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粘结预应力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装配式结构,现浇结构,pushover分析,时程分析
无粘结预应力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张娇磊,李进,李书锋,范香艳,邓乐[1](2019)在《基于Pushover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pushover弹塑性分析某实例无粘结预应力预制RC框架结构,对其整体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并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加以比较。使用有限元软件PKPM和SAP2000进行预应力结构设计、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在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处自定义塑性铰本构关系。通过施加X方向倒叁角和均匀分布两种荷载对结构进行弹塑性推覆分析,去快速分析结构的塑性铰的发展规律和分布规律、层间位移角、破坏机制进行分析讨论。并选用叁条地震波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pushover分析结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装配式抗震性能较为优良,可作为工程设计人员一种参考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19-10-18)
石婷[2](2019)在《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应用逐渐扩大,但适用于其结构的连接方法与理论研究尚有欠缺。与此同时近年来装配式结构倒塌事情屡有发生,结构抗连续倒塌的研究对结构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相比于有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结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结构的研究还甚少,本文针对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参照国内一现有的2层2跨平面框架倒塌试验,借助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模并对其加以侧向力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得: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体现出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本文所采用的梁、柱单元类型、塑性铰本构关系、以及建模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为抗连续倒塌分析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2)采用拆除构件法,借助于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对无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取了失效点不同位移量的塑性铰分布,并以荷载储备系数LRR为定量指标得:在拆除长边中柱后,剩余上部结构抗连续倒塌极限承载能力最弱。同时结构不同部位的抗连续倒塌机制也不同,并不是结构所有的部位都存在悬链线机制。(3)借助于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对无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进行了拆除构件分析。结果表明:拆除失效柱后,结构弯矩、剪力、轴力的分布形式与原结构相比发生了变化,剩余结构内力进行了重分布;与失效柱相连梁、相邻柱构件变化明显,这些梁柱构件更易发生连锁破坏导致结构发生连续倒塌;远离拆除柱端的负弯矩以及剪力增幅显着,对整体框架来说,横向影响幅度大于纵向。与1倍荷载下的非线性静力分析结果一致,在正常使用情况下,4种工况均不会发生连续倒塌,根据不同柱失效时失效点位移由小到大排序为:内部柱失效、短边中柱失效、长边中柱失效、角柱失效。综上,角柱、长边中柱失效对预应力筋为装配式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显着,设计时,应注意加强角柱和长边中柱构件构造。无粘结预应力筋为装配式框架结构提供了足够的储备荷载可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连续倒塌。(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王中阳,车佳玲,陈宙颖[3](2019)在《基于性能的预制无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估不同地震作用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利用Perform-3D有限元软件对8层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分析得到了该种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破坏状态概率曲线以及结构破坏概率矩阵。分析结果表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基本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性能要求。罕遇地震下,结构具有较低的倒塌概率,为评估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缪明金,苏小卒[4](2018)在《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竖向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预应力型钢混凝土(PSRC)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完成了在梁中设置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两榀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在竖向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并采用ABAQUS有限元模型对试验曲线进行数值模拟。试验所得滞回曲线基本继承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滞回曲线饱满的特点,并且有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滞回曲线的捏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优异的抗裂性能及裂缝闭合能力,以及较好的耗能能力和变形延性。ABAQUS计算所得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符合程度较好,模拟得到了滞回曲线的捏拢效应以及荷载下降段,说明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特别是所采用的损伤因子计算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江西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宁显东[5](2018)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大跨度结构中应用较多,主要解决混凝土抗拉能力低下的问题。目前,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性能的相关研究较为少见。故此,文章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精细化有限元建模,运用拟静力非线性的方法研究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局部损伤情况下的抗倒塌性能,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文章首先以现有的倒塌试验作为参照,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3层4跨平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试验和跨间竖向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框架内力重分布的试验进行精细化有限元建模,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好吻合,验证了文章所采用的本构关系、单元类型以及建模分析方法的正确性;2)在此基础上,文章以跨高比、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非预应力配筋率及预应力作用为主要变量,设计了 7个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和5个普通混凝土框架结构试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平面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跨高比、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及预应力作用对结构的抗倒塌极限承载力影响显着,而张拉控制应力对其影响不大;考虑悬链线机制与不考虑情况相比,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倒塌极限承载力提高了 9%~20%;采用能量法将数值模拟所得的静力倒塌荷载换算为等效动力荷载,得到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增大系数(DIF)介于1.11~1.15之间;3)采用非线性静力Pushdown分析方法,对叁维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楼层不同失效柱剩余上部结构抗倒塌极限承载力大小情况如下:长边中柱失效>内部柱失效>角柱失效>短边中柱失效;同部位不同楼层剩余上部结构抗倒塌极限承载力随着被拆除承重柱的上移而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高峰,熊学玉,苑辉,张金香,郭晋欣[6](2018)在《大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前期研究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 369—2016)的编制,主要介绍了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的抗弯承载力、刚度、裂缝计算方法、规范中计算公式的来源以及基于延性控制的竖向抗震设计方法。在塑性及延性性能基础上给出了型钢、预应力筋及受力筋配置量的参考值,对于该结构基于性能的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作用。最后对该结构形式的不足与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其推广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08期)
潘毅,陈侠辉,姚蕴艺,邓开来[7](2017)在《基于抽柱法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的防连续倒塌性能,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中的梁柱节点单元模拟无粘结预应力梁柱节点,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采用抽柱法对一栋6层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和现浇框架结构进行连续倒塌分析,得到了抽柱后关键构件的内力时程曲线和失效点的竖向位移时程曲线,最后模拟了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和现浇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抽除中柱后,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倒塌荷载极限值比现浇框架结构高24.2%;在抽除边柱后,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倒塌荷载极限值比现浇框架结构则高35.7%。在柱截面尺寸和配筋相同、梁截面尺寸和受弯承载力相同的情况下,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优于现浇框架结构。(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7年12期)
王天宇[8](2017)在《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同时拥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在大跨、重载、转换层等形式中的使用越来越多。本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13榀两层两跨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对其进行地震波和低周反复作用下的反应分析,具体工作如下:(1)对比了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特点,对已有分析结果进行统计。(2)对比分析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和型钢混凝土框架的水平极限位移值,得出了一些数据供后续章节参考,还验证了降温法在预应力的模拟中的可行性。(3)对两层两跨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进行模态分析,观察模型在前几阶主要振型下的振型图,得出模型的动力性能。(4)通过以柱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压比、剪跨比、柱含钢率、柱箍筋配箍率、张拉控制应力为变量建立的13组不同的两层两跨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以ANSYS为基础编制天津波的APDL语言代码,开展其在地震波作用下框架的模拟分析,研究6种参数的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5)以ANSYS为基础编制低周反复作用的APDL语言代码,对13组框架开展其在来回循环水平位移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分析,考察结构的骨架曲线,试验结果良好。(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7-10-01)
夏向荣,王宝功,张继明[9](2017)在《大跨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工程实例对大跨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大跨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降低了楼层中主次梁高度,减少了梁的自重,提高了净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建筑结构稳定性,在大跨度结构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7年25期)
程思嫄,廖继飞,古巍,张晓燕[10](2017)在《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BAQUS软件对预应力装配式框架中节点开展了低周反复加载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结合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中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试验,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对应框架节点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预制装配式框架节点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能较好的吻合,证明了有限元模拟手段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7年23期)
无粘结预应力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应用逐渐扩大,但适用于其结构的连接方法与理论研究尚有欠缺。与此同时近年来装配式结构倒塌事情屡有发生,结构抗连续倒塌的研究对结构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相比于有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结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结构的研究还甚少,本文针对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参照国内一现有的2层2跨平面框架倒塌试验,借助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模并对其加以侧向力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得: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体现出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本文所采用的梁、柱单元类型、塑性铰本构关系、以及建模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为抗连续倒塌分析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2)采用拆除构件法,借助于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对无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取了失效点不同位移量的塑性铰分布,并以荷载储备系数LRR为定量指标得:在拆除长边中柱后,剩余上部结构抗连续倒塌极限承载能力最弱。同时结构不同部位的抗连续倒塌机制也不同,并不是结构所有的部位都存在悬链线机制。(3)借助于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对无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进行了拆除构件分析。结果表明:拆除失效柱后,结构弯矩、剪力、轴力的分布形式与原结构相比发生了变化,剩余结构内力进行了重分布;与失效柱相连梁、相邻柱构件变化明显,这些梁柱构件更易发生连锁破坏导致结构发生连续倒塌;远离拆除柱端的负弯矩以及剪力增幅显着,对整体框架来说,横向影响幅度大于纵向。与1倍荷载下的非线性静力分析结果一致,在正常使用情况下,4种工况均不会发生连续倒塌,根据不同柱失效时失效点位移由小到大排序为:内部柱失效、短边中柱失效、长边中柱失效、角柱失效。综上,角柱、长边中柱失效对预应力筋为装配式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显着,设计时,应注意加强角柱和长边中柱构件构造。无粘结预应力筋为装配式框架结构提供了足够的储备荷载可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连续倒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粘结预应力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娇磊,李进,李书锋,范香艳,邓乐.基于Pushover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19
[2].石婷.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9
[3].王中阳,车佳玲,陈宙颖.基于性能的预制无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J].科技通报.2019
[4].缪明金,苏小卒.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竖向抗震性能研究[J].江西科学.2018
[5].宁显东.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D].广西大学.2018
[6].高峰,熊学玉,苑辉,张金香,郭晋欣.大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18
[7].潘毅,陈侠辉,姚蕴艺,邓开来.基于抽柱法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J].工程力学.2017
[8].王天宇.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
[9].夏向荣,王宝功,张继明.大跨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7
[10].程思嫄,廖继飞,古巍,张晓燕.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分析[J].山西建筑.2017
标签:装配式结构; 现浇结构; pushover分析; 时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