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气象学原理做好观测

运用气象学原理做好观测

一、运用气象学原理做好观测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方杏芹[1](2022)在《关于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问题的探讨》文中指出在揭示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问题和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学科内涵和外延的综合分析,厘清了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海洋气象学归属于大气科学比归属于海洋科学更适合其发展。厘清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的关键是理解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多尺度特征。未来海洋气象学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海上高科技探测技术、实地和遥感观测的综合应用、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理论、多层次大气—海洋耦合模式,由此需要加强更小尺度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分析结果可供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科研、教学、业务、管理人员参考。

陈斌,董莉,王怿萱,杨毅,王鹏波,陈怡彤[2](2021)在《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卫星气象学课程为例》文中指出"育人"先"育德",如何通过课程思政的改革,在提高卫星气象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目前高校大气科学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卫星气象学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出发,结合卫星气象学课程的特点,以国家战略和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传统的对气象卫星的介绍扩展到资源、海洋和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的介绍,融合人工智能和卫星遥感技术,深挖课程中众多数学公式和卫星红外遥感原理背后的中国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结合翻转课堂,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实现协同育人。

黄炜[3](2021)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热带气旋强度估计研究》文中认为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是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洋面上的一种暖心气旋式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灾害性天气系统。热带气旋强度被定义为热带气旋近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准确估算热带气旋强度是热带气旋预报和灾害预警的关键。德沃夏克技术(Dvorak)被广泛应用于热带气旋定强,深度学习在热带气旋强度估计也表现出了与Dvorak相当的水平。除了Dvorak技术及改进版本仍然存在热带气旋特征提取主观经验性高,误差表达不一致、预处理复杂和各大洋盆地适用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外,深度学习强度估计方法也存在着精度优势不显着、多通道卫星观测空间信息利用不足和可解释性低等问题。本文将联合使用多通道卫星观测资料和深度学习技术改善热带气旋定强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利用热带气旋强度估计数据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设计热带气旋强度估计模型,进一步提高热带气旋强度估计精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热带气旋样本强度分布不均衡问题,开展热带气旋强度的分类-回归-集成多层耦合强度估计模型研究,提出了集成学习策略。该模型由分类、回归和Model_BP组成,在训练阶段使用集成学习策略依次训练。在验证阶段分类模型将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样本分为强、中、弱三类,并使用基回归模型分别估计气旋强度;并利用Model_BP耦合回归和分类模型的输出,进一步降低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集成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精度,最终精度为8.91 kts,较Dvorak技术提高了1.52 kts,较当前深度学习方法提高了0.3 kts。(2)为进一步考察卫星垂直立体观测信息对TC强度估计的影响,在红外、水汽和微波通道数据的基础上改进Res Net10基础模型,采用3D卷积和卷积注意力机制提升模型对热带气旋立体信息的提取和模型对暖核的关注度。并利用热带气旋旋转不变性等领域知识进一步优化模型,通过五点平滑精度达7.2 kts,较Dvorak技术提高了3.23 kts,较当前深度学习方法提高了2.01 kts。实验及模型可视化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集成学习策略和多层耦合强度估计模型能够有效解决数据分布不均衡下的回归问题,并且可通过增强对卫星多通道立体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对暖和的关注度来替换基模型获得更高的精度。本文的方法较Dvorak技术和深度学习强度估计方法均有显着提高。

哈斯塔娜[4](2021)在《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近代科学的传入,是近代科学发展史上关键因素之一。教会大学是当时科学传入的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教会大学——齐鲁大学,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形式,对我国的教育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齐鲁大学是设立有天文算学专业的学校,其历史悠久,担任其系主任的王锡恩,是当时所有系中仅有的一名中国人。主任王锡恩率先在此学校举办天文教学,为天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功绩不可抹杀。他还是着名的数学家、天文家,功绩显着。王锡恩是一位淡泊名利、为人低调、融会贯通的科学家,培养出了一大批天文算学家和数学家。本文拟对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在天文算学、科学管理、数学、物理等方面的贡献。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王锡恩的生平、他与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认为:王锡恩傲视同侪的成就为旧中国几乎是一张白纸的现代天文学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创立的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在当时是个时代罕见的教育机构。对中国近现代天文教育方面的贡献并不是其他天文学家所能比拟的。纵观一生,他是民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有建树的天文教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对近代西方科技的传播有一定意义。第三章主要从系科管理和人才培养两大方面,分析王锡恩的科学管理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引进西方的新科学。还根据中国当时的社会情况,调整教学重点,配有水平较高的老师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交流,对学生要求严格。最终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如赵却民、苗永瑞、程廷芳等。第四章系统地对王锡恩科学研究进行梳理,并对其在数学、天文、物理着作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发现王锡恩是我国早期从事绘图日食算法的天文学家,代表着作《实用天文学》,这本书为当今人们研究天文学相关知识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价值。在数学方面,对认识数学从传统到现代,有一定的意义。他在数学方面撰写的《勾股演代》和《最新图解三角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外,在物理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编写《无线电原理》,此书内容丰富、定价低廉、购买容易,对无线电的相关理论知识描述得淋漓尽致,很受当时学生的欢迎。第五章为结语部分。发现王锡恩是中国一位很出色的天文和数学家。他在培养学生时,还吸收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探索,在课程设置、考试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案例,也对当时的社会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张培昌,顾松山,王振会,魏鸣,官莉,郜海阳,寇蕾蕾[5](2021)在《气象万千探本索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探测学科”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大气探测学科是大气科学学科重要的核心学科分支之一。我校大气探测学科从1973年创建至今,经47年的风雨征程,几代人的努力与执着,历经重组和调整,始终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将专业建设与国家需求紧密接合,不断探索和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和提升科研水平,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为学校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概略介绍了大气探测学科内涵和我校大气探测学科概况,从初始建立、改革发展、发展提升等三个阶段描述学科沿革拓展、师资队伍壮大、实习实验设备、课程教材建设、基础理论技术研究、气象系统开发、学科建设成果及未来发展规划等。

钱馨平[6](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路雅恬[7](2020)在《气象史视野下的《地理全志》研究》文中认为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外国传教士纷纷来华,拉开了第二次西学东渐的帷幕。为了更好的传教,英国伦敦宣道会创办了上海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墨海书馆,翻译出版了大量宗教书籍和西方科学译着。慕维廉是伦敦宣道会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他在华五十余年,一直专注于传教和出书,其代表作《地理全志》于1853年由墨海书馆出版发行。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讲述人文地理,下编介绍自然科学,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下编“气论”和“光论”是鸦片战争后最早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气象学和气候学知识。本文以气象史的视角来研究《地理全志》,丰富中国近代气象史研究,分析该书的作者和传播情况,补充该书的历史价值。本文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着者和成书背景研究,介绍了第二次西学东渐前期的社会背景和《地理全志》的出书过程,对作者慕维廉事迹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史料分析推测出可能存在的中国合译者。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书中出现的各种气象现象,通过古今纵向对比和同时期同类着作横向对比,对该书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第三部分单独研究了书中的气候学部分,从热量分布、温度带和气候变迁的角度对书中介绍的气候学知识进行分析并且对中西方气候学的发展进行了对比总结。第四部分讨论该书的传播、影响及历史价值。从《地理全志》的不同版本来分析其传播情况,先分别研究其在中国和日本的版本和传播情况,再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造成中日传播差异的原因,最后总结该书的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史料和对比研究等方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地理全志》的作者除慕维廉以外还有其他中国合译者;其次,该书的气象学内容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而且较为丰富全面,除此之外该书还最早将西方的气候学内容单独提出并介绍到中国;最后,慕维廉对版本的改动主要是为了该书在中国更好的传播,社会背景、传播方式和受众的不同造成了中日传播效果的差异。

沈璐[8](2020)在《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象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气象观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气象仪器服务于气象、环保、交通、国防等国家重要部门,在灾害预报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人民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探空仪是高空气象探测中最主要的仪器,它被探空气球带上高空,利用无线电遥测和定位方法,综合探测从地面至高空30公里范围内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为气象部门天气分析提供依据,是气象综合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探空仪作为国防业务的重要仪器自然开始受到重视。我国探空仪的发展走的是“引进、仿制、自主研发”的道路,其中,59型探空仪和GTS1型探空仪的成功研制对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的发展起着里程碑的作用。1963年,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59型转筒式电码探空仪通过生产定型,并在全国气象台站进行了装备,维持了我国三十多年的高空探测业务稳步发展。随着59型电码探空仪的广泛应用,我国建立了全新的、完整的高空探测系统,高空气象探测水平在国际上属于中高水准。2001年,由上海无线电23厂研制的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成功通过设计定型,这标志着我国高空探测体制跨过了一个新的里程碑。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采用了全电子传感器和副载波二进制数字代码遥测的方法,具有探测精度高、采样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实现了数字化、模块化,整体性能接近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同类先进水平。建国以来,我国探空仪的发展之路曲折又徘徊。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可以探讨探空仪的发展过程以及各时段的思想、技术、运作机制等综合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同时59型、GTS1型技探空仪的技术更新对气象探测学以及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59型转筒式探空仪和GTS1型数字探空仪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探空仪的发展背景、国内政治、经济需求等方面具体分析59型、GTS1型探空仪的立项经过、工程实施、技术难题以及探空仪的改型换代对气象探测学、气象服务行业产生的影响。

何欣毅[9](2020)在《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受气象影响最大,对气候条件具有天然的敏感性。根据当今农业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规模化、智能化是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气象服务在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气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科研水平和监测水平,逐步提高气象从业人员专业性,为切实降低农户农业经营损失,保证农业基础地位,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基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和广大农户进行沟通走访,形成了基层农村气象服务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新沂市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对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了基本的了解,为充分分析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提供了依据。同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气象为农服务研究成果的学习,结合本地农业农村气象业务发展实际,提出了基层气象为农服务改进措施和对策。目前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气象信息预报预测能力不足;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研发缺少精细分工,在农户个性化需求方面供给乏力;气象信息传播效率较低、时效性较差;气象部门高层次储备不足,研发能力有限;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程度偏低等。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本文在第六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网格化气象服务机制体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部门合力、推动农业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等贴近农村实际的对策。本文在研究农户气象服务需求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推进精准化、智慧化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方面见解独到,这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林丰[10](2020)在《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20年代,着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开始在中国的高校中开设气象学,至此我国的气象高等教育事业才慢慢开始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气象教育通过竺可桢等气象学家的艰难开创,又经过了涂长望、赵九章、李宪之等一批气象学家的巩固发展,等到新中国建国的时候气象教育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从国外回来的新一批气象学者,他们是中国气象事业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现代大气科学将数理基础理论融合到了气象学中,并成功的从地理学科中独立出来。本文着重介绍了现代气象学与物理学科的融合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谢义炳教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急缺气象人才,又恰逢抗美援朝的特殊环境。就在这样中国现代气象教育事业刚刚起步之时,谢义炳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在他的建议下,1952年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并入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从此开启了气象学与物理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对谢义炳的生平、气象科研成就以及气象教育成果都有涉及,研究了他从国内到国外的整个教育求学经历,主要聚焦在他留美期间受芝加哥气象学派影响的这一特殊经历。通过研究谢义炳在不同时期所受的气象学教育,并且结合他回国后众多的工作实例,分析其个人的科学精神,梳理其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巨大贡献及深远影响。本篇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写了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谢义炳在他家庭及早期教育的影响下,很早地就有了教育兴国的想法。第二章写了谢义炳在国内外接触不同的气象学教育,以及经历的一些气象实践活动。从他在国内接受李宪之、涂长望等的气象教育,到他出国后参与了芝加哥学派最前沿的气象学研究,这对他回国后将现代气象学教学引入中国有着重要影响。第三章通过谢义炳留学归国后进行的气象专业改革、三峡工程的论证以及参与“75.8北方暴雨”研究这三项代表性的工作,反应了他作为新一代的气象学家实事求是、坚持自我、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第四章写气象专业改革后,北京大学大量的引入现代气象学的课程,完善了现代气象教育,并且通过北大大量的气象人才培养对整个中国的气象高等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运用气象学原理做好观测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气象学原理做好观测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中国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存在的问题和影响
    1.1 海洋气象学学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分类表》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的位置
    1.2 海洋气象学学科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代码体系中的位置
    1.3 海洋气象学学科在中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位置
    1.4 中国高校海洋气象学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实例
2 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综合分析
    2.1 海洋气象学相关学科的内涵和外延
    2.2 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的厘清
3 海洋气象学的发展和展望
4 结语

(2)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卫星气象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卫星气象学课程特点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思政元素融入
    (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艰苦奋斗本色,引导学生“心怀家国”
    (二)引导坚定“四个自信”,把握时代特色,点亮学生“理想之灯”
    (三)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照亮学生“前行之路”
    (四)瞄准卫星学科前沿,发扬创新发展精神,鼓励学生“活学活用”
    (五)融入实际案例,发扬为人民服务精神,聚焦学生“终身发展”
三、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一)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
    (二)翻转课堂应用
    (三)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四、结束语

(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热带气旋强度估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象学热带气旋定强方法
        1.2.2 深度学习热带气旋定强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热带气旋强度估计相关内容介绍
    2.1 Dvorak及其衍生技术
        2.1.1 Dvorak技术
        2.1.2 ADT技术
        2.1.3 DAVT技术
        2.1.4 AMSU方法
    2.2 深度学习与热带气旋定强技术
        2.2.1 卷积神经网络介绍
        2.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热带气旋定强
    2.3 TCIR数据集
        2.3.1 热带气旋立体观测信息
        2.3.2 热带气旋样本强度分布
    2.4 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热带气旋强度估计集成模型设计
    3.1 模型设计
    3.2 数据处理
    3.3 模型训练
        3.3.1 集成学习策略
        3.3.2 基模型训练
        3.3.3 基模型集成
    3.4 结果验证
        3.4.1 模型在TC完整生命周期下的表现
        3.4.2 TC强度特征提取
        3.4.3 粗粒度模型和细粒度模型
        3.4.4 模型的噪声
        3.4.5 模型集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热带气旋云特征的强度估计模型研究
    4.1 模型设计
        4.1.1 基础模型
        4.1.2 注意力机制
        4.1.3 2D和3D卷积
    4.2 模型训练
    4.3 结果验证
        4.3.1 可视化分析
        4.3.2 多通道验证
        4.3.3 误差分析
        4.3.4 热带气旋个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齐鲁大学资料
        1.4.2 王锡恩着作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王锡恩生平及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
    2.1 王锡恩的生平
    2.2 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
        2.2.1 萌芽时期
        2.2.2 发展时期
        2.2.3 成熟时期
第3章 王锡恩科学管理
    3.1 系科管理
        3.1.1 课程建设
        3.1.2 师资力量
        3.1.3 课外学术交流
        3.1.4 考试制度
    3.2 人才培养
        3.2.1 毕业生就业概览
        3.2.2 杰出人才
第4章 王锡恩科学工作
    4.1 数学方面
        4.1.1 《勾股演代》
        4.1.2 《图解三角术》
    4.2 天文方面
        4.2.1 天文着作《实用天文学》
        4.2.2 天文观测
    4.3 物理方面
        4.3.1 《无线电原理》
        4.3.2 其他物理着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气象万千探本索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探测学科”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气探测学科内涵与我校大气探测学科概况
    1.1 大气探测学科内涵
    1.2 我校大气探测学科概况
2 我校大气探测学科发展历程及主要成果
    2.1 初始建立阶段(1973—1977年)
    2.2 改革、发展阶段(1977—2008年)
        2.2.1 学科沿革拓展
        2.2.2 师资队伍壮大
        2.2.3 实习实验设备
        2.2.4 课程教材建设
        2.2.5 基础理论技术研究
        1)非球形降水粒子微波电磁特性的研究
        2)大气折射指数对雷达波束影响
        3)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方法的研究
        4)开展天气雷达组网拼图技术的研究
        5)天气雷达资料的收集和预处理方法研究
        6)建成国内第一个“数字化天气雷达定量估测区域降水量业务系统”
        7)长江三角洲地区灾害性天气预报研究
        8)双PRF扩展不模糊速度范围新方法研究
        9)回波衰减订正的研究
        10)气象卫星数据的计算机处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2.2.6 气象工程系统开发
        1)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建设
        2)天气雷达二次气象产品开发平台及系统软件
        3)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研制
        4)大气中飞行昆虫监测雷达、大气中漂浮作物花粉自动釆集器及雾水采集器的研制
    2.3 发展提高阶段(2008年—现在)
        1)基于TRMM星载雷达的我国S波段业务雷达网反射率因子一致性研究
        2)机载气象雷达云雨探测系统和强降水系统的临近预报研究(Wei et al.,2009)
        3)大气粒子散射理论研究、大气辐射传输算法和模式的开发
        4)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产品开发和应用
        5)天气雷达数据反演与气象应用
        6)大气探测新方法、技术和装备的研发
3 我校大气探测学科未来发展方向
    1)雷达气象方向
    2)卫星气象方向
    3)各种波段遥感技术和装备方向
    4)大气辐射传输方向
4 结语

(6)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一、古代气象知识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三、古代观象机构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一、高校气象教育
        二、气象科研体系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四、传入动因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二、战争的影响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结论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气象史视野下的《地理全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作者慕维廉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二、《地理全志》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三、晚清同时期西方气象学知识传入研究
        四、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拟解决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一、拟解决关键问题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地理全志》的着者及成书研究
    第一节 《地理全志》的编着背景研究
        一、西学东渐与晚清传教士的东来
        二、墨海书馆与西方科技知识的传播
    第二节 《地理全志》编着者研究
        一、慕维廉概述
        二、合译者研究
    第三节 《地理全志》的成书
        一、《地理全志》的问世
        二、《地理全志》的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地理全志》中的气象学知识
    第一节 空气与气压
        一、空气
        二、气压
    第二节 天气现象
        一、风
        二、云雾
        三、雨
        四、雪雹露霜
        五、雷电
    第三节 大气光象
        一、虹
        二、晕
        三、海市蜃楼
第三章 《地理全志》中的气候学知识
    第一节 气候学的发展
        一、中国的气候概念及物候学发展
        二、西方气候学发展
    第二节 热量分布与温度带
        一、热量分布
        二、等温线与温度带
    第三节 气候变迁
        一、历史上气候变迁的发现与研究
        二、《地理全志》中的气候变迁描写
第四章 《地理全志》的传播、影响及价值
    第一节 在中国的传播
        一、在中国的版本
        二、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第二节 在日本的传播
        一、在日本的版本
        二、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第三节 中日传播情况对比与分析
        一、传播情况对比
        二、差异原因分析
    第四节 《地理全志》的历史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2.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2.1 科学仪器史的发展
        2.2 气象仪器的发展
        2.3 探空仪的发展
    3.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3.1 研究方法
        3.2 主要研究内容
    4.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建国以来气象仪器的发展
    1.1 建国初气象仪器的初步发展
        1.1.1 观测方法的统一
        1.1.2 地面观测仪器
        1.1.3 高空探测仪器
        1.1.4 气象仪器的检定
    1.2 改革开放后气象仪器的快速发展
        1.2.1 地面观测仪器
        1.2.2 高空探测仪器
    1.3 探空仪的发展
        1.3.1 探空仪简介
        1.3.2 国外探空仪
        1.3.3 中国探空仪
第二章 59型探空仪的研制
    2.1 仿制苏式探空仪
        2.1.1 背景
        2.1.2 探空仪的型号选择
        2.1.3 试制仿苏式P3-049探空仪
    2.2 59型探空仪的研制
        2.2.1 研制背景
        2.2.2 59型探空仪的研发
        2.2.3 59型探空仪的整顿与定型
        2.2.4 59型探空仪与国外探空仪的比较
    2.3 59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
    2.4 小结
第三章 GTS1型探空仪——新世纪的改型换代
    3.1 59型探空仪的落后
    3.2 电子探空仪的研究
        3.2.1 仿制PK3-1型电子探空仪
        3.2.2 GZZ3型电子探空仪
        3.2.3 GZZ3-1型改进
        3.2.4 GZZ7型电子探空仪
    3.3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诞生
        3.3.1 国际通报
        3.3.2 研讨与决策
        3.3.3 选择与试验
    3.4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3.4.1 工作原理
        3.4.2 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3.4.3 探空仪的转换器和发射机
        3.4.4 探空仪的技术指标
    3.5 小结
第四章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性能评估
    4.1 性能评估方法
    4.2 GTS1型、59型、RS80型探空仪误差对比
        4.2.1 100hPa位势高度误差情况
        4.2.2 100~30hPa厚度误差情况
    4.3 GTS1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和影响
        4.3.1 GTS1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
        4.3.2 GTS1型探空仪对气象学的影响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李吉明工程师访谈录
附录二 李敏娴老师访谈录
作者简介
致谢

(9)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概述
        1.2.2 国内气象为农服务发展历程
        1.2.3 相关理论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基本结构
    1.4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1.4.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1.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气象服务
        2.1.2 气象为农服务
        2.1.3 智慧气象
    2.2 关于农户气象服务需求方面的研究
    2.3 关于农户需求行为理论方面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沂市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概况
    3.1 新沂市城市及地理概况和气候特征
        3.1.1 城市及地理概况
        3.1.2 气候特征
    3.2 新沂市农业气候资源
        3.2.1 天气气候概况
        3.2.2 风力情况
    3.3 新沂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概况
        3.3.1 干旱灾害
        3.3.2 大风灾害
        3.3.3 寒潮灾害
        3.3.4 霜冻灾害
第四章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
    4.1 系列化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
    4.2 专业化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
    4.3 决策咨询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4.4 人工增雨防雹服务发展现状
第五章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的薄弱环节
    5.1 气象信息预报预测能力及全过程气象服务提供能力相对不足
    5.2 气象为农服务产品专业化、精细化程度相对较弱
    5.3 气象信息发布覆盖面偏低,时效性有待提高
    5.4 气象为农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5.5 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仍需推进,农业合作社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薄弱环节成因分析
    6.1 基层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
    6.2 科研资金投入不充分,科技人才长期短缺
    6.3 对农户需求研究不深入,导致农业合作社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6.3.1 农户对各类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分析
        6.3.2 农用天气预报服务需求分析
        6.3.3 灾害预警及防灾减灾服务需求分析
        6.3.4 地方特色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分析
    6.4 农户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6.4.1 农户气象为农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6.4.1.1 农户个体特征影响农户对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
        6.4.1.2 农户家庭生产特征影响农户对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
        6.4.1.3 区域风险特征影响农户对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
        6.4.2 农户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4.2.1 农户样本的个体特征分析
    6.5 主要结论
第七章 新沂市发展气象为农服务的对策研究
    7.1 扩大服务供给领域,提升气象服务供给效益
        7.1.1 寻求基层气象供给能力新突破
        7.1.2 扩大气象为农服务供给领域
        7.1.3 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供给制度改革
    7.2 结合农户实际,刺激农村气象服务潜在需求
        7.2.1 加强农村网格化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7.2.2 充分发挥农业种植合作社补充作用
        7.2.3 完善农户沟通机制建设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调査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10)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拥有教育传承的家庭背景
        一、谢义炳家庭背景的介绍
        二、谢义炳家庭背景的影响
    第二节 经历民国期间的教学变革
        一、民国前期混乱的基础教育
        二、民国晚期有序的基础教育
        三、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影响
第二章 谢义炳气象研究方向的调整
    第一节 国内高校学习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一、清华及西南联大的气象教育
        二、浙江大学的气象教育
        三、国内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第二节 国外高校留学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一、芝加哥大学的气象学派
        二、芝加哥大学的气象教育
        三、国外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第三章 谢义炳的气象工作经历
    第一节 谢义炳改组气象专业
        一、气象专业改组的原因
        二、气象专业改组的经过
        三、气象专业改组前后对比
        四、气象专业改组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二节 谢义炳论证三峡工程
        一、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
        二、三峡工程的论证依据
        三、三峡问题的处理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三节 谢义炳参与暴雨研究
        一、谢义炳与暴雨研究的起因
        二、75.8北方暴雨研究经过
        三、北方暴雨研究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四章 谢义炳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学科优化
        一、学科优化的起因
        二、学科优化的过程
        三、学科优化的影响
    第二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一、气象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二、气象人才培养的方式
        三、气象人才培养的成果
    第三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
        一、气象教育要立足前沿
        二、气象事业要赶超国际
        三、气象研究要坚持独立自主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论文
    (二)着作
    (三)其他资料
附录
    附录一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3-1956年毕业生名单[]
    附录二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2-1993年招生人数
    附录三 谢庄、刘式达采访稿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运用气象学原理做好观测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问题的探讨[J]. 方杏芹.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 [2]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卫星气象学课程为例[J]. 陈斌,董莉,王怿萱,杨毅,王鹏波,陈怡彤. 高教学刊, 2021(26)
  • [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热带气旋强度估计研究[D]. 黄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研究[D]. 哈斯塔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气象万千探本索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探测学科”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J]. 张培昌,顾松山,王振会,魏鸣,官莉,郜海阳,寇蕾蕾. 大气科学学报, 2021(02)
  • [6]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7]气象史视野下的《地理全志》研究[D]. 路雅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8]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D]. 沈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9]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何欣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10]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D]. 林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标签:;  ;  ;  ;  

运用气象学原理做好观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