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合成论文-张仲谋

乳糖合成论文-张仲谋

导读:本文包含了乳糖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1,3,4,6-四-O-乙酰基-N-(1,3-二甲基-2,4,6(1H,3H,5H)-叁氧嘧啶-5-亚基)甲基-α-D-半乳糖胺,D-塔格糖,D-半乳糖胺盐酸盐,合成

乳糖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张仲谋[1](2019)在《由D-塔格糖合成半乳糖胺盐酸盐及其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半乳糖是一种重要的氨基糖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其在抗感染、癌症的研究、肝脏类疾病的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其合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开发一种氨基半乳糖的新型合成方法。该方法以D-塔格糖为原料经Heyns重排得到N-苄基-D-半乳糖胺,N-苄基-D-半乳糖胺在盐酸酸化和Pd/C催化剂作用下加氢脱苄基得到D-半乳糖胺盐酸盐,D-半乳糖胺盐酸盐经不同的酰化反应合成一系列氨基半乳糖衍生物。使用核磁和质谱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第二章介绍了两步法合成N-苄基-D-半乳糖胺。该实验对反应物摩尔比、溶剂的选择、催化剂的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探究,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避免了一步法的反应不充分及所需温度过高等问题。在D-塔格糖与苄胺的摩尔比为1:2,甲醇做溶剂,冰醋酸做异构化反应催化剂,40℃下反应12 h的条件下,N-苄基-D-半乳糖胺收率为75.3%。第叁章介绍了合成D-半乳糖胺盐酸盐的方法。研究中以N-苄基-D-半乳糖胺为原料,采用Pd/C作为催化剂,在盐酸酸化和H_2氛围下脱去分子中的苄基,得到D-半乳糖胺盐酸盐。在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应为24 h,溶剂中二氧六环与水的体积比为1:1,pH值在1~2之间,氢气压力为1.0 MPa下进行反应。在上述较优的反应条件下,以D-塔格糖计算的D-半乳糖胺盐酸盐收率为55.4%。第四章介绍了D-半乳糖胺盐酸盐酰化反应合成一系列衍生物。研究中以D-半乳糖胺盐酸盐为原料,选择不同的氨基保护剂进行氮酰基化反应,再用乙酸酐对糖分子中的羟基进行保护,得到一系列酰化反应产物。着重对以二安替比林甲烷做氮保护剂得到1,3,4,6-四-O-乙酰基-N-(1,3-二甲基-2,4,6(1H,3H,5H)-叁氧嘧啶-5-亚基)甲基-α-D-半乳糖胺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考察催化剂种类、缚酸剂种类、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在4-二甲基氨基吡啶做催化剂,叁乙胺做缚酸剂,甲醇为溶剂,室温下反应2 h等条件下反应,目标产物收率为35.6%。(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6)

张金秋,王少伟,陶飞,徐春祥,林慧[2](2019)在《低聚半乳糖合成研究现状与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聚半乳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卓越的生理功能,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根据国内外近二十年的研究资料,本文综述了以乳糖为底物,利用β-半乳糖苷酶合成低聚半乳糖的反应机制;讨论了乳糖底物的初始浓度、反应体系中的水活度、反应温度、反应pH、抑制物(半乳糖、葡萄糖、低聚半乳糖产物)、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低聚半乳糖产率的具体影响;总结了不同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的类型、最佳反应条件下低聚半乳糖的产率,工业化低聚半乳糖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商用低聚半乳糖产品及其成分进行了介绍,探讨了目前制约低聚半乳糖产业在我国大规模发展的因素,以期促进我国低聚半乳糖产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陈坤琳,钱勇,蒋临正,王慧利,邢光东[3](2019)在《SIRT7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去乙酰化蛋白7(sirtuin 7,SIRT7)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DCMEC)合成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中国荷斯坦奶牛DCMEC为试验材料,纯化后转染质粒p CDNA3.1-SIRT7,继续培养48或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合成关键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特异性试剂盒检测胞内和培养基中甘油叁脂(TG)含量。[结果]1)乳蛋白: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SIRT7可显着提高αs1-酪蛋白基因(CSN1S1)、β-酪蛋白基因(CSN2)和ETS转录因子基因(ELF5) mRNA水平,促进CSN2蛋白合成,激活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磷酸化; 2)乳脂: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SIRT7可显着提高乳脂合成关键因子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 mRNA和蛋白水平,显着增加细胞内甘油叁酯(TG)含量; 3)乳糖: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SIRT7可显着提高乳糖合成关键因子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 mRNA表达。[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过表达SIRT7可促进DCMEC中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朱五二,缪明永,顾正华,李由然,丁重阳[4](2019)在《盐单胞菌S62 β-半乳糖苷酶合成低聚半乳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盐单胞菌S62 β-半乳糖苷酶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合成低聚半乳糖效率。为了提高低聚半乳糖产率,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以反应温度、pH、加酶量、底物浓度为考察对象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反应条件:反应温度40℃,pH 7.0,加酶量50 U/mL,底物质量浓度300 g/L。反应6 h时可获得最大低聚半乳糖产率(41.91±0.27)%,乳糖消耗率为(82.47±0.38)%。反应4~8 h内低聚半乳糖产率都维持在40%以上,此时乳糖消耗率均在80%以上,在提高乳糖利用率的同时实现了低聚半乳糖的高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为低温S62 β-半乳糖苷酶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加工过程》期刊2019年02期)

王丽军,牟元珍,关波,万丽云,张艳[5](2019)在《传统奶酪中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合成低聚半乳糖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离筛选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乳酸菌新菌株,为酶法高效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提供新的酶源。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碳酸钙溶钙圈和添加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的MRS培养基筛选平板进行初筛,以产酶菌株粗酶液催化乳糖反应产物的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复筛,从新疆伊犁地区牧民手工制作的奶酪样品中筛选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乳酸菌。结合其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菌株进行鉴定。单因素试验确定产酶条件和转糖基反应条件,TLC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转糖基反应产物各组分含量。筛选获得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6株,其中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LBGNL-S7所产β-半乳糖苷酶的转糖基活性最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0℃、pH 6.0、乳糖质量浓度300 mg/mL的条件下反应4 h,GOS得率可达质量分数43.40%,其中转移二糖和转移叁糖质量分数分别为18.29%和12.95%。以上结果表明,L. plantarum YLBGNL-S7是一株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新菌株,在益生性GOS的合成领域具有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李坤丽,常新林,胡亚丹,钟婷,张翰霖[6](2019)在《稀有糖L-半乳糖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L-半乳糖及其中间体D-半乳糖醛酸、L-半乳糖酸-1,4-内酯,并优化工艺。方法采用酶法水解果胶,制备D-半乳糖醛酸,并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确立最佳酶水解工艺;D-半乳糖醛酸经还原、脱水转化为L-半乳糖酸-1,4-内酯,进一步还原合成L-半乳糖。结果酶水解最佳条件为50℃反应2 h,酶-果胶比为1.5∶10。合成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表征。合成产率为31.4%。结论方法操作简便,步骤短,反应收率高,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04期)

许冰,宁倩倩,肖强,丁海新[7](2018)在《新型半乳糖苷酶底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食源性疾病病原体,研究开发新的检测与诊断技术,是降低和预防该类疾病扩散的关键所在。不同的微生物会分泌特异性的糖苷酶,通过设计相应的特异酶底物可以快速、准确、简便地对病源微生物进行检测。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半乳糖酶底物,该酶底物在相应糖苷酶的作用下会释放二甲氨气体,可通过气相色谱快速检测来判断病源菌的存在。目标酶底物以五乙酰半乳糖为起始原料,经过溴代、亲核取代、还原和脱保护等5步有机反应合成,总产率可达56.1%。采用核磁共振、质谱及高分辨质谱等手段对各步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产物的结构。(本文来源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高阳光,曹周,韩忠享,张强,胡杰[8](2019)在《从D-半乳糖或L-阿拉伯糖合成迭氮鞘氨醇(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D-半乳糖、L-阿拉伯糖为原料完成了迭氮鞘氨醇的合成,总收率分别为27%和20%.此策略主要特征是烯烃复分解反应、自由基诱导的异构化、Appel反应和迭氮取代.(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2期)

刘坤,吴佳佳,吴淑欣,杜珂,尹卫平[9](2018)在《1-硫代苯基-2,3,4-叁-O-苄基-6-O-取代酰基-1-脱氧-β-D-半乳糖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寡糖及寡糖酯是天然产物中一类重要的结构类型,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生物活性,同时该类分子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该类活性分子成药性较强,引起了药物化学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1]糖苷键的构建是寡糖及其寡糖酯合成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糖端基取代成硫苷以提供糖基供体已成为寡糖及寡糖酯合成中的重要方法。然而,构建6位取代半乳糖端基硫苷以提供6位酰基取代1位硫苷活化的半乳糖糖酯供体及其制备方法尚无文献报道,严重制约通过此类糖基供体进一步合成结构复杂寡糖酯的研究。本文以半乳糖为原料,经过区域保护羟基、成硫苷、去保护等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1-硫代苯基-2,3,4-叁-O-苄基-6-羟基-1-脱氧-β-D-半乳糖(4),中间体4与壬酸、3,3-二甲基-1丁酸和4-甲基壬酸在缩合剂PyBop的催化下得到目标化合物1-硫代苯基-2,3,4-叁-O-苄基-6-O-取代酰基-1-脱氧-β-D-半乳糖酯(1~3)。本文得到的6位取代半乳糖端基硫苷提供了6位酰基取代1位硫苷活化的半乳糖糖酯供体,可用于采用通用的"硫苷法"生成苷键从而进一步构建结构复杂的寡糖酯,例如,目标化合物可以在叁氟甲磺酸酯的催化下与其他糖类羟基进一步反应成苷进而合成复杂寡糖酯,为复杂寡糖酯的合成提供了有益思路。(本文来源于《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8-09-28)

陈璐,赵艳丽,郭晓宇,史彬林,闫素梅[10](2018)在《赖氨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乳糖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赖氨酸(Ly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糖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深入探讨Lys对乳糖合成的影响机理。将第3代BMECs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各组细胞培养液中Lys的终浓度分别为0.5(对照)、1.0、2.0、4.0、8.0和16.0 mmol/L,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培养48 h。结果表明:适宜浓度Lys对乳糖含量和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1(GLUT1)、已糖激酶Ⅰ(HKⅠ)和已糖激酶Ⅱ(HKⅡ)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呈显着的剂量依赖关系(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添加Lys显着或趋于显着影响乳糖含量及乳糖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2.0~16.0 mmol/L组乳糖含量较高(0.05<P<0.10),4.0~16.0 mmol/L组G LUT1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2.0~8.0 mmol/L组α-乳清白蛋白(LALBA)和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β-4GALT1)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8.0~16.0 mmol/L组HKⅡ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但1.0~2.0 mmol/L组HKⅡ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4.0~16.0 mmol/L组HKⅠ基因表达量下降,尤以16.0 mmol/L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Lys对乳糖含量和GLUT1、HKⅠ和HKⅡ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剂量依赖,Lys浓度为2.0~8.0 mmol/L时,对BMECs内乳糖合成促进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乳糖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低聚半乳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卓越的生理功能,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根据国内外近二十年的研究资料,本文综述了以乳糖为底物,利用β-半乳糖苷酶合成低聚半乳糖的反应机制;讨论了乳糖底物的初始浓度、反应体系中的水活度、反应温度、反应pH、抑制物(半乳糖、葡萄糖、低聚半乳糖产物)、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低聚半乳糖产率的具体影响;总结了不同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的类型、最佳反应条件下低聚半乳糖的产率,工业化低聚半乳糖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商用低聚半乳糖产品及其成分进行了介绍,探讨了目前制约低聚半乳糖产业在我国大规模发展的因素,以期促进我国低聚半乳糖产业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糖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张仲谋.由D-塔格糖合成半乳糖胺盐酸盐及其衍生物[D].安徽工业大学.2019

[2].张金秋,王少伟,陶飞,徐春祥,林慧.低聚半乳糖合成研究现状与产业的发展趋势[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3].陈坤琳,钱勇,蒋临正,王慧利,邢光东.SIRT7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调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9

[4].朱五二,缪明永,顾正华,李由然,丁重阳.盐单胞菌S62β-半乳糖苷酶合成低聚半乳糖的研究[J].生物加工过程.2019

[5].王丽军,牟元珍,关波,万丽云,张艳.传统奶酪中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合成低聚半乳糖条件[J].食品科学.2019

[6].李坤丽,常新林,胡亚丹,钟婷,张翰霖.稀有糖L-半乳糖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7].许冰,宁倩倩,肖强,丁海新.新型半乳糖苷酶底物的合成[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8

[8].高阳光,曹周,韩忠享,张强,胡杰.从D-半乳糖或L-阿拉伯糖合成迭氮鞘氨醇(英文)[J].有机化学.2019

[9].刘坤,吴佳佳,吴淑欣,杜珂,尹卫平.1-硫代苯基-2,3,4-叁-O-苄基-6-O-取代酰基-1-脱氧-β-D-半乳糖酯的合成[C].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8

[10].陈璐,赵艳丽,郭晓宇,史彬林,闫素梅.赖氨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乳糖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

标签:;  ;  ;  ;  ;  ;  ;  ;  ;  ;  ;  

乳糖合成论文-张仲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