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寄生蜂的可溶性蛋白质组成及Chrysalis chrysalis中卵黄原蛋白的分子特征分析(英文)

三种寄生蜂的可溶性蛋白质组成及Chrysalis chrysalis中卵黄原蛋白的分子特征分析(英文)

一、三种寄生蜂虫体可溶性蛋白组成及蝶蛹金小蜂卵黄蛋白的分子特性分析(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蒋玉洁[1](2021)在《激素对管氏肿腿蜂亲代抚育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青蜂总科Chrysidoidea、肿腿蜂科Bethylidae、肿腿蜂亚科Bethylinae、肿腿蜂属Sclerodermus,是许多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的体外寄生蜂,具有繁殖速度快、生殖力高、寄主范围广和搜索能力强等习性,在我国广泛用于林木蛀杆害虫的生物防治。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典型的亚社会性昆虫,表现为亲代聚集、合作觅食和抚育子代等方面,其适应性行为机制可为昆虫非社会性向真社会性的进化过程提供重要证据。为了探索该寄生蜂抚育行为与内在生理变化的联系,本研究以管氏肿腿蜂“亲代抚育-体内激素”为研究系统,从昆虫化学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验证雌成蜂在抚育前后及其整个过程中体内激素的种类及其数量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卵巢发育和抚育行为表型的影响,拟为寄生蜂“激素-行为”相互关系的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1)管氏肿腿蜂雌成蜂的卵巢发育状况根据亲代雌成蜂抚育行为前后的生理状态和行为表现,选取雌成蜂主要生命活动的11种重要生理状态:未交配即处女雌成蜂(VF)、已交配雌成蜂(FM)、取食后交配的雌成蜂(FMF)、产卵初期的雌成蜂(F-EO)和产卵高峰期的雌成蜂(F-PO),5个状态,以及处于子代不同发育阶段,将相应的抚育雌成蜂分为6个状态,抚育低龄幼虫期的雌成蜂(F-EIL)、抚育高龄幼虫的雌成蜂(F-LIL)、抚育老熟幼虫的雌成蜂(F-ML)、抚育吐丝幼虫的雌成蜂(F-SML)、抚育茧蛹初期的雌成蜂(F-EPC)和抚育茧蛹后期的雌成蜂(F-LPC)。通过解剖观察,对比不同生理状态下雌成蜂的卵巢发育程度,分析其行为发生与卵巢发育程度之间的潜在联系。结果显示:抚育前,VF和FM体型和卵巢无明显变化,两者体长约为1477.50μm,后者宽度明显加大,为190.40±4.94μm,两者均无怀卵现象;经取食后,FMF体型发生明显变化,腹部逐渐膨大,节间膜加宽,体重上升(平均达0.94±0.01μg/头),卵巢长宽度显着增加,为FM的1.70倍以上(L=2702.29±80.22μm,W=420.52±19.17μm),均为怀卵雌蜂,且平均怀卵量达38.14±2.397粒/头,单雌卵巢内成熟卵量约占28.45%;产卵初期,F-EO卵巢长、宽度分别是FM的1.50倍和2.80倍(L=2754.26±69.63μm,W=537.01±21.29μm),怀卵雌蜂平均怀卵量28.35±2.48粒/头,但卵巢内成熟卵量明显增加(43.10%);产卵高峰期,F-PO卵巢长度与F-EO的相似,但宽度减小(372.29±14.04μm),平均怀卵量(16.81±1.712粒/头)和成熟卵量(30.70%)均降低;F-EO和F-PO均为怀卵状态。随产卵行为进程,雌成蜂体重明显下降,卵巢长宽度减小,卵巢内的成熟和非成熟卵量下降,直至成熟卵粒完全产出,子代进入低龄幼虫期。抚育中期,雌成蜂腹部明显缩小,体重降低(F-EIL仅为0.68±0.01μg/头),卵巢长、宽度又恢复到FM水平(1840.52μm,217.73μm);但在F-SML时,雌成蜂卵巢长度又有所增加(1994.13±68.70μm)。从F-EIL发育到F-EPC过程中,怀卵雌成蜂比例逐渐降低(F-EIL时最高,82.86%;F-SML时最低,32.57%),平均怀卵量约为14.77粒/头,均低于F-EO和F-PO状态。抚育后期,F-LPC卵巢长宽度分别是FM的1.24倍和1.26倍(L=1577.32±35.68μm,W=161.18±9.65μm),怀卵雌蜂仅占15.00%,平均怀卵量骤降为2.33±1.52粒/头,且卵巢内未发现成熟卵粒。说明雌成蜂的卵巢发育会因交配、取食、抚育不同发育阶段的子代等经历而发生变化。(2)管氏肿腿蜂雌成蜂体内激素的动态变化以昆虫激素的标准品作为对照,通过LC-MS检测以上不同生理状态下雌成蜂体内激素的主要类型及水平变化。结果显示:11个生理状态下,雌成蜂体内均含有保幼激素JHⅢ和蜕皮激素20 E,且滴度因雌成蜂生理状态不同而异。与卵巢变化情况相对应,VF和FM体内JHⅢ含量均较低(约为1.75 ng/mg),但前者20 E滴度较低,为6.09±0.18 ng/mg,后者是前者的5倍,高达35.35±1.41 ng/mg。取食后,FMF体内JHⅢ滴度骤然升高为32.69±0.29 ng/mg,说明营养摄入会刺激JHⅢ水平上升;相反,FMF体内20 E滴度下降到最低值(0.20±0.02 ng/mg)。产卵后,F-EO和F-PO体内JHⅢ滴度又急剧下降,分别为9.08±0.69 ng/mg和4.72±0.25 ng/mg;而20 E滴度在产卵初期升高到27.45±0.24 ng/mg,后随着成熟卵粒不断产出,在产卵高峰期下降到3.10±0.31 ng/mg。抚育不同发育状态子代时,雌成蜂体内JHⅢ滴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4.05±0.18 ng/mg),在F-EIL时期最低,F-EPC时期最高。与此不同,在子代发育的过程中,抚育雌成蜂体内20 E滴度呈现出一个由低水平(F-EIL,3.82±0.09 ng/mg)到高水平(F-LIL,28.52±0.21 ng/mg),随后又降低(F-ML,5.28±0.71 ng/mg),再恢复到高水平(F-SML和F-EPC),稳定在26.44 ng/mg,一直持续到抚育后期(F-LPC,子代即将羽化时),为27.56±0.17 ng/mg(P≥0.05)。然而,在F-LPC时,雌成蜂体内JHⅢ滴度又显着升高到最高值,高达71.79±0.63 ng/mg,是抚育初期(F-EIL)JHⅢ滴度的390倍。说明随着子代发育进度和抚育被需求程度不同,雌成蜂体内JHⅢ和20 E两种激素的水平呈现交替性的动态变化,推测这可能是稳固亲代抚育子代完成发育的重要生理因素。(3)外源激素对管氏肿腿蜂抚育行为的影响通过选择性实验测定,抚育期雌成蜂在外源激素(保幼激素类似物JHA点滴处理)干扰下的行为趋向变化。以丙酮作为外源激素的载体溶剂进行体外点滴后,高浓度的保幼激素会减少雌成蜂对现有子代的选择,降低对现有子代的抚育。结果显示:JHA处理雌成蜂12 h时,仅有31.63%雌成蜂会优先选择子代进行抚育,是对照的0.44倍。受到JHA刺激后,抚育期雌成蜂(58.90%)会优先选择寄主,而放弃抚育现有子代。且高浓度的保幼激素,在对雌成蜂进行刺激后的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对雌成蜂抚育行为的干扰,这种干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缓慢降低。

叶昕海[2](2021)在《寄生蜂比较基因组及寄生适应性的基因组特性分析》文中指出寄生蜂属于膜翅目,是一类具寄生习性的昆虫,种类繁多,具有多样化的生活习性和性状,是研究物种分化、寄生习性和单双倍体性别决定的良好模型。比如,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已经成为进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模式生物。同时,多数寄生蜂也是农业重大害虫的重要天敌,田间释放能够发挥良好的自然控制作用,部分已被商业化生产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深入研究和了解寄生蜂的寄生习性,有利于将其大规模地用于防控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因此,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农业害虫绿色防控,寄生蜂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组装获得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寄生蜂基因组的基础上,开展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挖掘了寄生蜂寄生习性相关的基因组特征,包括组蛋白基因家族的进化,氨基酸代谢通路的缺失及营养补偿的寄主调控。(1)两种重要天敌寄生蜂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以重要蔬菜害虫菜粉蝶蛹期优势寄生蜂—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puparum和水稻重大害虫二化螟幼虫优势寄生蜂—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s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和PacBio技术对两种寄生蜂进行了基因组测序。蝶蛹金小蜂和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338 Mb和189 Mb,最终组装版本的scaffold N50分别为1.2 Mb和2.2 Mb。Hi-C互作分析将蝶蛹金小蜂的738条scaffold定位于5条染色体中,二化螟盘绒茧蜂620条scaffold定位于10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与核型分析一致。组装质量评估显示,两物种的BUSCO值均在96%以上,组装质量较高。在蝶蛹金小蜂和二化螟盘绒茧蜂基因组中分别注释到17,656和14,142个蛋白编码基因。共线性分析显示,两种寄生蜂的染色体共线性较差,表明物种分化后经历了多次的染色体重排事件。开展了毒液基因和P450基因家族在基因组上的分布和成簇分析,发现毒液基因主要散布于基因组中,而P450基因倾向于成簇分布。本研究构建了两个重要寄生蜂的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并结合染色体信息开展了进化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和数据基础。(2)膜翅目昆虫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在完成上述两种寄生蜂基因组组装及分析的基础上,收集了公共发表的47种膜翅目昆虫高质量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包括广腰亚目4种、姬蜂总科13种、瘿蜂总科1种、小蜂总科10种、青蜂总科1种、胡蜂总科3种、蚂蚁9种,蜜蜂6种,其中26种属于寄生蜂。利用1,495个单拷贝基因构建了 47种膜翅目昆虫的系统发育树,校正了物种分化时间。分别从同源基因的获得与丢失、基因家族的扩增与收缩、蛋白结构域家族的扩增与收缩、及蛋白结构域重排等4个角度进行了膜翅目基因组的进化特征分析。研究发现,101个基因家族在膜翅目昆虫中有快速进化的趋势,包括味觉受体、气味受体、P450基因和UGT基因等与环境感受以及解毒代谢相关的基因家族,这与膜翅目昆虫适应不同环境和食物相关。此外,还发现一些寄生蜂特异性的快速进化的基因家族,包括表皮蛋白、组蛋白等,分析可能与寄生习性相关。比较基因组分析揭示了膜翅目昆虫的基因组进化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寄生蜂的组蛋白基因家族分析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组蛋白基因家族在膜翅目昆虫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独立的扩增事件,主要集中于寄生蜂物种中。蝶蛹金小蜂中的组蛋白扩增最为显着,多达133个组蛋白基因。不同物种间的组蛋白基因共线性较低,表明组蛋白基因经历了多次扩增,且仍在快速进化中。在小蜂总科中发现了一个高度保守的组蛋白基因家族新成员,命名为组蛋白H1-like基因。转录组和定量PCR实验表明,其在蝶蛹金小蜂的黄蛹期雄性个体中特异性高表达。被干扰后导致后代雄性个体比例显着上升,表明该基因与雄性寄生蜂生殖有关。本研究发现了寄生蜂组蛋白基因家族的扩增和一种小蜂总科特异性保守的H1-like组蛋白基因,为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4)寄生蜂的氨基酸合成通路分析及营养补偿的寄主调控为阐明寄生蜂从寄主获取营养的寄生习性对基因组特性的影响,以二化螟盘绒茧蜂及其寄主二化螟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组、转录组以及代谢组等多层次的组学数据,对寄生蜂的氨基酸合成和代谢通路开展了分析。结果表明,二化螟盘绒茧蜂缺失了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以及精氨酸共10种氨基酸的合成能力;寄主二化螟也缺失了其中9种氨基酸的合成能力,但能够合成精氨酸。体外培养实验证实了这10种氨基酸是二化螟盘绒茧蜂幼虫发育的必需氨基酸。代谢组分析发现,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引起了二化螟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显着改变。其中,精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在寄生后第三天明显上升,而赖氨酸、甲硫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则明显下降。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寄生抑制了二化螟氨基酸的消耗,同时促进了寄主蛋白质的降解,导致了寄主体内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保证了寄生蜂幼虫发育所需的营养。研究结果表明,寄生习性影响了寄生蜂基因组中氨基酸通路的进化,导致更多氨基酸合成能力的丢失,但寄生蜂通过精细调控寄主氨基酸的合成和蛋白质代谢速率,影响了寄主血淋巴中的氨基酸含量,创造了营养丰富的幼虫生长微环境,研究结果对寄生行为中的营养调控及寄生蜂规模化繁育均有参考价值。

张佼[3](2021)在《蝇蛹金小蜂小RNA病毒RoWV-1的鉴定与生物学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测序技术以及宏病毒组(Virome)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病毒被发现。寄生蜂是昆虫中物种最为丰富的生物类群之一,其上也存在着很多病毒。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 vindemmia Rondani,1875)是蝇类蛹期外寄生蜂,寄主范围广泛,包括果蝇、实蝇、家蝇等,是一种有巨大开发潜力的生物防治资源。本论文针对在蝇蛹金小蜂体内发现的一种新型小RNA病毒RoWV-1展开了系列的研究,主要包括该病毒的基本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病毒与宿主蝇蛹金小蜂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1830)三者之间的生物学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蝇蛹金小蜂体内小RNA病毒RoWV-1的发现与鉴定在蝇蛹金小蜂体内,发现了一种新的正义单链RNA病毒。该病毒基因组全长为9,332 nt,包含2个线性排列不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编码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和结构蛋白(Structural protein)。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可以聚类到小RNA病毒目(Picornavirales)、双顺反子病毒科(Dicistroviridae)、蟋蟀麻痹病毒属(Cripavirus),将该病毒命名为Rondani’s wasp virus 1(RoWV-1)。病毒RoWV-1存在于蝇蛹金小蜂的多种组织和不同的发育阶段,在幼虫肠道中含量最高。RoWV-1不能通过垂直传播传给寄生蜂后代,但是,RoWV-1可以通过被感染蜂的粪便进行种群之间的水平传播。通过对带毒和不带毒蜂的重要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发现RoWV-1对其宿主蜂的生物学特征没有显着影响。2.RoWV-1对蝇蛹金小蜂寄主黑腹果蝇生物学特征的影响RoWV-1不仅可以存在于蝇蛹金小蜂体内,还可以感染蝇蛹金小蜂的寄主黑腹果蝇,并且能够在黑腹果蝇体内大量复制和增殖。RoWV-1在黑腹果蝇体内的组织分布和发育动态分析表明,RoWV-1分布于黑腹果蝇的各个组织中,在雌虫中的病毒含量要高于雄虫,并且在雌虫肠道中病毒含量最高。RoWV-1在黑腹果蝇上不能通过垂直传播传给果蝇后代,但可通过被感染黑腹果蝇的粪便以及尸体进行水平传播。通过比较带毒和不带毒黑腹果蝇的一些重要生物学特征,发现RoWV-1可提高黑腹果蝇的产卵量、延长黑腹果蝇的发育历期,但会降低黑腹果蝇的羽化率。3.RoWV-1在蝇蛹金小蜂与黑腹果蝇之间传播途径分析RoWV-1可通过寄生蜂将病毒传到黑腹果蝇蛹中,在寄生蜂毒液中也可检测到病毒,但进入寄主黑腹果蝇蛹体内的病毒滴度一直维持很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没有出现大量扩增的现象。另一方面,寄生蜂幼虫会通过取食带病毒黑腹果蝇蛹而感染病毒。虽然RoWV-1不能通过垂直传播从亲本传给后代,但在带病毒黑腹果蝇蛹的帮助下,寄生蜂的子代也可以携带病毒。不仅如此,当寄生蜂寄生带病毒黑腹果蝇蛹之后,寄生完成的寄生蜂也会感染病毒,并且随着寄生时间延长,病毒在寄生蜂腹部中的含量会增加。通过比较寄生蜂寄生带毒和不带毒黑腹果蝇蛹对寄生蜂重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发现寄生蜂寄生带病毒黑腹果蝇蛹能显着提高寄生蜂的寄生成功率。4.RoWV-1编码的RNAi沉默抑制子初探昆虫宿主会产生RNAi免疫防御反应对抗病毒的入侵。病毒也会编码相应的RNAi沉默抑制子来对抗宿主的免疫防御反应。Dcr-2是RNAi抗病毒反应的核心成分之一,对黑腹果蝇的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研究发现,Dcr-2突变型果蝇对病毒RoWV-1更加敏感,主要表现在果蝇死亡率显着增加,病毒滴度的显着增加。同时,还发现,RoWV-1的非结构蛋白编码了一段保守的ds RBD结构域。在S2细胞中,包含这段保守结构域在内的RoWV-1-1A蛋白可以抑制由ds RNA诱发的RNAi反应,因此,RoWV-1-1A蛋白可能就是病毒RoWV-1所编码的RNAi沉默抑制子蛋白。综上所述,本研究在蝇蛹金小蜂体内发现的一种新型小RNA病毒RoWV-1,隶属于双顺反子病毒科,是蟋蟀麻痹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RoWV-1感染寄生蜂之后,对寄生蜂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影响;但是,RoWV-1感染寄生蜂的寄主黑腹果蝇之后,会导致黑腹果蝇的产卵量增加,发育历期延长,羽化率降低;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毒RoWV-1与寄生蜂和寄主黑腹果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还明确了病毒RoWV-1在寄生蜂和果蝇之间复杂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对于利用寄生蜂及寄主系统研究病毒的跨物种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不仅如此,本研究还鉴定了得到了病毒RoWV-1所编码的RNAi沉默抑制子蛋白RoWV-1-1A,揭示了病毒与宿主之间互相博弈的过程。总之,本研究较为系统的阐述了RoWV-1病毒与宿主蝇蛹金小蜂和黑腹果蝇三者之间的生物学关系,为深入了解寄生蜂-病毒-害虫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周思聪[4](2021)在《布拉迪小环腹瘿蜂调控寄主脂代谢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寄生蜂是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幼虫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均来源于寄主,许多寄生蜂通过主动调控寄主体内的营养状态以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脂类对昆虫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其代谢平衡受到多个因素的共同调控。在有些寄生体系中,已经发现寄生蜂寄生能改变寄主中的脂含量,但是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晰。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宿主的共生菌可以帮助其抵御致病菌和原生动物的侵染,同时在调控宿主能量代谢上也发挥了重要功能。目前对寄生蜂-寄主互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调控上,而寄生蜂对寄主营养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文以黑腹果蝇-布拉迪小环腹瘿蜂这一寄生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究寄生蜂对寄主脂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布拉迪小环腹瘿蜂的生物学特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对果蝇2龄幼虫具有较高的寄生率。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寄生导致寄主幼虫的发育延缓,且蛹的体重和体长均显着减小。此外,我们还发现布拉迪小环腹瘿蜂4龄幼虫开始大量取食寄主脂肪,从而快速发育,说明寄主的脂是其后期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2)布拉迪小环腹瘿蜂通过调控寄主的脂代谢从而促进脂肪体中脂含量的积累。对寄生和未寄生寄主幼虫脂肪体中脂滴的染色、大小统计以及脂含量的测定,发现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寄生能够提高寄主果蝇三龄幼虫脂肪体中的脂含量。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寄生通过调控寄主的脂代谢而非取食行为来促进脂的积累。(3)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寄生通过insulin信号通路调控寄主脂肪体中脂含量。胰岛素insulin和脂动激素AKH信号通路在脂代谢的调控中发挥重要功能,通过在脂肪体中特异性敲低其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明确寄生通过调控寄主的insulin通路而非AKH通路来促进寄主脂含量的增加。运用q PCR的实验,发现寄主IPCs中Dilp2、Dilp3和Dilp5的转录水平在寄生后显着上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验证了寄生后脂肪体中insulin通路下游磷酸激酶PI3K和AKT的活性增强,且转录因子FOXO的入核减少。这一系列的实验证明寄生增强了寄主脂肪体中insulin信号通路的活性。通过特异性敲低脂肪体中脂合成和脂降解基因的转录水平,我们发现,敲低酯酶Bmm后,寄生无法进一步调控寄主的脂代谢。通过酶活性的检测、q PCR的方法验证了寄生后脂肪体中脂酶活性降低,且Bmm的转录水平显着降低。综上所述,本论文阐明了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寄生能够调控寄主IPCs中Dilps的表达,通过In R-PI3K-Akt-FOXO的路径抑制脂肪酶Bmm的转录水平,进而抑制脂的降解,促进脂的积累。(4)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寄生增加寄主肠道中Acetobacter pomorum的丰度,从而调控insulin信号通路。寄生和未寄生寄主幼虫肠道的16S r RNA测序结果表明,寄生后寄主肠道中A.pomorum的相对丰度显着上升。我们进一步探究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发现与正常果蝇相比,无菌果蝇的脂滴显着变小,且寄生无法调控其脂含量的增加,而在无菌果蝇中添加A.pomorum能回补该现象。同时,与无菌果蝇相比,添加A.pomorum后,寄生恢复了对寄主Dilps的转录水平的调控。综上所述,寄生通过提高寄主肠道中A.pomorum的丰度来调控寄主的Dilps的转录水平,进一步调控寄主的脂代谢。Toll-Imd通路介导产生的AMPs和Duox介导产生的ROS是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的重要免疫通路。肠道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寄生后,寄主幼虫肠道中的许多Toll-Imd通路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此外,寄生亦抑制了Duox的转录,从而降低了肠道中ROS的含量。这些免疫通路的变化可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稳态,从而促进A.pomorum的增殖。(5)明确布拉迪小环腹瘿蜂调控寄主脂代谢的生物学意义。运用转基因技术,特异性敲低脂肪体中脂合成基因DGAT的转录水平,以降低寄主脂肪体中的脂含量,发现寄生蜂后代发育延缓,雌蜂体重降低、寄生率降低、且毒囊毒腺变小。这些结果说明寄生蜂对寄主脂代谢的调控对其生长发育和生物学功能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寄生策略保证了寄生蜂在野外面对不同营养状态的寄主均能很好的生存和繁衍。本论文以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和果蝇这一寄生体系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对寄主代谢调控的寄生策略:为了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布拉迪小环腹瘿蜂通过改变寄主中肠道微生物的含量,激活寄主的insulin信号通路并抑制脂肪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寄主脂肪体中的脂含量。这一研究揭示了寄生蜂对寄主营养代谢调控的新机制,对其它寄生体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寄生蜂生物防治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张显[5](2021)在《日本开臂反颚茧蜂鉴定及其调控寄主免疫反应机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寄生蜂种类众多,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蜂是许多害虫重要的种群制约因子,在农业害虫防治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寄生蜂与其寄主在自然界中长期共存,共同进化,寄生蜂利用寄生因子克服寄主免疫,调节寄主生长发育及营养代谢,保证后代成功发育;寄主则利用自身免疫系统,及时发现异物并将其清除。寄生蜂与寄主互作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背后的分子机制,为基因改良、杀虫蛋白筛选及开发提供潜在的分子靶标。本研究通过野外诱捕,获得一种果蝇寄生蜂,对其进行物种鉴定,研究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一步研究寄生蜂对寄主免疫的调控,最后解析其毒液蛋白组成并进行功能初探。结果如下:1开臂反颚茧蜂鉴定及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形态学及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最终鉴定该种寄生蜂为日本开臂反颚茧蜂Asobara japonica。在25±1℃,相对湿度50%±1%和光周期16 L:8 D条件下,卵期2.38±0.01 d,幼虫期5.36±0.07 d,蛹期8.30±0.04 d,其中幼虫期分为3个龄期。该开臂反颚茧蜂可以成功寄生多种果蝇,包括重要水果害虫-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另外,胞内共生菌Wolbachia导致该开臂反颚茧蜂孤雌生殖。2开臂反颚茧蜂寄生对寄主免疫反应的影响在寄主细胞免疫方面:开臂反颚茧蜂寄生黑腹果蝇幼虫,在寄生24 h,48h和72 h后,寄主淋巴腺逐渐消失。通过凋亡染色,检测到寄生后24 h,淋巴腺即存在凋亡信号,凋亡比例为28.7%±2.0%,显着高于未被寄生组。此外,还发现寄生能影响寄主血细胞数量。寄生后24 h,寄主血细胞数量显着高于未被寄生组,而寄生后48 h和72 h,寄主血细胞数量则显着低于未被寄生组。在寄主体液免疫方面:寄生后24 h,48 h,72 h和96 h寄主血淋巴黑化能力受到抑制,而抗菌肽表达量在寄生后6 h和12 h有显着上升趋势。3开臂反颚茧蜂毒液蛋白组成及功能初探通过对寄生蜂毒腺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共得到7379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含有信号肽同时FPKM>10的蛋白编码基因有165个,作为候选毒液蛋白编码基因。采用q RT-PCR验证候选毒液蛋白编码基因组织表达特异性,所选10个基因中有9个在毒腺中特异性高表达。将上述165个候选毒液蛋白编码基因按功能分为水解酶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蛋白酶抑制剂类、识别和结合蛋白、麻痹因子及其它等七大类,其中以水解酶类最多。选取2个已报道的与寄主黑化反应相关的基因进行RNAi,结果显示这2个基因的RNA干扰效率均在90%以上,但寄主黑化率、寄生蜂寄生率和出蜂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差异。

王嘉乐[6](2020)在《蝶蛹金小蜂对寄主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毒液蛋白功能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围绕寄生蜂对寄主害虫脂代谢的调控及其若干毒液蛋白功能之科学问题,以实验室长期继代饲养且寄生因子仅为毒液的蝶蛹金小蜂及其寄主菜粉蝶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列研究。研究以揭示内寄生蜂调控寄主害虫脂质代谢的通路及其机理为主要目的,同时为寄生蜂人工繁育寄主的筛选或人工饲料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此外,开展寄生蜂相关毒液蛋白功能的研究,以丰富发展对寄生蜂毒液蛋白功能多样性的深入认识,以挖掘寄生蜂毒液中可能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新型杀虫基因资源,甚至是在医药领域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基因资源。1.蝶蛹金小蜂寄生对寄主脂肪体脂质组的影响利用基于UPLC-TOF-MS的脂质组学方法,比较研究蝶蛹金小蜂寄生与未寄生寄主菜粉蝶蛹脂肪体中脂质组分与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寄生后寄主脂肪体中高度不饱和的可溶性甘油三酯(TAG)含量显着增加;而不饱和度较低(可溶性相对较低)的TAGs水平明显降低。通过蝶蛹金小蜂基因组与转录组的联合分析,发现了寄生蜂毒液中去饱和酶基因PPU08555的潜在功能,即该基因可能参与诱导寄主脂肪体TAGs转化为熔点更低(更为液态)、更易于释放至寄主血淋巴的形式,以便于蝶蛹金小蜂幼虫吸收获得寄主营养。同时,发现寄生后寄主脂肪体中多种磷脂类物质的含量显着下降,推测与蝶蛹金小蜂寄生引起的脂肪体细胞破坏有关。2.蝶蛹金小蜂寄生对寄主血淋巴脂质组的影响蝶蛹金小蜂寄生后,寄主菜粉蝶血淋巴的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寄主血淋巴中TAGs和磷脂的总体含量增加,推测脂肪体细胞的内容物可能随着细胞的破坏被分散、扩散至血淋巴。通过对寄主菜粉蝶蛹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寄生后寄主体内参与甘油酯代谢途径的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GAT2)的表达显着上调,推测寄主血淋巴中TAGs含量的增加还可能由甘油二酯(DAG)转化而成。此外,寄生后寄主血淋巴中的胆固醇酯(CE)含量的急剧增加,但寄主体内的胆固醇却未发生显着变化,推测蝶蛹金小蜂可能通过其毒液为其后代提供昆虫膳食必需的胆固醇。3.蝶蛹金小蜂脂肪酶的基因组注释与功能分析蝶蛹金小蜂寄生后,其寄主体内的多种脂质含量及组分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脂肪酶(lipase)作为昆虫脂质代谢过程中(消化、运输和加工等)的关键蛋白,可能在寄生蜂独特的生命周期中发挥着更具多样化的功能。通过对蝶蛹金小蜂基因组与转录组的联合分析,注释了分属于5个脂肪酶家族的64个脂肪酶基因,其中8个毒液脂肪酶基因与4个唾液脂肪酶基因为蝶蛹金小蜂寄生后,参与其寄主体内脂质环境调节的主要因子。多重比对结果发现,多数鉴定到的毒液脂肪酶基因不具备完全的催化三联体特征,且其β9环相对长度较长,盖结构域相对较短。这预示着蝶蛹金小蜂毒液脂肪酶中多数缺失了催化活性,且TAG水解活性较弱。通过系统发育树构建,预测了蝶蛹金小蜂中性脂肪酶基因与酸性脂肪酶基因的功能。4.蝶蛹金小蜂毒液脂肪酶的表达与活性检测通过对蝶蛹金小蜂毒液中6个潜在的毒液脂肪酶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探明了这些脂肪酶基因的在p Cold-tf载体的最优表达条件及蛋白特征。其中,PPU16612是毒液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的脂肪酶,具有潜在的水解胆固醇酯的能力。在改良胆固醇酯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明确蝶蛹金小蜂毒液与PPU16612重组蛋白均有胆固醇酯酶活性;且RNA干扰该基因后,毒液的胆固醇酯酶活性显着降低。结合寄主蛹转录组分析及q PCR验证,发现毒液PPU16612的功能与寄生后寄主体内胆固醇的酯化受到抑制相关。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7](2020)在《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寄生蜂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繁多、习性复杂,在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产卵时,寄生蜂携带的毒液、多DNA病毒等寄生因子就会随之进入寄主体内,发挥调控寄主生长、发育、免疫、代谢、行为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寄生蜂后代的发育。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寄生蜂的系统分类、资源普查、生物学、生态学、寄主调控、人工繁殖、释放应用、田间保护和助增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概述和整理。

王瑞娟[8](2020)在《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小G蛋白Rho1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寄生蜂是一类寄生性昆虫,可以寄生许多农林害虫,因此作为天敌昆虫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控中。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属于膜翅目茧蜂科,是一种寄主范围广泛的容性内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携带多种寄生因子,如毒液和多分病毒(Polydnavirus,PDV),这些寄生因子能够调控寄主昆虫的免疫及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在中红侧沟茧蜂中,毒液作为重要的寄生因子,其组分以及功能尚不清楚。本文利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分析鉴定了中红侧沟茧蜂毒液的组分;利用i TRAQ蛋白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寄生后棉铃虫血淋巴蛋白含量的差异,发现寄生蜂的小G蛋白Rho1存在于寄生后的棉铃虫血淋巴中;进一步利用RNA干扰和蛋白质互作等方法对Rho1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中红侧沟茧蜂组学分析通过中红侧沟茧蜂转录组文库测序及分析,得到18,883个unigenes,其中10731个得到注释。通过对毒液蛋白组的分析,在毒腺蛋白(VA,venom apparatus,整个毒腺组织)和毒液蛋白(VR,venom reservoir,仅毒囊中的毒液)样品中分别得到2264和321个蛋白。对这些蛋白进行注释,发现它们与已鉴定的其它寄生蜂的毒液蛋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主要分为四类:酶类、酶抑制剂类、神经类麻痹因子和其它。鉴定得到的2264个蛋白的转录本中,其中1077个转录本在毒腺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根据在毒腺组织中高表达、存在于毒液蛋白中和含有信号肽三个特征,在中红侧沟茧蜂毒液中共鉴定到75个蛋白。通过i TRAQ定量质谱检测了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后棉铃虫血淋巴蛋白含量变化,共发现521个差异蛋白,其中10个来自中红侧沟茧蜂,包括钙网蛋白、小G蛋白和金属蛋白酶等。剩余的511个差异蛋白中,346个在寄生后的棉铃虫血淋巴中含量较高,165个在未被寄生的棉铃虫血淋巴中含量较高。按功能聚类,这些差异蛋白主要集中在免疫响应(immune response)、物质代谢(material metabolism)和胞外受体互作(extracellular matrix receptor interaction)等生理过程。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的许多关键酶类在寄生后含量都显着的升高,如丙酮酸激酶和烯醇辅酶A水合酶等。综上,我们分析鉴定了中红侧沟茧蜂的毒液成分,并且发现寄生后棉铃虫血淋巴蛋白发生显着变化。2、中红侧沟茧蜂Rho1的功能研究利用i TRAQ定量质谱技术,在寄生后的棉铃虫血淋巴中检测来自中红侧沟茧蜂的小G蛋白,命名为Mm_Rho1。通过定量PCR分析,我们发现小G蛋白Mm_Rho1在中红侧沟茧蜂的毒腺和卵巢中有较高的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我们对Mm_Rho1进行了体外重组表达,并且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在干扰Mm_Rho1表达后,我们发现中红侧沟茧蜂的产卵量和成熟卵的数量显着减少,下一代的成茧率显着降低。然后检测了RNA干扰后卵黄蛋白原基因的表达,发现其表达量也显着下降。进一步检测Mm_Rho1对昆虫激素的影响,发现RNA干扰后,蜕皮激素的滴度升高,而保幼激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显着下降,保幼激素分解代谢基因的表达则无变化,保幼激素的滴度下降。我们检测了Mm_Rho1对寄主昆虫棉铃虫细胞免疫的影响。通过体外注射Mm_Rho1重组蛋白,发现其可以显着地抑制棉铃虫细胞的延展、吞噬和包囊能力。进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和pull-down实验,证明Mm_Rho1可以与棉铃虫调控细胞骨架重排的Dia相互作用。综上,我们发现Mm_Rho1可以调控中红侧沟茧蜂的激素水平,影响卵的发育;同时Mm_Rho1通过与寄主Dia相互作用影响细胞骨架的重排,进而影响棉铃虫的细胞免疫。

康志伟[9](2019)在《烟蚜茧蜂与豌豆蚜互作的行为与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amd)是蚜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烟蚜茧蜂搜寻寄主和完成寄生的过程中,嗅觉系统和毒腺中的寄生因子起了关键作用。烟蚜茧蜂嗅觉系统可以根据植物在受到蚜虫为害后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寄主蚜虫进行远距离定位。同时,烟蚜茧蜂嗅觉系统还能够识别蚜虫自身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如报警信息素等)和体表化合物(如碳氢化合物等)对寄主蚜虫进行寄生前的近距离识别。完成识别过程后,烟蚜茧蜂能够根据寄主蚜虫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寄生策略(重寄生或单次寄生)。本论文利用行为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对烟蚜茧蜂识别和调控寄主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体内营养物质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烟蚜茧蜂近距离识别豌豆蚜的关键因子研究烟蚜茧蜂近距离识别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偏好于寄生2-3龄豌豆蚜若虫,并且对2-3龄豌豆蚜若虫的寄生率也显着高于其它龄期。不同色型豌豆蚜偏好性分析中显示,烟蚜茧蜂对不同色型豌豆蚜没有明显的选择趋性,但对绿色豌豆蚜的寄生能力显着强于红色豌豆蚜。深入分析发现,红色豌豆蚜对烟蚜茧蜂寄生的反抗能力(逃跑,踢腿和坠落)显着强于绿色豌豆蚜。转录组学数据显示,红色和绿色豌豆蚜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差异不大,但红色豌豆蚜报警信息素合成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绿色豌豆蚜。除体型大小和颜色外,对体表碳氢化合物和报警信息素的研究表明:烟蚜茧蜂对蚜虫报警信息素具有明显的选择趋性,对体表碳氢化合物无选择行为。2烟蚜茧蜂嗅觉识别相关基因的鉴定分析为探究烟蚜茧蜂识别植物挥发性物质和蚜虫报警信息素的分子机制,我们利用二代转录组学技术对烟蚜茧蜂嗅觉相关基因进行了鉴定分析。通过转录组学技术共鉴定得到嗅觉结合蛋白13个,化学感受蛋白5个,嗅觉受体62个,味觉受体15个,离子型受体23个,神经膜元蛋白1个和嗅觉降解酶107个(其中酯酶类嗅觉降解酶40个,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45个,谷胱甘肽转移酶9个,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类降解酶基因8个,醛氧化酶1个和乙醇脱氢酶类降解酶4个)。烟蚜茧蜂嗅觉相关基因中未发现性别特异表达基因(仅在雌蜂或雄蜂触角中表达)。后续qPCR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嗅觉相关基因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身体其它部位。嗅觉受体基因在不同寄主蚜虫羽化的烟蚜茧蜂中的表达差异表明嗅觉受体可能在烟蚜茧蜂识别寄主蚜虫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3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体内营养物质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通过对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分析发现,烟蚜茧蜂寄生改变了豌豆蚜体内氨基酸的组成,如:提高了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但总氨基酸的含量不变;寄生后豌豆蚜体内总的可溶性糖的含量先上升后与对照保持不变,但蔗糖在寄生后豌豆蚜体内的含量显着高于未寄生豌豆蚜。寄生对豌豆蚜中总蛋白的含量影响不大。脂类物质的含量在96小时前没有差异,但寄生120小时的豌豆蚜体内的含量显着高于未寄生豌豆蚜。为探求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营养改变的分子机制,我们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对烟蚜茧蜂寄生后不同时间节点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后续实验利用qPCR技术对转录组学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转录组学和qPCR结果显示,烟蚜茧蜂寄生调高了部分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类物质合成关键酶的表达。寄生120小时的转录组数据显示,与营养调节相关的差异基因大都是在寄生后的豌豆蚜体内显着上调。另外,我们也对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免疫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烟蚜茧蜂寄生能够诱导豌豆蚜部分免疫基因的表达,但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免疫效应因子方面。与黑化相关的酚氧化酶原基因和与报警信息素合成相关的IPPS在烟蚜茧蜂寄生后显着上调。4烟蚜茧蜂毒腺相关基因的鉴定分析烟蚜茧蜂寄生能够通过调控豌豆蚜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而调控其营养物质组成和免疫反应。本章通过转录组学在烟蚜茧蜂毒腺组织中共鉴定得到了与寄生相关的基因137个,其中蛋白酶和肽酶类64个,蛋白酶抑制剂10个,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14个,嗅觉识别和结合蛋白43个和其它蛋白6个。这些蛋白中高表达毒液蛋白前十为:c31810g1(γ-谷氨酰转肽酶),c37137g18(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c30563g3(丝氨酸蛋白酶52),c31096g1(γ-谷氨酰转肽酶),c18357g1(嗅觉结合蛋白10),c30894g1(钙网蛋白),35614g1(嗅觉结合蛋白3),c37137g2(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c10661g1(糜蛋白酶),和c32571g2(烯醇化酶)。在所得到的蛋白酶和肽酶中发现了一个与阿尔蚜茧蜂γ-谷氨酰转肽酶高度相似的γ-谷氨酰转肽酶基因。同时,这个γ-谷氨酰转肽酶在烟蚜茧蜂毒腺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头部和胸部。此外,在毒腺中还鉴定到一个高表达的钙网蛋白。这个钙网蛋白与已报道的蝶蛹金小蜂中钙网蛋白具有很高的相似度。本论文通过通过行为学,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分析对烟蚜茧蜂是如何定位和识别寄主以及寄生后调控寄主豌豆蚜的行为和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全面解析植物-昆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生产中,为天敌昆虫的防控能力和释放机制提供更全面的科学依据。此外本研究中鉴定得到的嗅觉相关基因为未来筛选和合成对天敌昆虫具有显着吸引作用的化合物和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孙冉冉[10](2019)在《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植物源农药印楝素(Azadirachtin)具有拒食、忌避、抑制生长发育、诱导昆虫不育等生物活性,开发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昆虫生殖行为决定种群繁衍。田间防治实践中应用印楝素,可调控害虫生殖,使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目前关于印楝素调控昆虫不育的作用机制尚不透彻。本研究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为研究对象,研究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应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蛋白质组学,解析印楝素处理后斜纹夜蛾的精巢和卵巢组织蛋白质丰度的变化,对鉴定得到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分别以印楝素0.05、0.1、0.15 mg/L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羽化所得雄成虫♂与空白对照组(CK)雌成虫♀交配后,雌虫实际产卵量、产卵历期和产卵高峰期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其中,实际产卵量抑制率分别为32.33%、78.76%和100%,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2)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印楝素诱导斜纹夜雄性不育的作用机制。印楝素0.1 mg/L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选取蛹期第7天和成虫第2天的精巢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与CK组相比,在蛹期和成虫期分别鉴定到275和134个差异表达蛋白(差异倍数均在1.2倍以上)。KEGG分析表明,印楝素诱导的差异表达蛋白在蛹期主要参与调节粘着斑(Focal adhesion)等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而在成虫期则主要参与调节AMPK等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3)通过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透射电镜(TEM)和TUNEL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印楝素处理可以在蛹期诱导精巢组织的细胞凋亡。与成虫期相比,印楝素0.1 mg/L处理能够显着上调蛹期Caspase-3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增加细胞内Caspase-3的酶活。TUNEL分析结果发现,印楝素处理后的蛹期精巢组织细胞中出现明显FITC-d UP标记的绿色荧光信号,证实发生细胞凋亡。TEM分析结果发现,印楝素处理的细胞中出现染色质凝集、细胞体积收缩等凋亡特征。这些结果一致表明印楝素0.1 mg/L处理可以诱导斜纹夜蛾蛹期精巢组织细胞发生凋亡,这可能是印楝素处理雄性昆虫交配后导致雌虫生殖力减弱的重要原因。(4)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0.05、0.1、0.15 mg/L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羽化所得雌成虫♀与空白对照组(CK)雄虫♂交配后,雌虫实际产卵量、总产卵量、产卵历期和产卵高峰期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雌虫实际产卵量的抑制率分别为54.07%、80.94%和100%,对总产卵量的抑制率分别为42.23%、77.73%和96.72%,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5)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印楝素诱导斜纹夜雌性不育的作用机制。印楝素以0.1 mg/L浓度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化蛹羽化,选取蛹期第7天和成虫第2天的卵巢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与对照组CK相比,在蛹期和成虫期分别鉴定到919和530个差异表达蛋白(差异倍数均在1.2倍以上)。KEGG分析表明,在蛹期,印楝素诱导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碳代谢等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而在成虫期,则主要参与内质网应激反应和脂质代谢等相关的信号通路。(6)通过生化分析和TEM等方法进一步明确印楝素0.1 mg/L浓度处理可以诱导斜纹夜蛾成虫期卵巢组织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印楝素处理后,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显着上升约2.22倍。TEM结果发现,印楝素处理后的卵巢细胞中存在大量退化的卵黄颗粒、内质网肿胀等现象。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印楝素能够激活卵巢组织中氧化应激所导致的内质网应激反应。(7)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明确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在印楝素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在作用。结果表明,0.1 mg/L印楝素能通过上调ATF6蛋白表达激活ATF6途径,通过抑制PERK、P-PERK、P-EIF2等蛋白的表达抑制PERK途径,通过下调IRE1、PIRE1、IRS1、P-JNK、Bcl2和P-IRE1等蛋白的表达量,同时上调JNK和INS的相对表达量,抑制IRE1-JNK途径,并激活细胞凋亡。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印楝素能通过调节UPR,打破内质网的稳态,进而诱导细胞凋亡。(8)通过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等方法,明确印楝素可以诱导斜纹夜蛾成虫卵巢组织细胞发生凋亡。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结果表明,与蛹期相比,0.1 mg/L印楝素能够显着上调成虫期Caspase-3在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增加细胞内Caspase-3酶活。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印楝素0.1 mg/L处理后,在蛹期,Cleaved-Caspase-3、AKT、P-AKT、Pi3K和p-m TOR表达量显着上调;而在成虫期,P-AKT、Pi3K和p-m TOR表达量显着下调,但AKT表达量升高。结果表明印楝素处理可以在成虫期通过Pi3K/AKT途径诱导斜纹夜蛾卵巢组织的细胞凋亡。HE和TUNEL分析结果表明印楝素能够引起斜纹夜蛾成虫期卵巢组织的病变和细胞凋亡,且主要发生在卵巢管生长区的滋养细胞和滤泡细胞。(9)为进一步明确印楝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对卵子形成的影响,通过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印楝素对卵巢中脂质代谢和蛋白合成的影响。以0.1 mg/L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至羽化第2 d,与对照相比,处理成虫卵巢组织中胰岛素含量上升约1.92倍,甘油三酯和糖原的含量下降57.74%和57.77%。q RT-PCR分析结果表明,0.1 mg/L印楝素处理后,卵巢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FASN和ACACA的表达量显着下调,SCD的表达量变化不显着。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卵巢中脂质代谢相关蛋白FASN、ACACA和P-ACC的表达量显着下调,SCD的表达量变化不显着。这些结果表明,0.1 mg/L印楝素能够通过调节卵巢中脂质的代谢水平抑制卵巢的发育。SUn SET方法分析表明,印楝素能显着抑制内质网对新蛋白的合成能力。Elisa分析结果表明,印楝素处理后,羽化第二天的卵巢组织中,卵黄蛋白原(VTG)和卵黄蛋白(Vn)的含量分别下降59.17%和53.98%。基于此,卵巢管发育也受到抑制,即0.1 mg/L印楝素对卵巢管的长度和重量的抑制率分别为49.45%和58.80%。因此,上述这些结果一致表明,印楝素通过打破内质网稳态而诱导的细胞凋亡使卵巢组织中脂质代谢和蛋白合成受到抑制,进而使斜纹夜蛾卵子形成受阻,这可能是印楝素处理导致雌虫生殖力减弱的重要原因。

二、三种寄生蜂虫体可溶性蛋白组成及蝶蛹金小蜂卵黄蛋白的分子特性分析(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寄生蜂虫体可溶性蛋白组成及蝶蛹金小蜂卵黄蛋白的分子特性分析(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激素对管氏肿腿蜂亲代抚育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昆虫激素的简介
    2 昆虫激素的主要类型及功能
        2.1 昆虫激素的主要类型
        2.1.1 促前胸腺激素(prothoracicotropic hormone,PTTH)
        2.1.2 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
        2.1.3 蜕皮激素(molting hormone,MH)
        2.2 昆虫激素的主要功能
        2.2.1 鳞翅目
        2.2.2 双翅目
        2.2.3 直翅目
        2.2.4 膜翅目
    3 昆虫的激素与行为
        3.1 非社会性昆虫
        3.2 亚社会性昆虫
        3.3 真社会性昆虫
    4 昆虫的抚育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4.1 社会性昆虫的亲代抚育
        4.2 亚社会性昆虫的亲代抚育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6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管氏肿腿蜂雌成蜂的卵巢发育状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解剖观察雌成蜂的卵巢发育状况
        1.2.1 雌成蜂生理状态的划分
        1.2.2 不同生理状态雌成蜂卵巢的解剖观察
        1.3 仪器和试剂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雌成蜂外部型态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动态变化
        2.2 雌成蜂内部器官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动态变化
        2.2.1 雌成蜂的卵巢结构
        2.2.2 雌成蜂卵巢发育在不同生理状态时的动态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管氏肿腿蜂抚育雌成蜂体内激素的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仪器与材料
        1.3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检测
        1.3.1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提取方法
        1.3.2 激素检测条件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种昆虫激素标准品的定量检测及对比
        2.2 不同生理状态下雌成蜂体内激素的变化情况
        2.2.1 抚育前雌成蜂的体内激素水平
        2.2.2 抚育中和抚育后雌成蜂的体内激素水平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外源因素对管氏肿腿蜂抚育行为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仪器和试剂
        1.3 外源激素对抚育雌成蜂的影响
        1.3.1 生物因素干扰
        1.3.2 有机溶剂的确定
        1.3.3 外源激素刺激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因素干扰对抚育雌成蜂的影响
        2.2 外源激素溶剂载体的筛选
        2.3 外源激素处理对抚育雌成蜂的影响
        2.3.1 外源激素处理对抚育雌成蜂行为的影响
        2.3.2 外源激素处理对抚育雌成蜂卵巢发育和体内激素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全文结论、创新点
    主要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寄生蜂比较基因组及寄生适应性的基因组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寄生蜂基因组学研究
        1.1 寄生蜂的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1.2 寄生蜂基因组测序情况概述
        1.3 寄生蜂基因组研究
        1.4 寄生蜂研究相关挑战及组学应用前景
    2 寄生蜂与寄主营养代谢网络及其关系
    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目的意义
第二章 两种寄生蜂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蝶蛹金小蜂基因组测序与组装
        1.3 二化螟盘绒茧蜂基因组测序与组装
        1.4 Hi-C建库测序
        1.5 Hi-C辅助组装
        1.6 基因组组装完整性评估
        1.7 重复序列注释
        1.8 蛋白编码基因注释
        1.9 染色体共线性分析
        1.10 基因家族注释与分析
        1.11 蝶蛹金小蜂毒液蛋白编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分析
        1.12 转录组分析
        1.13 GO和KEGG富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蝶蛹金小蜂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2.2 二化螟盘绒茧蜂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2.3 重复序列与转座子分析
        2.4 寄生蜂染色体共线性分析
        2.5 毒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2.6 P450基因在蝶蛹金小蜂基因组中的扩张
    3 讨论
第三章 膜翅目昆虫的比较基因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因组数据
        1.2 同源基因搜索
        1.3 系统发育分析
        1.4 氨基酸替代率估算
        1.5 基因家族分析
        1.6 蛋白结构域进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膜翅目系统发育分析
        2.2 同源基因分析
        2.3 基因家族进化分析
        2.4 蛋白结构域进化分析
        2.5 膜翅目进化速率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寄生蜂的组蛋白基因家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组蛋白基因的注释
        1.2 组蛋白系统发育分析
        1.3 组蛋白基因的共线性分析
        1.4 进化选择压力分析
        1.5 转录组表达量分析
        1.6 RNA提取
        1.7 荧光定量PCR
        1.8 5' RACE和3' RACE
        1.9 dsRNA合成与RNA干扰
    2 结果与分析
        2.1 蝶蛹金小蜂的组蛋白基因
        2.2 二化螟盘绒茧蜂的组蛋白基因
        2.3 膜翅目组蛋白基因的进化
        2.4 小蜂总科保守的组蛋白H1变体基因
        2.5 蝶蛹金小蜂组蛋白H1-like基因的表达分析
        2.6 蝶蛹金小蜂组蛋白H1-like基因功能的初探
    3 讨论
第五章 二化螟盘绒茧蜂的氨基酸合成通路分析及营养补偿的寄主调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氨基酸通路注释
        1.3 寄生蜂体外培养
        1.4 二化螟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1.5 二化螟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1.6 基因家族进化分析与表达量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化螟盘绒茧蜂和二化螟氨基酸合成通路构建
        2.2 氨基酸对寄生蜂幼虫体外培养存活率的影响
        2.3 寄生后寄主二化螟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2.4 寄生后二化螟的氨基酸合成通路基因表达被抑制
        2.5 寄生后二化螟的氨基酸代谢通路基因表达被抑制
        2.6 寄生后寄主二化螟蛋白质合成被抑制
        2.7 寄生后二化螟的蛋白质降解被激活
        2.8 寄生后二化螟的贮藏蛋白基因表达被抑制
        2.9 寄生后二化螟氨基酸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
        2.10 二化螟盘绒茧蜂氨基酸转运相关基因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1 总结
    2 创新点
    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教育经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博士期间所获荣誉

(3)蝇蛹金小蜂小RNA病毒RoWV-1的鉴定与生物学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昆虫小RNA病毒的研究进展
    1.1 昆虫小RNA病毒的分类地位
    1.2 昆虫小RNA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征
    1.3 双顺反子病毒在昆虫中的研究
        1.3.1 双顺反子病毒的分类地位
        1.3.2 双顺反子病毒的粒子结构特征
        1.3.3 双顺反子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征
        1.3.4 双顺反子病毒的翻译复制机制
        1.3.5 双顺反子病毒的致病性以及传播特点
    1.4 双顺反子病毒在寄生蜂中的研究概况
    1.5 昆虫抗病毒的研究进展
        1.5.1 昆虫RNAi防御病毒的天然免疫研究
        1.5.2 病毒对抗昆虫免疫的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思路
第二章 蝇蛹金小蜂体内小RNA病毒RoWV-1的发现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小RNA病毒基因组cDNA克隆以及序列验证
        2.1.3 小RNA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
        2.1.4 小RNA病毒的RT-PCR以及q PCR反应
        2.1.5 小RNA病毒的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1.6 小RNA病毒的western blot分析
        2.1.7 小RNA病毒在寄生蜂不同组织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
        2.1.8 小RNA病毒的免疫组化分析
        2.1.9 小RNA病毒的分离纯化与透射电镜观察
        2.1.10 小RNA病毒的水平传播以及垂直传播
        2.1.11 小RNA病毒对寄生蜂重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2.1.12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oWV-1包含两个线性排列不重叠的开放阅读框
        2.2.2 RoWV-1是一种单链正义RNA病毒
        2.2.3 RoWV-1是一个包含两个开放阅读框的新型双顺反子病毒
        2.2.4 RoWV-1在蝇蛹金小蜂中的滴度变化
        2.2.5 RoWV-1的颗粒的形态
        2.2.6 RoWV-1的传播途径
        2.2.7 RoWV-1对蝇蛹金小蜂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RoWV-1对蝇蛹金小蜂寄主黑腹果蝇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RoWV-1在黑腹果蝇不同组织的分布及时间表达模式分析
        3.1.3 RoWV-1在黑腹果蝇中的免疫组化分析
        3.1.4 RoWV-1在黑腹果蝇中的传播方式分析
        3.1.5 RoWV-1在黑腹果蝇中的透射电镜观察
        3.1.6 RoWV-1对黑腹果蝇的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3.1.7 RoWV-1对黑腹果蝇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相关应答基因的影响
        3.1.8 RoWV-1对黑腹果蝇卵黄多肽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3.1.9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oWV-1分布于黑腹果蝇各个组织中
        3.2.2 RoWV-1可通过黑腹果蝇进行水平传播而不能进行垂直传播
        3.2.3 RoWV-1促进黑腹果蝇产卵并且增加黑腹果蝇蛹期发育时间
        3.2.4 RoWV-1降低了黑腹果蝇蛹期Eip74B和Eip75B的表达量
        3.2.5 RoWV-1增加了黑腹果蝇卵黄多肽的表达量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RoWV-1在蝇蛹金小蜂与黑腹果蝇间传播途径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RoWV-1从蝇蛹金小蜂到黑腹果蝇的传播方式探究
        4.1.3 RoWV-1从黑腹果蝇到蝇蛹金小蜂的传播方式探究
        4.1.4 RoWV-1对蝇蛹金小蜂寄生黑腹果蝇的生物学影响
        4.1.5 RoWV-1的western blot分析
        4.1.6 RoWV-1的RT-PCR分析
        4.1.7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RoWV-1可通过水平传播方式从寄生蜂传播到黑腹果蝇
        4.2.2 RoWV-1存在于寄生蜂毒液
        4.2.3 RoWV-1在黑腹果蝇蛹体内始终维持较低滴度
        4.2.4 RoWV-1可通过寄生被感染的黑腹果蝇传播到寄生蜂
        4.2.5 RoWV-1侵染黑腹果蝇蛹会提高寄生蜂的寄生成功率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RoWV-1编码的RNAi沉默抑制子初探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与细胞
        5.1.2 细胞传代培养
        5.1.3 RoWV-1病毒粗提取液收集
        5.1.4 RoWV-1显微注射
        5.1.5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检测
        5.1.6 体外转录和dsRNA合成
        5.1.7 Western blot分析
        5.1.8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RoWV-1对野生型黑腹果蝇有致死作用
        5.2.2 RNAi突变型果蝇对病毒RoWV-1的敏感性增加
        5.2.3 Dcr-2可以控制RoWV-1在果蝇体内的复制
        5.2.4 RoWV-1可以抑制由dsRNA引起的RNAi反应
        5.2.5 RoWV-1dsRBD可以抑制由dsRNA引起的RNAi反应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
    6.1 讨论与总结
    6.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4)布拉迪小环腹瘿蜂调控寄主脂代谢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寄生蜂与寄主
        1.1.1 寄生蜂概述
        1.1.2 寄生蜂的营养来源
        1.1.3 寄生蜂对寄主的代谢调控
        1.1.4 果蝇寄生蜂研究概况
    1.2 昆虫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1.2.1 昆虫体内脂代谢概述
        1.2.2 昆虫脂质的消化与吸收
        1.2.3 昆虫脂质的转运
        1.2.4 昆虫脂质的贮存
        1.2.5 昆虫甘油三酯的合成和降解
        1.2.6 昆虫脂代谢的激素调控
    1.3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3.1 昆虫肠道微生物概述
        1.3.2 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1.3.3 肠道微生物的调控
        1.3.4 寄生虫与肠道微生物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基本材料与方法
    2.1 基本实验材料
        2.1.1 果蝇寄主的繁殖
        2.1.2 布拉迪小环腹瘿蜂的繁殖
    2.2 实验仪器及软件系统
        2.2.1 实验仪器
    2.3 常用实验试剂及配制
        2.3.1 常用缓冲液
        2.3.2 培养基及抗生素配制
        2.3.3 试剂
    2.4 常规实验方法
        2.4.1 总DNA的提取
        2.4.2 总RNA的提取
        2.4.3 cDNA合成
        2.4.4 PCR反应
        2.4.5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2.4.6 琼脂糖凝胶电泳
        2.4.7 蛋白浓度测定
第三章 布拉迪小环腹瘿蜂的生物学特性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布拉迪小环腹瘿蜂的发育历期观察
        3.2.2 统计布拉迪小环腹瘿蜂的出蜂率和雌雄性比
        3.2.3 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寄生对寄主果蝇发育及体型的影响
        3.2.4 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和黑腹果蝇共同发育关系的研究
        3.2.5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布拉迪小环腹瘿蜂的生长发育阶段、发育历期及形态特征
        3.3.2 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寄生对黑腹果蝇发育历期、体重、体长的影响
        3.3.3 寄生蜂与寄主的共同发育关系
    3.4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寄生对寄主脂肪体中脂含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脂滴染色及大小测量
        4.2.2 果蝇脂肪体取样
        4.2.3 果蝇整虫取样
        4.2.4 果蝇血淋巴取样
        4.2.5 脂含量测定
        4.2.6 取食能力的检测
        4.2.7 饥饿存活实验
        4.2.8 统计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寄生对寄主幼虫脂肪体中脂含量的影响
        4.3.2 寄生对寄主幼虫整虫和血淋巴中甘油三脂含量的影响
        4.3.3 寄生对寄主果蝇取食行为的影响
        4.3.4 寄生对寄主脂代谢能力的影响
    4.4 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 寄生对寄主脂代谢信号通路的调控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转基因果蝇品系
        5.2.2 sNPF抗体制备
        5.2.3 免疫组织化学
        5.2.4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
        5.2.5 脂酶活性检测
        5.2.6 统计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寄生对寄主脂代谢通路的影响
        5.3.2 寄生对寄主果蝇Dilps水平的影响
        5.3.3 寄生对寄主脂肪体中insulin信号通路的影响
        5.3.4 寄生对寄主脂肪体脂合成和脂降解的影响
    5.4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寄生通过增加寄主肠道微生物中A.pomorum的丰度以调控寄主脂代谢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果蝇肠道16s rRNA测序
        6.2.2 果蝇肠道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种保存
        6.2.3 无菌果蝇品系和限菌果蝇品系的培育
        6.2.4 寄生无菌果蝇、限菌果蝇
        6.2.5 苹果醋杆菌A.pomorum的绝对定量
        6.2.6 肠道转录组
        6.2.7 活性氧含量测定
        6.2.8 统计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果蝇幼虫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组成
        6.3.2 寄生对寄主幼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6.3.3 寄生通过调控肠道中的A.pomoprum的丰度调控寄主脂的含量
        6.3.4 寄生通过寄主肠道的A.pomorum促进Dilps的表达
        6.3.5 寄生和未寄生果蝇肠道的转录组测序
        6.3.6 寄生对寄主肠道抗菌肽基因转录水平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6.4 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寄主脂含量对寄生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7.2.1 寄生蜂生长发育的统计
        7.2.2 寄生蜂的卵巢、毒囊、毒腺大小及体重的统计
        7.2.3 寄生蜂寄生率的统计
        7.2.4 统计方法
    7.3 实验结果
        7.3.1 寄主脂含量对寄生蜂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7.3.2 寄主脂含量对雌蜂毒囊、毒腺和卵巢大小的影响
    7.4 总结与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8.1 总结
    8.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3 本研究不足之处
    8.4 未来的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5)日本开臂反颚茧蜂鉴定及其调控寄主免疫反应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果蝇及寄生蜂概述
        1.1.1 果蝇的危害
        1.1.2 寄生蜂概述
    1.2 果蝇对寄生蜂的免疫防御反应
        1.2.1 果蝇的细胞免疫
        1.2.2 果蝇的体液免疫
    1.3 寄生蜂毒液蛋白及其功能
        1.3.1 寄生蜂毒液蛋白调控寄主免疫
        1.3.2 寄生蜂毒液蛋白调控寄主代谢和发育
        1.3.3 寄生蜂毒液蛋白的麻痹作用
    1.4 果蝇寄生蜂的研究现状
        1.4.1 环腹瘿蜂科果蝇寄生蜂的研究进展
        1.4.2 茧蜂科Asobara属果蝇寄生蜂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供试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果蝇寄生蜂的诱捕
        2.2.2 黑腹果蝇的饲养
        2.2.2.1 黑腹果蝇食物的配置
        2.2.2.2 黑腹果蝇的饲养
        2.2.3 寄生蜂的饲养
        2.2.3.1 果蝇寄生蜂食物的配置
        2.2.3.2 果蝇寄生蜂的饲养
        2.2.4 寄生蜂成虫DNA提取
        2.2.5 寄生蜂寄生条件
        2.2.6 寄生蜂形态特征观察
        2.2.7 寄生蜂各发育阶段发育历期统计
        2.2.8 寄生率、出蜂率、寄主幼虫死亡率和寄主蛹死亡率测定
        2.2.9 毒液器官细胞膜染色和小毒腺个数统计
        2.2.10 利用抗生素去除寄生蜂体内Wolbachia
        2.2.11 寄生蜂辐射处理
        2.2.12 淋巴腺解剖和拍照
        2.2.13 凋亡信号检测
        2.2.14 血细胞计数
        2.2.15 薄层细胞信号观察及淋巴腺薄层细胞分化信号
        2.2.16 血淋巴黑化能力检测
        2.2.17 毒腺转录组
        2.2.17.1 毒腺的收集
        2.2.17.2 毒腺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2.2.17.3 转录组数据分析
        2.2.17.4 毒液蛋白编码基因预测
        2.2.18 RNA提取及反转录
        2.2.19 实时荧光定量PCR
        2.2.20 合成dsRNA
        2.2.20.1 dsRNA模板准备
        2.2.20.2 dsRNA体外合成
        2.2.20.3 dsRNA产物纯化
        2.2.21 dsRNA 注射、干扰效率检测及黑化率、寄生率和出蜂率统计
        2.2.22 引物设计
        2.2.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果蝇寄生蜂的诱捕与物种鉴定
    3.1 果蝇寄生蜂的诱捕
    3.2 果蝇寄生蜂的形态学鉴定
    3.3 果蝇寄生蜂的分子鉴定
第四章 开臂反颚茧蜂生物学特性
    4.1 开臂反颚茧蜂的发育历期及形态特征
    4.2 开臂反颚茧蜂的寄生效率及寄主范围
    4.3 开臂反颚茧蜂的孤雌生殖与Wolbachia的关系
第五章 开臂反颚茧蜂调控寄主免疫的机制
    5.1 开臂反颚茧蜂调控寄主的细胞免疫
        5.1.1 开臂反颚茧蜂寄生引起寄主淋巴腺消失
        5.1.2 开臂反颚茧蜂寄生引起寄主淋巴腺凋亡
        5.1.3 开臂反颚茧蜂寄生对寄主循环血细胞数量的影响
    5.2 开臂反颚茧蜂调控寄主的体液免疫
        5.2.1 开臂反颚茧蜂寄生抑制寄主血淋巴黑化反应
        5.2.2 开臂反颚茧蜂寄生提高寄主抗菌肽表达量
第六章 开臂反颚茧蜂毒液组成及功能研究
    6.1 开臂反颚茧蜂毒液组成分析
        6.1.1 开臂反颚茧蜂的毒液器官
        6.1.2 毒腺转录组测序
        6.1.3 毒腺蛋白编码基因预测
        6.1.4 毒腺蛋白编码基因在小毒腺中的表达量
        6.1.5 毒腺蛋白编码基因功能注释
        6.1.6 信号肽预测
        6.1.7 毒液蛋白编码基因q RT-PCR验证
        6.1.8 毒液蛋白编码基因分类
    6.2 候选毒液蛋白编码基因RNA干扰及表型观察
第七章 讨论与总结
    7.1 讨论
    7.2 本研究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不足之处
    7.4 今后的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蝶蛹金小蜂对寄主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毒液蛋白功能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蝶蛹金小蜂与菜粉蝶的简介
    2 昆虫脂质代谢的研究综述
        2.1 昆虫脂质的组分与特性
        2.2 昆虫对脂质的利用
        2.3 脂质的生物合成
    3 寄生蜂对寄主营养物质的调控
        3.1 寄生蜂携带的寄生因子
        3.2 寄生蜂对寄主营养物质的影响
        3.3 寄生蜂对寄主营养代谢通路的影响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5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蝶蛹金小蜂寄生对寄主脂肪体脂质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菜粉蝶蛹脂肪体脂质提取
        1.3 UHPLC-QTQF-MS样品制备
        1.4 UHPLC-QTQF-MS操作流程
        1.5 UHPLC-QTQF-MS数据处理
        1.6 统计分析与脂类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成分分析(PCA)
        2.2 偏最小二乘方分析(PLS-DA)
        2.3 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断分析(OPLS-DA)
        2.4 寄主脂肪体中差异脂类代谢物的热图分析
        2.5 寄主脂肪体中差异脂类代谢物的鉴定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蝶蛹金小蜂寄生对寄主血淋巴脂质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菜粉蝶蛹血淋巴的提取
        1.3 UHPLC-QTQF-MS样品制备
        1.4 UHPLC-QTQF-MS操作流程
        1.5 UHPLC-QTQF-MS数据处理
        1.6 统计分析及脂类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成分分析(PCA)
        2.2 偏最小二乘方分析(PLS-DA)
        2.3 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断分析(OPLS-DA)
        2.4 寄主血淋巴中差别脂类代谢物的热图分析
        2.5 寄主血淋巴中差异脂类代谢物的鉴定与分析
        2.6 寄主脂肪体与血淋巴脂质组学的联合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的基因组注释与功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脂肪酶基因家族鉴定
        1.3 转录组数据分析
        1.4 RNA提取和cDNA合成
        1.5 qPCR荧光定量
        1.6 脂肪酶催化三联体的鉴定
        1.7 脂肪酶β9环及盖基序的鉴定
        1.8 系统发育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基因家族的鉴定
        2.2 多种昆虫的脂肪酶基因家族鉴定与比较分析
        2.3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2.4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中催化三联体的缺失
        2.5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β9环及盖结构域的特征
        2.6 蝶蛹金小蜂脂肪酶的系统发育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蝶蛹金小蜂毒液脂肪酶的表达与活性检测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毒液蛋白的提取
        1.3 毒液脂肪酶基因的克隆
        1.4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
        1.5 SDS-PAGE
        1.6 蛋白的纯化与超滤
        1.7 重组蛋白酶切
        1.8 胆固醇酯酶的活性检测
        1.9 RNA干扰
        1.10 qPCR荧光定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蝶蛹金小蜂毒液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2 蝶蛹金小蜂毒液中的胆固醇酯酶活性
        2.3 重组蛋白的胆固醇酯酶活性
        2.4 蝶蛹金小蜂寄生对寄主中胆固醇酯相关转化的调控
    3.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3.未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7)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寄生蜂的分类和资源发掘
    1.1 寄生蜂的分类研究
    1.2 寄生蜂的资源发掘
2 寄生蜂的生物学
    2.1 幼蜂发育
    2.2 寄主选择
    2.3 寄主适合度
    2.4 寄生效率
    2.5 行为学特性
        2.5.1 母代雌蜂的照料行为
        2.5.2母蜂的学习经历
        2.5.3 雄性蜂的争斗行为
        2.5.4 寄生蜂的视觉和嗅觉
    2.6 飞行和扩散
3 寄生蜂的生态学
    3.1 生物因素
        3.1.1 种间竞争
        3.1.2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与挥发物
        3.1.3 微生物
        3.1.4中性昆虫
        3.1.5转Bt基因抗虫作物
    3.2 非生物因素
        3.2.1 温湿度
        3.2.2 光照和颜色
        3.2.3 化学农药
        3.2.4 其他因素
4 寄生蜂对寄主生理、发育、生殖、行为的调控
    4.1 寄生因子及功能
        4.1.1 毒液
        4.1.2 多DNA病毒
        4.1.3 畸形细胞
        4.1.4 其他因子
    4.2 寄生蜂对寄主免疫、代谢、发育、生殖、行为的影响
        4.2.1 对寄主免疫的影响
        4.2.2 对寄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4.2.3 对寄主内分泌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4.2.4 对寄主生殖的影响
        4.2.5 对寄主抗逆性的影响
        4.2.6 对寄主行为的影响
5 寄生蜂的人工繁殖
    5.1 替代寄主
    5.2 补充营养
    5.3 低温贮藏
    5.4 滞育调控
    5.5 其他因素
6 生物防治技术与策略
    6.1 寄生蜂的人工释放
        6.1.1 单种天敌释放
        6.1.2 多种天敌联合释放
    6.2 寄生蜂的保护和助增
        6.2.1 作物间作
        6.2.2 种植蜜源植物
        6.2.3 植物支持系统和生态调控
7 总结和展望

(8)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小G蛋白Rho1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寄生蜂的毒液
        1.1.1 寄生蜂毒液的组分
        1.1.2 寄生蜂毒液的功能
    1.2 寄生蜂的其它寄生因子
        1.2.1 多分DNA病毒
        1.2.2 类病毒颗粒
        1.2.3 畸形细胞
        1.2.4 卵巢蛋白
        1.2.5 幼蜂分泌物
    1.3 小G蛋白
        1.3.1 小G蛋白简介
        1.3.2 小G蛋白与先天免疫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中红侧沟茧蜂转录组分析
    2.1 引言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昆虫
        2.2.2 昆虫人工饲料
        2.2.3 转录组样品收集
        2.2.4 总RNA提取
        2.2.5 mRNA提取
        2.2.6 文库构建
        2.2.7 转录组数据分析
        2.2.8 转录组数据上传
    2.3 结果
        2.3.1 中红侧沟茧蜂转录组数据基本特征
        2.3.2 差异聚类分析
        2.3.3 GO功能富集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中红侧沟茧蜂蛋白质组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昆虫
        3.2.2 毒液收集及成分检测
        3.2.3 棉铃虫血清提取
        3.2.4 iTRAQ分析
    3.3 结果
        3.3.1 毒液蛋白质组分析与鉴定
        3.3.2 寄生后棉铃虫血淋巴的蛋白差异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中红侧沟茧蜂Rho1基因序列分析及克隆表达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供试昆虫
        4.2.2 总RNA提取
        4.2.3 cDNA的合成
        4.2.4 序列分析
        4.2.5 引物设计
        4.2.6 PCR产物纯化
        4.2.7 载体构建
        4.2.8 质粒提取
        4.2.9 小G蛋白表达与纯化
        4.2.10 蛋白浓度测定
        4.2.11 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分析
    4.3 结果
        4.3.1 小G蛋白序列分析
        4.3.2 小G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4.4 讨论
第五章 中红侧沟茧蜂Rho1对卵发育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供试昆虫
        5.2.2 引物设计
        5.2.3 双链RNA的合成和注射
        5.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2.5 寄生蜂卵的发育
        5.2.6 组织蛋白提取
        5.2.7 20E测定
        5.2.8 保幼激素测定
        5.2.9 数据统计
    5.3 结果
        5.3.1 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5.3.2 小G蛋白RNA干扰
        5.3.3 小G蛋白对中红侧沟茧蜂卵发育的影响
        5.3.4 小G蛋白对中红侧沟茧蜂激素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中红侧沟茧蜂Rho1抑制寄主棉铃虫的细胞免疫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供试昆虫
        6.2.2 引物设计
        6.2.3 细胞吞噬
        6.2.4 细胞包囊
        6.2.5 细胞延展
        6.2.6 酵母双杂交
        6.2.7 pull-down实验
    6.3 结果
        6.3.1 小G蛋白对棉铃虫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6.3.2 小G蛋白对棉铃虫细胞延展和包囊作用的影响
        6.3.3 小G蛋白与棉铃虫Ha-Dia蛋白的互作
    6.4 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烟蚜茧蜂与豌豆蚜互作的行为与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蚜虫基本概述
    1.2 烟蚜茧蜂基本概述
    1.3 昆虫嗅觉系统研究进展
        1.3.1 化学感受器官
        1.3.2 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
        1.3.3 昆虫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
        1.3.4 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
        1.3.5 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s,GRs)
        1.3.6 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s,IRs)
        1.3.7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SNMPs)
        1.3.8 气味降解酶(Odorant-degrading enzymes,ODEs)
        1.3.9 烟蚜茧蜂嗅觉系统研究进展
    1.4 寄生蜂对寄主调控研究进展
        1.4.1 对寄主免疫的抑制作用
        1.4.2 调控寄主的生长发育
        1.4.3 烟蚜茧蜂与寄主蚜虫互作研究进展
    1.5 立题依据及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烟蚜茧蜂对豌豆蚜近距离识别因子的鉴定分析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方法
        2.2.1 供试昆虫及样品收集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试剂
        2.2.4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豌豆蚜的寄生能力分析
        2.2.5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豌豆蚜的偏好性选择实验
        2.2.6 烟蚜茧蜂对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寄生能力分析
        2.2.7 烟蚜茧蜂对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寄生偏好性研究
        2.2.8 不同色型豌豆蚜在烟蚜茧蜂寄生胁迫下的掉落能力分析
        2.2.9 不同色型豌豆蚜转录组学分析
        2.2.10 碳氢化合物在烟蚜茧蜂选择中的作用
        2.2.11 烟蚜茧蜂对蚜虫报警信息素的行为选择
        2.2.12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豌豆蚜的寄生能力和偏好性分析
        2.3.2 烟蚜茧蜂对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寄生能力和偏好性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烟蚜茧蜂嗅觉相关基因的鉴定分析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昆虫及样品收集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烟蚜茧蜂触角总RNA提取
        3.2.5 转录组学测序
        3.2.6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分析
        3.2.7 qPCR验证
        3.2.8 吡虫啉处理对烟蚜茧蜂嗅觉系统的影响
        3.2.9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烟蚜茧蜂雌雄性触角比较转录组分析
        3.3.2 烟蚜茧蜂烟蚜茧蜂雌雄性触角转录组功能注释
        3.3.3 烟蚜茧蜂气味结合蛋白的鉴定分析
        3.3.4 烟蚜茧蜂化学感受蛋白的鉴定分析
        3.3.5 烟蚜茧蜂感觉神经元膜蛋白的鉴定分析
        3.3.6 烟蚜茧蜂气味受体的鉴定分析
        3.3.7 烟蚜茧蜂味觉受体的鉴定分析
        3.3.8 烟蚜茧蜂离子型受体的鉴定分析
        3.3.9 烟蚜茧蜂酯酶类嗅觉降解酶的鉴定分析
        3.3.10 烟蚜茧蜂细胞色素P450类嗅觉降解酶的鉴定分析
        3.3.11 烟蚜茧蜂谷胱甘肽转移酶类嗅觉降解酶的鉴定分析
        3.3.12 烟蚜茧蜂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类嗅觉降解酶的鉴定分析
        3.3.13 烟蚜茧蜂醛氧化酶和乙醇脱氢酶类嗅觉降解酶的鉴定分析
        3.3.14 烟蚜茧蜂嗅觉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3.15 烟蚜茧蜂与蚜虫相似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烟蚜茧蜂中的验证
    3.4 讨论
第四章 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体内营养物质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供试昆虫及样品收集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豌豆蚜体内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4.2.5 烟蚜茧蜂寄生后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4.2.6 cDNA合成及qPCR验证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4.3.2 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体内糖类物质的影响
        4.3.3 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体内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4.3.4 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差异基因分析
        4.3.5 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氨基酸代谢类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4.3.6 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糖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4.3.7 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脂质类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4.3.8 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烟蚜茧蜂毒腺相关基因的鉴定分析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供试昆虫及样品收集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2.4 烟蚜茧蜂毒腺收集化合转录组学测序
        5.2.5 所得基因在不同组织内的定量验证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及其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前言
    1.1 基于昆虫生殖的农业害虫综合防治
        1.1.1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的主要内容
        1.1.2 昆虫生殖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1.3 昆虫不育技术在昆虫生殖行为调节中的应用
    1.2 昆虫生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1.2.2 昆虫生殖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3 印楝素杀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3.1 拒食和忌避作用
        1.3.2 抑制生长发育
        1.3.3 生殖抑制作用
    1.4 论文设计思路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药剂和昆虫
        2.2.2 生物活性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2.3.2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生殖力的影响
        2.3.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印楝素诱导斜纹夜蛾雄虫不育的作用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昆虫的喂养及组织的收集
        3.2.2 试剂与仪器
    3.3 .iTRAQ流程
        3.3.1 蛋白样本的制备及浓度测定
        3.3.2 蛋白质的定量
        3.3.3 SDS-PAGE电泳
        3.3.4 蛋白质的酶解
        3.3.5 iTRAQ标记
        3.3.6 强离子交换色谱(SCX)分级
        3.3.7 质谱分析及蛋白鉴定
        3.3.8 蛋白质的鉴定与数据分析
        3.3.9 差异蛋白谱的分析
        3.3.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11 Western blot
        3.3.12 q RT-PCR分析
        3.3.13 Caspase3 酶活性测定
        3.3.14 TEM分析
        3.3.15 石蜡切片的制作
        3.3.16 TUNEL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差异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
        3.4.2 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4.3 细胞凋亡在印楝素调节雄性生殖力中的作用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印楝素诱导斜纹夜蛾雌性不育的作用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昆虫的喂养及组织的收集
        4.2.2 试剂与仪器
        4.2.3 生理生化分析
        4.2.4 Caspase-3 酶活性测定
        4.2.5 Western blot实验步骤
        4.2.6 SUn SET非放射性方法检测蛋白的合成速率
        4.2.7 q RT-PCR分析
        4.2.8 TEM分析
        4.2.9 石蜡切片制作
        4.2.10 HE染色
        4.2.11 TUNEL分析
        4.2.12 iTRAQ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和定量
        4.3.2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3.3 印楝素激活斜纹夜蛾卵巢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
        4.3.4 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在印楝素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4.3.5 印楝素诱导雌虫不育中细胞凋亡的作用
        4.3.6 印楝素在调节斜纹夜蛾卵巢脂肪代谢中的作用
        4.3.7 印楝素对卵巢组织中蛋白合成能力的影响
        4.3.8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卵巢管发育的影响
        4.3.9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印楝素对昆虫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5.1.2 印楝素诱导昆虫雄性不育的作用机制
        5.1.3 印楝素诱导昆虫雌性不育的作用机制
    5.2 结论
    5.3 本研究创新之处
    5.4 进一步研究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引物表
附录Ⅱ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四、三种寄生蜂虫体可溶性蛋白组成及蝶蛹金小蜂卵黄蛋白的分子特性分析(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激素对管氏肿腿蜂亲代抚育行为的影响[D]. 蒋玉洁.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寄生蜂比较基因组及寄生适应性的基因组特性分析[D]. 叶昕海. 浙江大学, 2021
  • [3]蝇蛹金小蜂小RNA病毒RoWV-1的鉴定与生物学功能研究[D]. 张佼. 浙江大学, 2021
  • [4]布拉迪小环腹瘿蜂调控寄主脂代谢的机制研究[D]. 周思聪. 浙江大学, 2021
  • [5]日本开臂反颚茧蜂鉴定及其调控寄主免疫反应机制初探[D]. 张显. 浙江大学, 2021
  • [6]蝶蛹金小蜂对寄主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毒液蛋白功能的探索[D]. 王嘉乐. 浙江大学, 2020
  • [7]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3)
  • [8]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小G蛋白Rho1的功能研究[D]. 王瑞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9]烟蚜茧蜂与豌豆蚜互作的行为与分子机制研究[D]. 康志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10]印楝素调节斜纹夜蛾不育的作用机制[D]. 孙冉冉.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标签:;  ;  ;  ;  ;  

三种寄生蜂的可溶性蛋白质组成及Chrysalis chrysalis中卵黄原蛋白的分子特征分析(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