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措施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措施

身份证号:13112119701016xxxx

摘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项十分严谨、系统、完整、科学的设计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本文首先说明了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抗震设计;问题;措施;

1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内涵

由于地震是一种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带来的直接后果十分严重,所以,应该从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出发,加强其抗震设计。具体来说,在建筑工程建设期间,相关企业和工程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不同结构单元之间应该采取有效分离或连接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建筑应该采用加强连接的方式,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来避免或减小地震后余震对房屋建筑本身的破坏。而正确处理不同构件间的强弱关系有利于形成多道防线,以此来提高整个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只有保证房屋建筑构件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刚度以及延性等特征,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而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完整性。

2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

2.1房屋构架设计中抗震设计工作常见的问题

如今在房屋建筑构架设计中的问题主要是难以对主体地震的能量的方向和大小进行分析,不同的地震有着不同的模型,在实际建造中很难选择出适合的地震模型进行分析,难以准确对地震的强度进行预测,并对地震做出处理,而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各种建筑规范,处理这种问题时,常常将其认定为减少震动自然周期的问题,将其整体看为一体来考虑,而并不考虑房屋结构等布局是否合理。

2.2房屋建筑高度设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在现在的房屋建筑设计中,房屋楼层过高或者层数过多现象经常发生,很多人对此都早已见怪不怪,一些商业型建筑甚至还在地下建造出很多层,开辟许多大型的场所,这些现象都对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在的房屋建筑在建造时用的材料大多是钢筋混凝土,这种材料结构在一般地震中并不容易发生变形等损害,一旦发生地震,钢筋混凝土材料往往还会利用其自身独特的结构来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从而减少房屋建筑的变形和倒塌的可能。然而,如果在房屋建筑的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或者考虑的不够详细,往往就会因为计算失误等因素造成一系列的损失。

2.3房屋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很多建筑为了满足所需的较大空间,顶部建筑往往使用混合型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使用这样的建筑结构和设计时,往往会存在着框架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抗震、防震功能下降的问题。各种砖砌成的房屋建筑片面的追求大空间、一些家庭设计中为了追求较大的客厅、房屋建筑大门为了追求大门洞,往往会在墙壁厚度上进行偷工减料,牺牲墙壁的厚度,换来空间的些许增加,有的墙壁在建成之后甚至只有二十厘米左右,严重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也不具备相应的抗震、减震能力,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3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关注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

不同的地质环境及施工环境,会使建筑物中的建筑结构在同级地震中因影响因素的不同而遭到不同水平的破坏。所以,对于完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工作来说,好的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建筑场地进行筛选时,必须要考虑到那些会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场地,并尽量地避开那些场地,例如:河岸、液化土区域等。与这些不安全的场地相比较,那些平坦的基岩层、比较密集的沙土层是建筑抗震场地的最佳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很有可能不能避开那些不利场地。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师应该对建筑工程施工场地进行考察,结合建筑抗震场地的整体条件采取加强地基抗震性的措施,以此来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例如,若施工场地的建筑地基在分布不均匀土层的情况下,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就需要对其展开调查,通过对地基的加固来加强建筑的抗震性。

3.2建筑架构平面设置的对称性与规则性

在对建筑物的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可以参考建筑工程行业中的抗震原理设计科学的建筑结构。依据建筑结构抗震机制的有关规定来设计平面、竖向不规则以及二者都的建筑结构,设计师还可以根据建筑架构图对建筑结构进行计算。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建筑物中的楼板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楼板之间连接处理不好等。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就需要设计一个与建筑物的实际条件相同的建筑模型,用它来进行抗震性设计。在对建筑结构中的薄弱方面展开抗震设计时,施工者必须要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进行测试,看其是否满足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机制的要求。此外,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时还必须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对称性。其主要表现为建筑物的平面对称以及建筑结构中的受力刚度的对称等。若对称中心相同,则该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达到优秀。

3.3科学严谨地确定建筑物防震缝宽度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增长,建筑工程从规模到外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结构形体日趋复杂,这难免会涉及到防震缝设置问题。比如说,在地基不均匀处、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者建筑物拥有较大错层时,就需要设置防震缝。对于防震缝宽度的设置,国家以及行业内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要求。

3.4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材料的选择

从抗震角度考虑,作为建筑材料应轻质、高强,构件间的连接应有良好的整体性、延性,且能发挥材料的全强度。按照此原则,钢结构是最符合抗震材料要求的,多次地震灾害实例表明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好,但钢材的造价及维护费用较高。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造价低廉,有较大的抗侧移刚度,经设计可保证结构具有一定的延性。但该材料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弱点:当地震持续较长时间时,在反复的地震荷载作用下,构件刚度因裂缝的开展而递减,将混凝土挤碎。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达到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目的,必须科学合理选择适合该建筑的建材。

4结语

综上,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项十分严谨、系统、完整、科学的设计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在设计时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地震对建筑物的造成的巨大破坏,为减少地震的损失与危害在设计上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杨龙.房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大科技,2016,(7).

[2]花逢春.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5,(35).

[3]彭文玲.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及相关问题阐述[J].大科技,2016,(8).

[4]顾晓云.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5,(49).

[5]张爱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策略[J].房地产导刊,2016,(23).

标签:;  ;  ;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