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信息技术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依托信息技术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四川渠县渠江镇第一小学渠县635200)

我热爱信息技术,更喜欢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信息化教育,于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开展了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尝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是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其自主性、积极性、探究性、创造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甚至遭到扼杀,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加以灵活合理运用,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去建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学科符合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实践感受,领略了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营造学习环境,开启情景激趣的教学模式

依托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生动逼真的营造情景,以景引情,引人入胜,将学生带入学习情景之中,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主动关注和思考。这种教育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训练,为课堂开启情景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把有关平年和闰年的知识介绍后,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4年一闰,100年不闰,400年又闰呢”?老师进行了一定的解答,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单靠教师传授性的教学,是很难弄明白的。此时,有的学生站起来说从书中了解到的一些信息,老师当场请他到多媒体操作台前进行讲解,多媒体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我又引导学生到网上和图书馆去查阅资料,相互进行交流。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到了不少想过信息,如“科学家的解释”、“年历的传说”等。这样的学习方式为数学课堂提供了开放的数学学习环境和广阔的时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再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虚拟了这样的一个场面:有几只小动物在动物园里举行骑车比赛,它们的车轮子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圆形、还有的是不规则形状。随着发令枪一响,屏幕上出现了车子比赛的情景:有几辆车子上下颠簸,车上的小动物一高一低、左右摇摆,只有坐在圆轮车上的小熊猫美滋滋的、四平八稳舒服极了。这时画面突然停止,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想想谁能夺得第一名?”学生在欢乐的情境中兴致盎然,他们不禁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骑着圆轮车子的小熊猫骑得又快又平稳呢?这样在情趣盎然的情境设置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二、演示学习内容,创设讲演结合的教学模式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课程,它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素材和形式相对其它社会学科可能可单一些,没有丰富的色彩,没有优美的画面,有的只是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为了不让数学课堂因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教学效率降低,我们可以多媒体集声光电影为一体的优点,对教学内容生动演示,将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高难的问题简单化。在教学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为数学活动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例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这课的难点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条边长短没有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一个两条边较短的45度的角,上面有个透明的量角器。提问这个角是多少度?学生一看便知,这个角是45度。这时我借助计算机把角的两条边稍稍延长一点,学生回答还是45度,继续延长,学生还说是45度。同学们你们看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没有关系?同学们齐声回答:“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么与什么有关系呢?”我又紧接着问道,过一会儿我借助计算机,把角的两条边叉开大一些,又把角的两条边叉开小一些,反复几次,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学生又齐声说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度有关系”。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个道理,掌握了知识的难点。这个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先进,学生们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数学知识,领悟到数学的实践美。实践证明: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的服务理念、先进的工作手段、简捷的操作平台和优越的教学环境,使得它在数学教学中的角色越来越重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提高了学生数学审美能力。

三、拓展学习空间,创新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

探究发现法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这种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运用知识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使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用比较短的时间很快探索出知识之间的变化规律,能在探索感悟中寻求解决问题题的策略,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运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建立更方便的交流平台,可以使学习空间更好的得以拓展,创新互动学习的模式。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时,考虑到教学难点是面积公式的推导,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运用课件演示,首先把一个圆进行平均分割成4份、8份、16份、32份到若干等份,每次分割后很快地把它们拼合起来,并在屏幕上展现出相应的近似长方形。通过多次分割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后,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分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形状就越近似于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降低了学生推理的难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实现了学生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质的跨越。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比较短,学生正讨论到高潮,就要下课了,一些话题的讨论常常难以深入下去。但若借助网络平台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并就自己感兴趣的观点与同学们商讨,还可以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能及时地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同学们能看到,由于网络平台内容的开放性和公开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也可以从同学那里获取知识,以及因特网上获取知识,统一观念,统一认识,取人之长,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以上是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我的实践研究并不是很全面,在教学中,我还将加大研究力度,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整合的知识,更多的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素质教育改革,优化数学教学效果。数学教学模式必定会超越课堂的局限,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作为一名教师仍然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

标签:;  ;  ;  

依托信息技术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