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剖面论文-关旭同,吴鉴,魏凌云,赵进雍,冯庚

河流剖面论文-关旭同,吴鉴,魏凌云,赵进雍,冯庚

导读:本文包含了河流剖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煤矿剖面,上侏罗统

河流剖面论文文献综述

关旭同,吴鉴,魏凌云,赵进雍,冯庚[1](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煤矿剖面齐古组河流沉积与砂体构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沉积学和构型要素分析法的指导下,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煤矿剖面上侏罗统齐古组曲流河砂体进行了构型分析,统计了构型要素和河道砂体的规模和形态,划分了迭置类型。建功煤矿剖面主要发育7种岩石相类型,通过砂体构型分析,识别出6级层级界面,划分出4种构型要素。当可容纳空间增大量(A)与沉积物供给增加量(S)的比值(A/S)大于1时,发育孤立型砂体;随着A/S值减小至1附近时,发育桥接型和迭合型砂体;当A/S值小于1时,发育切迭型砂体。齐古组沉积期,气候炎热干旱,头屯河组沉积期宽阔的湖面下降,建功煤矿剖面发育水深约33.3 m、宽约139.2 m的砂质曲流河,河流满岸宽度约805.2 m,单一曲流带宽度约6 405.2 m.齐古组沉积期A/S值先减小后增大,早期发育孤立型砂体和泛滥湖泊砂体;中期发育桥接型砂体、迭合型砂体和切迭型砂体;后期再次以发育孤立型砂体为主。(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程元国[2](2019)在《寒区河流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寒地区的河流凌汛灾害频发,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凌汛等自然灾害的预防研究,国内外采用各种传感器实现了对河流冰水情的监测,但检测方法需要改善,检测精度有待提高。河流冰盖剖面温度是分析冰层热力学参数和搭建冰厚预测模型的重要物理参量,采用基于河流冰盖剖面内不同介质温度特性差异的原理设计的冰情检测温度链被广泛应用于冰情检测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测量效果。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冰情检测温度链在低温环境下的测量精度有限,在面对宽温区范围内的检测仍有很大误差,逐渐无法满足于实际数据分析的要求。因此研发出一种适用于宽温区的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设备对当地的凌汛灾害预防研究和水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通过研究热敏电阻的阻温关系、传感器的结构等,设计出了一款新型的、检测精度较高的、可靠性稳定的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传感器,并研制配套了检测系统。本次课题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1)通过查阅资料选择了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温度检测单元,并对热敏电阻的检测和标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选用LTC2983作为检测电路核心器件,并通过研究热敏电阻的阻温特性,提出了基于热敏电阻标定经验公式的温度残差补偿法和阻值残差补偿法,取得了良好的标定效果,获取了低温环境下宽温区(-50℃~+30℃)范围内0.1℃的单点传感器温度检测准确度。(2)基于河流冰盖剖面垂直方向上空气、雪、冰、水不同介质的温度特性差异,设计了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对ADG732内阻的分析,确定了传感器多点温度检测的可行性。传感器采用链式结构,其主体采用PCB板并封装于环氧树脂中,有效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3)设计了较为完善的检测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硬件主要是数据采集仪的设计,包括主控CPU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软件主要为温度采集程序、数据存储程序、数据传输程序的设计等。通过采取MSP430低功耗单片机作为CPU、采用双路电源等措施,有效的减小了系统的整体功耗。(4)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于2017年12月中旬在黑龙江漠河江段进行了安装并完成了叁个多月的现场采集实验,监测期间获得了较为完整的江心位置的河流冰盖剖面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几个典型时期的河流冰盖剖面温度曲线,了解了冰盖内部的热力学变化情况。借鉴现有的大量冰水情数据分析结论,使用冰盖剖面温度数据得到了监测期间内的河流冰厚变化情况,并对冰内热通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利用冰盖剖面温度数据,通过a值分段拟合优化了斯蒂芬冰厚计算公式,提高了斯蒂芬公式冰厚估算精度,为寒区凌汛灾害的预防提供了重要参数。(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高效东,谢虹,袁道阳,苏琦,邵延秀[3](2019)在《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河流纵剖面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石羊河流域位于祁连山东段,其河流体系记录了最新的构造信息和构造活动。提取石羊河流域的地貌信息,有助于揭示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地貌对构造活动的响应,及系统探讨该区地貌发育特征及其所蕴含的构造意义。文中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Matlab脚本提取了石羊河流域7条河流的纵剖面,并利用基岩河道水力侵蚀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获得了7条河流的陡峭系数、平均侵蚀量、凹曲度、裂点分布、高程、距河流出水口距离和流域面积等地貌信息。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的各条支流至少存在1个主裂点,裂点上、下河段具有不同的陡峭度(ks)与凹曲度(θ),说明河流纵剖面裂点的上、下河段具有不同的发育趋势。对河流纵剖面、裂点分布及岩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古浪河、金塔河、杂木河、西营河、东大河和西大河都具有"坡折式"裂点,处于瞬时状态。祁连山东段河流地貌演化主要与构造活动相关。利用本区晚第四纪活动断裂相关裂点上游河道的凹曲度指标拟合出整条河流,得到石羊河流域的平均侵蚀量约488m,发源于古浪推覆体的6条支流的平均侵蚀量为508. 5m。进一步计算研究区河网归一化的河流陡峭系数(ksn)并得到其空间分布,结合河流纵剖面和裂点分析结果对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ksn的结果显示下游段陡峭系数<60,中游明显大于下游。同时,位于构造结处的古浪推覆体其ksn值呈现高值,表明该区第四纪以来经历了明显的构造抬升过程。文中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地貌演变处于非均衡状态,构造变形是祁连山东段地貌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控制着该区现今的地貌发育及演化历史。(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付淑清,方国祥,宫清华,熊海仙,温美丽[4](2019)在《磁铁矿区河流沉积剖面中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广东省铁帽顶铁矿区下游一河流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测定沉积物的磁化率与元素含量并作相关性分析,以考察磁铁矿床周边沉积物磁化率指标对重金属富集程度的指示作用。结果显示,该剖面中低频质量磁化率χlf为0. 87×10-6m~3/kg~184. 93×10-6m~3/kg,频率磁化率χfd为0. 5%~7%。χlf仅与Fe2O3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其他重金属元素相关性差;χfd与Mn、Pb、Cd及REE均呈正相关;元素Cu、Zn、As等与χlf、χfd的相关性都很差。表明在该种磁化率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背景值均高的特殊地区,简单地利用磁化率指标指示重金属污染水平需谨慎。(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陈苗,胡小飞,王维[5](2018)在《走廊南山河流纵剖面高海拔裂点的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水力侵蚀物理模型表明基岩河道纵剖面在均衡状态时表现为平滑上凹的形态,其特征反映了构造、基岩抗侵蚀能力和气候的作用;然而自然界河道纵剖面多呈现以裂点为特征的不均衡形态,不均衡的剖面形态以及裂点的研究同样可以对外力作用的变化起到很好的指示作用。位于北祁连的走廊南山高海拔河道纵剖面普遍呈现不均衡形式且发育海拔较高的裂点。通过对裂点成因分析发现,这些裂点并不主要受控于岩性、气候、构造等因素,而反映了冰川作用遗留地形与河流地形的分界。这一结果说明在对河道纵剖面高海拔裂点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到古冰川遗留地形也会对现代河道纵剖面产生重要影响,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造山带地貌演化以及控制因素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唐璐[6](2018)在《基于表面流数据的河流剖面流速分析与显示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川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加强对河流环境的研究与保护对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雷达遥感技术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在应对特殊流域地质条件和环境状况方面,在测量效率和安全性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由雷达遥感探测方法得来的数据量非常庞大,而传统的数据表现形式非常不直观,使得研究人员难以有效地把握测量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计算机可视化技术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对解决大数据的显示处理,在效率和速度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以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超高频雷达遥感回波数据提取河流表面流速,利用相关算法对河流剖面流速进行研究与分析,并设计实现了河流水文参数显示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分析了雷达回波数据的多普勒频谱,介绍了由雷达遥感数据提取河流表面流速的原理,阐述了确定回波数据方向的数字波束形成原理,分析由测量数据得到的探测区域水流分布图,并将测量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2、介绍由表面流速计算剖面流速的叁种经典算法,并根据表面流速与水深的变化进行了叁种方法的对比分析。3、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并根据需求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并设计了每个界面的布局,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软件编程,实现了界面简洁、操作简单的系统。将数据与显示系统链接,对专用数据文件的设计原理,产生方法及使用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陈苗[7](2018)在《走廊南山河流纵剖面形态特征反映的河流演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构造-气候-地貌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是当前地貌界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而地形特征作为构造、气候等共同作用的重要载体,得到构造地貌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构造活跃的造山带,河流通常记录着丰富的构造活动和地貌演化的信息,尤其从河流纵剖面提取这些信息成为造山带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近30年来,出现了大量对河道形态和形成过程的定性及定量描述的研究。然而,由于作用于河流纵剖面的因素(如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岩性分布、冰川作用以及河流自身演化等)比较复杂多样,如何有效地区分这些因素对河流纵剖面形态的影响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河流纵剖面形态参数定量化研究的关键。位于祁连山中段的走廊南山,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河流上游发育古冰川,近期研究也表明走廊南山的黑河水系发生过重要调整。另外,山区河流大多是基岩河道或基岩-冲积混合型河道,可以很好地用于河流纵剖面特征的提取与应用。因此,以走廊南山的河流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从构造活动、河流演化、冰川作用等因素对河流纵剖面形态特征进行全面解译,丰富对河流纵剖面的研究,也为研究区河流地貌演化过程提供了方法的补充。本研究以SRTM DEM为数据源,利用ArcGIS对走廊南山进行宏观地貌分析,提取了包括地形坡度(slope)、地形起伏度(local relief)、条带剖面(swath profile)、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分HI值在内的一系列地貌参数,得到了区域地貌特征。在地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发源于走廊南山的多条河流,利用Matlab脚本文件对提取了河道纵剖面,得到了包括标准化的河流陡峭指数(k_(sn))、凹度指数(concavity index)和裂点(kinckpoint)在内的用于描述河道纵剖面形态特征的一系列参数。最后,本文综合区域构造、岩性和气候等资料来讨论地貌分析和河流纵剖面分析的结果,分别探讨了构造、岩性及气候因素对河流纵剖面影响。结合区域内冰川研究现状和河流地貌考察结果,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冰川演化和水系调整对河道纵剖面形态的控制作用。主要得到以下叁点认识:(1)位于北祁连走廊南山的河道纵剖面普遍呈现不均衡形式且发育海拔较高的裂点(>3600 m),将河流纵剖面分成上游平缓、下游陡峭的两段河段。高海拔裂点上游河段的陡峭指数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小。经分析发现,区域岩性分布与气候因素不是产生这些高海拔裂点的主要原因;较低海拔裂点(<3600m)可能反映了构造抬升速率的时间或空间差异,但这些高海拔裂点可能由构造活动之外的其他因素作用形成。多种证据表明走廊南山高海拔裂点主要反映了冰川作用遗留地形与河流作用地形的分界。由此可见在对河道纵剖面上高海拔裂点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到古冰川作用也会对河道纵剖面产生重要的影响。(2)黑河干流纵剖面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状态,具体表现为上凸的形态和多个裂点。地貌分析结果显示黑河干流不同河段的地貌特征差异较大,平行于走廊南山的东西流向河段河谷宽阔,流域内坡度低、地形起伏小;而自河流流向转折处至出山口,河谷变得极为狭窄,坡度增加、地形起伏变大。本文基于对黑河流域的地貌分析及河道纵剖面研究的结果推测,黑河早期沿现今甘州河和八宝河河道沿东西方向流动,后由于走廊南山山前河流对原本东西向的黑河的袭夺,导致黑河转而向北流入河西走廊。目前黑河上游可能处于对河流袭夺事件的调整阶段。(3)走廊南山南北两侧河流的河流纵剖面形态和地貌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南侧的河流河道平缓而其北侧的支流河道相对较陡。本文通过排除区域岩性和构造作用对该区河道纵剖面的影响,认为走廊南山南北两侧的河流纵剖面形态在存在的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到不同侵蚀基准面的影响。走廊南山南侧黑河支流受控于相对较高的基准面,基准面相对下降不明显,河流下切慢,导致南侧河流出现较小的陡峭指数;而北侧的河流以海拔较低的河西走廊为基准面,由于祁连山北缘断裂的持续活动,基准面相对持续下降,河流下切速率快,表现为较陡的河流纵剖面形态。(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6-01)

常华进,曹广超,陈克龙,孙小舟[8](2016)在《青海湖流域东北部河流沉积物和土壤剖面记录的重金属污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青海湖流域东北部2个河流沉积物剖面和2个土壤剖面样品中As、Cd、Pb、V、Cr、Mn、Ni、Cu、Zn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采用污染系数、富集系数、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研究了其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物剖面和土壤剖面记录的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基本显示出深部低于1而近地表高于1,且在25cm深度内往上逐渐增加的特征;它们记录的重金属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有量的差异;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系数均小于2,且大多数样品的值低于1,高值者为近地表样品,包括河流沉积物样品中的As、Cd、Pb、Ni、Cu、Zn和土壤样品中的Cd;地累积指数大多为负值,大于1者出现在近地表,包括河流沉积物样品中的Cd、Cu、Zn和土壤样品中的Cd;Cd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在表层样品中大于30,9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也在表层样品中大于70。以上结果暗示青海湖流域东北部存在重金属的人为排放,在近代更为显着,不同地理位置重金属排放源种类和排放强度等的不同、分散稀释作用等造成该地区重金属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该区域仅在地表出现Cd、Cu、Zn的局部轻度污染,达到中等生态风险级别。(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6年06期)

王乃瑞,韩志勇,李徐生,陈刚,王先彦[9](2015)在《河流纵剖面陡峭指数对庐山构造抬升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庐山是位于江南造山带北缘的断块山,其抬升过程对于认识本区的构造演化至关重要。利用河流纵剖面的形态参数可以定量估算相对的构造抬升速率。基于5 m分辨率的DEM提取了庐山9条主要河流的纵剖面,依据坡度—面积图确定了裂点类型,结合地质图判别出裂点成因,并利用河流水力侵蚀模型计算了稳定态河段的陡峭指数以及凹曲度。结果显示,庐山的河流基本呈过渡态,以发育数量不等的裂点为标志;垂阶型裂点的形成主要与岩石强度不均一有关,而坡断型裂点是侵蚀基准面下降产生的。坡断型裂点以下的基岩河段具有较大的陡峭指数,表明庐山经历了从早期低抬升速率到晚期高抬升速率的转变。庐山受快速抬升影响的河段,陡峭指数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主要是由于庐山整体抬升过程中南部、北部的抬升速率存在一定差异,亦可能是岩性不同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常直杨,王建,白世彪,张志刚[10](2015)在《白龙江流域河流纵剖面与基岩侵蚀模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构造地形指标的发展对于构造运动的量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白龙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与西秦岭造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对该流域地貌是否处于构造隆升与河流侵蚀的均衡状态,以及内部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如何等问题尚缺乏细致研究。基于Arcgis9.3与ASTERGDEM数据,提取了白龙江流域32条支流的纵剖面,拟合其最佳函数形态,并利用基岩侵蚀模型提取了各个支流的标准化陡峭指数、凹曲度及拟合系数值,来揭示白龙江流域河流对构造运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河流拟合函数以指数函数为主,河流大多发育处于侵蚀作用强烈阶段;中上游地区标准化河流陡峭指数值较下游地区偏大,凹曲度值和拟合系数中上游较下游值偏小,反映了白龙江流域中上游与下游构造活动强度的差异性;32条支流的凹曲度大部分小于均衡状态经验平均凹曲度值(0.49),表明白龙江流域地貌形态发育大部分还没有达到均衡阶段。(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河流剖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高寒地区的河流凌汛灾害频发,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凌汛等自然灾害的预防研究,国内外采用各种传感器实现了对河流冰水情的监测,但检测方法需要改善,检测精度有待提高。河流冰盖剖面温度是分析冰层热力学参数和搭建冰厚预测模型的重要物理参量,采用基于河流冰盖剖面内不同介质温度特性差异的原理设计的冰情检测温度链被广泛应用于冰情检测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测量效果。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冰情检测温度链在低温环境下的测量精度有限,在面对宽温区范围内的检测仍有很大误差,逐渐无法满足于实际数据分析的要求。因此研发出一种适用于宽温区的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设备对当地的凌汛灾害预防研究和水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通过研究热敏电阻的阻温关系、传感器的结构等,设计出了一款新型的、检测精度较高的、可靠性稳定的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传感器,并研制配套了检测系统。本次课题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1)通过查阅资料选择了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温度检测单元,并对热敏电阻的检测和标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选用LTC2983作为检测电路核心器件,并通过研究热敏电阻的阻温特性,提出了基于热敏电阻标定经验公式的温度残差补偿法和阻值残差补偿法,取得了良好的标定效果,获取了低温环境下宽温区(-50℃~+30℃)范围内0.1℃的单点传感器温度检测准确度。(2)基于河流冰盖剖面垂直方向上空气、雪、冰、水不同介质的温度特性差异,设计了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对ADG732内阻的分析,确定了传感器多点温度检测的可行性。传感器采用链式结构,其主体采用PCB板并封装于环氧树脂中,有效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3)设计了较为完善的检测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硬件主要是数据采集仪的设计,包括主控CPU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软件主要为温度采集程序、数据存储程序、数据传输程序的设计等。通过采取MSP430低功耗单片机作为CPU、采用双路电源等措施,有效的减小了系统的整体功耗。(4)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于2017年12月中旬在黑龙江漠河江段进行了安装并完成了叁个多月的现场采集实验,监测期间获得了较为完整的江心位置的河流冰盖剖面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几个典型时期的河流冰盖剖面温度曲线,了解了冰盖内部的热力学变化情况。借鉴现有的大量冰水情数据分析结论,使用冰盖剖面温度数据得到了监测期间内的河流冰厚变化情况,并对冰内热通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利用冰盖剖面温度数据,通过a值分段拟合优化了斯蒂芬冰厚计算公式,提高了斯蒂芬公式冰厚估算精度,为寒区凌汛灾害的预防提供了重要参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流剖面论文参考文献

[1].关旭同,吴鉴,魏凌云,赵进雍,冯庚.准噶尔盆地南缘建功煤矿剖面齐古组河流沉积与砂体构型[J].新疆石油地质.2019

[2].程元国.寒区河流冰盖剖面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9

[3].高效东,谢虹,袁道阳,苏琦,邵延秀.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河流纵剖面及其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2019

[4].付淑清,方国祥,宫清华,熊海仙,温美丽.磁铁矿区河流沉积剖面中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9

[5].陈苗,胡小飞,王维.走廊南山河流纵剖面高海拔裂点的成因[J].地理学报.2018

[6].唐璐.基于表面流数据的河流剖面流速分析与显示系统设计[D].广西师范大学.2018

[7].陈苗.走廊南山河流纵剖面形态特征反映的河流演化过程[D].兰州大学.2018

[8].常华进,曹广超,陈克龙,孙小舟.青海湖流域东北部河流沉积物和土壤剖面记录的重金属污染特征[J].地球与环境.2016

[9].王乃瑞,韩志勇,李徐生,陈刚,王先彦.河流纵剖面陡峭指数对庐山构造抬升的指示[J].地理学报.2015

[10].常直杨,王建,白世彪,张志刚.白龙江流域河流纵剖面与基岩侵蚀模型特征[J].山地学报.2015

标签:;  ;  ;  ;  

河流剖面论文-关旭同,吴鉴,魏凌云,赵进雍,冯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