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胸壁病灶与肝内病灶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造影在胸壁病灶与肝内病灶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余松远邓远屈亚莉郭丽燕(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超声影像科湖北武汉430023)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225-02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胸壁病灶与肝内病灶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穿刺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胸壁结核患者的SonoVue超声造影表现特征。结果本组12例超声表现呈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回声,与肝脏顶部及前缘紧贴,不易排除是源于肝脏肿块。经左前臂浅静脉团注SonoVue后,约第9~11s时病灶内增强,而肝脏实质约第11~15s增强,病灶增强时间早于肝脏,说明肿块非源于肝脏,是胸壁病灶。结论通过超声造影能快速鉴别胸壁与肝脏病灶。并可更准确直观地反映胸壁病灶大小、范围、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的关系,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超声造影检查胸壁病灶肝内病灶

胸壁病灶形式多样,以结核为多见,依据临床体征,高频超声、X线检查及肿块穿刺进行诊断已成共识[1-3]。但对以实性肿块回声出现的与肝脏紧密相连,分界不清的病灶,判断其来源十分困难,与肿瘤性疾病也难以鉴别。我们自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应用超声造影检查了与肝脏肿块难以区分的胸壁病灶12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8例,年龄27~64岁,平均34.7岁。为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均以肝脏肿块来院就诊,经超声、CT、胸片诊断不能明确排除其源于肝脏的肿块,经超声造影检查后,全部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胸壁结核。

1.2仪器和方法

使用ESOTETechnosMPX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AC-430E造影探头频率3.5~5.0MHz。造影剂为Bracco的SonoVue。使用前用生理盐水5ml溶解粉末,摇荡得到白色SF6微气泡混悬液。造影状态设置为MI0.097,DP33kPa,经左肘正中静脉团注造影剂2.5ml,随即快速注入5ml生理盐水,同时超声实时观察并录相病灶的动态灌注过程,经2名以上有经验的超声医师观察分析,重点看病灶强化时间与肝脏强化的时间关系。

2结果

本组病例全为右侧胸壁与肝脏间的椭圆形稍低回声肿块样病灶,与肝脏分界不清,观察呼吸运动时肝脏与肿块滑动不明显,病灶内部回声较均匀,未见液化区,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病灶周边短线状彩色血流信号,测得动脉频谱峰值(PSV)最高21.0cm/s,最低9.0cm/s,平均19.0cm/s,阻力指数(RI)值最高0.64,最低0.42,平均0.57。

SonoVue超声造影显示病灶于9~11s由胸壁向病灶深面渐次强化,无明显时相性改变,5例病灶内见不规则的无强化区。肝脏于11s后开始自肝脏深面逐渐向前强化至肝包膜,并有明显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的时相变化,与肿块样病灶有较明显分界线。手术中见病灶与肝脏表面紧密相连,病灶为肉芽肿,伴有干酪样坏死、液化和脓性物。病理结果提示结核性肉芽肿伴干酪样坏死物。

3讨论

胸壁是结核、肿瘤及急性炎症侵犯的常见部位,尤以结核性病变多见,是肺或胸膜结核经血液或淋巴传播至胸壁肋间软组织的肺外结核。病理表现为慢性炎症,干酪坏死和大量肉芽肿,可向多个方向侵袭,以窦道连于远处病灶,形成寒性脓肿。病灶形状各异,部分伴有钙化灶、液化,可伴有肋骨破坏,经影像学检查可作出诊断,尤其是高频超声检查,已普遍为临床接受。

当病灶穿透肋间进入腹壁腹腔,与肝脏炎性粘连,形成紧贴肝脏周边的病灶,且病灶内表现为较为均匀的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声像图,导致与源于肝脏的肿块鉴别困难。CDFI表现为富血供的低速低阻血液信号,血流来源和方向判断不明确。SonoVue是血池示踪剂,经左前臂浅静脉注射后,会在胸壁与肝脏内显示。由于胸壁与肝脏病灶的血供来源不同,到达时间和分布时相有差异,以此来区分病灶来源成为可能。本组病例提示:⑴胸壁病灶的造影剂出现时间是9~11s,较肝脏强化略早,而肝脏动脉相最早出现时间是11~15s;⑵胸壁病灶造影剂强化出现的方向顺序是从前缘和周围开始,最后强化的是深部与肝脏接触面。与之相反,肝脏强化是从深部向前,肝与病灶交界面最后强化。⑶病灶强化持续达最高峰后,逐渐消退,没有时相改变,而肝脏内造影剂强化有动脉相、门脉相和实质相的更迭。⑷超声造影较二维图像更能敏感显示液化坏死。

随着超声造影检查的普及,利用肝与胸壁的血流来源不同,血流灌注会出现微小的时间差和时相差,加之超声检查无创,方便快捷,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脏与胸壁肿块性疾病的重要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MorrisBS,MaheshwariM,ChalwaA.Chestwall

tuberculosisa:reviewofCTappearances.BrJRadiol,2004,77(917):449-457.

[2]黄孝迈,秦文澣,孙玉鄂.现代胸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627.

[3]张更臣,曹兵生,黎晓林等.高频超声诊断胸壁结核4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6):1436.

标签:;  ;  ;  

超声造影在胸壁病灶与肝内病灶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