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成论论文-张蕾,黄飞

文化生成论论文-张蕾,黄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生成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家形象,生成逻辑,传播策略

文化生成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蕾,黄飞[1](2019)在《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与传播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近年来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对崛起之下中国国家形象的讨论。然而,综合时下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有关分析更多是实务角度上的策略问题、方法途径等,基于生成逻辑的讨论相对偏少。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根基,直接开展对策性研究,必然存在一定缺陷。关于国家形象研究,必须采取和依靠多维度、多学科的综合性分析方法。为此,文章首先从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整体形象与局部形象、理想形象和现实形象等开展多角度讨论,然后从国家形象跨文化生成基本因素出发,分析了国家形象生成的文化选择逻辑,最后根据以上内容从多维度多学科视角研究了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逻辑和传播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33期)

李刚[2](2019)在《论大学特色文化生成的内涵与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特色文化是大学的文化名片,是大学文化特色不断凝练并长期发展的鲜明体现。大学特色文化生成内涵体现在生成结构要素、生成纵向过程、生成文化生态、生成价值关系和生成目标指向等方面。大学文化生成坚持传承性与发展性、自觉性与自发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内隐性与外显性以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袁柳,梁潮[3](2019)在《汉字书体形式意味的文化生成和艺术形态——书学视域下的“书法”与“书道”之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中国式的圆锥形毛笔书写的汉字字体,包含着形式与意味,实质上这是书体的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层次是"书法",另一个层次为"书道"。根据文艺美学理论,以顾文的行书作品作为话头引发一个论题,通过对古代着名书家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具体分析,从"书道"美的文化生成的历程、艺术形态的角度,说明"书法"与"书道"所存在的明显区别。(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郑志伟[4](2019)在《中国文化生成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绵延5000年至今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稳固,中华民族的繁衍不息得益于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生成过程和生成背景就隐含了中国绵延不断的文化基因。在世界优秀的文化体系之中,只有中国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从未中断,正如刘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所言:"吾民族创造之文化,富有弹性,自古至今,俪俪相属,虽间有盛衰之判,固未尝有中绝之时"。中国的延续在于中国文化的延续,而中国文化的延续在于其所特有的文化生成机制和生成背景。我们应深入探寻中国文化形成的历史源头,寻找中华文脉传承的根基。为此,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地阐述:首先,借鉴中国历史的分期方式对中国文化的生成阶段进行简要地划分,根据这一划分方式,将中国文化的早期生成过程大致划分为叁个阶段:中国文化的萌芽,即叁皇五帝时期;中国文化的形成,即夏商周时期;中国文化的定型,即春秋战国时期。其次,分别从这叁个时期入手,详细分析中国文化的生成脉络和生成过程。(本文来源于《知与行》期刊2019年05期)

温宝林,罗永义[5](2019)在《系在丝绳上的射文化——弋射及其文化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弋射是中国古代一种以系绳之矢射猎大型飞禽的狩猎方法。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弋射的历史流变、技术原理及文化生成进行分析,得出:弋射源于早期的渔猎生产,于东周走向繁荣并分化出生产性弋射、礼仪性弋射与休闲娱乐性弋射等形态,至两汉以后式微;弋射的方法包括早期的杀伤式弋射与后期的缠缚式弋射两种;东周至两汉时期弋射的文化意象彰显,弋射成为文人讽喻哲理、托物言志或意义表达的素材。弋射文化意象的生成与演变既受制于弋射的社会变迁,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周自豪[6](2019)在《信仰生成论视域下佛系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佛系文化是最近流行起来的青年亚文化之一,已经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之中。高校中的佛系青年具有低欲望、价值观模糊和自我麻痹等特点,需要从外部建构和内部生成两方面疏解其背后隐含的矛盾和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包括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改革学校及社会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心理干预平台等,帮助佛系大学生找回理想追求、学会自我关怀。信仰的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既要全面把握信仰生成的内在规律,又要深入到教育主体的内心世界制定靶向明确的培育方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课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李正赤,何洪兵[7](2019)在《群众路线的文化生成逻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群众路线自创立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内忧外患的时代回应民富国强的呼唤探索出的根本工作路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认识论是群众路线文化生成的文化原点。群众路线的文化生成进路是在中国共产党实践探索、经验总结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习的互动结合下展开的,群众路线是革命需要、革命利益和群众需要、群众利益相结合的产物,是它自身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工作方法所具有的文化优势竞争胜利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钟静,李天珍[8](2019)在《文本盗猎:主体视域下青年亚文化生成动因的游戏性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青年主体视域对内生于青年群体的亚文化进行剖析,能更准确地理解青年亚文化的深度内核。文章从主体视域出发,对"文本盗猎"类青年亚文化的创作过程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文本盗猎者作为"游戏的人",其文化生产背后个性化解读、戏谑化表达及新部落社交等"愉悦性"游戏正在取代盗猎的"抵抗性"动机,由此提出以平等、多元的心态看待网络社会的文化转型,希冀青年亚文化与主导文化由对峙走向对话。(本文来源于《未来传播》期刊2019年03期)

朱鹏[9](2019)在《标志性文化生成中的多元复合性——以登封地区大禹文化考察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文化事象的生成与演变总是处于与其他文化事象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之中。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标志性文化在生成过程中更是与其他的文化事象进行着不断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大禹是中国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同时又作为历史人物被认为是夏王朝的开创者。作为历史人物的大禹,其出生地与相关文化遗迹历来存在争论。登封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大禹文化遗迹,这些遗迹既有历史的遗存,也有当下的创造。登封地区的文化精英与村落精英一道将大禹文化打造成本地区的标志性文化。在这种具有地方标志性的大禹文化的生成过程中,伴随着对其他文化元素的吸纳与融合使得大禹文化具有了一种多元复合性。正是这种多元复合性,使得登封地区的大禹文化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本文来源于《节日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朱晓晖[10](2019)在《从制为本到文化生成模式下高校柔性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下,各行各业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高校柔性管理模式变革也势在必行。在分别归纳制度为本的高校柔性管理模式特点和文化生成模式下柔性管理模式特点后,分析不同模式下高校柔性管理模式的变革,归纳出一些高校柔性管理模式变革的反思。(本文来源于《经营与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文化生成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学特色文化是大学的文化名片,是大学文化特色不断凝练并长期发展的鲜明体现。大学特色文化生成内涵体现在生成结构要素、生成纵向过程、生成文化生态、生成价值关系和生成目标指向等方面。大学文化生成坚持传承性与发展性、自觉性与自发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内隐性与外显性以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生成论论文参考文献

[1].张蕾,黄飞.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与传播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

[2].李刚.论大学特色文化生成的内涵与机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

[3].袁柳,梁潮.汉字书体形式意味的文化生成和艺术形态——书学视域下的“书法”与“书道”之别[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

[4].郑志伟.中国文化生成过程分析[J].知与行.2019

[5].温宝林,罗永义.系在丝绳上的射文化——弋射及其文化生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6].周自豪.信仰生成论视域下佛系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

[7].李正赤,何洪兵.群众路线的文化生成逻辑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钟静,李天珍.文本盗猎:主体视域下青年亚文化生成动因的游戏性转向[J].未来传播.2019

[9].朱鹏.标志性文化生成中的多元复合性——以登封地区大禹文化考察为中心[J].节日研究.2019

[10].朱晓晖.从制为本到文化生成模式下高校柔性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反思[J].经营与管理.2019

标签:;  ;  ;  

文化生成论论文-张蕾,黄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