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行为论文-程芳

从医行为论文-程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从医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从医行为,结核病患者,护理干预

从医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程芳[1](2019)在《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纳入106例结核病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一般组和干预组,对一般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和整体健康状况(SF-36)。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服药依从性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率、SF-36评分比较差(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王天娇[2](2018)在《探索肺结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服务对其从医行为造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对于肺结核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服务对其从医行为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6年01月-2018年01月时期)收治以肺结核为诊断的患者总计138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6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对照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为100%,依从性为100%,满意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为75.36%,依从性为86.96%,满意率为8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依从性和满意度,效果理想。(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8年24期)

赵帅,武霜[3](2018)在《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结核病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提高结核病患者从医行为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到本院就诊的38例结核病患者,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9例施行完全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19例施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结果 (1)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试验组的依从性(94.74%)显着高于对照组(84.21%),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试验组的有效率(94.74%)显着高于对照组(78.9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施行完全管理模式干预,可显着提高其从医行为,增强临床疗效,降低治疗风险,受到结核病患者的广泛认可。(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8年34期)

杨秀兰,史生华,姜红,韵霞[4](2018)在《精致护理对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患者护理对策及对从医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精致护理对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患者护理效果及对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精致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从医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以及从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精致护理方法,效果显着,提高了患者的从医率。(本文来源于《青海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彭敏[5](2017)在《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及探索肺结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服务对其从医行为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接收的患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50例,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服务;护理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服务。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从医行为情况。结果护理组的依从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改善其从医行为,确保患者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7年25期)

王仪民[6](2017)在《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6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综合护理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从医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提升其从医行为,改善其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7年06期)

杨小英[7](2017)在《儿童认知行为干预对提高患儿口腔就诊从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研究运用儿童认知的行为干预对提高患儿口腔就诊从医性的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13-2015年,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口腔门诊0-12岁的1080例就诊从医性较差或抵触就医的口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儿童认知的行为干预,并对干预前后从医性的两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干预后4-12岁患儿的从医性的差异显着性提高(P﹤0.05)。在0-3岁患儿干预前后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首次就诊从医性较差的口腔患儿,运用儿童认知行为干预法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口腔疾病的诊治率,患儿年龄越大该方法越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期刊2017年S2期)

尤维花,张春[8](2016)在《健康教育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及从医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心血管患者焦虑及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住的102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健康教育指导和有效的沟通护理。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与沟通干预,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医行为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减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从医行为。(本文来源于《甘肃医药》期刊2016年05期)

蒋亚男[9](2016)在《一贯制责任护理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从医行为的护理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一贯制责任护理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52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26),对研究组实施一贯制责任制护理,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从医行为优良率为92.3%,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4%(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结论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实施一贯制责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从医行为,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6年02期)

李小燕,彭玉兰,王岸冰,彭彩红,谢彩彤[10](2015)在《系统的术前访视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从医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系统的术前访视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72例于我院行择期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由病区护士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于前1d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前访视。前1 d、手术当天和术后3 d,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的疾病不确定感;术后3 d,由巡回护士与主管医生采用自拟医从性评价表联合测评两组围手术期的从医行为。结果手术当天及术后3 d观察组患者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各项及总分均较同期的对照组低(均P<0.01)。自行设计评价表显示观察组患者术眼准备配合、术中麻醉配合、术后体位保护、术后合理饮食、术后药物治疗及定期复查这6方面的完合从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系统的术前访视能有效降低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和提高患者的医从性,对手术成功与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32期)

从医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对于肺结核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服务对其从医行为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6年01月-2018年01月时期)收治以肺结核为诊断的患者总计138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6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对照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为100%,依从性为100%,满意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为75.36%,依从性为86.96%,满意率为8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依从性和满意度,效果理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从医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程芳.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研究[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2].王天娇.探索肺结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服务对其从医行为造成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8

[3].赵帅,武霜.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结核病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

[4].杨秀兰,史生华,姜红,韵霞.精致护理对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患者护理对策及对从医行为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8

[5].彭敏.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

[6].王仪民.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的研究[J].健康之路.2017

[7].杨小英.儿童认知行为干预对提高患儿口腔就诊从医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

[8].尤维花,张春.健康教育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及从医行为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6

[9].蒋亚男.一贯制责任护理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从医行为的护理观察[J].当代医学.2016

[10].李小燕,彭玉兰,王岸冰,彭彩红,谢彩彤.系统的术前访视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从医行为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

标签:;  ;  ;  

从医行为论文-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