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气候响应论文-刘晶晶,张生,李文宝,史小红,徐琼

区域气候响应论文-刘晶晶,张生,李文宝,史小红,徐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气候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标志物,正构烷烃,环境演变,全新世

区域气候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晶晶,张生,李文宝,史小红,徐琼[1](2019)在《近2400 a以来达里诺尔湖区域环境演变及其气候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东亚夏季风北部边缘的达里诺尔湖(以下简称"达里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岩芯的采集与测试分析,利用正构烷烃及相关指标讨论达里湖区域近2 400 a以来的环境演变及其气候响应。结果显示:达里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为C17~C33。其中,以C25为主峰的单峰形分布约占总样品量的57%;以C19、C25为主峰的双峰形分布约占30%;以C25、C27为主峰的双峰形分布约占13%。正构烷烃的指标参数变化显示,近2 400 a以来达里湖区域环境演变不仅与全球气候事件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而且受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及湖区冷暖变化的影响。将其变化分为6个阶段,其中阶段1、3、5 (75 a BP至今、985~600 a BP、2 180~1 550 a BP)为暖湿气候阶段,该阶段湖区有效湿度高,木本植物占据优势,水生植物生长茂盛,湖泊营养状态较好;阶段2、4、6 (600~75 a BP、1 550~985 a BP、2 355~2 180 a BP)为冷干气候阶段,该阶段菌藻类繁殖较快,草本植物比例增加,湖泊初级生产力较低。整体上,近2 400 a以来达里湖区域的气候变化由暖湿向冷干转变。(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孔春芳,岳永财,徐凯[2](2019)在《2000~2015年江汉平原区域植被NPP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2000~2015年江汉平原植被NPP,并利用线性回归与逐像元相关性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江汉平原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6年来江汉平原植被NPP的年总量在25.43~29.76 TgC之间,呈波动增加趋势;(2)江汉平原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不均匀特征,形成一系列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符合"丘陵-平原-河流-城市"的衰减趋势;(3)江汉平原NPP与年降水量、年均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83 7和0.498 5;经显着性检验可知,江汉平原NPP的产量与年降水量相关性较弱,而与年均温则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4)植被NPP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呈正相关的像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9.19%和83.41%,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腹部的农耕区域,说明江汉平原农耕区NPP的产量对年降水量与年均温的依赖性较强。(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6期)

陈娟,刘普幸[3](2019)在《胡杨叶黄期对气候变化的时空响应与区域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绿洲的41个胡杨分布区地面气象站点近57 a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Arc GIS的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Morlet小波功率谱、Mann-Kendall检验和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中国绿洲胡杨叶黄期的时空特征、区域增暖响应与差异。结果表明:近57 a来,中国绿洲胡杨叶黄起止日均明显推迟、叶黄期呈延长的变化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 72 d·(10a)~(-1)、1. 39 d·(10a)~(-1)(α≥0. 05)和0. 66 d·(10a)~(-1);胡杨叶黄起止日均呈自西南向东北逐渐提前的变化规律,其中,柴达木绿洲推迟趋势最明显,新疆南部绿洲不明显。除新疆北部外,叶黄期呈自南向北逐渐缩短的变化规律,空间差异十分明显;且分别存在2. 2 a、3. 0 a和5. 2~5. 6 a的短周期,与大气环流2~4 a和厄尔尼诺2~7 a的周期相吻合;胡杨叶黄起止日及叶黄期分别在2003年、1990年、1961年发生了突变,各绿洲区突变不尽相同;研究区胡杨叶黄起止日与叶黄期分别与前期(6—8月和7—9月)月平均气温、所在月(9—11月)平均气温呈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703、0. 697和0. 715 (α≥0. 001)。反映了中国绿洲胡杨叶黄期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既敏感又有区域差异。(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郭锐[4](2018)在《沈阳市1951—2013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区域蒸发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沈阳市1951—2013年气象要素数据,文章对沈阳市近63年的气象要素演变及其与区域蒸散发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近63年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气压呈现明显递减变化趋势,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无明显变化;各气象要素在夏季变化趋势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气象要素突变年份变异性较大,但均在1970年以后;日照时数和气温是区域主要两个影响气象因素,夏季两要素相关性更强,冬季相关性最弱。(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8年05期)

贺敏,魏江生,石亮,周梅,赵鹏武[5](2018)在《大兴安岭南段山杨径向生长和死亡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气候变化是否影响半干旱区树木的生长和死亡,应用年轮气候学及相关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赛罕乌拉地区山杨的生长和死亡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54—2012年间,研究区内的山杨径向生长与平均气温及最低气温呈负相关(P<0.05),1993年以后气温显着上升,树木径向生长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山杨径向生长只与当年5月的降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其他月份降水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着(P>0.05);气温升高是导致山杨径向生长量降低和死亡率增加的主导因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秦进[6](2018)在《基于树木年轮的秦岭林线典型树种对气候的响应与区域气温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已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供给地,同时也是气候变化敏感区与生态脆弱带。树木年轮作为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代用指标,对于分析生态系统响应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极其重要。本文基于秦岭腹地太白山及牛背梁林线逾200个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及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树芯的轮宽数据,结合研究区器测气象资料、NDVI资料及DEM数据,采用空间插值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周期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揭示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秦岭林线典型树种的响应模式,扩展秦岭林线地区历史气候、植被变化资料。通过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与进展:(1)太白山北坡太白红杉对气候响应的敏感度强于南坡。北坡太白红杉径向生长主要受初春至夏季气温的促进,南坡则主要受同期降水的抑制。太白山南、北坡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均受到初春—夏季气温及同期降水的控制,但是由于受到地形、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南北坡树木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显着的时段有所差异。北坡样地轮宽指数与当年和前一年1—6月平均气温皆为显着正相关关系,而南坡样地轮宽指数仅与当年5—6月平均气温通过显着性检验。南、北坡太白红杉径向生长都明显受到前一年6月降水“滞后效应”的一致影响,但北坡仅与当年8月的降水呈显着正相关,南坡与当年1—4月的平均降水量存在显着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气温因子的变化更易引起北坡太白红杉树轮宽度的变化,北坡样地处树轮宽度指数对气温变化更敏感。(2)随海拔升高,太白红杉对气温响应的敏感度先增强后减弱,对降水的敏感度则逐渐增强。影响不同海拔太白红杉树木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存在明确差异的:低海拔是2月和6月的气温;中海拔是6月气温和8月降雨量;高海拔为前一年10月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而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升高。在季节尺度上,气温对中海拔太白红杉径向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降水对高海拔太白红杉径向生长的抑制作用最突出。低海拔太白红杉对气温、降水的响应均相对较弱。(3)牛背梁林线巴山冷杉径向生长主要受生长季初期2月气温、降水耦合作用的控制。2月较高的气温及适量的降水是巴山冷杉最理想的生长条件。春夏季气温是巴山冷杉径向生长的主导因子,当年1—8月不同时段的平均气温普遍对巴山冷杉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1—2月平均气温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最为显着,而上年10—11月平均气温的“滞后作用”不可忽略。降水并非该区巴山冷杉生长的主导因子,但当年1—2月的降水过多会导致组织生长减缓;回归模型印证巴山冷杉树轮宽度年际变化是生长季初期气温、降水相互制衡、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推测巴山冷杉林带位置有向高海拔迁移的可能。(4)随海拔升高,巴山冷杉生长对气温响应的敏感度逐渐上升,但对降水的响应没有明确梯度特征。随海拔升高,巴山冷杉生长对气候的敏感性逐渐上升,但宽度年表的同步性和信号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不同海拔树轮宽度年表的气候响应结果基本一致,对气温的敏感性均较降水强,敏感时段为当年2—8月,差异主要体现在,高海拔树木受生长季末期8月气温的影响较重,中海拔树木受生长季前期3-4月降水和上年冬季10-11月气温的促进,而低海拔树木受初春1-2月降水的限制作用明显;对比分析低、中、高海拔3个回归模型中显着因子的变化趋势,发现气候变化可以促进巴山冷杉生长季的提前,但不同海拔树木的生长动态各异。上述结果表明,研究区林线不同海拔巴山冷杉生长对全球变化可能具有不同的响应机制。(5)秦岭林线两类典型树种树轮—气候响应关系存在显着差异,主导巴山冷杉径向生长的气候要素集中在当年1—2月,而太白红杉主要受3-6月气候要素的控制。随海拔升高,气温对太白红杉径向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而对巴山冷杉的影响恰好相反。春、夏季是两类树种径向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树木年轮生长的主要因素,但控制树木年轮宽度变化的气温和降水因子并不完全一致。整体上,巴山冷杉生长主要受冬季低温影响,而太白红杉生长则主要受生长季前期温度影响。随海拔升高,巴山冷杉对气温的敏感度上升,而太白红杉对气温的敏感度先增强后减弱。对于高海拔巴山冷杉有显着促进作用的气温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对高海拔太白红杉存在抑制作用的降水在逐渐减少,这种暖干化趋势可能会导致两类树种林线的爬升。(6)重建了过去144年太白山林线样地3—6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历史,揭示在1870—2013年间,太白红杉林线主要经历了 3次冷期和3次暖期的波动,与周边地区气温重建结果一致性较好。太白红杉轮宽指数与3—6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最显着,采用线性回归建立了两者的拟合模型,剔除重建方程中的1997、1998年之后,方差解释量达57.2%(调整自由度后为55.5%);重建气温序列显示偏冷时段平均跨度(16年)较偏暖时段平均跨度(10.8年)长,偏冷时段有:1870—1881年、1903—1918年和1977—1996;偏暖的时段有:1882—1892年、1919—1929年和1997—2013年;在1931—1978年这一时期,气温相对稳定,1988年之后升温强烈;周期分析显示近144年以来3—6月气温存在22—31a,18—22a以及10—13a的3个振荡周期,可能与大尺度气候驱动及太阳活动存在联系。(7)重建了过去146年太白山林线区的7月NDVI,揭示1868—2013年期间太白山林线植被出现了 5个生长良好的时段和6个生长较差的时段,与当地干湿程度存在重要关联。在7月NDVI与太白红杉树轮宽度相关性最显着的基础上,重建了太白山林线区1868—2013年7月的NDVI变化,结果表明太白山夏季植被覆盖率较高的时段为:1885—1896 年、1922—1932 年、1953—1964 年、1974—1980 年、2001—2007 年:植被覆盖较低的时段为:1868—1885 年、1907—1921 年、1933—1937 年、1948—1952 年、1965—1968年、1981—2001年。NDVI的重建结果在10年时间尺度上与宝鸡市干湿指数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2—3a,2—4a,5—7a和7—11a的周期变化特征,反映当地NDVI演化可能和大规模气候驱动之间存在联系。(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贺敏[7](2018)在《大兴安岭南段山杨径向生长和死亡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验证森林死亡现象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地区气温上升导致气候干旱化有较大概率的相关性这一假设,应用年轮气候学及相关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赛罕乌拉地区山杨的生长和死亡以及不同森林斑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山杨生长在1993年后出现与气温升高相反趋势,出现了下降。近年来该区域发现阔叶树种均呈现大面死亡,发现气温升高加速了该区域的山杨径向生长下降和死亡。2.(1)大、小森林斑块的径向生长和BAI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在气温发生突变后都呈下降的趋势。森林大斑块的山杨生长量大于森林小斑块的山杨生长量。(2)在径级比例中,小森林斑块里样本总体径级偏小,径级较大的树木较少,并且树种主要是山杨,树种较为单一,大的森林斑块相对于小的森林斑块而言径级分布是比较均匀,树种种类多。(3)在累计存活率中,山杨累积存活率面对区域气温的突然升高,干旱胁迫的威胁,小森林斑块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大斑块面对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缓冲作用。(4)大森林斑块受气候因子影响较大,小森林斑块受气候因子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哲[8](2018)在《叁水盆地下白垩统—始新统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区域构造—气候事件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水盆地作为南海北部陆缘白垩纪-古近纪发育的陆相盆地,距离南海较近,盆地发育与南海演化存在关联。粘土矿物学分析对于区域构造-气候重建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前人尚未对叁水盆地粘土矿物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叁水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碎屑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进行研究,对盆地粘土矿物组合及分布特征有了系统的认识,并结合野外露头观察等资料,重建盆地早白垩世-始新世的构造及气候演化,为研究叁水盆地古气候及构造环境变化提供多元化的手段。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叁水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主要分为叁种:伊利石+绿泥石组合、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组合以及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组合。(2)盆地不同地层中粘土矿物组合和含量存在差异。同一地层盆地不同区域粘土矿物含量存在差异:叁水组盆地中部、东部、北部样品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差别明显,而大塱山组和莘庄村组盆地不同区域样品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差别相对较小。这一特征对理解盆地构造演化具有指导意义。(3)盆地样品中粘土矿物主要为碎屑来源,受成岩作用改造微弱,可以用于指示气候及物源变化。根据粘土矿物特征曲线,可将叁水盆地早白垩世-始新世的构造-气候事件从老到新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为百足山组-白鹤洞组沉积晚期,区域处于较弱的构造隆升阶段,气候干旱;第2阶段为白鹤洞组沉积晚期-叁水组沉积晚期,盆地存在强烈的构造抬升运动,以干旱气候为主,向半干旱和湿润气候转换;第3阶段为叁水组沉积晚期-莘庄村组沉积早期,该时期盆地活动性降低,区域隆升减缓或停止,干旱、半干旱气候交替,以干旱气候为主;第4阶段为莘庄村组沉积早期-宝月组沉积晚期,该阶段粘土矿物特征由气候变化主导,气候由干旱一度转为湿润,最后复转为干旱;第5阶段为华涌组沉积期,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沉积岩物源区而非火山岩物源区,盆地的萎缩闭合导致绿泥石含量的逐渐上升,气候由干旱向半干旱和湿润转变。(4)白垩纪气候较古近纪更为干旱,这可能与白垩纪古南海俯冲在南海北部陆缘形成的高大山系阻挡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王毅,李景吉,韩子钧,彭培好[9](2018)在《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湖泊动态及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湖泊信息,分析了湖泊动态及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15年保护区湖泊总面积为489.07 km~2,构造湖、河成湖、冰川湖分别占总面积的77.3%、2.6%、20.1%。(2)1975-2015年,保护区内各类湖泊面积变化速率不同,冰川湖最大(1.05 km~2·a~(-1)),构造湖次之(-0.85 km~2·a~(-1)),河成湖最稳定(0.013km~2·a~(-1));保护区南坡冰川湖面积变化速率(0.53 km~2·a~(-1))略大于北坡(0.52 km~2·a~(-1))。(3)北坡构造湖、河成湖对区域气候的响应呈阶段性变化规律,1975-2000年珠峰地区气候呈暖湿化趋势,2000年构造湖、河成湖面积达到峰值,两类总计增加22.8 km~2;2000-2015年转变为显着的暖干气候,构造湖、河成湖面积均呈减少趋势,总共减少57.16 km~2。随着区域气候的变暖,冰川湖总面积不断扩大,近40年间冰川湖面积累计增加43.06 km~2。(4)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年极端低温对构造湖面积变化影响最显着,年均气温对冰川湖起主导作用,年均相对湿度对河成湖影响最大。较其他气候因子而言,降水量对各类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均最小。(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8年02期)

王娜云,蒋建军,陈孟奇,白世彪[10](2018)在《甘肃省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区域气候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1—2015年的MODIS-NDVI遥感数据,基于ENVI和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探讨甘肃省的植被覆盖在研究期内的时空变化特征。按自然地理区域将甘肃省分为3个部分,与同期的气温、降水数据相结合,研究植被覆盖变化与区域气候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1—2015年间,甘肃省整体植被覆盖以每年0.004 1的速率呈上升趋势,表明在研究期内甘肃省的植被覆盖有所改善,但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2)2001—2015年甘肃省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但变化速率都较低,表明研究期内甘肃省的干热化趋势有所缓和:3)植被覆盖与降水呈正相关,与温度呈现负相关,在区域尺度上降水对植被覆盖影响要大于温度。(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8年01期)

区域气候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被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2000~2015年江汉平原植被NPP,并利用线性回归与逐像元相关性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江汉平原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6年来江汉平原植被NPP的年总量在25.43~29.76 TgC之间,呈波动增加趋势;(2)江汉平原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不均匀特征,形成一系列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符合"丘陵-平原-河流-城市"的衰减趋势;(3)江汉平原NPP与年降水量、年均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83 7和0.498 5;经显着性检验可知,江汉平原NPP的产量与年降水量相关性较弱,而与年均温则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4)植被NPP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呈正相关的像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9.19%和83.41%,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腹部的农耕区域,说明江汉平原农耕区NPP的产量对年降水量与年均温的依赖性较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气候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晶晶,张生,李文宝,史小红,徐琼.近2400a以来达里诺尔湖区域环境演变及其气候响应[J].干旱区研究.2019

[2].孔春芳,岳永财,徐凯.2000~2015年江汉平原区域植被NPP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3].陈娟,刘普幸.胡杨叶黄期对气候变化的时空响应与区域差异[J].干旱区研究.2019

[4].郭锐.沈阳市1951—2013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区域蒸发的响应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8

[5].贺敏,魏江生,石亮,周梅,赵鹏武.大兴安岭南段山杨径向生长和死亡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8

[6].秦进.基于树木年轮的秦岭林线典型树种对气候的响应与区域气温重建[D].西北大学.2018

[7].贺敏.大兴安岭南段山杨径向生长和死亡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8].张哲.叁水盆地下白垩统—始新统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区域构造—气候事件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9].王毅,李景吉,韩子钧,彭培好.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湖泊动态及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18

[10].王娜云,蒋建军,陈孟奇,白世彪.甘肃省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区域气候的响应[J].林业资源管理.2018

标签:;  ;  ;  ;  

区域气候响应论文-刘晶晶,张生,李文宝,史小红,徐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