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商贸提供多项担保

和光商贸提供多项担保

一、和光商务 对外提供多项担保(论文文献综述)

周彪[1](2021)在《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阶段,小微企业由于产业类型多样、覆盖范围广、市场反应敏感等特征,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平稳运行,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特别是传统融资的困境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转向民间信贷融资又使得小微企业面临融资贵的风险,并加剧了市场动荡。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关键原因,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快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既为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提供条件,又为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水平相关信息的获取提供重要手段。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有力方式;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问题展开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是该方式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评价机理分析。研究国外小微企业特征及信贷服务实践的成功经验,分析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数据来源、剖析小微企业传统渠道与互联网渠道下融资信用评价的异同点等,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机理。(2)评价体系构建。加快适用于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体系的针对性研究,强化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有效性,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防控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风险的重要举措;(3)数据模型构建。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对海量、多元信息的获取能力,利用数据挖掘及机器学习技术如何改进小微企业融资信用评价模型及模型精确度;(4)评价结果及应用。研究信用评价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形成的作用机理,是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重点问题。文章在基本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大类问题的研究,产生如下的研究成果:(1)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机理模型。针对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及融资流程不明晰、不系统的现状,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途径及大数据信用评价机理展开分析。我国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国外小微企业特征及信贷服务实践的分析入手,实现我国小微企业特征的详细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我国小微企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等总体情况、金融行为、竞争力、社会关联性以及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上,表现出显着差异性特征。基于案例提出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共包含传统融资业务的互联网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全新模式以及上市融资四种类型。提出信息不对称风险、财务风险、关联关系复杂性风险、脆弱性风险四类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的风险来源,剖析小微企业传统渠道与互联网渠道下融资信用评价的异同点,界定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四维概念模型。研讨大数据技术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中的应用机理,提出评价的基本框架。(2)“互联网+”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体系模型。充分利用“互联网+”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拓宽所带来的海量信息获取优势,分析影响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相关因素,构建针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专门指标框架,形成具体、细致的评价指标储备。界定反映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硬信息、软信息,从双重维度提炼81项影响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具体因素。继而,从经营活动信息、金融行为信息、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竞争力信息、企业关联关系信息系和企业融资申请陈述信息等六个维度提炼、储备90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明确各评价指标的指标类型、评分方法及数据的标准化方法。构建融合熵值法、CRITIC方法、方差齐性检验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组合赋权方法,强化指标体系区分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履约客户和违约客户的能力。(3)基于主题挖掘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数据获取模型。信息量暴增、数据结构多元化,是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的鲜明特征,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研究需围绕硬信息、软信息多元结构的融合展开。基于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指标框架中的部分软信息变量,构建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相关软信息LDA主题挖掘模型,获取17个主题变量及各主题对应每条样本的概率分布,实现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软信息的量化挖掘。(4)基于神经网络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模型。针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二分类问题,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选取同花顺行情中心新三板作为数据来源开展案例分析,分别将硬信息、软信息、硬信息+软信息纳入BP神经网络模型,形成三组对比实验。结果发现硬信息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的偿债能力、偿债意愿,相对于单独使用软信息进行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而言,单独使用硬信息进行评价的精确度更高;融入软信息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精确度高于仅使用软信息或硬信息进行评价的精确度,因而将软信息、硬信息同时纳入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是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评估准确性的重要方式。(5)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发展政策建议。以多元数据的合理化运用为脉络,研究大数据背景下信用评价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信任关系形成的作用机理,给出促进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互联网融资信任体系良性发展的策略和管理建议。明确了不同阶段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多元信息的处理范式,分析小微企业多元信息发挥作用的方式。将小微企业的互联网融资行为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抽象为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形成的博弈问题,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二者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形成过程中的策略选择,逆向推理信用评价中的相关因素对二者策略选择的影响,进而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管理建议。本文产生的创新点可能包括:(1)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体系总体框架。从我国小微企业的概念和范围界定入手,具体考虑我国小微企业特征,提出大数据背景下、针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总体框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范式参考。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大量财务管理数据等结构性硬信息获取不足的问题,致使银行等经融机构难以作出准确的风险评估,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进而加剧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难度。非结构性文本信息等软信息暴增、数据结构多元化,是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的鲜明特征,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研究需围绕硬信息、软信息多元结构的融合展开。针对我国小微企业特征,综合考虑小微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硬信息、软信息的双重维度,提炼影响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多项因素,构建针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确定具体评价指标及指标类型、标准化方法。大数据技术能够大大提升不同类型、不同来源数据的可得性,因而该数据集合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获取更多数据成为可能,这也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大数据技术下非结构性软信息的获取方式、使用方式。软信息暴增、数据结构多元化,是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评价的鲜明特征。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提出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非结构性软信息的量化方法,实现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结构性硬信息和非结构性软信息的量化融合。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利用网络爬虫技术,研究针对我国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多元数据获取方法。案例分析设计三重实验,分别采用硬信息数据集、软信息数据集、硬信息+软信息数据集,将三类数据集合分别纳入评价模型中,发现不同数据类型的使用对模型精度具有显着影响。硬信息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的偿债能力、偿债意愿,相对于单独使用软信息进行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而言,单独使用硬信息进行评价的精确度更高;融入软信息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精确度高于仅使用软信息或硬信息进行评价的精确度。(3)基于演化博弈的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任的关系模型。针对我国小微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信任不足的特征,构建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下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不同策略选择,实现信用评价的改进、促进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互联网融资互利互信共赢的最终目标。围绕多元数据的合理化运用脉络,将小微企业的互联网融资行为和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抽象为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形成的博弈问题,构建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演化博弈均衡的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模拟二者互联网融资信任关系形成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发现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中的潜在损益、体现小微企业信用水平的结构性软信息潜在损益以及对软信息硬化边界、机器评价与人际沟通关系的掌握,是影响二者策略选择和良好信任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管理建议,以期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效果的提升。图58幅,表27个,参考文献204篇。

董佳鑫[2](2021)在《A公司担保圈风险管控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担保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3年开始,担保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快速扩张,从业公司数量不断增加,逐步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担保体系。但是在2016年之后,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政府实施信贷紧缩政策,商业银行也不断提升信贷标准,相关部门加大对担保行业的监管力度,在这种背景下,致使担保公司出现代偿率上升、信用度降低、公司破产等问题,甚至因其担保范围涉猎较广导致形成了担保圈产生区域性金融风险。为化解担保公司风险,首先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风险评价体系进行构建。选取了A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运用德尔菲法选取了4个准则层,18个指标层,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公式计算出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通过对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评分与计算,最终确定风险评价体系,并对计算结果做出风险等级的划分。通过对A公司的定性指标进行评分以及定量指标的分析与计算,结合风险评价体系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了A公司最后的评分,确定了A公司的风险等级,验证了该风险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及可行性。然后,针对上述风险体系的研究,从业务方面、制度方面、外部环境方面等三个方面指出A公司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在强化内控机制、优化奖惩激励措施、优化公司风险评价体系、构建新风险分担体系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最后,提出建立信息化平台完善信用评级、完善政府介入机制等措施配套风险管理体系改进方案的实施。针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全面的风险评价体系,可以更好的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做出风险评级。因此不管是有融资需求的项目企业还是有放款需求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利用此套风险评价体系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风险评级,为做出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也可以利用此风险评价体系进行自我检查核实,自查本公司是否在各个准则层、指标层存有漏洞,通过各项指标分数找到根源问题并进行修正,协助本公司持续发展。同时本文研究视角和内容有所创新,对规范融资担保行业风险管理具有借鉴意义,能对A公司和其他担保公司风险防控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提升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及时化解担保圈风险。

聂世坤[3](2021)在《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遭受的全球范围内“双反”,即“反倾销”“反补贴”贸易摩擦频次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呈同方向变化,故而国内学界将以规避双反调查、绕开贸易壁垒为代表的市场寻求视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第一大动机。不过,近年来对外投资的出口替代效应正在悄然变化。2016年以来美国不断加大对华“双反”调查力度,导致我国对美主要产品出口虽在总量上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相较之前大幅下滑。可以预见,受美方“双反”调查频频光顾的某些产业未来对美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受阻并没有像2007~2010年那般推动赴美投资的增加,相反,近三年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骤降62.16%。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除对美以外的对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也在持续萎缩。国内学界对这一现象给出的解释是,对美投资的减少是因为特朗普以“公平贸易”为由发起对华贸易战,导致对美投资风险激增,抑制了我国企业赴美实施跨国并购的动机。而对非美国家直接投资的减少,主要是因中国政府加大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力度所致。问题是,我国政府选择在这一敏感时间收紧审批权限,遏制非理性投资,未尝没有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考量。中美贸易摩擦是否抑制了国内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倘若存在负面影响,这其中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显然,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没法给出有效的解释。为此,参考已有文献,借鉴国际政治经济学有关理论,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体系——国家——企业”三个层次的整合性理论框架,用以阐释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博弈会使第三国对崛起国的引资政策表现出特定的政治倾向,进而影响企业跨国投资行为。其次,以该理论框架为指导,依据提取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与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事实,在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引入金融契约和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差异化表现给出合理解释。进一步,通过引入中美贸易摩擦变量将政治风险内生化后,在微观层次上诠释中美贸易博弈对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活动的影响。再次,针对理论模型所得结论,论文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在控制了个体效应与时间效应的基础上进行了检验。针对实证检验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与样本选择偏差,论文以系统GMM模型及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复验,以此提升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最后,论文从时间异质性及国家异质性两个视角检验了中美战略博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差异化表现。本文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性质是霸权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对崛起国进行战略遏制,迟滞其崛起时间;而崛起国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被迫采取反制措施,由此引发两大国战略博弈甚至对抗。第二,鉴于中美两国特殊的政治身份以及两国经济体量巨大,其战略博弈必然对整个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构成实质性影响,导致我国对外投资过程中存在“第三国”效应,即东道国对华引资政策因美国的影响而表现出特定的政治倾向。第三,尽管中美贸易摩擦会影响到我国直接投资的总体发展,但这种影响因东道国不同而有异,因企业不同而有别。原因之一是国家异质性,即东道国对华经济政策既受到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影响,亦会受到国内利益集团政治活动的影响,两相作用下东道国对华引资政策不一定表现出负面的政治态度。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异质性,即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企业跨国投资的影响,会因企业较强的政治风险管控、政府公关、外事宣传等政治活动能力而被削弱。第四,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活动的机制是,两国战略博弈通过中国与东道国的双边政治关系及东道国对华引资政策的双重中介,影响经营者对投资项目未来预期收益及风险的评价,进而调节经营者投资动机及优势,介入其对外投资策略的选择。第五,除制度寻求型投资外,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其他类型直接投资所表现出的是一种调节企业经营者投资动机及优势的间接的负面影响。换言之,经营者跨国投资动机及优势存在与否,根本上并不由中美战略博弈所决定,但会受其调节而受到抑制。一旦未来局势明朗,两国关系缓和,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包括对美投资,仍然将会向好发展。第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与中美双边政治关系的联动性增强,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显着增强。第七,中美战略博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在不同的国家样本组上表现不一,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中等收入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且这种影响的路径在中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上也有差别。根据以上结论,论文提出旨在服务我国政府的五点建议:其一,高度重视中美战略博弈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其二,加强与发达经济体的政治经济合作;其三,采用经济手段化解与中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分歧,协调彼此利益,消解争端;其四,重视与中低收入国家的双边政治关系建设,尤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合作;其五,加强外交保护,为国内企业跨国投资提供政治风险对冲工具。针对有意走出国门的内地企业,论文提出三点建议:第一,重视国别风险差异,选择适宜投资策略,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第二,积极开展企业外交,加强政府公关、外事宣传等政治活动能力建设;第三,加大研发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自身所有权优势。

胡一哲[4](2021)在《W邮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W邮储银行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二级分行。自成立以来,银行各项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连年增长。然而,在小微企业贷款规模逐年攀升的同时,其不良率却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银行资产质量与经营收益。因此,如何加强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是W邮储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风险管理理论和有关研究作出全面回顾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从小微企业贷款客户和银行自身两个层面分析了W邮储银行贷款不良率高于其他银行的内外部原因。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W邮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控的若干策略。研究表明,W邮储银行出现较高的贷款不良率,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生存空间变窄;同时客户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商业文化,及其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等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与W邮储银行对贷款风险的认识与管控能力有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W邮储银行应客观认识当前小微企业贷款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自身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能力。具体包括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优化风险管控流程、建立快速有效的风险处置机制、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等。

李晓艺[5](2020)在《WTO《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加入WTO近20年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并出现多重深刻演变。新的贸易限制和日益紧张的贸易关系加剧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贸易便利化协定(TFA)》作为经济时代的产物,它的生效和实施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竞争,使各国利益能够暂时协调,共同发展。我国作为首批接受TFA的国家,在建立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贸易环境方面,我国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履行世贸组织TFA义务,在各地建立工作机制,配套改革措施,使通关便利化领域取得重大进步。TFA是我国进行口岸综合治理和无纸化通关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托,因此有必要研究TFA的实施现状,缕清实施中的问题并给出充分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建议,以助推跨境贸易的自由流通,在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同时提高我国贸易竞争力。本文以《贸易便利化协定》文本为基本框架,除绪论外,共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TFA作基本分析,将TFA内容与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实施相结合,划分为四大原则、六大规则与八项具体实施措施,厘清了TFA文本体现的WTO原则,分析了TFA涉及的相关制度,同时梳理了中国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法律制度。第二部分是成员及我国的实施状况。首先介绍TFA在WTO成员范围内的整体实施情况及实施的共同困难,接着对标TFA各项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具体要求标准,对中国实施各项措施所进行的改革作出对比并评价。第三部分指出了中国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关键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TFA的实施程度较高,但在跨境电子商务措施、口岸通关协同以及海关合作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差距。文章第四部分提出,未来中国应当在这些措施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即及时修改配套法律,做好应对涉及TFA争端的准备;为跨境电子商务领域配套可操作性规则;优化海关工作管理机制及深化海关合作等。期待早日实现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促进跨境要素的便利流通。

马兰[6](2020)在《国际投资法中的金融规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后危机时代,国际投资法和国际金融法之间的联动关系更为密切深入,同时国际投资法中有关金融规制的内容发生了重要演变:跨国金融投资流量稳定增长,国际投资协定中的金融服务条款纳入了新议题,以及涉及金融业的投资仲裁案件数量增多并越趋复杂。这一系列新的动态表明,国际投资法中涉及金融业的问题已成为亟需在国际投资法框架下进行体系性研究的综合性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及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背景对金融业监管对接国际投资法规则提出了现实需求。然而,现行国际投资法体系对处理金融规制问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了外国投资保护与东道国金融规制权之间的权益失衡。本文研究国际投资法中的金融规制问题,旨在探索金融投资保护与金融规制权之间的权益平衡机制。笔者认为,这一平衡过程应当是动态化和体系化的,应根据规则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未来走向不断予以修正和调整,并且进行体系化研究。本文认为,金融业作为集中体现东道国国内规制权的战略重要性行业,在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金融规制权的权益平衡方面展现出更多的谨慎性、复杂性和技术性,因而需要统筹兼顾实体条款、负面清单、国内规制措施和争端解决四个角度,分析不同视角下国际金融投资领域的主要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理论层面的规则升华和制度层面的框架设计。金融审慎是金融业特有的监管原则,在国际投资法体系内探讨这一问题具有典型性。本文认为,在国际投资法体系内处理金融审慎问题时,对于金融审慎措施的判断标准,应注意审慎措施要出于“审慎原因”,同时注意与“金融服务”相关和“合理性”、“必要性”要求。金融审慎措施由争端双方金融监管部门进行磋商判定具备合理性,有助于对金融审慎措施的界定达成共识。对于金融审慎例外的适用范围,条款本身的内容范围取决于国际投资协定中对相关定义的界定;在适用领域方面,在国际投资协定(IIAs)中没有明确规定或从体例安排无法判断的情形下,将金融审慎例外限定在金融领域可能更为妥当。最后,在金融审慎例外的适用上还应注意与其他例外情形的法律联系,尤其是习惯国际法中的“危急情形”抗辩和根本安全例外条款。金融投资不符措施清单是联结国际投资协定规则和东道国金融规制措施的纽带。金融基础制度不符措施、外资参与度限制不符措施和高管与董事会限制不符措施是三类最为基本的金融不符措施。本文提出,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FTAs)或双边投资协定(BITs)中的金融投资不符措施不见得就要比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金融服务承诺更加开放,而是分不同措施类型进行讨论。具体而言,在新一代双多边FTAs或BITs谈判中,对于金融基础性制度方面的金融投资不符措施,很大程度上可直接以GATS金融服务承诺为基础;对于外资参与度方面的限制措施,一些国家的持股比例限制相较GATS时期有所放宽或设置得更为灵活;而对于高管和董事会国籍要求,存在新一代FTAs的金融投资不符措施相较GATS金融服务承诺有所加严的情形。此外,对于一些国家在GATS中并未明确规定的情形,例如股东资格要求,在新一代FTAs和BITs的金融投资负面清单中可以规定地更为详细具体。最后,对中国而言,金融投资不符措施清单的制定应综合考虑编制方式、解释规则、棘轮机制以及市场准入义务与国民待遇义务的重叠等因素。对于东道国采取的金融规制措施在国际投资法体系下的合法性审查,本文选取主权债务重组措施、银行自救措施和资本流动规制措施为研究对象。这三类措施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家主要采取、并被诉诸国际投资仲裁的措施。本文提出,一国的金融规制措施包括经济稳定运行状态下的通常监管政策,也包括在发生经济、金融危机等紧急状态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主权债务重组措施、银行自救措施和资本流动规制措施往往波及较大范围的投资者利益,例如债券持有人、存款人和相关投资人,并且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前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对国际投资法中的金融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认为,当前IIAs中的金融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最大共性特点是,缔约方出于保护本国金融规制主权的目的对金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作出范围上的限定和程序上的过滤,并要求审理金融投资争议的仲裁员具备金融服务法律或实践的专业知识或经验。实际上,在金融国际投资争议解决过程中,缔约方政府磋商、法庭之友、调解、调停等多种争端解决方式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综合运用多元化的争端解决方式处理金融投资争议。最后,本文提出,在处理国际投资法中的金融规制问题时,首先应对国际投资协定中的金融服务条款进行整体把握,包括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提供者、金融机构等定义决定了一项金融投资是适用金融服务规则还是国际投资规则,而国民待遇、市场准入、跨境金融服务、金融审慎例外等规定了具体的义务要求和例外。其次要深刻把握国际投资法与国际金融法的联动关系,将金融审慎问题、金融投资不符措施规则、东道国金融规制措施的合法性和国际投资法中的金融争端解决机制问题联系起来,集中研究体现国际金融投资相较于其他行业投资有所区别的法律问题,从而探讨构建金融投资海外保护与东道国金融规制主权之间的平衡机制。再次,还应明确在BITs和FTAs项下金融服务规则的适用范围,对金融服务规则和投资规则进行横向的分割和协调,从而避免具体规则适用时引发的不确定性。最后,要把握金融投资不符措施的本质所在,在国际投资条约设计时综合运用嵌入式保留、例外条款和负面清单规则,从而为东道国预留充足的金融监管政策空间。

林明灯[7](2020)在《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提出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曾经是发达经济体跨国企业特有的经济现象,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也以其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且已形成较为完善理论体系。然而近十年,中国OFDI呈几何式增长,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持续下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仍逆势上扬,并于2016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企“走出去”发展轨迹,无法用传统OFDI理论中利益最大化解释: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趋势下,中企留在国内深耕发展才是合理选择,加之中企整体呈现国际化经验匮乏,自主品牌与技术拥有度较低等特征。传统理论无法从微观视域对中企OFDI行为做出合理解释,究其原因,发达经济体国内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优越,企业开展跨境投资无“后顾之忧”,无需考虑制度成本与政府寻租,母国制度可视为基本“背景”,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普遍制度建设滞后,政府干预较高,尤其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企OFDI收益更多体现宏观经济利益,而企业微观利益是被兼顾的,其OFDI行为势必受区域制度政策、地方政府治理、国际双边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探讨和回应下述核心问题:国际投资领域中,母国制度包含哪些维度?它们间关系是什么?是否都能显着影响企业OFDI?母国制度能否与经典OFDI理论中的资源观、区位观相结合?最后,基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区域间制度体系演化差异大,地方政府调控力度高、范围广,涉外(投资)协议种类多、缔约频繁的特点,区域制度质量和企业OFDI选择是否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据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在梳理现有国际投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综合中国对外投资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有效评估母国制度影响中企OFDI的有效性。(2)以新制度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为基础,解析母国制度的理论内涵与框架结构,并在修订OLI范式基础上构建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3)以2003-2015年上市企业OFDI决策为样本,通过Logit模型实证检验母国制度对中企国际化选择的直接影响与调节效应。(4)为中国政府提升区域OFDI水平提供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思路线索,本文得出结论可归纳为下:(1)母国制度分为国内层面(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国际层面(涉外制度),共三个维度。国内层面:税制结构优化、信贷制度改革、技术市场成熟、知识产权完善,政府干预降低,补助补贴增多、审批效能提升,腐败活动减少,都能激励中企境外投资,呈现对OFDI的“挤入”效应,另一方面,物权保护力度提升,契约机制有效实施,政府支出规模增加,公共品高质量供给,反而会抑制中企“走出去”,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国际层面:避免双重征税制度与双边投资协议多以资本流入国身份签订,中企在“走出去”进程中无法得到缔约国高标准待遇,因而两类协议无法促使中企OFDI,甚至避免双重征税制度更多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与之相反,自由贸易协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投资保护与投资激励态度更为积极、开放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条款更具操作性,激励中企到缔约国投资作用效果更佳。(2)母国制度也能以企业所有权优势(或东道国区位优势)为媒介,间接影响企业OFDI选择。国内层面:物权制度、契约制度、信贷制度、技术交易市场与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以及政府干涉降低,补贴规模增大,寻租行为减少,都能赋予创新型中企更高水平的技术所有权优势,呈现母国制度“强化”技术所有权优势特征;而企业承担税率降低,公共品供给效率提升,研发投入较多企业倾向留在国内发展,呈现母国制度“弱化”创新型企业OFDI意愿特征。国际层面:涉外制度能优化东道国较低的法治质量与营商环境(如双边投资协议与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东道国沉重的税收负担与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资流入的抑制作用(如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中企到制度区位优势缺失的缔约国OFDI,呈现涉外制度“强化”东道国区位优势特征。(3)从“两个统筹”到“三个统筹”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国内层面,制度环境作为母国制度最为稳定的制度内核,其本身是静态框架,需要政府构建与之适应的执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本文考察国内制度的十二个子制度对微观特征异质企业OFDI影响差异,可以帮助地方政府重新审视如何利用中企在OFDI决策上表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精准激励目标企业“走出去”;国际层面,既需要中国研究借鉴国际经济规则调整国内制度,为中企培育“走出去”能力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也要求政府调整国内制度政策工具,配合涉外(投资)制度体系效率效能发挥,以争取国际投资领域更大的制度性权力。本文考察中企至签订不同涉外(投资)制度的缔约国OFDI呈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所得结论能帮助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进程中更好实现“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从母国制度视角对OFDI研究,建立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OFDI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第二,本文将母国制度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OL优势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投资理论。第三,本文的研究对将从国际规则国内化以及国内规则国际化两条路径着手,推动现有治理机制和规则体系变革的中国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宋文文[8](2020)在《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视角》文中认为“一带一路”的发展,为中国创造了合作共赢的条件。一方面,可以挖掘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潜力,将国内产品和服务销往这些海外市场,培养海外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联系,营造和谐共处的区域发展环境。甘肃在“一带一路”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省份,甘肃一直囿于经济发展滞后的境地,“一带一路”的提出,为甘肃打开了向西开放的大门,促进了甘肃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提升。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催生对资金、信息、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这对甘肃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甘肃金融机构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要为省内企业“走出去”畅通渠道,提供多种服务,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一带一路”视角,研究金融对于甘肃外向型经济的支持。首先,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并对外向型经济概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等进行学习,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前沿研究的前提下,对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其次,对甘肃金融业发展、四省金融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进行指标分析,定量描述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再次,分别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对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借鉴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田宇[9](2019)在《商业银行担保圈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持续恶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担保圈风险事件的频繁爆发。担保圈贷款作为商业银行担保业务的创新,曾被誉为最符合中国国情的贷款模式。在经济上行期,担保圈实现了信用增信,拓宽了企业融资方式。但在经济下行期,担保圈内个别企业发生违约,往往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整个担保圈内的企业陷入困境。这使得担保圈成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重灾区,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区域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因此,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识别和防范担保圈风险迫在眉睫。由于担保圈通常涉及企业较多,担保关系复杂,传统的线性模型难以解决复杂的关联关系问题,本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对复杂担保网络进行建模研究。首先,对常见的三种担保圈识别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选取最佳的方法识别担保圈。其次,通过分析担保圈风险水平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担保圈风险测度体系,并对担保圈风险的传染路径进行可视化研究。然后,使用Z商业银行信贷系统中2014-2017年的数据进行了担保圈的识别和风险定量测算,并选取了两个典型高风险担保圈进行了风险控制实证研究。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从政府、银行、客户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担保圈风险防范对策。通过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了以下四个结论:第一,担保圈和社会网络分析领域中成分的定义相似,可以通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担保圈的识别。第二,基于SNA成分分析方法是常见三种担保圈识别方法中最优的。第三,担保圈风险水平主要受到担保圈网络结构指标,规模指标以及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等触发指标的直接影响。第四,通过稀释担保圈结构密度和降低担保圈规模可以有效降低担保圈风险水平,达到防范和控制担保圈风险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商业银行科学、有效地识别担保圈,防范和控制担保圈风险,减少由于担保圈出险而形成的不良贷款,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丁思宇[10](2014)在《基于借壳上市模式选择的成本收益分析 ——以房地产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土地使用权和开发房地产项目,201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资金缺口为1.3万亿,需要将房地产行业销售规模提高四分之一才可以弥补上述缺口。而我国政府经常对房地产行业熟练地打出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加大银行信贷紧缩,使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承受更加严重挑战。许多房地产企业不得不把目光转向证券市场,在证券市场融资对于急需资金的房地产企业来讲真的就是一场饕餮盛宴。按常识,上市融资是房地产企业和资金的完美结合,是房地产企业高速发展的捷径。但是,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对房地产企业一直实行严格的上市准入制度,使得房地产企业的IPO融资之路从未平坦。面对融资困境,众多房地产企业另辟蹊径选择借壳上市方式融资。借壳上市是通过股权收购控制目标公司,获取目标公司的上市资格,把自己的优质资产注入目标公司的一种并购方式。从2008年到2012年,在我国A股市场,共有22家房地产类企业借壳上市,在此期间,中国房地产类企业借壳上市的数量远高于IPO数量。借壳上市成为房地产企业拓宽筹资路径,获取上市资格再融资的有效渠道。那么,房地产企业运用怎样的借壳模式才能达到收益较大成本较小呢?是否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适合借壳上市呢?本文以借壳上市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我国A股市场成功借壳上市的六家房地产企业为样本,采用专题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着重探讨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不同模式下的成本收益。首先,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特点出发,分析部分房地产企业选择借壳上市的动因,主要是国家政策和房地产企业自身质量两个因素,并且讨论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所带来的融资机会。其次,本文引进一个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的成本收益模型,选取六个发生借壳行为且成功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作为样本,将六个房地产企业按照借壳上市的模式分为三组。最后,整理六个壳公司的上市公告信息、搜集六家房地产企业的相关数据,通过成本收益模型计算,比较出三组房地产企业在不同模式下的借壳上市成本与收益,给未来需要借壳上市的房地产企业选择借壳模式时做参考。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通过对2008年、2010年、2013年综合实力TOP10的房地产上市企业的上市方式统计,说明房地产企业自身的质量会影响房地产企业对上市路径的选择。经过分析,得出综合实力高的房地产企业更愿意选择IPO和综合实力低的房地产企业选择借壳上市的结论。第二,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借壳上市交易中收购方的成本收益计算模型,通过对房地产企业按照借壳上市的模式分组、搜集和计算借壳企业相关数据,发现房地产企业在借壳上市中采用“资产置换十吸收合并”方式带来的借壳收益最大,采用“重大资产出售+吸收合并”方式带来的借壳收益最小。本文的不足在于:第一,由于数据库没有完整的统计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方面的数据,有关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的案例和数量是笔者根据房地产上市企业的公告整理,所以可能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第二,在研究样本时,因为在借壳上市前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报表并不是完全公开,所以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数据分析有限。

二、和光商务 对外提供多项担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光商务 对外提供多项担保(论文提纲范文)

(1)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与基础理论综述
    2.1 小微企业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2.1.1 小微企业的概念
        2.1.2 小微企业的范围
    2.2 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及互联网融资
        2.2.1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2.2 小微企业的互联网融资
    2.3 小微企业融资信用评价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
        2.3.1 硬信息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的影响
        2.3.2 软信息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的影响
    2.4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及方法
        2.4.1 传统信用评价技术
        2.4.2 大数据技术下的企业融资信用评价方法
    2.5 文献述评
    2.6 本章小结
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机理分析
    3.1 国外小微企业特征及信贷服务实践
        3.1.1 国外小微企业发展模式及传统渠道融资特征
        3.1.2 国外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的发展
    3.2 我国小微企业特征
        3.2.1 小微企业的总体特征
        3.2.2 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特征
        3.2.3 小微企业的金融行为特征
        3.2.4 小微企业的竞争力特征
        3.2.5 小微企业的社会关联性特征
        3.2.6 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特征
    3.3 我国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及途径
        3.3.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模式
        3.3.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途径
    3.4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分析
        3.4.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数据的来源
        3.4.2 小微企业传统与互联网渠道融资信用评价的异同
        3.4.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四维概念模型与要素
    3.5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机理
        3.5.1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目的
        3.5.2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审核流程分析
        3.5.3 大数据技术在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中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4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指标构建
        4.1.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硬信息与软信息界定
        4.1.2 影响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硬信息
        4.1.3 影响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水平的软信息
    4.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界定与预处理
        4.2.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框架
        4.2.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类型及标准化方法
    4.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组合赋权
        4.3.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单一客观赋权方法
        4.3.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指标组合赋权方法
        4.3.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熵评价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数据获取模型
    5.1 软信息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作用方式
        5.1.1 软信息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直接作用
        5.1.2 软信息文本特征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间接作用
        5.1.3 软信息主题特征对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间接作用
    5.2 融合多元信息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数据获取
        5.2.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软信息分类
        5.2.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软信息量化方法
        5.2.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软硬信息变量选取
    5.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数据模型
        5.3.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数据来源
        5.3.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信息量化处理
    5.4 本章小结
6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
    6.1 基于博弈的评价主体关系分析
        6.1.1 评价主体的互联网融资信任博弈模型假设
        6.1.2 评价主体的互联网融资信任博弈模型构建
        6.1.3 评价主体的互联网融资信任博弈演化均衡的稳定性分析
    6.2 基于演化的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模型
        6.2.1 评价主体的互联网融资信用特征
        6.2.2 基于神经网络和物元可拓的评价方法
        6.2.3 模型精确度测量
    6.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结果分析
        6.3.1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数据来源
        6.3.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实验设计
        6.3.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实验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总结与政策建议
    7.1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内涵总结
        7.1.1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
        7.1.2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优势
    7.2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要素
        7.2.1 传统融资过程中的信用评价与信任关系
        7.2.2 互联网融资过程中的信用评价与信任关系
    7.3 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的管理建议
        7.3.1 基于激励政策执行力的信用评价技术研究
        7.3.2 基于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的风险防控
        7.3.3 基于大数据来平衡评价技术与人际沟通的关系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词云图代码
附录 B LDA模型代码
附录 C BP神经网络代码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A公司担保圈风险管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文献综述评价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担保圈及风险管理理论与评价方法
    2.1 担保圈的概念及分类
        2.1.1 担保圈的基础概念
        2.1.2 担保圈种类
    2.2 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2.1 风险管理基本概念
        2.2.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3 风险评价方法
3 A公司担保圈风险管控现状
    3.1 A公司简介
        3.1.1 公司概况
        3.1.2 公司组织框架
        3.1.3 公司业务流程
        3.1.4 A公司经营现状
    3.2 A公司担保圈种类
        3.2.1 线式担保圈
        3.2.2 网状交织式担保圈结构
        3.2.3 环状担保圈结构
    3.3 A公司担保圈风险管控措施
        3.3.1 属地分组制定化解方案
        3.3.2 项目责任制划入绩效考核
        3.3.3 定期汇报推进项目化解
        3.3.4 成立新平台构建风险分担机制
        3.3.5 协调关联方合力化解风险
4 A公司风险评价及问题分析
    4.1 构建风险评价体系
        4.1.1 风险评价体系指标选取方法
        4.1.2 风险评价体系指标要素选取及介绍
        4.1.3 风险评价体系模型建立
    4.2 A公司担保圈风险指标分析
        4.2.1 定量指标分析
        4.2.2 定性指标分析
        4.2.3 对A公司的风险评价
    4.3 A公司担保圈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4.3.1 业务方面
        4.3.2 制度方面
        4.3.3 新平台方面
    4.4 A公司担保圈风险管控问题形成原因
        4.4.1 业务方面
        4.4.2 制度方面
        4.4.3 关联各方协调受限
5 A公司担保圈风险管控措施优化设计
    5.1 优化思路
    5.2 优化原则及目标
    5.3 A公司担保圈风险管控优化措施
        5.3.1 A公司内控制度优化措施
        5.3.2 A公司项目风险评级体系优化
        5.3.3 构建新风险分担体系
6 担保圈风险化解保障措施
    6.1 建立信息化平台完善信用评级
    6.2 完善政府介入机制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A公司风险评价指标调研表
附录B:A公司拟保企业资信评价表
作者简历
感谢语

(3)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贸易摩擦与对外直接投资
        1.3.2 双边政治关系与对外直接投资
        1.3.3 中美经贸关系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1.3.4 文献评述
    1.4 论文结构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1.7 研究不足
第2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2.1 早期经济学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认识
    2.2 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变
        2.2.1 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理论
        2.2.2 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
        2.2.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3 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缺陷
    2.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走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国博弈下崛起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机理:一个整合性理论框架
    3.1 理论视角:国际政治经济学
        3.1.1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3.1.2 对外投资政策的选择与国家实力的提升
        3.1.3 国际体系结构与战略性贸易摩擦
        3.1.4 层次分析法
    3.2 体系层次: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博弈及其国际政治风险的溢出
        3.2.1 霸权国与国际体系的稳定
        3.2.2 霸权衰落与国际体系的失序
        3.2.3 国际机制与霸权之后的国际治理
        3.2.4 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博弈
        3.2.5 双边政治关系与崛起国对外直接投资
    3.3 国家层次:外资政策选择的双层博弈机制
        3.3.1 外资政策博弈的两个层次:国际与国内
        3.3.2 国内利益集团对政府外资政策选择的影响:从集团利益到国家利益的整合
        3.3.3 第三国外资政策对霸权国及崛起国的政治倾向生成机制
    3.4 企业层次:崛起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4.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4.1.1 起步探索阶段(1979~1991 年)
        4.1.2 规范调整阶段(1992~2004 年)
        4.1.3 快速发展阶段(2005~2013 年)
    4.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态势与特征表现
        4.2.1 高质量发展阶段(2014~2016 年)
        4.2.2 理性回归阶段(2017~2018 年)
    4.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
        4.3.1 动机分类
        4.3.2 市场寻求型
        4.3.3 避税地投资
        4.3.4 政策激励型
        4.3.5 制度寻求型
        4.3.6 战略投资型
        4.3.7 要素寻求型
    4.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
        4.4.1 政策优势
        4.4.2 资本优势
        4.4.3 技术优势
        4.4.4 货币优势
        4.4.5 国家优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贸易摩擦及其性质
    5.1 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
        5.1.1 经济性摩擦阶段(1979~1989)
        5.1.2 政治性摩擦阶段(1990~2001)
        5.1.3 制度性摩擦阶段(2002~2007)
        5.1.4 战略性摩擦阶段(2008~至今)
    5.2 特朗普执政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
        5.2.1 限流入之发起贸易调查
        5.2.2 减逆差之发动贸易战
        5.2.3 遏中国之强化技术封锁
    5.3 中美贸易摩擦的性质:基于四份301 清单的比较分析
        5.3.1 整体情况比较
        5.3.2 产品结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模型化分析
    6.1 基本设定与经济环境刻画
        6.1.1 模型的一般假设
        6.1.2 资本的分配
        6.1.3 人力资本的设定
        6.1.4 技术部门的知识生产
        6.1.5 最终生产函数形式的设定
        6.1.6 经营者个体经济行为的刻画
        6.1.7 对金融合约的刻画
        6.1.8 职业选择、市场壁垒与部门边界
    6.2 模型扩展:开放经济条件下
        6.2.1 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
        6.2.2 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
    6.3 模型的现实意义解析
        6.3.1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6.3.2 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6.4 模型对国际政治风险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检验
    7.1 研究假设:理论与现实
    7.2 变量选择与基准回归方程
        7.2.1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7.2.2 核心解释变量的确定
        7.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说明
        7.2.4 基准回归方程的建立
        7.2.5 样本国家(地区)说明
        7.2.6 控制变量的选择
    7.3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检验
        7.3.1 计量方法的选择
        7.3.2 简化模型估计结果
        7.3.3 加入控制变量后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7.3.4 控制时间效应后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7.3.5 考虑解释变量滞后项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7.4 稳健性检验
        7.4.1 关于内生性问题
        7.4.2 关于样本选择偏差问题
    7.5 异质性检验
        7.5.1 时间异质性
        7.5.2 国家异质性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W邮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风险管理理论
        2.1.2 信用风险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识别研究
        2.2.2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评估研究
        2.2.3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控研究
    2.3 简要评述
3 W邮储银行业务经营现状及问题
    3.1 W邮储银行的发展历程
    3.2 W邮储银行的经营情况
        3.2.1 人员构成
        3.2.2 金融产品
        3.2.3 业务发展情况-以小微企业贷款等为例
    3.3 W邮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面临的问题
4 W邮储银行小微企业客户所处环境及自身特征分析
    4.1 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
        4.1.1 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
        4.1.2 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以新冠疫情为例
        4.1.3 政策导向的影响-以环保政策为例
    4.2 客户所在区域环境的影响
        4.2.1 文化因素的影响
        4.2.2 经济因素的影响
        4.2.3 产业结构的影响
        4.2.4 金融环境的影响
    4.3 小微企业客户特征问卷调查分析
        4.3.1 规模特征
        4.3.2 组织结构特征
        4.3.3 内部管理特征
5 W邮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调研分析
    5.1 小微企业客户经理访谈
        5.1.1 访谈情况
        5.1.2 访谈结果汇总
        5.1.3 访谈问题梳理
    5.2 小微企业客户经理培训及素养情况分析
        5.2.1 客户经理岗前培训现状
        5.2.2 客户经理岗前培训效果差
        5.2.3 客户经理风险意识与行为存在偏差
    5.3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流程分析
        5.3.1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流程现状
        5.3.2 风险评估工具存在缺陷
        5.3.3 贷后管理岗效用弱
    5.4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配套制度分析
        5.4.1 业务配套制度情况
        5.4.2 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瑕疵
        5.4.3 业务制度存在问题
6 加强W邮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控的策略研究
    6.1 客观认识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问题
    6.2 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强化风险识别能力
        6.2.1 建立数据信息平台
        6.2.2 利用企业交易对象获取信息
        6.2.3 综合各方信息筛选客户
    6.3 优化操作流程与配套制度加强风险评估能力
        6.3.1 细化风险评估打分体系
        6.3.2 完善贷款审查制度
        6.3.3 优化贷款风险监测制度
    6.4 建立预案、优化岗位及担保方式提高风险控制效率
        6.4.1 调整业务管理岗位
        6.4.2 担保方式多样化
        6.4.3 建立贷款风险处置预案
    6.5 正确引导人员行为提升综合风险管理水平
        6.5.1 编制调查提纲协助贷款调查
        6.5.2 职业教育常态化
        6.5.3 优化绩效考核与追责制度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微企业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2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关注点调查问卷
致谢

(5)WTO《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1.2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课题的创新点
第2章 WTO《贸易便利化协定》的一般分析
    2.1 贸易便利化的内涵
    2.2 《贸易便利化协定》的产生背景
    2.3 《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基本原则
        2.3.1 透明度原则
        2.3.2 非歧视原则
        2.3.3 自由贸易原则
        2.3.4 特殊与差别待遇原则
    2.4 《贸易便利化协定》的相关制度
        2.4.1 贸易便利化措施分类
        2.4.2 《贸易便利化协定》适用的争端解决机制
    2.5 我国贸易便利化领域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2.5.1 国际条约签订现状
        2.5.2 国内法律制度现状
第3章 WTO《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实施状况
    3.1 《贸易便利化协定》在WTO成员国的实施
        3.1.1 《贸易便利化协定》整体实施情况
        3.1.2 关于特殊与差别待遇措施的实施情况
        3.1.3 《贸易便利化协定》实施的共同困境
    3.2 我国对贸易便利化措施的通报情况
    3.3 我国实施程度较高的贸易便利化措施
        3.3.1 透明化措施基本符合TFA的要求
        3.3.2 过境自由措施的实施相对完善
        3.3.3 货物通关手续与规费方面的调整符合TFA要求
        3.3.4 机构安排措施完成TFA的承诺
    3.4 我国存在实施差距的贸易便利化措施
第4章 WTO《贸易便利化协定》在我国实施存在的问题
    4.1 海关合作不成体系
        4.1.1 信息交换范围模糊
        4.1.2 区域贸易协定中缺乏海关合作条款
    4.2 跨境电商领域贸易便利化规则缺位
        4.2.1 我国自贸区跨境电商重点案例简析
        4.2.2 跨境电商监管领域立法滞后
        4.2.3 跨境电子商务规则与TFA要求相差甚远
    4.3 口岸通关协同机制不健全
        4.3.1 阻碍口岸通关协同发展的原因
        4.3.2 口岸通关利益相关方协同的必要性论证
    4.4 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发生的WTO争端增多
第5章 对我国充分实施WTO《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建议
    5.1 完善现代化海关法律制度
        5.1.1 健全海关执法中的主动披露制度
        5.1.2 加快建成体系化的海关合作模式
    5.2 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跨境电子商务规则
        5.2.1 充分利用WCO《跨境电子商务标准框架》
        5.2.2 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法律框架
        5.2.3 保障跨境电子商务规则规范化发展
    5.3 优化当前口岸通关协同机制
        5.3.1 提高口岸通关协同政策的法律地位
        5.3.2 提升海关信息化领域管理水平
        5.3.3 实施口岸通关全方位协同监管
    5.4 做好应对涉及《贸易便利化协定》争端的准备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国际投资法中的金融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国际投资法中金融规制问题的源起及演变
        1.1.2 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及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背景..
        1.1.3 现行国际投资法体系处理金融规制问题的局限性及改革方向
        1.1.4 关键术语界定及研究范围说明
    1.2 文献综述
        1.2.1 国际投资法中有关金融规制的例外情形
        1.2.2 东道国针对外资的金融规制措施
        1.2.3 国际投资法中的金融争端解决机制
        1.2.4 文献综述小结与评论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国际投资法中的金融审慎问题
    2.1 国际投资法中金融审慎措施的认定
        2.1.1 金融审慎措施的含义和类型
        2.1.2 金融审慎措施的界定标准
        2.1.3 金融审慎措施的认定主体
    2.2 金融审慎例外的适用范围
        2.2.1 金融审慎例外条款的内容范围
        2.2.2 金融审慎例外的适用领域
        2.2.3 金融审慎例外在外汇转移方面的适用
    2.3 金融审慎例外与其他例外情形的法律联系
        2.3.1 金融审慎例外与习惯国际法中的“危急情形”抗辩
        2.3.2 金融审慎例外与根本安全例外
    2.4 国际投资法中金融审慎问题的解决思路和中国因应
        2.4.1 国际投资法中解决金融审慎问题的总体思路
        2.4.2 中国应对金融审慎规制问题的相关建议
第3章 金融投资中的“不符措施”及其规制
    3.1 金融基础制度方面的不符措施
        3.1.1 金融基础制度不符措施的类型及法律特征
        3.1.2 IIAs中金融基础制度不符措施与GATS承诺的对比分析
    3.2 对外资参与度进行限制的不符措施
        3.2.1 对外资持股比例进行限制的不符措施
        3.2.2 对外资金融机构的股东资格要求
        3.2.3 其他对外资参与度进行限制的金融投资不符措施
        3.2.4 IIAs中外资参与度限制不符措施与GATS承诺的对比分析
    3.3 外资金融机构高管和董事会方面的不符措施
        3.3.1 外资金融机构高管和董事会不符措施的法律特征
        3.3.2 IIAs中外资高管和董事会不符措施与GATS承诺的对比分析
    3.4 金融投资不符措施清单的法律特征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3.4.1 金融投资不符措施清单的法律特征
        3.4.2 金融投资不符措施清单在中国的适用
第4章 东道国金融规制措施的合法性审查
    4.1 主权债务重组措施的合法性审查
        4.1.1 主权债务重组措施与国际投资协定义务的法律联系
        4.1.2 Abaclat等诉阿根廷案中的国际投资争端问题
        4.1.3 对主权债务规制措施的进一步思考
    4.2 银行自救措施的合法性审查
        4.2.1 银行自救措施与投资保护义务的法律联系
        4.2.2 “塞浦路斯银行危机救助”案中的国际投资争端问题
        4.2.3 对银行自救措施的进一步思考
    4.3 资本流动规制措施的合法性审查
        4.3.1 资本流动规制措施的国际法渊源
        4.3.2 “Continental Casualty诉阿根廷”案中的国际投资争端问题
        4.3.3 有关资本流动规制措施的进一步思考
    4.4 中国金融规制措施的最新发展和完善建议
        4.4.1 中国金融规制措施的最新发展
        4.4.2 完善中国金融规制措施的相关建议
第5章 国际投资法中的金融争端解决机制
    5.1 国际投资法中金融争端解决的范围
        5.1.1 国际投资法中金融争端解决的义务范围
        5.1.2 国际投资法中金融争端解决的措施范围
    5.2 国际投资法中金融争端解决的特别规则
        5.2.1 金融审慎措施的“过滤器”机制
        5.2.2 仲裁员具备金融行业专业知识及相关经验
    5.3 国际投资法中金融争端解决的改革完善与中国因应
        5.3.1 金融投资争端解决的改革完善
        5.3.2 中国解决金融国际投资争议的应对建议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1.1 具体结论
        6.1.2 总体结论
    6.2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论文
    三、中文学位论文
    四、英文着作
    五、英文论文
附件 国际组织报告、工具书、国际条约、国际投资仲裁裁决及法院判决等
    一、国际组织报告
    二、工具书
    三、国际投资协定文本及相关国际条约
    四、国际投资仲裁裁决及相关法院判决
附录A IIAs金融投资不符措施与GATS承诺对比情况
附录B 纳入金融审慎例外的IIAs
附录C 对审慎措施提交ISDS作出特别规定的IIAs
附录D 涉及金融业的ICSID投资仲裁案件一览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述评与文献综述
    2.1 传统OFDI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2.1.2 内部化理论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4 比较优势投资论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 发展中国家OFDI理论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2.2.2 技术地方理论
        2.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2.2.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3 OFDI理论的新发展
        2.3.1 战略管理理论—产业观、资源观、制度观
        2.3.2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3.3 新新贸易理论
    2.4 关于中国OFDI的研究
    2.5 中国OFDI的竞争优势与来源——制度视角提出
        2.5.1 传统理论对中国OFDI行为的适用性分析
        2.5.2 制度因素的提出
    2.6 制度视角下的OFDI研究
        2.6.1 东道国视角
        2.6.2 制度距离视角
        2.6.3 母国制度视角
    2.7 理论述评
第三章 中国OFDI制度变迁与发展现状
    3.1 制度视角下中国OFDI发展历程
    3.2 当前中国OFDI突出问题
        3.2.1 境内主体结构失衡
        3.2.2 投资产业结构失衡
        3.2.3 投资区域结构失衡
    3.3 制度视角下原因分析
        3.3.1 非国有资本在境外投资重点领域的“母国制度优势”有待提升
        3.3.2 金融税收制度改革滞后与外企超国民待遇造成大量的返程投资
        3.3.3 区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差异造成各地投资主体结构分布差异显着
第四章 母国制度影响企业OFDI理论模型构建
    4.1 理论基础
        4.1.1 母国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4.1.2 母国制度三个维度的框架构建
        4.1.3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母国制度安排
    4.2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理论模型构建
        4.2.1 前提假设
        4.2.2 函数设定
        4.2.3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制度环境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5.1 研究假设
        5.1.1 产权制度
        5.1.2 经济制度
        5.1.3 创新制度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5.2.2 计量模型构建
        5.2.3 变量说明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3.1 制度环境对中企OFDI行为的直接影响
        5.3.2 制度环境对东部企业OFDI行为的调节效应
    5.4 异质性检验
        5.4.1 所有制差异
        5.4.2 要素密集度差异
        5.4.3 产业差异
        5.4.4 行业集中度
    5.5 稳健性与内生性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政府治理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6.1 研究假设
        6.1.1 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6.1.2 市场主体激活效率
        6.1.3 行政权利运行效率
    6.2 研究设计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3.1 政府治理对中企OFDI决策的直接影响
        6.3.2 政府治理对东部企业OFDI决策的调节效应
    6.4 异质性检验
        6.4.1 所有制异质性
        6.4.2 要素密集异质性
        6.4.3 产业异质性
        6.4.4 行业集中度异质性
    6.5 稳健性与内生性
    6.6 母国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异质性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6.7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7.1 研究背景与理论假设
        7.1.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7.1.2 国际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与自由贸易协定(FTA)
        7.1.3 境外经贸合作区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 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2.3 描述性统计
    7.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7.3.1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直接影响
        7.3.2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调节效应
    7.4 异质性检验
        7.4.1 以自然资源寻求为动机
        7.4.2 以战略资源寻求为动机
        7.4.3 以廉价劳动力寻求为动机
        7.4.4 以规避贸易壁垒为动机
    7.5 稳健性与内生性
    7.6 制度环境、政府治理、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7.7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完善母国制度环境
        8.1.1 契约制度
        8.1.2 物权制度
        8.1.3 税收制度
        8.1.4 信贷制度
        8.1.5 知识产权制度
        8.1.6 技术交易市场
    8.2 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8.2.1 政府支出
        8.2.2 供给效率
        8.2.3 政府干预
        8.2.4 政府补贴
        8.2.5 行政审批
        8.2.6 政府腐败
    8.3 构建涉外(投资)制度体系
        8.3.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8.3.2 国际投资协定
        8.3.3 境外经贸合作区
    8.4 管理启示
        8.4.1 对政府的启示
        8.4.2 对企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二、主持及参与项目
致谢

(8)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研究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内研究现状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1.3 文献梳理
    2.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2.1 外向型经济概念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相互需求理论
        2.2.4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3 甘肃外向型经济及其金融支持现状
    3.1 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
    3.2 甘肃金融业发展现状
    3.3 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3.3.1 资金融通需求
        3.3.2 风险管控需求
        3.3.3 信息咨询需求
    3.4 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
        3.4.1 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状况
        3.4.2 四省金融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4 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4.1.1 政策效应叠加
        4.1.2 营商环境改善
        4.1.3 区位优势凸显
        4.1.4 科技奠定基础
    4.2 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4.2.1 外部经济环境稳定性差
        4.2.2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受限
        4.2.3 跨境产品和服务同质化
        4.2.4 复合型金融人才流失多
5 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5.1 经验介绍
        5.1.1 浙江经验
        5.1.2 江苏经验
        5.1.3 重庆经验
    5.2 经验总结
6 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1 宏观层面
        6.1.1 借助政策,支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6.1.2 加强监管,为外向型经济提供规范服务
    6.2 微观层面
        6.2.1 银企合作,为外向型经济吸引外资
        6.2.2 搭建平台,培养服务外向型经济的金融人才
        6.2.3 利用科技,防范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风险
        6.2.4 找准定位,创新服务外向型经济的金融模式
7 总结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9)商业银行担保圈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博弈理论
        2.2.3 信贷担保融资理论
        2.2.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担保圈及其识别的相关研究
        2.3.2 担保圈风险识别的相关研究
        2.3.3 担保圈风险防范的相关研究
        2.3.4 文献评述
3 担保圈及其风险识别研究
    3.1 担保圈识别方法的比较研究
        3.1.1 基于穷举法的担保圈识别
        3.1.2 基于DFS算法的担保圈识别
        3.1.3 基于SNA成分分析的担保圈识别
        3.1.4 担保圈识别方法对比与选择
    3.2 基于SNA成分分析的担保圈识别
        3.2.1 担保网络建模
        3.2.2 担保圈的识别
    3.3 担保圈风险测度体系构建
        3.3.1 担保圈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3.3.2 担保圈风险测度体系指标选取
        3.3.3 担保圈风险测度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3.4 担保圈风险传染路径研究
4 担保圈风险识别和控制实证研究
    4.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4.1.1 总体授信情况
        4.1.2 授信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4.1.3 授信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4.2 担保圈识别实证
        4.2.1 构建担保网络
        4.2.2 担保圈的识别和可视化
        4.2.3 担保圈识别结果梳理和分析
    4.3 担保圈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实证
        4.3.1 担保圈风险定量识别
        4.3.2 担保圈风险传染路径分析和控制
5 担保圈风险防范对策
    5.1 政府层面
        5.1.1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健全法律约束机制
        5.1.2 推动担保信息的共享,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5.1.3 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完善融资担保体系
        5.1.4 建立高效的联席机制,科学统筹风险化解
    5.2 银行层面
        5.2.1 建立企业之间互保联保规范
        5.2.2 加强授信全程的审核及管理
        5.2.3 加强存量担保圈的分类管理
        5.2.4 建立防范和化解担保圈风险的长效机制
        5.2.5 推动担保圈的大数据分析
    5.3 客户企业层面
        5.3.1 切实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5.3.2 明确风险防范和化解主体责任
        5.3.3 强化风险理念和信用意识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基于DFS算法进行担保圈识别的核心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基于借壳上市模式选择的成本收益分析 ——以房地产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2.2 国外文献综述
    2.3 小结
3. 借壳上市相关理论
    3.1 借壳上市的概念界定
    3.2 “壳”公司概念和分类
        3.2.1 “壳”公司的概念
        3.2.2 “壳”公司的分类
    3.3 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
        3.3.1 “壳”资源形成的制度背景
        3.3.2 “壳”公司具有价值
        3.3.3 寻租理论
4. 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特点及其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
    4.1 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特点
    4.2 房地产企业上市的制度背景分析
        4.2.1 房地产企业A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情况
        4.2.2 房地产企业上市政策分析
        4.2.3 政策背景下的自然选择
    4.3 借壳上市还是IPO——基于企业质量的选择
    4.4 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的优势
5. 我国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的模式分析
    5.1 我国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的模式分类
        5.1.1 模式一 重大资产出售+吸收合并+股改
        5.1.2 模式二 资产置换+吸收合并
        5.1.3 模式三 重大资产出售+吸收合并
    5.2 借壳上市成功的主要因素
6. 我国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的成本收益分析
    6.1 样本选取、模型和计算方法
        6.1.1 样本的选取
        6.1.2 成本和收益模型的建立
    6.2 成本和收益分析
        6.2.1 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
        6.2.2 借壳上市模式与成本收益分析
7. 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建议及展望
    7.3 本文的贡献和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四、和光商务 对外提供多项担保(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信用评价研究[D]. 周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A公司担保圈风险管控优化研究[D]. 董佳鑫.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3]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 聂世坤. 辽宁大学, 2021(02)
  • [4]W邮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 胡一哲.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6)
  • [5]WTO《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实施研究[D]. 李晓艺.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国际投资法中的金融规制问题研究[D]. 马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7]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 林明灯. 苏州大学, 2020(06)
  • [8]金融支持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视角[D]. 宋文文.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9]商业银行担保圈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D]. 田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10]基于借壳上市模式选择的成本收益分析 ——以房地产企业为例[D]. 丁思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和光商贸提供多项担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