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增益调制论文-章治国,刘俊良,郭强,陈艳

脉冲增益调制论文-章治国,刘俊良,郭强,陈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增益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增益,软开关,脉冲频率调制,零电压开通

脉冲增益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章治国,刘俊良,郭强,陈艳[1](2019)在《基于脉冲频率调制的高增益隔离型软开关直流变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脉冲频率调制(PFM)的高增益隔离型软开关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在反激变换器基础上,集成了有源钳位单元和准倍压结构,在实现高增益的同时,所有功率管均具有软开关的特性,且电路结构简单。与脉宽调制(PWM)方式相比,采用PFM的控制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功率管上的电流应力,有助于提升变换器效率。详细分析PFM方式下的高增益软开关变换器拓扑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并对PFM和PWM的策略及特性分别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搭建一台160W、45V/380V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鹏飞,伍波,王宏元,沈琪皓,何幸锴[2](2015)在《增益调制高重频脉冲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脉冲泵浦方案,研制出了基于增益调制技术的全光纤结构高重频脉冲激光器。采用电路直接调制的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双包层光纤作为增益介质,构造了光纤光栅选模的线形腔结构。实验中通过调整泵浦光脉冲宽度和光纤激光器谐振腔长度,得到了稳定的高重频脉冲。在100kHz重复频率下,采用21W的峰值泵浦功率和2.5μs的泵浦脉冲宽度,获得了1.06μm波长,脉冲宽度247ns的稳定脉冲激光输出。脉冲峰值功率一致性好,平均功率长期功率稳定性为2%。观察并分析了由于纵模拍频在脉冲包络上产生的次脉冲特性。通过一级放大实现89.6 W输出。(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5年04期)

孙宏,魏凯华,钱凯,陈滔,杨丁中[3](2013)在《一种基于增益调制技术的全光纤化脉冲Yb光纤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波长为975nm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周期性地脉冲泵浦一个包含Yb掺杂光纤和光纤光栅对的Yb光纤激光器,实现了基于增益调制技术的全光纤化高功率Yb光纤激光器的稳定脉冲输出.在50kHz重频下,采用20W的泵浦功率和2.4μs的泵浦脉冲宽度,获得了1 060nm波长脉冲宽度仅100ns的稳定脉冲激光输出,单脉冲激光能量约为20μJ.以此作为脉冲激光种子进行功率放大,获得了性能稳定的全光纤结构高功率脉冲激光输出,放大后单脉冲能量超过200μJ,激光放大器斜率效率达到60%.(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王飞,赵远,张勇,靳辰飞,孙秀冬[4](2010)在《多脉冲增益调制叁维实时成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型化是激光叁维成像系统走向应用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介绍了采用高重复频率小型激光器实现的小型化增益调制叁维实时成像系统。利用多脉冲积累方式,使用单脉冲能量5μJ的激光器实现了与以前单脉冲能量10 mJ增益调制系统近似的作用距离和系统测距精度,同时系统的整体体积大大缩小。对系统的作用距离与测距精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当前条件下,室外能见度5 km时,系统可达到超过100 m的作用距离,室内测试获得的系统测距精度优于3 m。(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0年08期)

高君效[5](2006)在《基于脉冲增益调制法的激光测距雷达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军事现代化的发展,激光测距雷达系统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传统的激光测距雷达技术仅限于探测目标的距离,对目标的识别、分析等功能的实现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激光测距成像雷达正弥补了这一不足,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的主流。本文针对目前激光测距雷达技术发展的需要,利用APD设计了一套基于脉冲增益调制法原理的无扫描激光叁维测距成像雷达的模拟系统。该系统利用LD发出可延时的激光脉冲和不同长度的传输光纤来模拟实际情况中的目标点,并对APD施加一定的高压调制来接收激光脉冲信号,处理测量数据得到模拟目标点距离。 文中介绍了无扫描激光叁维测距成像雷达的脉冲增益调制原理方案,提出了一套无扫描激光叁维测距成像雷达的理论实现方案,并介绍了APD模拟系统各个组成模块的功能和设计。本文设计的系统由系统控制模块、APD积分模块、LD驱动模块、高压驱动模块和光纤耦合模块组成,其中主要介绍了APD模拟系统控制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并分析了使用的元器件和电路板设计原则,详细阐述了软件的实现方法和功能。 文中还设计了APD模拟系统的实验,标定了测量曲线并对一定长度的光纤进行了测量,分析了测量结果。我们设计的模拟系统可测量的最大距离约为1000米,测量精度约10米左右,基本达到我们设计时的要求。最后对本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对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也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刘兰琴,彭翰生,魏晓峰,曾小明,彭志涛[6](2005)在《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系统中光谱增益窄化补偿的调制函数》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与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放大过程中获得的总增益、增益介质的带宽、激光带宽、脉冲中心波长等参数相关的调制函数,对激光放大过程中的光谱增益窄化进行补偿。此调制函数的优越性在于,对不同性能的激光系统,无需改变调制函数的形式就能适用。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了在不同增益介质带宽、激光带宽、脉冲中心波长下的补偿效果。此调制函数在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系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5年06期)

冯建和,张帆,管克俭,陈树强[7](2000)在《基于交叉增益调制效应全光波长变换中半导体光放大器增益与变换光脉冲啁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半导体放大器 (SOA) ,由于连续光注入其有效增益降低 ,本文提出基于 SOA交叉增益调制效应 (XGM)全光波长变换 (AOWC)简化的系统模型 ,应用此模型详细分析了信号光功率 (Ps)、信号光脉宽 (tp)、泵浦电流和探测光功率 (Pcw)对于变换光啁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0年07期)

刘宇,明海,王声波,杨宝,谢建平[8](1996)在《脉冲泵浦掺铒光纤增益调制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预激光调Q选模YAG倍频激光脉冲泵浦掺铒光纤(EDF)的荧光特性。由于存在信号光诱导的共振受激辐射,反转粒子数迅速地回复到基态,受激辐射寿命比亚稳态寿命低四个量级。基于这一效应,本文研究了调制的1.46μm半导体激光器泵浦EDF,观察到10kHz以上增益调制,可用以设计快速响应的有源光纤开关器件。(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期刊1996年06期)

王文杰,王光瑞,陈式刚[9](1995)在《具有脉冲增益调制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光场混沌》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唯象理论模型讨论了储存环型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的光场混沌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发现:当激光共振腔内的增益调制由周期振荡型变为周期脉冲型时,随着调制参数的改变,光场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仍然要经过一个由倍周期分叉进入混沌状态的过程。相应的最大Lyapunov特征指数证明了光场混沌的存在。进一步研究表明:周期脉冲型增益调制比周期振荡型增益调制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因为它给出的光场时间结构与实验测得的结果更接近.(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1995年03期)

孙伟,衣茂斌,贾刚,高鼎叁[10](1993)在《1.3μm InGaAsP激光器无偏置增益调制产生ps光脉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求解非线性速率方程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增益调制产生ps光脉冲的动力学过程。用自制的双雪崩脉冲发生器产生的短电脉冲无偏置直接驱动InGaAsP激光器获得15ps(FWHM)光脉冲。(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1993年01期)

脉冲增益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脉冲泵浦方案,研制出了基于增益调制技术的全光纤结构高重频脉冲激光器。采用电路直接调制的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双包层光纤作为增益介质,构造了光纤光栅选模的线形腔结构。实验中通过调整泵浦光脉冲宽度和光纤激光器谐振腔长度,得到了稳定的高重频脉冲。在100kHz重复频率下,采用21W的峰值泵浦功率和2.5μs的泵浦脉冲宽度,获得了1.06μm波长,脉冲宽度247ns的稳定脉冲激光输出。脉冲峰值功率一致性好,平均功率长期功率稳定性为2%。观察并分析了由于纵模拍频在脉冲包络上产生的次脉冲特性。通过一级放大实现89.6 W输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增益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1].章治国,刘俊良,郭强,陈艳.基于脉冲频率调制的高增益隔离型软开关直流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9

[2].陈鹏飞,伍波,王宏元,沈琪皓,何幸锴.增益调制高重频脉冲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

[3].孙宏,魏凯华,钱凯,陈滔,杨丁中.一种基于增益调制技术的全光纤化脉冲Yb光纤激光器[J].光子学报.2013

[4].王飞,赵远,张勇,靳辰飞,孙秀冬.多脉冲增益调制叁维实时成像系统[J].中国激光.2010

[5].高君效.基于脉冲增益调制法的激光测距雷达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

[6].刘兰琴,彭翰生,魏晓峰,曾小明,彭志涛.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系统中光谱增益窄化补偿的调制函数[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

[7].冯建和,张帆,管克俭,陈树强.基于交叉增益调制效应全光波长变换中半导体光放大器增益与变换光脉冲啁啾分析[J].光子学报.2000

[8].刘宇,明海,王声波,杨宝,谢建平.脉冲泵浦掺铒光纤增益调制特性的研究[J].量子电子学.1996

[9].王文杰,王光瑞,陈式刚.具有脉冲增益调制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光场混沌[J].计算物理.1995

[10].孙伟,衣茂斌,贾刚,高鼎叁.1.3μmInGaAsP激光器无偏置增益调制产生ps光脉冲[J].中国激光.1993

标签:;  ;  ;  ;  

脉冲增益调制论文-章治国,刘俊良,郭强,陈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