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加工贸易论文-吴妍

江苏省加工贸易论文-吴妍

导读:本文包含了江苏省加工贸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OWA算子,加工贸易,组合预测

江苏省加工贸易论文文献综述

吴妍[1](2019)在《基于IOWA算子的江苏省加工贸易的组合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2年—2016年江苏省加工贸易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二次指数平滑以及ARMA模型3种单项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引入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OWA)算子的概念,并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准则构建组合预测模型,通过比较诱导值的大小对3种单项预测方法进行重新赋权得到组合预测数据。通过误差最小的评价指标发现,组合预测模型明显优于单项预测,验证了组合预测模型的合理及有效性。最后通过组合预测模型对2017年—2021年江苏加工贸易额进行预测,为江苏省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徐波[2](2018)在《新常态下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工贸易对于我国来说,是最主要的一种对外贸易的方式,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江苏省是我国几个重要加工贸易的省市之一,其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江苏省的加工贸易产业同时也暴露出了相关的问题,如技术水品低、增值率低、缺乏竞争力等一系列相关的重大问题。同时,由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均对江苏省的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挑战。因而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解决江苏省加工贸易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使其能够继续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8年31期)

刘笑雨[3](2018)在《促进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很不平衡,加工贸易发展迅速的地区集中在沿海地区。江苏省加工贸易不管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技术上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结构和市场分布不合理、经营主体和分布地域不均衡、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监管体制不健全、加工贸易人才匮乏等,针对这些问题江苏省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开拓多元化市场;推动经营主体的转变;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延长产业链;加强品牌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健全监管体制,推行监管一体化;大力培养并引进人才使加工贸易快速稳定发展。(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8年01期)

郭诣遂,刘红,滕静涛[4](2017)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被解释变量加工贸易增值率,选取R&D投入、FDI增长率、劳动力成本、对外开放程度、工业化水平和汇率变动这六个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江苏加工贸易出口升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来源于《统计与管理》期刊2017年10期)

杨柳纤[5](2016)在《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了研发投入、人力资源禀赋和外商直接投资这3个影响因素,基于协整理论构建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影响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是对加工贸易增值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的因素,而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长期影响均不明显,短期内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显着而外商直接投资则会对加工贸易增值率产生负向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6年21期)

张薇[6](2015)在《电子商务时代服装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利用网络开展相关业务,电子商务的形式多种多样,太仓的服装加工企业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利润空间有限,近年来,企业都面临着经济回升基础仍不扎实、综合成本持续提升、服务加工企业的研发、设计及营销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等问题,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转型升级,可以尽快由OEM(原始制造)向ODM(设计+制造)转型,变革营销模式和发展电子商务,同时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理论研究)》期刊2015年10期)

徐璐[7](2014)在《基于VAR模型下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增值率和FDI产业分布的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江苏省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江苏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度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态变化是否有助于加工贸易附加值的提升,将有利进一步相关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因此具有积极现实经济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先期的理论研究成果;其次借用VAR模型构建了滞后算子参数矩阵分析江苏省FDI在不同产业的分布对加工贸易出口增值率的影响;进而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不同产业下FDI的分布对加工贸易出口增值率脉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产业下FDI的分布对加工贸易出口增值率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并且方差分解结果表明FDI在第二产业分布额度冲击对江苏省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变化贡献率较大;最后,从注重引资总量和引资结构分布角度提出相关对策。(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王宇一[8](2014)在《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际分工的逐步加强,中国参与国际间合作也日益频繁,加工贸易便是参与国际分工的产物作为江苏省对外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工贸易一直占据着对外贸易的较大份额,为江苏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各种资源的减少,人力、土地等成本低的攀升,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新时期的新问题,本文着力于分析区位转移和结构调整来研究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本文首先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了解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然后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对来自江苏省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宏观的表现出江苏省加工贸易出现的区位转移情况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选取23个加工贸易产业,并通过数据的计算、分析和整理得出江苏省及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动、静态的产业聚集指数来判断其所处的产业聚集阶段并进一步加以分类,从微观总结出江苏省加工贸易向外转移以及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情况。然后通过构建VAR模型来分别讨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加工贸易的互相影响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叁种类型的加工贸易不同的发展趋势为加工贸易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从本文实证分析来看江苏省加工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出现了转移的趋势,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部分的出现了转移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则利用比较优势在地域形成了良好的承接产业发展的产业聚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在蓬勃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在生根发芽。VAR模型的分析结果也进一步的印证了实证分析的结果,未来发展中,江苏省加工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将会继续占据较大比重,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会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发生区位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将逐步成为江苏省发展的未来方向,尤其是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角。最后,本文根据文章中实证分析和模型分析得出的结果给出建议,认为江苏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应从推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优化地区资源配置;刺激加工贸易创新;增加加工贸易总体附加值;调整和完善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均衡地区加工贸易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着手,努力将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4-04-01)

陶娟,孙本芝[9](2013)在《江苏省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工贸易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了江苏省加工贸易的现状。基于研究结果,认为制造业基础和劳动力成本与加工贸易升级负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对加工贸易升级影响不显着。从而进一步提出促进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本文来源于《江苏商论》期刊2013年05期)

朱淼[10](2013)在《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省加工贸易经过叁十多年的发展,在创造就业岗位、促进技术进步、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增长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全省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产业关联度低、产品结构不平衡、经营主体偏重外资、技术水平不高,附加值低等,这暴露出加工贸易现阶段的发展模式中一系列的缺陷,不能很好适应江苏省经济的发展。同时,国内外政策与经济形势也是不断波动起伏,更是加剧加工贸易发展的难度。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内外部制约因素不断增加、原有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加剧、发展难度不断加大的严峻挑战,这一切均表明江苏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本文从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总结出发,明确了研究的着力点,视角、意义、方法和技术路径。首先,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为全文的分析奠定基础;其次,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价值链理论分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可行性与必要性;再次,从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着手,结合国内外形势,阐述分析了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及必要性。同时,从理论基础、实际情况出发,将影响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因素清晰化与具体化;随后,确立本文的假设,选取八个因素,构建计量模型,对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各影响因素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利用外资,经营主体内资化、正确认识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等为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加大引进、开发技术力度,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研发意识,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完善加工贸易产业配套能力,推进贸易便利化,以此来有的放矢的推动江苏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3-04-15)

江苏省加工贸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加工贸易对于我国来说,是最主要的一种对外贸易的方式,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江苏省是我国几个重要加工贸易的省市之一,其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江苏省的加工贸易产业同时也暴露出了相关的问题,如技术水品低、增值率低、缺乏竞争力等一系列相关的重大问题。同时,由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均对江苏省的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挑战。因而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解决江苏省加工贸易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使其能够继续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苏省加工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1].吴妍.基于IOWA算子的江苏省加工贸易的组合预测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徐波.新常态下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商论.2018

[3].刘笑雨.促进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8

[4].郭诣遂,刘红,滕静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7

[5].杨柳纤.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6

[6].张薇.电子商务时代服装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

[7].徐璐.基于VAR模型下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增值率和FDI产业分布的动态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

[8].王宇一.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

[9].陶娟,孙本芝.江苏省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2013

[10].朱淼.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标签:;  ;  ;  

江苏省加工贸易论文-吴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