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春暖花开——苏州大学改革发展纪录片

老树春暖花开——苏州大学改革发展纪录片

一、老树逢春更着花——苏州大学改革发展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常晓敏[2](2021)在《顾炎武北游诗研究》文中认为明末清初的着明遗民诗人顾炎武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开始北方游历,期间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诗歌。现存北游诗共计271首,占诗作总数425首的一半稍强,是顾炎武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顾炎武北游诗的创作源于北方游历壮举。因而需要结合明清易代的特殊历史背景,通过追寻诗人北游行迹和在北方的交游,探索其北游的动机及原因,做到知人论诗。另外,顾炎武的北游诗涵盖了诸多题材,按照北游诗主题,采用诗歌文本、史料文献与诗人游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诗歌思想内容加以梳理,分别对其中的故国之思、遗民之志、生民之哀、亲友之情等主题内容进行分析,理出顾炎武北游诗歌创作的整体框架。其次,顾炎武的北游诗较之前的诗作具有博大多元的特征。其雄浑宏大的诗歌意境,苍凉萧瑟的诗歌意象;忠义与清新并存的陶诗孤愤隐逸色彩,晚年诗歌神似杜甫而又不亦步亦趋的“秦风”倾向;日趋古雅显豁的用典艺术,无不体现出北游诗集大成的特点。因之,顾炎武被称为沟通南北遗民诗界的桥梁,并影响清初诗坛尚实的“真诗”风尚。最后,通过北游诗的研究,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出顾炎武后半生的诗作风格,更可以窥探出清初遗民心路的变迁。

李青枝[3](2021)在《《张修府日记》与晚清湖湘诗坛》文中认为张修府身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仕宦湖南二十余年,历任长沙、永顺、永州知府,辗转各郡,直至终老于任上。他自赴任湖南便开始撰写日记,二十余年不间断,直至生命的终点。张修府日记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咸丰、同治、光绪特别是同治时期湖湘诗坛的诗人、诗事、诗歌及相关活动,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诗坛群像图。与其他晚清湖湘地域诗歌文献相比,日记从日常生活叙事视角,记述了诗人们的家庭生活、文学学术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情感和心态,于琐碎、庸常的细节和喜怒哀乐中,再现了诗人们的创作心理、诗歌产生和诗歌评论的历史现场,不同层级的诗人、诗作及诗歌活动,构成了生机勃勃的晚清湖湘诗坛生态。张修府于湖南为官二十余年,辗转长沙、永顺、衡州、永州等郡,亲历湖南官场人事更迭,目睹官场的种种怪状,更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生活、时事变迁。通过考察他的生平经历,不仅可以了解在睁眼看世界的晚清,一个儒臣对传统思想的坚守及其对时代风云的观察和看法,也映现出湖湘乃至晚清官场的现状。小人物命运的背后,是晚清内忧外患的大历史,作为亲历者和叙述者,他的一生仕宦经历,不仅影响着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对近代历史时政的认识,也具有重要价值,所以,他的生平传记也是本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张修府转仕湖南各郡,作为知府,接触人员广杂,交游活动频繁,既有湖南本地人,也有流寓湖湘者,既有达官贵胄,文坛名宿,也有屈沉下僚的县衙小吏,中下层文士,既有师长前辈,也有门生后学,囊括了当时各阶层的人物,日记不仅记载了他们的行迹和诗歌作品,还记录了日常交谈场景和历史时事,在他们的交际过程中,诗学观念、诗歌风尚及诗歌特征也都显露无遗。对于名家或有诗名者的诗歌,张修府从鉴赏者角度加以评点,虽然总体判断较少,但其论诗主性情,尚气骨,重雅致,于深细处着眼,很是中肯精当,其中有部分诗歌为诸家别集所未收者,颇存文献,同时,对其人也有历时性记载和评价,堪称作家生活史。对于门生后学者或底层文士的诗歌,张修府的评点着重于诗法,包括诗歌形式和内容各方面,且通过具体作品进行评论,意在指点后学,度人金针,颇有深入浅出之致,对湖南诗风有着重要影响。二十多年的日记从日常生活交际的角度,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同治、光绪时期湖南文人交游图,生动地描绘出湖湘诗坛的生存状态与真实面貌。张修府的着述多与湖南有关,包括日记的写作、诗文创作及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编纂等等。张修府论诗远祧诗骚,浸淫汉魏六朝,而归宿于唐宋诸大家,兼有宋诗的特征,诗歌创作多取材于楚地风物和人事,具有浓厚的湖湘地域色彩,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张修府的创作旨趣都与湖湘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湖湘诗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作为仕宦湖湘二十余年的流寓官员,他的诗歌创作是湖湘诗歌史的构成要件和材料,应该纳入到湖湘文学视域来考察,给予应有的地位和重视。总之,无论是张修府日记中录评的湖湘诗坛诗人、诗事、诗歌,还是他的诗歌创作,都对湖湘诗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李佩瑜[4](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陈瑜[5](2019)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有目共睹,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对象往往较为集中,对文言小说诗性特征的讨论多于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讨论,而对古代白话小说的讨论往往集中于四大名着及《金瓶梅》等羼入诗词较多的小说作品。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并非只呈现为诗体韵文对小说文体叙事的介入,其深层的影响乃在于诗体的思维习惯与运思模式对小说文体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为研究对象,借助中国传统诗学评点与叙事学评点交叉的视角,尝试探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诗性特征的形成与显现。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成熟之作往往呈现出语体的诗化、表现对象与审美精神的抒情化、叙事结构的意象化、隐喻性与象征性,以及意境营造的诗意性等特征。小说诗性特征的形成与作为中国文学母体的诗学传统对叙事学传统的渗透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首先表现为诗体韵文对白话小说文本的羼入,对此白话小说的创作者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部分小说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诗体韵文与白话小说文本融合的无限可能,而另一些作者对诗体韵文的摒弃则具有小说文体独立的意识。与此同时,在传统诗学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表现对象与文体功能产生了诗学的转向,借小说以“言志”成为创作者与评点者的共识。白话小说作者开始在作品中高歌理想、沉潜生命,从而使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作品呈现出纹理清晰的抒情质感。在白话小说的情感表达方面,创作者自觉取法于古典诗词优秀的抒情传统,“吟咏情性”与“诗可以怨”等经典诗学命题被借鉴、化用于白话小说的情感表达之中。而在叙事的运思上,源于诗学语境的意象论、言不尽意、意境说、回忆的诗学等表现方式与文本建构经验,也被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兼收并采。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在文体成熟过程中,对诗学传统的借鉴与学习既是诗学传统的思维惯性使然,更是小说创作者与评点者自觉、主动的吸纳,在对诗学传统的继承与解构的张力中,白话小说的文本建构走向成熟。

林宇佳[6](2019)在《京口驻防诗人清瑞研究》文中认为清瑞生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卒于咸丰八年(1858),历经了清王朝的盛衰巨变。他出身将门,世代驻防于京口(今镇江),气节凛然、不畏外侮,是享誉镇江诗坛的蒙古族诗人。着有《江上草堂诗集》两卷,艺术价值颇高。清瑞生平资料十分匮乏,笔者通过搜集清代地方档案、镇江地方志及驻防资料,梳理清瑞行年、挖掘京口地域文化、考述与清瑞交游的重要人物。并结合文献整理与考辨、地名景观学等研究方法,归纳其创作特点,发掘其风格成因,感受诗作中浓厚的镇江情结。本文从清瑞生平、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四个方面入手,展示了京口驻防、蒙古诗人、名士宿儒等多重身份下的清瑞其人。首先探讨其与蒙汉文人的雅集之作,其次通过赏析其写景、民生、送别类诗歌,进而挖掘其古近体诗作的艺术风格、对前代诗学的接受及秋意象的运用,最后展现京口崇佛与隐逸的文化氛围。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填补了蒙古族诗人清瑞专题研究的空白,展现了嘉道年间京口诗坛的风貌,具有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视域下进行蒙汉文学交融研究的学术价值,同时,本研究拓展了清代地域文学研究的范围,有典型的文学意义。

吕姝焱[7](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蓝青[8](2017)在《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陵十子”是明清之际杭州地区着名的文学群体,成员有陆圻、毛先舒、柴绍炳、张丹、沈谦、丁澎、孙治、吴百朋、陈廷会、虞黄昊十人,他们在诗、词、文、音韵学、哲学等诸多方面皆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且与陈子龙、吴伟业、顾炎武、陈维崧、施闰章、宋琬、王士禛、魏禧等文坛名流俱有交游,对清初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西陵十子”带动下,杭州成为东南文坛一个声势显耀的文学中心,虞山顾祖禹即称“一时诸名宿竞以风雅主坛坫,而西泠尤为英隽薮,娄东、云间皆推服恐后”(《孙宇台先生遗集序》)。顾氏将西陵置于娄东、云间之上,或许是出于其与“西陵十子”成员孙治的深厚交情,即便如此,亦可见“西陵十子”在当时的地位与影响力不容小觑。“西陵十子”与云间派、娄东派遥相呼应,共同推动了明末清初宗唐复古之风的盛行。本文以“西陵十子”及其诗学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梳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西陵十子”的形成过程及地域文化、时代政治、周边文学风气等背景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并揭示“西陵十子”文学观形成的原因;接下来对“西陵十子”的家世、生平、着述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并对其诗学思想进行深入考察,着力发掘其对明代复古派诗学之修正与突破,同时对其诗歌创作进行个案分析,展现各成员诗歌的独特风貌;最后考察“西陵十子”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同时勾勒出杭州诗坛自清初至嘉庆百余年诗歌发展轨迹。论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概述“西陵十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在当时的地位,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同时,考察学界对于“西陵十子”的研究现状,找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文的突破处,并阐明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明清之际的“西陵十子”,主要探讨“西陵十子”的形成过程及其所处的特定的时空背景。第一节考察“西陵十子”的形成。本节对“西陵十子”成员交谊、形成过程、确立时间逐一进行细致考证,并对“西陵十子”的诗学宗旨及闻名一时的“西陵体”之特征予以阐述。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对“西陵十子”所处的地域、时代环境及与其他地域流派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发掘“西陵十子”诗学观形成的背景因素。第二节研究“西陵十子”与杭州地域文化。杭州秀逸的自然景观与高度发达的商业与娱乐业使“西陵十子”形成了隐逸恬澹、风流自适的价值取向,亦促成了重风韵、尚绮丽的诗学倾向,颇多山水之音与旖旎之情,这也使其更偏向以丰神情韵见长的唐诗而非喜说理议论的宋诗。第三节研究“西陵十子”与明清易代。面对清兵对杭州的劫掠与蹂躏,“西陵十子”对满清政权大多持不合作态度,绝意仕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清廷恩威并施的政策,加之杭州长期以来形成的达生、自适的地域文化传统,“西陵十子”大多由最初的抵制变为认同与接受,由怀恋亡明的遗民转为不问世事的“逸民”与顺应新朝的臣子,故形成了平和雅正的诗风,这与越中遗民长期坚持反清斗争,倡导凄厉哀愤的变风变雅之音形成了鲜明对比。第四节研究“西陵十子”与云间派之文学交往。在提倡文学复古上,“西陵十子”与云间派颇为一致,二者往来甚密,互通声气,共同掀起了明末清初宗唐复古高潮。第二章全面梳理“西陵十子”各成员之家世、生平、着述。“西陵十子”大多出身杭州望族,一门之内诗人众多,声名赫赫,且“十子”身经明清易代,考察他们的家世与生平,展示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及特殊的人生经历,对“西陵十子”诗学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西陵十子”大多倾力于着述,撰着宏富,本章对各成员的着述情况进行了梳理考证,辨别版本源流,厘清存佚状况,为诗学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论述“西陵十子”的诗学思想。学界往往将“西陵十子”诗学视为对明代前后七子之因袭。“西陵十子”诗学的确有源自明代复古派的一面,但亦多有突破,本章即重点论述“西陵十子”对明代诗学的反思与新变。第一节考察“西陵十子”对明代复古派的继承与修正,认为“西陵十子”鉴于明前后七子的模拟蹈袭,强调诗歌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反对将格调凌驾于情志之上,并主张对“情”有所规范,力图将诗歌创作导向温厚和婉;在情志为本的基础上,“西陵十子”高度重视法度格调,但不同于七子派尺寸古法,强调“遗筌舍筏”,体现出更为鲜明的主体精神。第二节研究“西陵十子”对明前诗歌的批评,通过分析“西陵十子”对前代诗歌的具体批评,进一步发掘其诗学旨趣。“西陵十子”虽然延续了明代复古派“格以代降”的文学退化论,认为整个诗歌史就是古意逐渐凋丧的过程,但在具体批评中,能够做到以创作实际而不以时代先后论体格高下。“西陵十子”在论历代诗时,观点与前后七子多有不同。如评汉魏诗,以尚和婉、忌讦露为标准,认为班婕妤诗优于卓文君、阮籍诗优于嵇康;评六朝诗,一反明代复古派对六朝之鄙夷,不仅认为六朝诗的骈偶、用典、巧思等技法“未乖古调”,还从唐人对六朝诗的接受来肯定六朝诗的价值;评唐诗,对前后七子所不屑的晚唐诗予以高度评价,而对他们所尊奉的盛唐李白、杜甫诗颇有微词;评宋元诗,批评宋元诗之俚俗与议论,但较明七子派“自郐以下无讥焉”的态度更为理性与通达。第三节考察毛先舒的诗歌理论。在诗歌理论方面,毛先舒是“西陵十子”中最为出色者,其《诗辩坻》在清初诗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毛先舒对明代七子派、公安派、竟陵派的诗学弊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法由彼立,杼自我成,始即临摹,终期脱化”,在纠正各派诗学偏至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诗学体系;并提出“艳”不碍“雅”,为齐梁与晚唐艳体诗争取合理地位,而尚绮艳、宗晚唐正是其针对明代七子派之赝古、公安派之俚俗、竟陵派之枯寒所提出的新的诗学路径。第四章考察“西陵十子”的诗歌创作,结合具体创作进一步探究其诗学倾向。本章选取了“十子”中成就较高,且较具特色与代表性的四位成员的诗歌创作进行个案分析,他们分别为毛先舒、张丹、沈谦与丁澎,四人皆主张宗唐复古,但在具体宗法对象上有所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貌。第一节考察毛先舒的诗歌创作。毛先舒于诗歌既有宗法汉魏盛唐者,慷慨悲凉,浑厚壮阔;又有追摹齐梁及晚唐者,绮思华藻,艳而不冶,丽而不俗;尤其是其五七言绝句,清新流丽,情韵兼胜,倍受清初诗家推许。第二节考察张丹的诗歌创作。张丹早年身经丧乱,流落饥寒,对杜甫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在主题倾向与艺术风貌上皆类似杜诗;晚年隐居秦亭山下,生活较为安定,故更多取法王维,呈现恬澹自然的风格特征。张丹的行旅诗尤为引人注目,在感慨身世的同时,以纪实的笔法沿途叙写民生多艰,具有“诗史”特质,且在艺术形式上颇具特色,多采用组诗及五古形式记录游踪,且多押仄韵尤其是入声,彰显奇崛兀傲,赢得了诗学家的高度称誉。第三节考察沈谦的诗歌创作。沈谦生于繁华,中年家道沦落,虽受云间派及其师陆圻复古理论影响,有效仿汉魏杜诗、沉郁悲凉者,但敏感多情、易于感伤的自身气质使其更偏于大历及晚唐,诗风衰飒冷漠,与盛唐之调迥别;沈谦诗歌以七律成就最高,深婉流利,缠绵缱绻,最受世人推崇。第四节考察丁澎的诗歌创作。丁澎早年以艳体着称,绮靡婉丽;中年入京为官,宗唐复古,雅正典丽;后因科场案谪戍尚阳堡,谪居期间人格心态经历了巨大转变,关外的恶劣气候与雄壮景观,伴随着诗人的复杂情绪,使其创作风格豪迈雄壮,气魄宏大,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五章主要研究“西陵十子”对杭州诗坛的影响。“西陵十子”作为清初杭州诗坛执牛耳者,对乡邦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梳理“西陵十子”的影响,亦是勾勒杭州诗坛自顺治至嘉庆间之传承演变,这对于浙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考察“西陵后十子”。“后十子”成员有洪异、徐逢吉、吴允嘉、李延泽、钱璜、俞士彪、沈用济、陈煜、丁文衡、张潞十人,可谓清代杭州第二代诗人群体中最负盛名者。“后十子”大多出自“西陵十子”门下,继承了“西陵十子”宗唐复古、温厚和平、晚年崇尚清雅的诗学主张,同时亦有突破,不仅在廓清拟古弊病上较“西陵十子”更为进步,而且对宋诗的态度较前辈更为缓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宋诗纳入取法范围。第二节考察“钱塘四子”、“东江八子”等“西陵十子”其他后学。这些诗人名气虽不及“后十子”,但亦出自“西陵十子”门下,并与“后十子”共同促进了杭州诗坛的繁荣,故对其生平、师承及诗学等一一考述。第三节考察厉鹗对“西陵后十子”之传承与变革。以厉鹗为首的杭州诗坛第三代诗人群体虽然对西陵前辈的复古诗学进行了较大的变革,但亦有继承,厉鹗早年即与“西陵后十子”往来密切,其对唐诗的浸润以及对醇雅的追求,宗宋仅取“永嘉四灵”、陈与义等小家而非浙东诗人取法苏轼、黄庭坚等大家,均与“西陵后十子”有着密切关系。第四节考察以朱彭为首的抱山堂诗人群体。以朱彭为首的第四代杭州诗人群体不满于厉鹗等人的宗宋取向与“枯瘠琐碎”,重新标举乡先辈“西陵十子”宗唐复古诗学,使杭州诗坛在乾嘉之际重新流行起唐诗风,可见“西陵十子”对后世影响之深远。本文最后有附录五则,分别是“西陵十子”成员家族世系表、“西陵十子”年谱简编、“西陵十子”交游考、《西陵十子诗选》序文资料以及“西陵十子”集外诗文辑佚。

石润宏[9](2017)在《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文中提出唐代文学有关植物的书写,涉及体裁众多,文学实绩丰赡,是唐人留存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文学植物书写的丰富景象是在先唐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先秦至六朝的先唐文学为唐代文学提供了众多有关植物的历史典故与文学原型,是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走向深入和繁荣的导引者。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大致包含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唐代各类文学体裁、具体文学作品对植物题材与意象进行的书写。唐代诗歌在描写季节时经常运用植物意象,勾勒各个季节的植物风景,植物在季节诗中成了季节的指示物和诗人情绪的象征物。唐人喜爱把玩和栽植各类观赏植物,这在唐代诗、文、赋中均有明确表现。唐代描写植物的文学语言中大量出现了体现人们价值判断的言辞,这表明唐人针对植物的精神审美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渐渐步入成熟的境地。唐代笔记小说中与植物有关的条目多达五百余条,这其中既有真实记录,也有文学虚构,均反映了唐人对植物的重视与喜爱。不同的文学创作群体对植物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受,比如唐代女诗人常以离枝的落花比喻自身,又如唐代诗僧群体因为性喜自然,所以注重利用植物在禅院中仿造建构山野环境,从植物中体味禅机,植物成了诗禅交涉的纽带。第二个方面是唐人营造的植物景观进入到文人视野之后在文学上的反映。唐人十分重视寺院、道观、祠庙、驿道、驿站等建筑群落周围植物景观的营建工作。比如唐代寺观的植物景观以松竹为主而能兼顾各地自有风格,唐代驿道驿站等场所由官方主持驿树的栽种,不同时期也有文人官员按照自身的喜好栽植特有品类的植物,唐代交通要道蜀道地区的植物景观,与上述人造建筑区域情况不同,兼有野生与人造两个方面。唐代文人爱好游览和观赏此类植物景观,并乐于用文学语言加以描绘。第三个方面是自然植物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唐代文人的心绪、情感和生活、生产活动,进而产生的较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在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日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植被类型的地理分野直观而易感。植物的生态状况造成自然环境的差异,使文人身处其间有别样的心境感受。比如唐代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多样性易于激发文人的创作欲望,也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又如唐代陇右道的荒野风景极大地唤起了文人的羁旅愁思,荒漠草原上飞卷的沙蓬成了客居陇右道文人的自我体认。唐代长城以北地区迥异于关中以南地区的植物地理风景,被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生活的唐代文人所关注,引来他们对异域植物风光的欣赏与书写,如今这些文学语言已成为记录唐代长城以北地区历史地理信息的宝贵文献。

赵丽萍[10](2017)在《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其地域化特征明显。本文以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为研究对象,试图对该时期山右诗歌的样貌、特征及其出现的诗人及其创作做出较为深入详审的辨析,以期探讨该时期山右诗歌的地域性特征和诗人诗歌创作的个性特征和贡献,从而发现地域和时代文化和诗歌创作之间的有效关联。经由元明两代,文学的重心已经完成了又一次由北向南的转移,但并没有掩没山右诗歌的光芒,山右诗歌尽管不如江南诗歌、山左诗歌繁盛,但山右诗人得江山之助,风骨铮铮,弃华崇实,秉承了前辈的优良传统,客观上形成了并州、上党、河东、雁北四大诗歌创作中心,形成了四个各具特色又相互渗透,既具有共同的时代特征,又以山右地域特点为向心力的创作格局,形成了遗民诗人与新朝诗人、布衣诗人与官吏诗人并存,雄豪与清雅、奇崛与自然共存的创作局面,成为清代地域诗歌中一个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文共分为绪论、主体、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介绍该选题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其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览,在整理分析清嘉庆刻本《国朝山右诗存》(顺康部分)的基础上,结合现存诗人别集,全面还原分析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面貌。第一章从山右诗歌创作实际出发,认为山右诗坛形成了四个风格各异的创作中心,即河东、并州、上党、雁北创作中心,分析了各中心诗人的分布情况,并收集了清顺康时期山右诗人别集存目以及馆藏情况。认为在四个诗歌区域中,并州、上党受时代文化影响更为突出,河东、雁北受地域传统文化影响更大。第二章是对山右诗人身份的分析,认为山右诗人主体构成丰富复杂,有政坛显要、遗民野逸、也有硕学鸿儒,从馆阁到民间、从学界到诗坛、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山右诗人的身影,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涌现了许多着名的廉吏能臣。在不同身份的诗人身上,体现了崇实重节、安贫乐道以及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儒者情怀。第三章分析了山右诗歌的题材特征,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中的题材大多延续传统题材,如对现实的关怀、对山水的感悟、与亲友的赠答等,山右题材沿袭传统,但在主旨指向上体现了个性特征,山右诗歌多注重情感的表达,多展现内心的图景,少有对现实的客观摹写,表现了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诗篇中弥漫着隐逸和感伤的情绪。第四章是对山右诗歌特征的分析。认为从整体面貌上讲,山右诗人以追求风格上的清刚壮健、语言上的简质朴直者居多,但从个体诗人的角度考察,各种风格趋向又不一而足,从时代特征角度分析,定鼎之际的诗歌多生新辣硬,隐晦幽微,定鼎之后,新朝诗人成长,他们的诗歌则多雅正平和;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终身生活于山右的诗人诗歌多得江山之助,以清刚壮健者居多,流寓江南的诗人则多受南方明秀山水的滋养与南方士人的影响,多清丽婉约;诗人的个性特征则更多地影响了乡野村趣与凄冷孤幽特色的形成。第五章从山右地域文化和明清时代文化的角度分析山右诗歌在诗人身份、题材、风格等方面呈现出来的特征。认为山右历史的多元化形成了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的区域性明显的特征,山右民风的悭吝与山右名宦辈出有着密切的关联,山右自然环境滋养了山右诗人的审美意识。下编为个案研究,分别论证“并州遗民诗人”、“上党官吏诗人”、“河东隐逸诗人”、“雁北军事诗人”的诗歌创作特色和成就,文章认为,顺治及康熙前期诗人活动集中于并州文化区,以遗民活动为主,康熙中后期,山右诗坛由并州文化区向上党文化区和河东文化区转移,该区域出现了在诗史上可圈可点的着名诗人。第一章以傅山和戴廷栻为代表,结合清顺康时期并州文化特色,探讨遗民诗歌的特征。人们常以异端称傅山,文章认为,甲申之变,傅山的思想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即由异端自居到儒家的凸显。傅山提出了追求自然的诗学主张,其诗歌也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本章分析了傅山诗歌风格中奇崛、晦涩与自然的统一。第二章是对上党官吏诗人的探讨,在详细体察陈廷敬诗歌创作的基础上,对陈廷敬的“台阁体诗”及其以“和声以鸣盛”来概括陈廷敬诗歌的观点进行辨析,认为这一认识是不恰当的,难以概括陈廷敬诗歌创作的全貌与深度。除了陈廷敬之外,该章还分析了吴碘、张泰交、毕振姬的诗歌创作,虽然他们同是官吏诗人,但各有特色。第三章是对雁北文化区诗人诗歌的分析,以冯氏父子为研究对象,认为冯氏父子雄壮苍凉的诗歌风格与雁北文化区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冯如京和冯云骧诗歌在雄壮风格下的差异则是受时代文化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官吏魏象枢的诗歌创作,认为魏象枢的部分诗歌带有苍凉悲壮的雁北特征,但从总体面貌上讲则带有明显的台阁气息。第四章是对河东诗人吴雯的分析,吴雯是王士禛的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河东深厚的隐逸传统,以布衣诗人而终,本章辨证了吴雯不遇的原因,分析了吴雯与其老师王士祺倡导的“神韵说”之间的关系,并详细地分析了吴雯诗歌的创作特色。最后分析了山右诗歌中的地域因素的呈现方式,认为诗歌中对于家乡山水的认同和归宿感是山右诗歌地域特色形成的心理基础,地域民俗生活的展现和方言俗语入诗是最直观的呈现方式。

二、老树逢春更着花——苏州大学改革发展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树逢春更着花——苏州大学改革发展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2)顾炎武北游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顾炎武诗歌研究现状
    二、本文研究对象及方法
    三、创新角度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顾炎武北游概述
    第一节 北游行迹及交游
        一、北上南下时期(1657 年—1660 年)
        二、广游北方时期(1661 年—1679 年)
        三、卜居华阴时期(1680 年—1682 年)
    第二节 北游原因
        一、直接原因:北方避仇
        二、深层志向:潜谋恢复
        三、长远意义:学继道统
第二章 北游诗的主题
    第一节 深沉悲痛的故国之思
        一、寄寓兴亡的纪游
        二、拜谒陵寝的哀思
        三、明亡原因的思索
    第二节 通达固守的遗民之志
        一、复兴国祚的夙愿
        二、举荐出仕的考验
    第三节 忧世伤时的民生之哀
        一、战争和灾害的创伤
        二、清朝对百姓的盘剥
    第四节 夷清惠和的亲友之情
        一、与遗民志士的倾心唱和
        二、与事清士人的交游酬答
        三、思乡怀土的至情之笔
第三章 北游诗的艺术特征及影响
    第一节 沉雄悲壮的宏大诗风
        一、诗境宏大,气势雄浑
        二、苍凉萧瑟、风霜之质
    第二节 “陶韵”与“杜骨”并存
        一、忠愤恬淡、适得陶韵
        二、少陵气骨,追慕秦风
    第三节 古雅显豁的用典手法
        一、博引经史,幽抒心志
        二、以古喻今,典趋显豁
    第四节 北游诗的价值及影响
        一、对南北遗民诗界的沟通
        二、 “真诗”对清代诗坛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张修府日记》与晚清湖湘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张修府日记》所见张修府生平仕宦资料与湖湘政治环境
    第一节 家世、师承及生活
        一、家族世系
        二、师承关系
        三、物质生活
    第二节 生平宦迹与湖湘官场环境
        一、入仕前
        二、湖湘宦海浮沉
第二章 张修府着述及《张修府日记》所载相关资料与湖湘文化
    第一节 《张修府日记》概况
        一、《日记》记载张修府家世生平情况
        二、《日记》记载同光时期湖湘诗人交游唱和情况
        三、《日记》记载同光时期湖南名人宦迹
        四、《日记》记载农民战争史料
        五、《日记》记载湖南方志资料
        六、《日记》记载其他珍稀史料
    第二节 张修府的文学作品
        一、张修府诗词创作
        二、张修府的古文创作
    第三节 张修府编纂整理的地方文献
        一、《清泉县志》
        二、《溪州官牍》
        三、《溪州课士录》
        四、其他着述
第三章 《张修府日记》所见张修府交游资料与湖湘诗坛生态(上)
    第一节 《湘上诗缘录》与《日记》的关系
        一、《湘上诗缘录》的编纂与文本重塑
        二、《湘上诗缘录》文本复原及其评点特征
    第二节 陈宝箴与张修府的交游
    第三节 朱克敬与张修府的交游
    第四节 黄文琛与张修府的交游
    第五节 易佩绅与张修府的交游
    第六节 张金镛与张修府的交游
    第七节 胡兴仁与张修府的交游
第四章 《张修府日记》所见张修府交游资料与湖湘诗坛生态(下)
    第一节 杨彝珍、邵亨豫等人与张修府的交游
        一、杨彝珍与张修府的交游
        二、邵亨豫与张修府的交游
        三、程稚蘅与张修府的交游
        四、张士宽与张修府的交游
        五、杨翰与张修府的交游
        六、张启鹏与张修府的交游
        七、郭嵩焘兄弟与张修府的交游
        八、廷桂与张修府的交游
    第二节 王闿运等湖湘诗派成员与张修府的交游
        一、王闿运
        二、彭玉麟
        三、瞿鸿禨
        四、李寿蓉
    第三节 湖湘其他文人与张修府的交游
        一、黄燮清
        二、吴敏树
        三、皮锡瑞
        四、俞凤翰
        五、何绍基
        六、徐同善
        七、李元度
        八、朱锡绶
        九、黄恩彤
        十、夏献云
        十一、左宗植
        十二、骆秉章
        十三、陆增祥
        十四、裴荫森
        十五、张自牧
        十六、陆传应
        十七、曾国荃
        十八、翁同爵
        十九、王文韶
        二十、嵇有庆
        二十一、张绚
    第四节 张修府与门生后学的交游
        一、命题及士子诗学教育
        二、门生后学诗歌及评论
第五章 张修府诗歌创作与《张修府日记》关系及其湖湘书写
    第一节 张修府诗集与《日记》的关系
        一、诗歌自注与纪实
        二、文学场景还原
    第二节 张修府的诗学观念
        一、主情
        二、尚气
        三、重切
        四、诗学的形成
    第三节 编诗卷分明一部离骚——张修府诗歌主题
        一、乱离之歌
        二、志士之歌
        三、乡思之歌
    第四节 张修府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直抒胸臆写真情
        二、议论中寓有思理
        三、以景结情与自然意象
    第五节 张修府古文创作与日记及其湖湘书写
        一、张修府融入仕宦地的方式
        二、湖南景观书写
第六章 张修府与湖湘诗坛及其贡献
    第一节 《张修府日记》与湖湘诗学文献
        一、《张修府日记》与湖湘诗学文献
        二、《张修府日记》与湖湘诗坛的关系
    第二节 张修府及其诗文与湖湘诗坛关系
        一、张修府诗学观念与湖湘诗学
        二、张修府及其诗文与湖湘诗歌史
附录一:张修府年谱简编(1822—1880)
附录二:张修府日记手稿整理(同治四年、同治六年、同治七年日记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诗性特征的学理思辨
    第一节 “诗性”辨析
    第二节 小说的“诗化”与“诗性”
    第三节 从“诗化”到“诗性”
第二章 语体的诗性:白话小说羼入诗词现象再思考
    第一节 唐传奇羼入诗体的开创之功
    第二节 具有过渡意义的宋元文言小说
    第三节 话本小说诗词的场域表演性及其影响
    第四节 文学生态与章回小说羼入诗词的选择
第三章 功能的诗性:白话小说文体功能的诗学转向
    第一节 “娱目”到“娱情”:白话小说娱乐功能的诗化
    第二节 “劝善”到“讽谏”:白话小说教化功能的“诗教”回归
    第三节 言志:文体功能的诗学拓展
第四章 抒情的诗性:白话小说的情感表达
    第一节 从“吟咏情性”到“性情说”
    第二节 “发愤着书”说的情感动机
第五章 叙事的诗性:白话小说的文本建构
    第一节 意象叙事与叙事意象
    第二节 “言不尽意”的文本追求
    第三节 场景构建:“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四节 回忆诗学:时空交错与情节淡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京口驻防诗人清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清瑞生平及交游
    (一)读书励品驻防家世
    (二)才学深厚气节凛然
    (三)与蒙汉文人的交游
二、清瑞诗歌的内容
    (一)秀丽风光的深情吟咏
    (二)民生时事的忧思感怀
    (三)送别怀人的沉挚抒写
三、清瑞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古体排奡近体轻圆
    (二)追摹先贤博采众长
    (三)秋意象与感伤的情感基调
四、清瑞诗歌的京口文化展示
    (一)崇佛之风
    (二)隐逸之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8)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明清之际的“西陵十子”
    第一节 “西陵十子”文学群体的形成
        一、“西陵十子”成员及其交谊
        二、明季西陵文社
        三、南楼唱和
        四、《西陵十子诗选》与“西陵十子”的确立
    第二节 “西陵十子”与杭州地域文化
        一、隐逸之风
        二、旖旎之情
    第三节 “西陵十子”与明清易代
        一、消极逃隐:“西陵十子”对清廷的排斥
        二、从排斥到接纳:“西陵十子”对清廷的认可
    第四节 “西陵十子”与云间派
        一、“西陵十子”与云间派的交游
        二、“西陵十子”与云间派文学理论之“合”
        三、“西陵十子”与云间派文学理论之“离”
第二章 “西陵十子”成员家世生平着述考
    第一节 毛先舒家世生平着述考
        一、毛先舒家世生平考
        二、毛先舒着述考
    第二节 陆圻、柴绍炳、张丹家世生平着述考
        一、陆圻家世生平着述考
        二、柴绍炳家世生平着述考
        三、张丹家世生平着述考
    第三节 丁澎、沈谦等其他成员家世生平着述考
        一、丁澎家世生平着述考
        二、沈谦家世生平着述考
        三、孙治、吴百朋、陈廷会、虞黄昊家世生平着述考
第三章 “西陵十子”诗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西陵十子”对前后七子复古诗学的继承与修正
        一、情志为本
        二、温柔敦厚
        三、法度与新变
    第二节 “西陵十子”对明前诗歌的批评:以《诗辩坻》为核心
        一、尚和婉,忌讦露:评汉魏诗
        二、“未乖古调”,“大启唐音”:评六朝诗
        三、推崇初盛,兼及晚唐:评唐诗
        四、“宋人之诗伧,元人之诗巷”:评宋元诗
    第三节 毛先舒对明代诗学的反思与新变
        一、毛先舒对明代诗学的反思
        二、毛先舒的诗学主张
        三、毛先舒诗学审美理想
第四章 “西陵十子”诗歌个案研究
    第一节 拟古与求变:论毛先舒的诗歌创作
        一、宗法汉唐,沉郁悲凉
        二、取法晚唐,绮艳秾丽
        三、拟古与求变
    第二节 “得杜之苍”,“得王之清”:论张丹的诗歌创作
        一、“得杜之苍”
        二、“得王之清”
        三、险峭奇崛的行旅诗
    第三节 深婉流利,缠绵缱绻:论沈谦的诗歌创作
        一、凄艳之情
        二、衰飒之音
        三、哀婉流利的七律创作
    第四节 雄浑苍凉,豪迈壮阔:论丁澎谪戍期间的诗歌创作
        一、寒苦与压抑
        二、通达与自适
        三、乡关之思
第五章 “西陵十子”对杭州文坛的影响
    第一节 “西陵后十子”
        一、“西陵后十子”成员考述
        二、“西陵后十子”与“西陵十子”的交往
        三、“西陵后十子”对“西陵十子”文学理论的继承
        四、“西陵后十子”对“西陵十子”文学理论的突破
    第二节 “西陵十子”其他后学
        一、“钱塘四子”
        二、张丹门人
        三、沈谦门人
        四、毛先舒、柴绍炳、孙治门人
        五、蕉园诗人群体
    第三节 厉鹗对“西陵后十子”的继承与变革
        一、厉鹗与“西陵后十子”交游考
        二、厉鹗对“西陵后十子”的继承与变革
    第四节 上溯“十子”,反拨浙派:朱彭及抱山堂弟子
        一、朱彭对厉鹗诗学的反拨
        二、承继乡贤,宗法唐人:抱山堂弟子考述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西陵十子”成员家族世系表
    附录二: “西陵十子”年谱简编
    附录三: “西陵十子”交游考
    附录四: 《西陵十子诗选》序文资料
    附录五: “西陵十子”集外诗文辑佚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题的选题理由及意义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论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编 唐前与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
    第一章 唐前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发展史
        第一节 先秦:中国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生
        一、《诗经》:古代文学运用植物的滥觞
        二、《离骚》:文学植物道德比况的先导
        三、《尔雅》:中国古代植物研究的鼻祖
        四、《山海经》:中国植物神话传说的起源
        第二节 汉代: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展
        一、《上林赋》:汉人对植物的圈养与欣赏
        二、《神异经》:植物神话想象的丰富
        三、古诗十九首:文学以植物起兴的娴熟运用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初步兴盛
        一、魏晋南北朝植物赋:文学描写植物的精细化
        二、《世说新语》:以植物喻人的常态化
        三、《南方草木状》:植物知识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四、陶渊明对植物的接受与书写
    第二章 唐代季节诗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代春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春季诗中的植物
        二、春季诗书写植物的类型与模式化问题
        三、唐代春季诗的“梅柳”并题现象及其原因
        第二节 唐代夏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夏季诗中的植物
        二、植物对文人苦热情绪的消解
        第三节 唐代秋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秋季诗中的植物
        二、植物在秋季诗中的意义:悲秋之寓物
        第四节 唐代冬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冬季诗中的植物
        二、冬季诗以春写冬:植物报春来
    第三章 唐文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文所反映的唐代文人对植物的栽种与翦除
        一、文人对植物的栽种
        二、文人对植物的翦除
        第二节 唐赋题咏植物时的互贬现象
        一、互贬现象的实例
        二、互贬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意义
    第四章 唐五代笔记小说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植物意象
        第二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植物故事的真与假
        第三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虚构故事中植物的四种类型
        第四节 唐人植物故事想象的灵感来源
    第五章 唐代女诗人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接受与营造:女性诗作中的植物意象
        第二节 单纯与专注:女诗人的自然书写
        一、宫廷妇女身居内宫,借植物以娱乐
        二、家庭妇女身居宅院,借植物以抒情
        第三节 花的形象:物我两忘
        一、花与女性可以互相比喻
        二、唐代女诗人以落花离枝比喻夫妻离别
        三、花与女诗人的形象交织浑融
    第六章 唐代诗僧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代诗僧的主要生活场景
        一、唐代诗僧的日常活动
        二、唐代诗僧的居处环境
        第二节 唐代诗僧与自然山水
        一、自然山水对诗僧的意义
        二、诗僧群体与文人群体栖居自然的区别
        第三节 唐代诗僧与植物
        一、诗僧利用植物在禅院中建构自然
        二、诗僧厨房中的食用植物
第二编 植物景观与唐代文学
    第七章 唐代寺院道观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寺院道观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一、道观的情况
        三、寺院的情况
        第二节 重要寺观植物景观考述
        一、专写植物景观的唐诗
        二、知名景观考述
        第三节 唐代寺观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人文意义
        一、植物景观特点:以松竹为主而兼顾各自独有风格
        二、松竹成为主要造景植物的原因
        三、寺观植物景观的人文意义
    第八章 唐代祠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祠庙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知名祠庙植物景观的描绘
        一、桃花夫人庙的桃花景观
        二、武侯祠的松柏景观
        三、竹郎庙的竹子景观
    第九章 唐代驿道驿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唐诗中的馆驿植物景观
        一、馆驿题材诗中的植物信息统计
        二、馆驿题材诗歌描写植物的诗学意义
        第二节 唐人对馆驿植物的栽植与维护
        一、官方的行为:“驿树”与“官柳”
        二、驿站周边植物的栽植:以褒城驿为例
        第三节 唐代蜀道题材诗中描写的植物景观
        一、唐诗所见蜀道地区的植物
        二、唐人蜀道题材诗与边塞诗描写植物景观的差异
        第四节 唐代有关馆驿植物的传说数则
        一、馆驿植物传说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二、思先驿的桧树生药传说
        三、枫亭驿的荔枝与梅妃传说
第三编 植物生态与唐代文学
    第十章 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状况与文学创作之关系
        第一节 从文学作品看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一、河东道特殊的地理区位对生态和人文的影响
        二、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第二节 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
        一、唐代文人的仕隐心态与隐居地点选择
        二、唐代文人在河东道隐逸和闲居的地点
        第三节 河东道植被生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易于激发作家写作的兴致
        二、自然植被类型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
        三、河东道文人园林内的植物是沟通自然与文学的桥梁
    第十一章 唐代陇右道的植物生态与文学
        第一节 荒野中的文学体验
        一、荒野的风景
        二、荒野寻绿
        第二节 荒野植物蓬草与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体认
        一、蓬草象征义的发展
        二、沙蓬:一个经典的边塞意象
        三、心随蓬转: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比拟
        第三节 杜甫陇右诗的植物书写
        一、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宏观层面:反映陇右的地理风景
        二、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微观层面:反映杜甫的心志风骨
    第十二章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植被生态与文学书写
        第一节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一、唐代长城的地理位置
        二、长城以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三、唐人对长城以北一些重要地理概念的感知与描绘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书写
        一、唐代文学中长城以北的大草原
        二、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历史状况
        三、胡峤《陷北记》对长城以北地区植物的书写
征引文献目录
在读期间有关成果发表情况
全文图版
后记

(10)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创作概貌
        第一节 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的结集
    第二章 时代和历史影响下的山右诗人
        第一节 身份特征的转变
        第二节 人格精神的呈现
    第三章 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内容特征
        第一节 题材类型
        第二节 创作主旨
    第四章 清顺康山右诗歌审美特征
        第一节 奇崛瘦硬向平和雅正的诗风转化
        第二节 清刚壮健与清丽婉约的地域区分
        第三节 乡野村趣与凄冷孤幽的个性呈现
    第五章 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三晋文化浸润下的士人精神和诗歌审美
        第二节 清初的文化转变与山右诗歌创作流变
下编
    第一章 并州诗人
        第一节 清顺康时期并州文化生态
        第二节 散淡纵横、奇崛苍老:傅山其人其诗
        第三节 亦儒亦侠、有冰雪味:戴廷栻其人其诗
    第二章 上党诗人
        第一节 上党历史文化特征与清初诗坛面貌
        第二节 敦厚老成、意旨深邃:陈廷敬其人其诗
        第三节 宽厚清廉、雅正平和:吴碘与张泰交其人其诗
        第四节 自守寒素、奇古纵横:毕振姬其人其诗
    第三章 雁北诗人
        第一节 雁北历史文化特征
        第二节 苍凉雄壮、各有千秋:冯如京和冯云骧其人其诗
        第三节 忠孝天彝、有台阁气:魏象枢其人其诗
    第四章 河东隐逸诗人
        第一节 河东历史文化特征
        第二节 率性自适、峭拔明秀:吴雯其人其诗
结语
附录
    顺康时期山右诗人活动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读书期间科研情况

四、老树逢春更着花——苏州大学改革发展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顾炎武北游诗研究[D]. 常晓敏.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3]《张修府日记》与晚清湖湘诗坛[D]. 李青枝.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D]. 陈瑜.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6]京口驻防诗人清瑞研究[D]. 林宇佳.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D]. 蓝青. 山东大学, 2017(04)
  • [9]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D]. 石润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研究[D]. 赵丽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老树春暖花开——苏州大学改革发展纪录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