “农户+家庭作坊+电商平台”型淘宝村网商集聚演化分析
        4.3.4 “专业市场+资源优势”型淘宝村网商集聚演化分析
5 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机理
    5.1 四种类型下的淘宝村网商集聚机理
        5.1.1 企业分销+产业基础+品牌效应
        5.1.2 闪培模式+政府培育+地域特色
        5.1.3 农户+家庭作坊+电商平台
        5.1.4 专业市场+资源优势
    5.2 河南省淘宝村整体网商集聚机理
        5.2.1 农户“动机-利益-共赢”的意识是网商集聚的关键力量
        5.2.2 “亲缘、血缘、地缘”的网络关系促使淘宝村网商加速扩散
        5.2.3 特色的产业基础优势是淘宝村网商发展的先决条件
        5.2.4 蓬勃发展的电商环境促进了淘宝村网商集聚的产生
        5.2.5 “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行为是淘宝村网商集聚的重要支撑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及不足
        6.2.1 创新点
        6.2.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上海地区自行车销售分布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县域公共自行车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沂南县为例[D]. 尤金红. 华东政法大学, 2020
  • [2]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研究[D]. 邱梦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D]. 周永. 南华大学, 2020(01)
  • [4]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D]. 程秀.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研究 ——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例[D]. 杨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网络服务影响下的社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D]. 丁盼.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台北市无私家车化发展潜力与实施路径[D]. 李纪臻. 北京大学, 2020(03)
  • [8]柳州市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D]. 玉宇飞. 广西大学, 2019(03)
  • [9]桂阳县县城绿地健身圈规划研究[D]. 黎燊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10]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过程及集聚机理研究[D]. 刘晓阳.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上海自行车销售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