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光学性质论文-陈希,于斌,何君姮,孔凡龙,李宗叶

固有光学性质论文-陈希,于斌,何君姮,孔凡龙,李宗叶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有光学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蒙特卡罗方法,对比度传输方程,海水透明度

固有光学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陈希,于斌,何君姮,孔凡龙,李宗叶[1](2015)在《基于非均匀海水固有光学性质的透明度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透明度盘只能在白天开展海水透明度测量,易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客观定量性较差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海水固有光学性质的海水透明度计算方法。该方法仿真透明度盘测量海水透明度的基本原理,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利用海水固有光学性质,计算透明度盘所处位置海水上涌光相对量,结合对比度传输方程和人眼阈值,建立了基于海水固有光学性质的海水透明度计算模型。利用2006年1月至2月共37组海水透明度的观测数据与该模型数值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测量与计算值平均绝对误差为1.1 m。利用该方法可以客观、定量、准确地计算海水透明度,并且为夜间海水透明度要素计算增加了一种新途径。(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郝艳玲,曹文熙,马毅,崔廷伟,张杰[2](2011)在《赤潮生消过程中的水体固有光学性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珠江口海域海洋光学浮标实验中获取一次聚生角毛藻赤潮生消过程的水体光学数据和相应的生化数据。利用该数据,分析了赤潮生消过程中水体光谱吸收和后向散射等光学性质的时间序列变化。研究发现,在赤潮生消过程中,浮游植物色素、非藻类颗粒物以及黄色物质等水体组分吸收变化显着,赤潮爆发期各组分光谱吸收增强并达到最大值,赤潮消亡期各组分光谱吸收降低并至最小值;赤潮爆发期与赤潮发展和消亡期相比,浮游植物的光谱吸收贡献增加约16%,黄色物质的吸收贡献减小约18%,而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贡献变化不大;赤潮爆发期后向散射系数明显增大,日变化幅度大,赤潮发展期和赤潮消亡期后向散射系数较小,赤潮消亡期后向散射系数降至最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优于悬浮物浓度。有机颗粒物浓度虽然在总颗粒物浓度中占主导地位,但是颗粒物后向散射与无机颗粒物的相关性更高。(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郝艳玲,曹文熙,崔廷伟,张杰[3](2011)在《基于半分析算法的赤潮水体固有光学性质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珠江口海域海洋光学浮标实验期间获取了赤潮生消过程的水体光学数据和相应的生化数据。利用该实验数据开展了准分析算法(quasi-analytical algorithm,QAA)反演赤潮水体固有光学参数的精度检验和模型修正工作。(1)利用遥感反射率和QAA反演主要水色波段(412,443,490,510,560,620和665 nm)固有光学量发现:在490~665 nm波段水体总吸收系数和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反演误差优于25%,在443 nm波段总吸收系数和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反演误差为8%~32%,在412 nm波段总吸收系数和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反演误差为31%~57%;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和黄色物质与碎屑吸收系数反演误差分别为32%~157%和59%~80%。对比两种参考波段(555和640 nm)选取方式发现,除490和510 nm外,QAA-640在其他波段的反演精度均优于QAA-555,其中在412和443 nm波段尤为明显。(2)利用实测数据对QAA进行了修正:对于总吸收系数和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QAA-555修正算法的反演精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误差减小了1%~11%,QAA-640修正算法的反演精度在412,620和665 nm波段有所提高;对于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和黄色物质与碎硝屑吸收系数,修正算法的反演精度没有明显改善。除412和443 nm波段外,修正的QAA-555均优于修正的QAA-640。(3)利用现场实测总吸收系数数据和QAA反演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和黄色物质与碎屑吸收系数,误差均优于24%;分析算法的误差敏感性发现当对总吸收系数引入20%的误差时,黄色物质与碎屑吸收系数反演误差波动不明显(<33%),而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在560~665 nm波段反演误差波动可在58%~241%。(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1年01期)

王繁[4](2008)在《河口水体悬浮物固有光学性质及浓度遥感反演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是联系大陆与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地表径流经河口入海,所挟带的泥沙和各种营养元素、有机污染物等对河口附近水域的生态环境有显着影响。由于近岸河口水域的悬浮泥沙往往具有广泛的时空变异尺度,基于传统方式的监测方法在空间详细和时间频率方面已经无法满足逐渐提高的管理需求,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遥感监测已经成为水体悬浮泥沙监测的重要方式。水体中悬浮泥沙的复杂光学特点导致悬浮泥沙遥感呈现出很强的时态性和区域性,在建立泥沙遥感反演模式时必须深入调查了解当地水体悬浮泥沙的光学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考虑海洋动力环境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结合特定海域的悬浮泥沙光学性质和水体反射光谱特征建立反演模型,才能获得较高的悬浮泥沙遥感反演精度和模型推广能力。杭州湾海域由于长期受到长江口南下浑浊水的输沙影响,同时在强潮动力引起的泥沙再悬浮共同作用下,水体悬浮泥沙含量高且具有显着而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在杭州湾北岸的乍浦和南岸的慈溪分别布设观测站点,实地连续观测获得时间序列的水体表观光学参数、固有光学参数以及组分浓度叁者的数据集,结合目前水体生物光学理论的成熟模型,根据常用水色传感器的波段设置选择相关性较好的敏感波段,分别建立悬浮物浓度与固有光学性质遥感反演的经验模型和半分析模型,结合潮动力分析了水体悬浮物固有光学性质的短周期变异特征,从浓度和构成两个角度分析其时空变异的影响因素。通过本文研究,除了可以获取典型研究区水体悬浮物的固有光学性质特性外,还将了解其时空变异幅度和变化规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发展出准确程度更高的、能够应用于卫星遥感的分析模型打下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包括:(1)实地光谱测量与实验室吸收测量研究。实地光谱测量采用NASA海洋光学测量规范推荐的水面之上光谱测量法,分别测量标准板、水面和天空光的辐照度,计算水面之上遥感反射率。光谱测量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光谱具有典型高含沙水体的光谱特征,水面遥感反射率较高,在可见光与近红外光谱范围内出现两个反射峰,且第二反射峰对应波长随着含沙量的增大出现“红移现象”。另外,实地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吸收光谱测量,其中悬浮物的吸收光谱测量采用定量滤膜技术。吸收测量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中悬浮物的吸收值较高,吸收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符合指数衰减模式。乍浦与慈溪两个站位获取的时间序列数据说明研究区水体悬浮物的浓度和光学性质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异特征。(2)水体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经验模式研究。利用实测光谱数据和浓度数据建立分析数据集,根据常用水色传感器MODIS与MERIS的波段设置,分析悬浮物浓度与对应波段遥感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选择相关系数较高的波段作为敏感波段建立统计回归模型,将悬浮物的粒径作为遥感反射率的影响因素加入到回归模型中,比较二者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悬浮泥沙浓度在红外和近红外波段的响应度最高;对于单波段简单线性回归而言,指数回归和幂函数回归的拟合效果好于简单线性回归;采用波段组合比值不能完全提高拟合效果;加入粒径因素后拟合精度进一步提高:长波段拟合精度高于短波段,双波段拟合精度高于单波段拟合。另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高混浊海区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精度,采用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中的250m分辨率波段作为神经网络输入,悬浮物浓度作为输出,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性能高于统计回归模型;利用实测遥感反射率模拟MODIS与MERIS波段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也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3)水体悬浮物固有光学性质遥感反演半分析模式研究。利用实测水体组分吸收数据建立分析数据集,分别分析MODIS与MERIS特征波段水体悬浮物吸收系数与悬浮物浓度和遥感反射率的相关性;在生物光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参考Carder-MODIS浮游植物固有光学性质遥感反演半分析算法,选择适合本地水体光学特点的特征波段,建立固有光学参数、表观光学参数以及成分浓度之间的经验模型,基于MODIS特征波段实现杭州湾水体固有光学性质及其浓度的遥感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悬浮物特征波段的吸收系数与浓度之间相关性都较高,相关系数在0.95以上;选择MODIS波段1为主要特征波段,分别拟合固有光学参数与表观光学参数以及悬浮物浓度之间的经验方程式,最终实现悬浮物固有光学参数与浓度的遥感反演。(4)水体悬浮物固有光学性质时空变异特征研究。分析研究区水体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与后向散射系数时序变化特征以及空间差异;从悬浮颗粒浓度与构成两个角度初步分析水体固有光学性质时空变异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悬浮物的固有光学性质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变异特点,乍浦与慈溪两个采样站位的悬浮物固有光学性质随着涨落潮周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短周期波动规律;悬浮物浓度是影响研究区水体悬浮物固有光学性质变化的主要因素,粒径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单位吸收系数的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6-01)

固有光学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珠江口海域海洋光学浮标实验中获取一次聚生角毛藻赤潮生消过程的水体光学数据和相应的生化数据。利用该数据,分析了赤潮生消过程中水体光谱吸收和后向散射等光学性质的时间序列变化。研究发现,在赤潮生消过程中,浮游植物色素、非藻类颗粒物以及黄色物质等水体组分吸收变化显着,赤潮爆发期各组分光谱吸收增强并达到最大值,赤潮消亡期各组分光谱吸收降低并至最小值;赤潮爆发期与赤潮发展和消亡期相比,浮游植物的光谱吸收贡献增加约16%,黄色物质的吸收贡献减小约18%,而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贡献变化不大;赤潮爆发期后向散射系数明显增大,日变化幅度大,赤潮发展期和赤潮消亡期后向散射系数较小,赤潮消亡期后向散射系数降至最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优于悬浮物浓度。有机颗粒物浓度虽然在总颗粒物浓度中占主导地位,但是颗粒物后向散射与无机颗粒物的相关性更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有光学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陈希,于斌,何君姮,孔凡龙,李宗叶.基于非均匀海水固有光学性质的透明度计算方法[J].海洋科学.2015

[2].郝艳玲,曹文熙,马毅,崔廷伟,张杰.赤潮生消过程中的水体固有光学性质分析[J].光学学报.2011

[3].郝艳玲,曹文熙,崔廷伟,张杰.基于半分析算法的赤潮水体固有光学性质反演[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

[4].王繁.河口水体悬浮物固有光学性质及浓度遥感反演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8

标签:;  ;  ;  

固有光学性质论文-陈希,于斌,何君姮,孔凡龙,李宗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