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新疆省昌吉市奇台县妇幼保健院831800

摘要:目的:对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方法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表的分组方法,将40例来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双胎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并评价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经护理,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后2h与24h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双胎剖宫产产妇展开及时预防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充分促进产妇预后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娩出胎儿后的24h内,出血量达到500ml及以上。如果未能对产后出血患者展开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容易导致继发性症状的出现,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对于双胎妊娠产妇而言,由于其胎盘的位置过低,羊水过多,以及子宫肌纤维组织存在过度伸展的情况,导致其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于单胎妊娠产妇更高[1]。在此种形势下,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大对双胎剖宫产产妇的重视力度,并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在减少产后出血的基础上,促进产妇死亡率的下降。基于此,本文以我院40例双胎剖宫产产妇为例,就其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展开探究。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至2015月11月来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双胎产妇为例,从中选取4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其中,产妇年龄为22至38岁不等,平均(29.2±3.6)岁;孕周为36至41周,平均(37.8±2.4)周;26例为初产妇,14例为经产妇;新生儿体重为2.2至3.9kg,平均(2.5±0.2)kg。排除存在重度子痫前期、瘢痕子宫、出血性疾病等产妇,且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可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后让产妇采取去枕平卧的体位,包扎腹带,将沙袋放置在产妇的腹部,静脉注射催产素,以及实时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等内容。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产前护理:在预产期前一周,护理人员需要告知产妇及时做好产前检查,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及时观察产妇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特别是对于缺乏经验的初产妇,考虑到其可能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护理人员需将剖宫产分娩流程、双胎妊娠相关注意事项等详细介绍给产妇听,以便消除其不良心理。此外,还需告知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要点及做好预防治疗工作的意义。针对年龄较大的产妇,需要根据其饮食特点适当的增加营养。

(2)产时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第一产程,尤其需要注意胎心与宫缩变化情况,对其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在第二产生时指导产妇合理用力,对会阴进行保护,有效的避免出现宫颈裂伤与软产道损伤等。在第三产程的时候,需要对产后出血症状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当胎儿娩出后需要注射10单位宫缩素,按摩下腹部,促进胎盘的顺利剥离与排出。

(3)产后护理干预:①在产后早期,鼓励产妇与新生儿接触,让新生儿及时吮吸乳头,并指导产妇对乳头部位多加刺激,通过促进垂体催产素的分泌,从而达到促进宫缩,减少引导出血量的目的。②冰敷子宫,在产妇中下腹部放置用布包裹住的冰袋,每天持续4h,并注意避开髋关节。③按摩子宫,采取标准的子宫按摩方式,将右手按压产妇子宫底部的前后壁,左手则按压在耻骨联合的上部,将子宫的积血压出,以免对子宫收缩造成影响。在产后的24h以内,每隔1h左右按按摩。④针对羊水过多以及高龄产妇,当娩出胎儿后,立即让其舌下含服15μg的米索前列醇。鼓励产妇翻身,并将其阴道流血量准确记录下来。⑤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借助静脉留置针建立起静脉通道,对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展开严密监测,一旦发现存在出血征象,及时采取头高足低的平卧位,双通道静脉输液以及持续氧疗的急救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出现产后出血的例数,以及产妇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进行观察与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并用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发生显著下降(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其是危害产妇生命健康的重要隐患之一,与胎盘滞留、子宫收缩乏力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而对于双胎产妇而言,由于其子宫肌肉在妊娠期被过度牵拉,导致胎盘附着部位的血窦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为产后出血一项高危因素。现阶段,如果做好双胎及多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已成为临床妇产科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3]。

在本实验中,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产妇,其产后出血率,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发生显著下降(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临床护理人员通通过对双胎产妇展开产前检查、心理疏导、健康宣教,产时监测生命体征,以及产后婴儿早接触早吮吸、冰敷子宫、按摩子宫、做好急救准备等一系列护理工作,充分促进了产妇子宫的收缩及子宫积血的排除,大大减少了产后出血量,获得了理想的止血效果。此外,针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还应及时找出出血的原因,立即扩充产妇的血容量,有效避免失血性休克的发生,为产妇的生命安全提供充分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对双胎剖宫产产妇展开及时预防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进一步提高产妇的预后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奕,王忠.剖宫产术中综合处理预防双胎产后出血[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27-3929.

[2]肖辉丽.双胎剖宫产后出血预防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04):75-76.

[3]魏雷.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现代养生,2016,13(10):239-240.

作者简介:卢菊:双胎剖宫产是新疆省昌吉市奇台县妇幼保健院,女性,出生年月1969年7月5日,最高学历中专,毕业院校,昌吉州卫生学校,工作单位,新疆省昌吉州奇台县妇幼保健院,职务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

标签:;  ;  ;  

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