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型脓病论文-刘敏,李涛,吴克军,刘增虎,罗顺高

血液型脓病论文-刘敏,李涛,吴克军,刘增虎,罗顺高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液型脓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家蚕,华康2号,血液型脓病,试验示范

血液型脓病论文文献综述

刘敏,李涛,吴克军,刘增虎,罗顺高[1](2019)在《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华康2号在云南省的试验与示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云南省血液型脓病暴发的问题,2014年开始引进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华康2号, 2015年在实验室内对华康2号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进行了测定,并在陆良县、鹤庆县、祥云县、沾益县、保山市及元阳县等蚕区农村基点开展了饲养比较试验,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蚕品种。对BmNPV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半致死浓度(LC_(50))值达到10~9数量级,而菁松×皓月仅为10~5数量级,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LC_(50)值比菁松×皓月高出4个数量级。农村基点饲养结果显示,华康2号的虫蛹率普遍比菁松×皓月高,万蚕收茧量在15.00~22.12 kg之间,在血液型脓病暴发的情况下,华康2号的盒种产茧量比菁松×皓月高40%以上。丝质鉴定结果显示,华康2号的丝质成绩与菁松×皓月差异不大,且陆良县和鹤庆县等蚕区饲养的蚕茧均能缫6 A级高品位生丝。以上结果表明,华康2号具有较强的抗血液型脓病能力,容易饲养,茧丝质好,是优良的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可以在血液型脓病多发的季节和蚕区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蚕业》期刊2019年04期)

万飞[2](2019)在《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脓病主要是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引起的病毒病,是养蚕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分为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3种类型。1.血液型脓病发生原因及症状在整个养蚕过程中,如饲养处理不当,都容易发生血液型脓病。根据病毒寄生在家蚕的部位不同,血液型脓病传染途径分为病毒经口食入和从蚕体伤口侵入(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期刊2019年11期)

王永生,范永慧[3](2019)在《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液型脓病传染性强,是家蚕饲养中造成损失较大的蚕病之一。本文介绍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机理,介绍其病征,分析其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冯凌鹏[4](2019)在《桑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桑蚕生产中,血液型脓病较常发生,危害较大,给蚕农造成蚕茧减产,收入减少,有些甚至可能造成绝收,严重挫伤蚕农养蚕的积极性。本文分析了桑蚕血液型脓病发病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甘肃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6期)

龚继满[5](2019)在《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原因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的原因,并提出严格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桑园管理、改善饲养环境等综合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广东蚕业》期刊2019年06期)

徐安英,钱荷英,孙平江,刘明珠,林昌麒[6](2019)在《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华康3号的育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养蚕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选育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对于稳定蚕桑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优质高产家蚕品种菁松和皓月作为受体,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基因载体品系N作供体,采用杂交、回交(受体作回交亲本连续回交4代)和显性基因纯合固定技术将抗性基因导入受体品种;通过系统选择提高、稳定后代的综合经济性状,育成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家蚕新品系并组配成优质、高产新品种菁松N×皓月N(华康3号)。新品种对血液型脓病的抵抗能力比原品种菁松×皓月高10 000倍以上,综合经济性状与原品种菁松×皓月相仿。该品种于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黄河流域及其他区域饲养。(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曾小娣,刘雪芸,田超文,陈立坚[7](2018)在《城固县太平村蚕血液型脓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太平村蚕病爆发的经过、症状及原因,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严格消毒防病、加强饲养管理、调节气象环境等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蚕农防治蚕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21期)

钱荷英,李刚,李龙,赵国栋,徐安英[8](2018)在《基于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的SNP分子标记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华康’系列在全国的推广和应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鱼龙混杂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用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对15个不同的家蚕品种(7个抗脓病品种和8个非抗脓病品种)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结果共获得所有检测品种的447 359个SNP位点,分析这些SNP标记在家蚕的28条染色体上的分布以及与抗脓病性能的相关性,得到第27群上的50个与抗BmNPV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经过PCR验证的结果与SLAF-seq测序结果一致,认为这些SNP可以作为鉴定和判别‘华康’系列品种的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杨大平,丁志伟[9](2017)在《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蚕桑产业是农业增收、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栽桑养蚕已成为各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主导产业,但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由于农户对蚕病的防治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蚕病暴发流行,特别是家蚕血液型脓病,导致生产受损、农民收入减少,严重挫伤养蚕户的积极性。本文阐述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提出了蚕病诊断方法,并从严格消毒、提高饲养技术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养蚕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7年23期)

[10](2017)在《抗血液型脓病家蚕新品种"桂蚕N2"》一文中研究指出"桂蚕N2"是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定。"桂蚕N2"抗高温多湿性能强,对高温闷热气候表现出强适应性,易养,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很高的抵抗性,对叶质适应性较好,产量稳定,虫蛹率、解舒率高,以上优良性状在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突出。(本文来源于《广西蚕业》期刊2017年03期)

血液型脓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家蚕脓病主要是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引起的病毒病,是养蚕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分为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3种类型。1.血液型脓病发生原因及症状在整个养蚕过程中,如饲养处理不当,都容易发生血液型脓病。根据病毒寄生在家蚕的部位不同,血液型脓病传染途径分为病毒经口食入和从蚕体伤口侵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液型脓病论文参考文献

[1].刘敏,李涛,吴克军,刘增虎,罗顺高.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华康2号在云南省的试验与示范[J].中国蚕业.2019

[2].万飞.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J].湖南农业.2019

[3].王永生,范永慧.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9

[4].冯凌鹏.桑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9

[5].龚继满.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原因及防治措施[J].广东蚕业.2019

[6].徐安英,钱荷英,孙平江,刘明珠,林昌麒.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华康3号的育成[J].蚕业科学.2019

[7].曾小娣,刘雪芸,田超文,陈立坚.城固县太平村蚕血液型脓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

[8].钱荷英,李刚,李龙,赵国栋,徐安英.基于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的SNP分子标记开发[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

[9].杨大平,丁志伟.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7

[10]..抗血液型脓病家蚕新品种"桂蚕N2"[J].广西蚕业.2017

标签:;  ;  ;  ;  

血液型脓病论文-刘敏,李涛,吴克军,刘增虎,罗顺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