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单种群模型论文-杨英钟

自治单种群模型论文-杨英钟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治单种群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馈控制,重合度,单种群,阶段结构

自治单种群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杨英钟[1](2018)在《具有阶段结构和反馈控制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正周期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阶段结构对种群模型的影响,讨论了具有阶段结构和反馈控制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正周期解,利用重合度理论得到该系统至少存在一个正周期解的一个充分条件.(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吕慧斌[2](2017)在《两类具有捕获项的非自治脉冲随机时滞单种群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实世界中种群的生存发展会受环境噪声、时滞、脉冲和捕获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在建立种群的生态模型时这些因素的考虑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利用随机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和脉冲微分方程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了两类非自治脉冲随机时滞单种群模型的持久生存性和绝灭性,并给出了具体的数值例子.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了本文所研究内容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也简单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给出了与本文相关的一些记号,引入了相关的定义、引理和一些不等式.第叁章提出并研究了两类具有捕获项的非自治脉冲随机时滞单种群模型,得到了随机持久性的充分条件.最后用几个具体的数值例子验证了理论结果的可行性.第四章提出并研究了两类具有Lévy噪声和捕获项的非自治脉冲随机时滞单种群模型,得到了绝灭性,非平均持久性,弱持久性和随机持久性的充分条件.最后用几个具体的数值例子验证了理论结果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期刊2017-06-30)

文卜玉,滕志东,崔倩倩[3](2013)在《具有不育控制和反馈控制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持久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类具有不育控制和反馈控制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通过利用微分不等式技巧,比较原理,构造辅助函数以及分析的方法得到了系统的正性,有界性和持久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唐红兵,洪燕君[4](2010)在《一类多时滞带反馈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灭绝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一类多时滞带反馈控制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正解的灭绝性,得到了以积分形式描述的灭绝性的弱充分条件,并得出反馈控制对该种群的灭绝性是无害的。(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鲁红英,王克[5](2010)在《一类自治单种群模型及其最优捕获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一种新的方法,讨论了单种群生物资源的捕获优化问题.分别以单位时间最大可持续捕获量和单位时间最大净利润为管理目标,得到一类自治单种群捕获模型的最优捕获策略,所得结果包括了文献中研究过的几乎所有自治单种群捕获模型的相应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与数学》期刊2010年01期)

洪燕君,滕志东,张衡[6](2009)在《一类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持久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类多时滞带反馈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正解的持久性,得到了以积分形式描述的很弱的持久性的充分条件,这是一个新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唐红兵,洪燕君[7](2008)在《一类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持久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利用微分方程比较原理以及一些精细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具有无限时滞和反馈控制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持久性,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兵团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梁志清,陈兰荪[8](2005)在《具叁阶段结构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类具叁个阶段结构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x′1(t)=a(t)x3(t-τ)-b1(t)x1(t)-c(t)x1(t),x′2(t)=c(t)x1(t)-d2(t)x2(t)-e(t)x2(t)-θ(t)x22(t),x′3(t)=e(t)x2(t)-f(t)x3(t).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研究该模型的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正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鲁红英,王克[9](2004)在《自治单种群模型及其最优捕获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一种新的方法,讨论了单种群生物资源的捕获优化问题.分别以单位时间最大可持续捕获量和单位时间最大净利润为管理目标,得到一类自治单种群捕获模型的最优捕获策略,所得结果包括了文献中研究过的几乎所有自治单种群捕获模型的相应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与数学》期刊2004年02期)

王德全[10](1991)在《非自治离散时间单种群模型的持久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虑非自治离散时间单种群模型x(τ+1=一x(τ)expf(τ,x(τ)),其中x(τ)表示种群数量。这里影响种群生长速度的各种因素可以因时间而改变,如果存在某个长度固定的时间阶段,在任何这样长的时间阶段上,种群所经历的环境变化可以代表在所有时间出现的环境变化,那么我们可以得到种群生长的最终行为,即在什么条件下种群将持续不断的生存下去,又在什么条件下,种群灭绝。最后,对于自治系统x(τ+1)=x(τ)expf(x(τ))也相应地给出了种群持续生存及灭绝的条件。(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1年02期)

自治单种群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实世界中种群的生存发展会受环境噪声、时滞、脉冲和捕获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在建立种群的生态模型时这些因素的考虑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利用随机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和脉冲微分方程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了两类非自治脉冲随机时滞单种群模型的持久生存性和绝灭性,并给出了具体的数值例子.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了本文所研究内容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也简单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给出了与本文相关的一些记号,引入了相关的定义、引理和一些不等式.第叁章提出并研究了两类具有捕获项的非自治脉冲随机时滞单种群模型,得到了随机持久性的充分条件.最后用几个具体的数值例子验证了理论结果的可行性.第四章提出并研究了两类具有Lévy噪声和捕获项的非自治脉冲随机时滞单种群模型,得到了绝灭性,非平均持久性,弱持久性和随机持久性的充分条件.最后用几个具体的数值例子验证了理论结果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治单种群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杨英钟.具有阶段结构和反馈控制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正周期解[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吕慧斌.两类具有捕获项的非自治脉冲随机时滞单种群模型的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7

[3].文卜玉,滕志东,崔倩倩.具有不育控制和反馈控制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持久性[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唐红兵,洪燕君.一类多时滞带反馈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灭绝性[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5].鲁红英,王克.一类自治单种群模型及其最优捕获策略[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0

[6].洪燕君,滕志东,张衡.一类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持久性(英文)[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7].唐红兵,洪燕君.一类非自治单种群模型的持久性[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

[8].梁志清,陈兰荪.具叁阶段结构的非自治单种群模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9].鲁红英,王克.自治单种群模型及其最优捕获策略[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4

[10].王德全.非自治离散时间单种群模型的持久性[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

标签:;  ;  ;  ;  

自治单种群模型论文-杨英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