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浆液性癌论文-杨尊敬,杜先玲

卵巢浆液性癌论文-杨尊敬,杜先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卵巢浆液性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卵巢浆液性癌,WNT1蛋白,β-catenin蛋白,PD-L1蛋白

卵巢浆液性癌论文文献综述

杨尊敬,杜先玲[1](2019)在《WNT1、β-catenin、PD-L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WNT1)、β-联蛋白(β-catenin)、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关系。方法选取200例上皮性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卵巢浆液性癌组织和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及附件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比较两种组织中WNT1、β-catenin、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WNT1、β-catenin、PD-L1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WNT1、β-catenin、PD-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Ⅲ~Ⅳ期上皮性卵巢浆液性癌患者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WNT1、β-catenin、PD-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FIGO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P﹤0.05)。不同分化程度上皮性卵巢浆液性癌患者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WNT1、β-catenin、PD-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NT1、β-catenin、PD-L1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上皮性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且其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FIGO分期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17期)

崔丽燕[2](2019)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PR、P53、ER、WT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PR、P53、ER、WT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组织中的PR、P53、ER、WT1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中的PR、P53、ER、WT1水平。结果: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PR、ER阳性率均高于卵巢浆液性癌,而P53阳性率低于卵巢浆液性癌,有统计学意义(P<0.05),WT1阳性只表达于卵巢浆液性癌。中、高分化癌患者的PR、ER高于低分化癌,而P53、WT1阳性率低于低分化癌,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的PR、ER阳性率低于Ⅰ期-Ⅱ期,而P53、WT1阳性率高于Ⅰ期-Ⅱ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中的PR、P53、ER、WT1表达水平不同,监测其水平对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浆液性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9年16期)

赵珊,路红,刘军辉,张楠,刘懿[3](2019)在《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标志物在女性绝经前后卵巢浆液性癌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标志物在女性绝经前后卵巢浆液性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8月到至2018年2月在我院肿瘤科进行检测的绝经前后卵巢浆液性癌患者60例(癌变组)与绝经前后健康体检者6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其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和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的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随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癌变组血清CEA、HE4、CA125水平及阳性表达率都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癌变组60例患者中,随着病理分期增加、分化程度的减少、淋巴结转移与死亡情况的发生,血清CEA、HE4、CA125的阳性表达率显着升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120例人群中,联合诊断为卵巢浆液性癌者54例,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0%和100.0%。结论:绝经前后女性卵巢浆液性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标志物-CEA、HE4、CA12水平均呈现高表达,可能作为绝经前后女性卵巢浆液性癌诊断与预后预测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李卓[4](2019)在《CD133和Musashi-2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据2018年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卵巢癌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均排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第8位,分别占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3.4%和4.4%,是继乳腺癌与宫颈癌之后的第3大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未分化的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增长和分化的能力,根除CSCs成为卵巢癌治愈的希望。CD133的高表达导致多种类型癌症的形成、进展、转移和复发的增加,被认为是多种癌症的CSCs标志物。Musashi-2(MSI-2)为进化相对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其高表达与白血病、食管癌、胃癌、肝癌、结肠癌、乳腺癌、肺癌、胰腺癌、膀胱癌、宫颈癌等有关,并且高表达也显示出预后不佳。目的:通过比较CD133和MSI-2在卵巢浆液性癌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表达的差异,及分析CD133和MSI-2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各指标的关系,旨在为卵巢浆液性癌的诊治和预后提供参考。AIZHEN方法:收集2012年09月到2014年02月经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手术治疗,术后常规病理证实为卵巢浆液性癌或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病例资料共69例,其中卵巢浆液性癌49例为恶性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0例为良性组。卵巢组织石蜡切块切取病理切片,分别行CD133和MSI-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究CD133和MSI-2在两组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D133和MSI-2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临床分期、5年存活情况、淋巴结转移、腹水和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1.CD133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卵巢浆液性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00%和51.02%,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CD133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卵巢浆液性癌中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68.18%和37.04%;CD133在卵巢浆液性癌术后5年存活和死亡的患者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1.82%和66.67%,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CD133在卵巢浆液性癌临床晚期(III-Ⅳ)的阳性表达率(57.14%)高于临床早期(Ⅰ-Ⅱ)(3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33表达情况与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月经状态、年龄、腹水及组织分化等临床情况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2.MSI-2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卵巢浆液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和67.35%,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MSI-2在卵巢浆液性癌的早期(I-II)和晚期(III-IV)的阳性率分别为42.86%和77.14%,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MSI-2在卵巢浆液性癌术后5年存活和死亡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和81.48%,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MSI-2表达情况与卵巢浆液性癌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月经状态、年龄及腹水等临床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3.CD133和MSI-2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情况经Spearman相关性检验,二者成弱正相关,相关系数γ=0.362,P<0.05。结论:1.CD133和MSI-2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CD133和MSI-2有望成为卵巢浆液性癌的诊断指标。2.CD133和MSI-2分别与卵巢浆液性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等癌症进展指标有显着相关性,两者在术后5年死亡患者的阳性表达率均显着高于术后5年存活的患者。CD133和MSI-2有望成为卵巢浆液性癌的CSCs标志物,预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汪红燕,宋文静[5](2019)在《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2(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GSOC)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输卵管分泌型上皮细胞过度生长(SCOUT)20例、P53印记13例、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STIC)18例、输卵管高级别浆液性癌37例和HGSOC 48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RSF2、HMGA2和Caspase-3在5组中的表达,分析3个指标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在5组中SRSF2和Caspase-3呈递减性表达,HMGA2呈递增性表达(P均<0.05)。3个指标在STIC、输卵管高级别浆液性癌和HGSOC中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均>0.05)。在HGSOC及其前驱病变中,SRSF2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SRSF2与HMGA2、Caspase-3与HMGA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18、-0.329和-0.373,P均<0.05)。3个指标的表达与肿瘤FIGO分期、肿瘤大小及年龄无关。结论:SRSF2和HMGA2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协同参与调控HGSOC肿瘤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余茜[6](2019)在《双能量CT在卵巢浆液性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能量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在卵巢浆液性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病理确诊为卵巢浆液性癌31例。术前10天内采用德国西门子Force CT扫描仪行全腹常规平扫及DECT增强双期扫描。由两位高年资医师双盲法阅片,观察记录DECT图像上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平扫CT值、动静脉期CT值、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及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观察并记录卵巢肿瘤原发灶的位置、肿瘤突破包膜、盆腔浸润、腹膜种植、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信息。跟踪手术并记录术中所见的盆腹腔情况及手术过程,术中所取淋巴结做好标记后,再次行DECT扫描,若淋巴结的形态、大小、部位与术前图像不同则视为不能匹配。最后将DECT扫描图像的观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对淋巴结各参数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Youden指数最大时的界值为诊断阈值,计算其特异度、敏感度。根据DECT扫描图像判断卵巢浆液性癌术前分期,分别计算DECT在诊断原发病灶、肿瘤突破包膜、盆腔浸润、腹膜种植、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后采用Kappa检验比较DECT术前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一致性。检验水准为P<0.05。结果:31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中,手术病理确诊伴有淋巴结转移者17例,无淋巴结转移者14例,共有46枚转移性淋巴结和355枚非转移性淋巴结纳入本研究。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在短径、短长径比值、动静脉期CT值、动静脉期NIC、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静脉期NIC的诊断准确性最高(ROC曲线下面积=0.872),当NIC=0.51时,诊断卵巢浆液性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为84.50%,敏感度为87.00%。在卵巢浆液性癌分期的研究中,手术病理分期I期6例,II期3例,III期20例,IV期2例。DECT术前分期I期6例,II期4例,III期19例,IV期2例,DECT对卵巢浆液性癌术前分期总的准确性为83.87%,对单双侧病灶、肿瘤突破包膜、盆腔浸润、腹膜种植、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诊断的准确性为83.87%-100%,特异性为80.00%-100%,敏感性为70.00%-100%。DE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Kappa指数为0.772,P<0.05,提示二者的诊断一致性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能量CT在卵巢浆液性癌的术前分期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有利于术前淋巴结定性评估,为临床医师明确治疗方案、拟定手术方式和范围提供较准确的影像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遵义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晓红,刘然,张淑红,余小蒙[7](2019)在《拓扑异构酶Ⅱα与卵巢浆液性癌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与卵巢浆液性癌(OSC)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北京市平谷区医院61例OSC手术标本及相应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OP2A蛋白表达情况,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TOP2A基因拷贝数的变化,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检测结果与其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在61例OSC标本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低级别20例(32. 8%),高级别41例(67. 2%); TOP2A蛋白表达阳性者48例(78. 7%),其中高表达者31例(50. 8%)。在高级别OSC和临床分期较晚的标本中,TOP2A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P值分别为0. 006、0. 001)。FISH检测结果显示,36例(59. 0%)存在TOP2A基因的扩增,统计学分析显示,TOP2A基因更易在高级别OSC(χ~2=10. 358,P <0. 05)、临床III期及IV期(χ~2=10. 134,P <0. 05)病例中发生扩增。此外,TOP2A蛋白阳性表达与TOP2A基因扩增呈正相关(r=0. 412,P=0. 006)。结论 OSC标本的TOP2A蛋白阳性表达与TOP2A基因扩增呈正相关,并且可能与OSC的恶性程度和肿瘤发生及发展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陈颖[8](2019)在《MMSET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多发性骨髓瘤SET结构域蛋白(multiple myeloma SET domain,MMSET)又名WHSC1或NSD2,是一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主要与人类胚胎发育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显示MMSET在多种癌症中过表达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本研究探讨MMSET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基因沉默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分别应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在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27例正常卵巢组织、45例卵巢癌组织中MMSET的表达差异,分析MMSET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siRNA瞬时转染沉默卵巢癌细胞CAOV3、OVCAR3中MMSET的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基因沉默效果;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siRNA MMSET表达前后卵巢癌细胞CAOV3、OVCAR3迁移、侵袭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AKT、AKT蛋白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中MMSET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发现,MMSET的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腹水量及CA125水平相关(P<0.05),而与年龄、FIGO分期及肿瘤大小无关;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划痕距离明显宽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穿出小室的细胞数明显较多(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MSET在卵巢癌中过表达且与卵巢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相关。提示MMSET可能成为卵巢癌防治新靶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高岩[9](2019)在《Hsa-circ-0002755对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叁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因卵巢位于盆腔深部,症状隐匿,早期发现困难,且治疗困难,易复发转移,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0%,是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相关死亡率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CircRNA是一种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新型RNA。因其结构稳定,在不同的物种中表现出良好的保守性,具有组织特异性和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异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多种肿瘤研究中证实了circRNA的异常表达具有普遍性,一些circRNA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肿瘤大小、转移、侵袭等因素相关。但目前卵巢癌与circRNA的相关性研究鲜见报道,卵巢癌中circRNAs的表达和作用机制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上皮性卵巢癌(EOC)是卵巢癌最主要的病理亚型,约占90%以上。在EOC的病理亚型中,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HGSOC)占60-70%,所占比例最高。HGSOC往往预示着更差的临床预后。现有研究表明,HGSOC与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尽管HGSOC具有异质性,但目前临床患者的治疗并无特异性,进一步明确HGSOC的发病机制并发现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或治疗靶点对于提高HGSOC患者的5年存活率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高通量测序检测3例HGSOC组织和3例正常卵巢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结合circRNA的差异倍数、P值、FDR、fpkm等,选择8个circRNA在HGSOC和卵巢良性病变组织中进行qRT-PCR验证高通量测序结果,筛选其中差异倍数最高的circRNA(hsa-circ-0002755)在HGSOC组织和卵巢癌细胞系中进一步验证,并进行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分析;构建hsa-circ-0002755-siRNA质粒和过表达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探讨hsa-circ-0002755对卵巢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与hsa-circ-0002755直接结合的miRNA及靶基因,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预测的靶向结合,检测HGSOC组织中hsa-miR-211-3p的表达,并分析与hsa-circ-0002755表达的相关性;构建hsa-circ-0002755-siRNA质粒和过表达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检测hsa-miR-211-3p、CDKN1B的表达变化,构建hsa-miR-211-3p-siRNA质粒和过表达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检测CDKN1B的表达,进而阐明hsa-circ-0002755通过竞争性抑制hsa-miR-211-3p调控靶基因CDKN1B的表达,为探讨HGSOC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1、高通量测序检测3例HGSOC组织和3例正常卵巢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结合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差异倍数、P值、FDR、fpkm,选择8个circRNA进行qRT-PCR实验验证高通量测序结果,并筛选其中差异倍数最高的circRNA进行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分析。2、将hsa-circ-0002755干扰质粒瞬时转染至卵巢癌细胞SKOV3,将hsa-circ-0002755过表达质粒瞬时转染至卵巢癌细胞OVCAR-3。通过CCK-8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Tranwell实验检测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侵袭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来明确hsa-circ-0002755表达水平变化对卵巢癌细胞系生物学功能的影响。3、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hsa-circ-0002755与hsa-miR-211-3p、hsa-miR-211-3p与CDKN1B的靶向结合;通过qRT-PCR检测HGSOC组织和卵巢癌细胞系中hsa-circ-0002755、hsa-miR-211-3p、CDKN1B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检测并分析hsa-circ-0002755表达变化对hsa-miR-211-3p、CDKN1B的影响;检测hsa-miR-211-3p表达变化对CDKN1B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sa-circ-0002755表达变化对CDKN1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例HGSOC组织和3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circRNA测序分析,发现了710个circRNAs在HGSOC组织中差异表达,其中表达上调的CircRNA354个,表达下调的CircRNA356个。qRT-PCR验证结果显示:circRNA385,circRNA2058,circRNA3336,circRNA2606,hsa-circ-0002755(circRNA1656)均下调,而circRNA1312和circRNA7474均上调,均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hsa-circ-0002755是经qRT-PCR验证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且差异倍数最高的circRNA。在HGSOC组织和卵巢癌细胞系中均证实hsa-circ-0002755低表达,且与肿瘤FIGO分期相关。2、CCK-8实验结果显示:hsa-circ-0002755干扰质粒转染的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增强;hsa-circ-0002755过表达质粒转染的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减弱;表明hsa-circ-0002755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划痕实验结果表明:hsa-circ-0002755干扰质粒转染的卵巢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hsa-circ-0002755过表达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表明hsa-circ-0002755抑制卵巢癌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hsa-circ-0002755干扰质粒转染的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hsa-circ-0002755过表达质粒转染的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侵袭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hsa-circ-0002755干扰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组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上调;hsa-circ-0002755过表达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组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vimentin蛋白表达下调;表明hsa-circ-0002755抑制EMT,进而抑制细胞的侵袭;Transwell实验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均表明hsa-circ-0002755抑制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hsa-circ-0002755干扰质粒转染的卵巢癌细胞凋亡减少;过表达质粒转染的卵巢癌细胞凋亡增加;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显示:hsa-circ-0002755干扰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组中,hsa-circ-0002755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而在hsa-circ-0002755过表达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组,hsa-circ-0002755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均支持hsa-circ-0002755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3、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hsa-circ-0002755与hsa-miR-211-3p、hsa-miR-211-3p与CDKN1B靶向结合。hsa-miR-211-3p在HGSOC组织中高表达,与hsa-circ-0002755在HGSO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在卵巢癌细胞中,hsa-circ-0002755低表达,hsa-miR-211-3p高表达,CDKN1B低表达。hsa-circ0002755过表达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hsa-miR-211-3p表达降低,CDKN1B表达升高;hsa-circ-0002755干扰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hsa-miR-211-3p表达升高,CDKN1B表达降低。hsa-miR-211-3p过表达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CDKN1B表达降低;hsa-miR-211-3p干扰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CDKN1B表达升高。结论:1、HGSOC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高通量测序共发现了差异表达的circRNA710个,其中354个表达上调,356个表达下调。2、Hsa-circ-0002755在HGSOC组织和卵巢癌细胞系中均低表达,且与FIGO分期显着相关。3、Hsa-circ-0002755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发挥抑癌作用。4、Hsa-circ-0002755竞争性抑制hsa-miR-211-3p并靶向调控其下游靶基因CDKN1B,影响HGSOC生物学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2-01)

汤伟伟,朱利,张蕾,徐荣荣,万贵平[10](2019)在《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并发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是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预后差。HGSC的发生机制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输卵管起源学说被普遍认同。本文报道1例患者在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后仍发生HGSC,该患者的发病与现有理论相矛盾,结合文(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01期)

卵巢浆液性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PR、P53、ER、WT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组织中的PR、P53、ER、WT1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中的PR、P53、ER、WT1水平。结果: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PR、ER阳性率均高于卵巢浆液性癌,而P53阳性率低于卵巢浆液性癌,有统计学意义(P<0.05),WT1阳性只表达于卵巢浆液性癌。中、高分化癌患者的PR、ER高于低分化癌,而P53、WT1阳性率低于低分化癌,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的PR、ER阳性率低于Ⅰ期-Ⅱ期,而P53、WT1阳性率高于Ⅰ期-Ⅱ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中的PR、P53、ER、WT1表达水平不同,监测其水平对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浆液性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卵巢浆液性癌论文参考文献

[1].杨尊敬,杜先玲.WNT1、β-catenin、PD-L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癌症进展.2019

[2].崔丽燕.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PR、P53、ER、WT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J].中国农村卫生.2019

[3].赵珊,路红,刘军辉,张楠,刘懿.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标志物在女性绝经前后卵巢浆液性癌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4].李卓.CD133和Musashi-2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9

[5].汪红燕,宋文静.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9

[6].余茜.双能量CT在卵巢浆液性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分析[D].遵义医科大学.2019

[7].王晓红,刘然,张淑红,余小蒙.拓扑异构酶Ⅱα与卵巢浆液性癌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8].陈颖.MMSET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调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

[9].高岩.Hsa-circ-0002755对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

[10].汤伟伟,朱利,张蕾,徐荣荣,万贵平.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并发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J].江苏医药.2019

标签:;  ;  ;  ;  

卵巢浆液性癌论文-杨尊敬,杜先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