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社区论文-李泽玮,潘圆月,孙本强

城市边缘社区论文-李泽玮,潘圆月,孙本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边缘社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边缘村,城市更新,农村社区

城市边缘社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泽玮,潘圆月,孙本强[1](2019)在《城市边缘村发展问题及更新策略研究——以昆明市龙街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边缘村在城市规划由增量向存量转变的背景下,普遍面临着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以昆明市龙街社区为例,以现状调研和人群调查为基础,归纳其主要矛盾与发展问题。提出应该因地制宜,以其自身资源优势出发进行更新,并综合考虑本地村民与外来人口的生产生活需求,从空间层面、生活层面和文化层面提出更新策略,包括通过再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就业、传承记忆与保护民俗文化,从而为城市边缘村的更新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期刊2019-08-27)

张宁芮[2](2019)在《城市边缘效应影响下交界真空带的形成——以兰州骆驼巷铁路沿线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是由多个组团构成的系统,不同组团间往往会形成与内部结构相异的交界区,这里通常是边缘效应作用的载体。兰州骆驼巷铁路沿线社区地处交界真空地带,而铁轨作为交界地带的典型元素,其相邻区域凋敝的现象触发了诸多消极影响。笔者以城市边缘效应为切入点,从骆驼巷的区位特征、历史沿革、人口构成、经济文化差异等多个维度探究传统社区沦为城市边缘地带的原因,从实现社区良性发展、恢复街区活力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策略。(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8期)

梁德维[3](2019)在《新时期城市边缘社区纠纷的治理技术与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人口迁徙的限制越来越少,城际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表现为大量村民进城变为市民,这种身份转换一方面为其个人生活际遇提供了广阔舞台,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的剧烈变迁也加剧了他们的疏离感,即原有的“熟人社会”变为“生人社会”,社会适应成本增加。中国社会一直有着浓厚的“乡土氛围”,加之单位制时期的存留影响,在社区治理中,“情”与“理”往往比“法”更容易被居民接受,并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情”与“理”都是非正式治理的表现方式,其背后是致密的治理网络、持续的社会交换和巧妙的制度安排在维系和支撑。“卡里斯马”式社区精英利用自身社会资本,为调解对象解决问题,及其成功与示范作用,促使了辖区居民的广泛信任,大大增强了社区精英的权威,增强了居民自治的活力。在持续的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精英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和制度,对内强化治理渠道、优化治理路径,将治理合法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对外引入多元治理主体,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各个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和协作共赢,故而其非正式治理弹性与组织化能力极强。此时,权威增强的社区精英、多元调解主体、极富弹性的制度安排和广泛的信任共同支撑起了社区治理技术与策略运作。本文认为,社区治理技术与策略的运用是一个普遍又特殊的、且持续进行的“试验田”,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也是基层治理研究中一个极具张力和价值的研究对象。在新世纪的背景下,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主体的分化日益明晰,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复杂,仅靠政府进行治理势必无法覆盖和解决全部问题,在引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有必然会带来不确定性,使得社区治理愈发复杂。某种程度上看,这种多元治理主体带来的不确定性超出了千百年来建立起的“乡土秩序”和单位制下的“政府、企业包办一切”的超稳态结构,其未来发展路径究竟如何?欲回应上述问题,仅靠现有的对社区治理和基层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分析范式是不够的,社区治理是对“情、理、法”的综合运用,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因而在分析时有必要在社会网络、权威、制度、社会治理、社区治理技术与策略等多维度中探寻,并辅之以典型性的实践考察,方具有一定的启示意味。(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曹潮[4](2019)在《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社区景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使用空间的需求增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病的出现,导致城市不断挤压侵占农村空间,形成城市边缘区。当前城市边缘区存在人口流动量大、规划混乱、环境恶劣的问题,亟需得到规划和改造。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社区景观研究,遵循生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给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9年08期)

何艳冰,陈佳,黄晓军[5](2019)在《西安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社区恢复力测度与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恢复力强调系统承受各种扰动冲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为不确定性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将恢复力理论框架引入失地农民社区研究中,在明晰失地农民社区恢复力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恢复力、社会恢复力、管理恢复力和环境恢复力四个维度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并选取西安城市边缘区为案例区,基于入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失地农民社区恢复力进行测度,并采取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失地农民社区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表明:①失地农民社区恢复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恢复力综合指数处于低、中、高叁个级别的失地农民社区所占比重分别为47. 6%、33. 3%和19. 1%,等级结构呈现"金字塔"形;②四个维度恢复力测度结果依次为环境恢复力>经济恢复力>管理恢复力>社会恢复力,表明在快速城市化冲击下,相较于失地农民社区在物质环境和经济收入层面的快速适应和恢复,其社会恢复较为滞后,具体表现为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社区参与及社会学习等方面恢复能力较差,反映失地农民社区在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基层政府管理公平性缺失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阻碍了社区管理恢复力的构建;③失地农民社区恢复力是社区内在特征与外部干扰因素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失地农民社区恢复力影响因素作用路径的分析可知,地理区位、外来人口比重、征地原因以及征地时间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后从经济、社会、管理、环境层面提出提升失地农民社区恢复力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3期)

杨卉卉,马晓亚[6](2019)在《城市边缘区社区生活服务设施供给问题及规划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边缘区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的供给,在规划建设时依据居住区生活服务设施分级标准进行配建,并未将当地居民实际需求纳入考虑,致使其设施供给与社区居民需求错位。文中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边缘区杨岗社区的实地调研,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对城市边缘区社区生活服务设施供给模式进行反思,对其设施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建议。(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9年04期)

刘铁程[7](2019)在《河湟藏族的人类学关怀与民族志书写——彭毛卓玛着《社会记忆与社区建构——一个城市边缘藏族村落社区的人类学研究》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彭毛卓玛博士所着的《社会记忆与社区建构——一个城市边缘藏族村落社区的人类学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2018年版)一书,给读者展现了一个边缘藏族社区文化生长与社区建构的历程。在当今河湟藏族研究的众多作品中,这部着作不仅以标准的民族志写作将作品呈现给读者,更重要的是渗透着作者植根于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素养的学科关怀。扎洛研究(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孙本川,吴玲虹[8](2018)在《小城市边缘区农村转型社区更新规划方法研究——以玉溪市通海县黄龙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建设逐步向周边农村地区延伸,从而产生了城市边缘区。城市边缘区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地带。边缘区村庄产业、空间等遭受到城市集聚效应的影响,逐步向社区转型,然而居民生活方式和居住理念依然停留在农耕时代,研究农村转型社区更新方法意义重大。本次研究重点关注于社区更新路径研究,对"管控"与"引导"内容作出回答。(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期刊2018-11-24)

李亚婷[9](2018)在《大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社区的公共空间社会服务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快速演化,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理念认知及其原有体系已被颠覆与瓦解。城市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的“人本价值”认知构成也已改变,对应地出现了社区公共空间价值构建的理念转向。国外人文地理学界对社区公共空间研究已深入到微观的地点价值公正领域,并显现出地理学“二元论”的范畴统一,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者也不断深化“人地关系”研究,从地理学的社会文化视角直面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问题。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经历了由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本论文立足于社区公共空间的社会服务价值理念、本质与认知体系构成,探讨并构建新型城镇化下的大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的社区公共空间。首先,论文全面分析了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尤其对公共空间的认知理论与价值构建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价值和公共交往活动社会性意义的公共领域理论,为论文的社区公共空间社会服务价值的研究提供了哲学层面的理论依据;通过归纳公共空间价值认知方法的研究内容,提取语义差异法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社区公共空间价值认知分析方法。同时,理清了边缘社会区域、社区公共空间、社会服务价值等的相关概念与内涵,建立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为探讨大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社区的公共空间社会服务价值理论体系构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论文探讨了社区公共空间社会服务价值理论体系的构成。通过分析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的“公共性”本体,从社会、生活和文化精神层面切入,分析其价值实质和特征;提出社区公共空间社会服务价值的理念认知,解读物质—功能、环境—文化、审美—精神等叁个维度的社会服务价值;基于地点理论解构并构建社区空间服务价值的要素体系和认知框架。第叁,以西安边缘社会区域的典型社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紫薇田园都市、融发心园、紫禁长安等叁个不同类型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的空间感知和社区需求,发现其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特征;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运用语义差异法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五个主要影响因子,对比叁种不同社区公共空间感知的量化分析,研究居民社区公共空间社会服务价值的认知差异和影响其的生理、价值因子。第四,论文总结了社区公共空间服务价值营造对应的公共空间类型,从多元化的物质—功能、可持续的环境—文化、认同一致的审美—精神等叁个层面构建边缘社会区域社区公共空间的社会服务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6-01)

[10](2018)在《加拿大多伦多摄政公园:多方参与推进城市“边缘社区”复兴》一文中研究指出1改造前:一个"边缘"社区的典型代表摄政公园是多伦多市中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居民区。社区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处于多伦多黄金地区,其建设初衷是创造一个为低产工人阶级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区域。但是美好的社区建设愿景并没有实现。在90年代后期,由于规划、发展不当等原因,这个地处多伦多黄金地段的大型社区成了低收入边缘人群的聚居地,外来移民、非法偷渡者和当地的低收入族群在这个社区汇(本文来源于《江苏城市规划》期刊2018年05期)

城市边缘社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是由多个组团构成的系统,不同组团间往往会形成与内部结构相异的交界区,这里通常是边缘效应作用的载体。兰州骆驼巷铁路沿线社区地处交界真空地带,而铁轨作为交界地带的典型元素,其相邻区域凋敝的现象触发了诸多消极影响。笔者以城市边缘效应为切入点,从骆驼巷的区位特征、历史沿革、人口构成、经济文化差异等多个维度探究传统社区沦为城市边缘地带的原因,从实现社区良性发展、恢复街区活力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边缘社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泽玮,潘圆月,孙本强.城市边缘村发展问题及更新策略研究——以昆明市龙街社区为例[C].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2019

[2].张宁芮.城市边缘效应影响下交界真空带的形成——以兰州骆驼巷铁路沿线社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

[3].梁德维.新时期城市边缘社区纠纷的治理技术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曹潮.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社区景观研究[J].西部皮革.2019

[5].何艳冰,陈佳,黄晓军.西安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社区恢复力测度与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

[6].杨卉卉,马晓亚.城市边缘区社区生活服务设施供给问题及规划建议[J].城市建筑.2019

[7].刘铁程.河湟藏族的人类学关怀与民族志书写——彭毛卓玛着《社会记忆与社区建构——一个城市边缘藏族村落社区的人类学研究》评介[J].青海民族研究.2019

[8].孙本川,吴玲虹.小城市边缘区农村转型社区更新规划方法研究——以玉溪市通海县黄龙社区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2018

[9].李亚婷.大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社区的公共空间社会服务价值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10]..加拿大多伦多摄政公园:多方参与推进城市“边缘社区”复兴[J].江苏城市规划.2018

标签:;  ;  ;  

城市边缘社区论文-李泽玮,潘圆月,孙本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