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男生论文-陆彩凤

护理专业男生论文-陆彩凤

导读:本文包含了护理专业男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职业认同感,护理专业,男生,提高学习动力

护理专业男生论文文献综述

陆彩凤[1](2019)在《职业认同感在提高护理专业男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健康及养生的关注、患者个体化的极大需求及护理行业的蓬勃发展,医院对护士这个行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护士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学历层次等要求也逐渐变高,特别是男护在护理岗位上越来越受到医院及患者的欢迎,这可能与男护在体力、心理承受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方面与女护士相比较占据优势有很大关系。尽管男护前景如此明朗,但可能因世俗观念的影响男护在医院的处境相对尴尬,这就造成了男护的职业认同感较低。(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36期)

黄煦[2](2019)在《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关注和个性化的医护需求日益增加,对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男护士进入护理行业成为必然的趋势。相对于女护士而言,男护士具有更稳定的心理素质、更出色的体力和反应能力等优势,他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为护理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使护理工作变得更加合理和完善。总的来说男护士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但由于传统世俗的观念、社会地位和自身喜好等原因,医疗机构男护士的比例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护理专业男生对护士职业认同也存在矛盾和偏差,需要引起相关护理院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经过文献查找和分析,发现国内关于男护生职业认同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针对广西护理专业男护生研究更少,已有相关研究只针对某一所高校或特定年级展开,研究范围窄,缺乏一定代表性。本论文不仅对南宁市医科院校叁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男生和部分南宁市叁甲医院在职男护士的职业认同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还对他们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访谈,弥补了广西医科院校护理专业在职业认同教育领域研究的不足,为护理专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建议。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设计编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护生职业认同问卷》。《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用于调查采集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数据和其他一般情况数据。《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包括职业选择动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认同、职业获益及满足感、职业生涯规划5个维度,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926。本次研究共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50份,去除漏选或错选等无效问卷,有效问卷327份,另有43名在职男护士有效问卷,最终采集有效问卷370份。所收集资料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录入和统计学分析,一般情况调查表用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护士职业认同相关计量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根据影响因子差异性结果,分析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尤其是学校因素的影响效力。分析结果显示,在5个维度得分排序方面,职业选择动机方面均值最高,职业收益及满足感均值最低,表明男护生在职业选择方面能够自我决策,具有自主权,对职业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但在职业待遇、满足感、职业社会地位方面还希望有进一步提升。在横向比较各因素的影响效力中,学校因素对男护生职业认同有较大影响,在是否开展职业认同课程,是否开展专门针对男护生职业认同的课程或活动等选项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相关院校对男护生少数群体重视不够,在传统培养女护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未能或较少开展针对男护生的思想、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活动,对男护生在职业认同等个人因素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在不同学习(工作)阶段的对比中,职业认同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大一>大二,大二>大叁,大叁>在职,也印证学校是否重视男护生职业认同的培养对于男护生增强职业认同十分重要。以往的研究文献显示,在家庭因素方面,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男护生职业认同产生显着性差异,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文化程度等变量对男护生职业认同均无显着性差异。由此可见,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改变,家庭对男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正在弱化。在访谈调查中,从以上叁所医科院校的高职护理专业男生中随机选取9人,再随机选取南宁市叁甲医院3名在职男护士,共计12人,采用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再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转录好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显示,在“职业行为动机”上,大多数被访谈者是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就读,对护理职业持乐观态度;在“职业目标效价”上,虽然被访谈者对护理职业都持有较高的评价,但谈及护理在社会上的地位时,大多数人认为急需提高;在“职业学习能力”上,各个学习(工作)阶段的被访谈者都有自己的困难和压力,并且认为学校里的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护理学习非常重要;在“职业自我实现需要”上,大部分被访谈者认为学校组织的专门针对男护生进行的课程、讲座、活动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有很大的影响。针对高职院校男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建议社会媒体多正面宣传男护士(生)的正面事例,转变人们对他们的传统观念,家庭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男护士(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建议学校从“优化课程设置,拓展社会实践”、“重视心理需求,关注男护生成长”、“加强正面引导,树立学习榜样”叁个方面来对男护生进行职业认同的培养,并且在对男护生教育管理的整体规划上,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男护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其职业认同。(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永琼,余华[3](2019)在《护理专业男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专业认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量护理专业男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专业认同,为减弱护理专业男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和提高专业认同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便利抽样选择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153名在校男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内隐联想测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以及护理专业认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男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普遍存在,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平均反应时分别为(1025.90±279.19)ms和(1666.38±679.32)ms,刻板印象强度大于600 ms,D值显着大于0;专业认同得分为(86.18±8.68)分,表现认同。影响其职业刻板印象因素为:专业认同分数、年级、专业认知(均P<0.05),且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专业认同成反比(r=-0.704,P<0.01)。结论应采取多层次有针对性的专业认识教育,提高护理专业男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同时可从社会大众及学生的性别教育两方面着手以消除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林[4](2019)在《积极心理学对中职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的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中国的男护士人数占整个护士队伍的百分之一左右,这样的比例无法满足全社会对男护士的需求。中职护理专业是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护士的摇篮,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中男生数量占比非常少,这种比例无法培养足够的职业男护士,进而导致中职护理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以及男生适应不良的情况,为了解决中职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的问题,本文从当前中职护理专业男生专业适应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讲述了积极心理学对中职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的策略。(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13期)

王永琼,余华[5](2019)在《护理专业男生对护理专业认识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护理专业男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对男性从事护理专业的看法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护理专业男生采用质性非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资料进行录音、转录、编码归类并提炼主题,访谈人数视达到信息饱和而定。结果护理专业男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随着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断明确、对自己的角色逐渐清晰,且易受到家人、教师及临床工作者的影响。结论随着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及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护理专业男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对男性从事护理的观点普遍变得积极;护理教育者应该根据其影响因素给予护理专业男生相应的专业认识教育。(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9年01期)

王永琼,余华[6](2018)在《护理专业本科男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男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专业认同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7年9月至12月,采用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问卷以及内隐联想测验对在校111名护理专业本科男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护理专业本科男生专业认同(85.00±8.46)分,为一般认同水平,各年级之间无差异(P>0.05);内隐联想测验中,D值显着大于0(t=21.390,P=0.000),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分别为(1 019.86±280.00) ms和(1 643.34±690.79) ms,刻板印象强度>600 ms;护理专业本科男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专业认同呈反比(r=-0.710,P=0.000)。结论护理教育者根据护理专业本科男生的特殊性加以干预,致力于消除护理专业本科男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和提高专业认同,最终稳定护理队伍。(本文来源于《护理管理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陈智堃[7](2018)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专业不再仅限于女生报考,虽然如此,社会上对于学习该专业的男生还是存在一些偏见,所以高职院校中护理专业的男生的心理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所以本文主要探究和分析的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他们产生这些心理状况的一些因素。本文主要是通过症状自评量表和问卷调查来获得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所得出的结果也会相对和该院校护理专业女生的心理状况相对比。文章会从叁个方面来分析学护理专业的男生的心理状况的产生以及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15期)

王继红[8](2017)在《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状况及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不同高校医学类专业男生240名(护理专业和非护理专业各120名),使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得分较低,叁个维度每题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强性、坚韧性、乐观性;护理专业与非护理专业在自强性(t=3.430,P=0.001)、乐观性(t=2.590,P=0.010)、坚韧性(t=2.079,P=0.039)及心理弹性总分(t=2.923,P=0.00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男护生在自强性(t=-2.057,P=0.042)、乐观性(t=-3.176,P=0.002)及心理弹性总分(t=-2.094,P=0.03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护生客观支持与自强性、乐观性、坚韧性、心理弹性总分均呈正相关(r=0.189~0.263,P<0.05);主观支持与自强性呈正相关(r=0.189,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自强性、乐观性、坚韧性、心理弹性总分均呈负相关(r=-0.332~0.206,P<0.05)。结论男护生心理弹性状况较差,且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7年24期)

吴欣,郑卫星,宋振[9](2018)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高职院校200名护理专业男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同时抽取该院校护理专业女生200名,其他专业男生200名作为对照。结果:一是护理专业男生除恐怖、偏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青年组;二是与同专业女生相比,护理专业男生各因子分除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外,其余均高;叁是与其他专业男生相比,护理专业男生在抑郁、焦虑两项因子上的得分较高,而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偏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02期)

邢国洁[10](2017)在《中职护理专业男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专业的发展及患者个性服务的需求,国内各医疗机构对于男护士需要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使越来越多的男生开始涉足护理岗位,男性以其旺盛的体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灵敏的反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着。近年国内医学院校招收护理专业男生人数逐年增加,以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为例:应社会的需求,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男生,总计62名,占当年招生总数的7.35%,从此之后男生的招收数量逐年增长,2016年招收护理学生460名,男生首次突破100人,占总数的17.9%。但男生真正接触这个职业后,一方面是男护士好的就业前景,难以割舍;另一方面世俗的观念、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原因,男生对从事护理专业是处出于个矛盾的状况。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不同特征护理专业男生职业认同比较、男护生选择专业的动机、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不愿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等方面着手,对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从整体来看,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不高,需要得到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在分析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不高时,结合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及个人原因,发现护理专业男生在职业认同上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男护生进入学校学习护理专业大多不是主动行为,所以在对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在对护理专业的认知上也存在很多的偏差。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大多数男护生都对护理行业没有规划,对护理行业没有准确的认识,而来自于社会,传统等各方面的压力也给男护生的在校学习造成了思想上的困扰和心理上的负担。本课题针对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男生职业认同低,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舆论宣传,树立男护形象;二是建立适宜、科学的教育教学环境;叁是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加职业认同感;四是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提升男护生职业竞争力;五是重视护理专业男生的临床实习。(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7-12-01)

护理专业男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关注和个性化的医护需求日益增加,对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男护士进入护理行业成为必然的趋势。相对于女护士而言,男护士具有更稳定的心理素质、更出色的体力和反应能力等优势,他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为护理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使护理工作变得更加合理和完善。总的来说男护士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但由于传统世俗的观念、社会地位和自身喜好等原因,医疗机构男护士的比例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护理专业男生对护士职业认同也存在矛盾和偏差,需要引起相关护理院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经过文献查找和分析,发现国内关于男护生职业认同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针对广西护理专业男护生研究更少,已有相关研究只针对某一所高校或特定年级展开,研究范围窄,缺乏一定代表性。本论文不仅对南宁市医科院校叁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男生和部分南宁市叁甲医院在职男护士的职业认同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还对他们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访谈,弥补了广西医科院校护理专业在职业认同教育领域研究的不足,为护理专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建议。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设计编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护生职业认同问卷》。《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用于调查采集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数据和其他一般情况数据。《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包括职业选择动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认同、职业获益及满足感、职业生涯规划5个维度,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926。本次研究共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50份,去除漏选或错选等无效问卷,有效问卷327份,另有43名在职男护士有效问卷,最终采集有效问卷370份。所收集资料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录入和统计学分析,一般情况调查表用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护士职业认同相关计量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根据影响因子差异性结果,分析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尤其是学校因素的影响效力。分析结果显示,在5个维度得分排序方面,职业选择动机方面均值最高,职业收益及满足感均值最低,表明男护生在职业选择方面能够自我决策,具有自主权,对职业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但在职业待遇、满足感、职业社会地位方面还希望有进一步提升。在横向比较各因素的影响效力中,学校因素对男护生职业认同有较大影响,在是否开展职业认同课程,是否开展专门针对男护生职业认同的课程或活动等选项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相关院校对男护生少数群体重视不够,在传统培养女护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未能或较少开展针对男护生的思想、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活动,对男护生在职业认同等个人因素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在不同学习(工作)阶段的对比中,职业认同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大一>大二,大二>大叁,大叁>在职,也印证学校是否重视男护生职业认同的培养对于男护生增强职业认同十分重要。以往的研究文献显示,在家庭因素方面,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男护生职业认同产生显着性差异,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文化程度等变量对男护生职业认同均无显着性差异。由此可见,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改变,家庭对男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正在弱化。在访谈调查中,从以上叁所医科院校的高职护理专业男生中随机选取9人,再随机选取南宁市叁甲医院3名在职男护士,共计12人,采用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再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转录好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显示,在“职业行为动机”上,大多数被访谈者是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就读,对护理职业持乐观态度;在“职业目标效价”上,虽然被访谈者对护理职业都持有较高的评价,但谈及护理在社会上的地位时,大多数人认为急需提高;在“职业学习能力”上,各个学习(工作)阶段的被访谈者都有自己的困难和压力,并且认为学校里的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护理学习非常重要;在“职业自我实现需要”上,大部分被访谈者认为学校组织的专门针对男护生进行的课程、讲座、活动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有很大的影响。针对高职院校男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建议社会媒体多正面宣传男护士(生)的正面事例,转变人们对他们的传统观念,家庭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男护士(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建议学校从“优化课程设置,拓展社会实践”、“重视心理需求,关注男护生成长”、“加强正面引导,树立学习榜样”叁个方面来对男护生进行职业认同的培养,并且在对男护生教育管理的整体规划上,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男护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其职业认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护理专业男生论文参考文献

[1].陆彩凤.职业认同感在提高护理专业男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9

[2].黄煦.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3].王永琼,余华.护理专业男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专业认同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

[4].王林.积极心理学对中职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的干预[J].科技视界.2019

[5].王永琼,余华.护理专业男生对护理专业认识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6].王永琼,余华.护理专业本科男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

[7].陈智堃.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8].王继红.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7

[9].吴欣,郑卫星,宋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10].邢国洁.中职护理专业男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7

标签:;  ;  ;  ;  

护理专业男生论文-陆彩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