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车模式论文-李博

发车模式论文-李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北京地铁,呼家楼,贾鹏,北京轨道交通

发车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1](2014)在《北京地铁创新发车模式疏解大客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家住朝阳区常营的小方每天下班都要到6号线呼家楼站台等候开往草房方向的列车,站台上聚集了上千候车乘客,一趟车进站,一站台人都往上挤。列车出站,站台上会留下400多名乘客,还不断有新乘客汇聚。 8月1日之后,小方痛苦的乘车体验结束了。6号线在晚高峰(本文来源于《首都建设报》期刊2014-08-22)

付丽辉[2](2014)在《昆明地铁首期电客列车ATP模式发车时上EB故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昆明地铁首期南段电客列车在试运营中,多次出现ATP模式发车时,发生不明原因EB故障。现场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试验,最终找准了原因并解除故障。(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4年05期)

王如义,王慈光[3](2011)在《编组站自编始发货物列车定点发车模式的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发车模式作了一定假设的前提下,通过对货物列车编发及运行的相关收益和损失的分析,给出了定点发车模式中最小编成辆数的理论计算公式;根据这个公式给出了最小编成辆数与列车在区段上的运行时间以及车流量大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仿真的方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王如义,王慈光,景云,牟峰[4](2009)在《定点发车模式中最小编成辆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编组站有定编发车和定点发车两种货物列车发车模式。为确定定点发车模式中最小编成辆数的模型,对发车模式的条件进行了一定的假设,研究了两种模式的相关运行指标,找出了其基本变化规律。提出定点发车模式中有利最小编成辆数、效益最小编成辆数、成本最小编成辆数、能力最小编成辆数和模型最小编成辆数5个概念,并给出了相应变量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定点发车模式适宜于车流量小、运行区间距离短的车流方向。(本文来源于《铁道运输与经济》期刊2009年08期)

王如义[5](2009)在《编组站货物列车发车模式分析及策略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为铁路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经济发展的拉动下,我国铁路通过扩大路网规模、修建客运专线、更新技术设备、发展重载运输以及提速等手段,极大地缓解了供需矛盾。为了适应新时期货主对运输质量的新要求,铁路又通过推出“五定”班列、行邮行包专列等货运新品种,压缩编组站数量,增加直达货物列车的开行比例,加快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等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货物运输的质量。但由于通过编组站改编的货物列车,仍是铁路货物运输的主要部分。目前除了铁路运输供给能力仍不能满足货物运输的需求外,铁路货物运输的时效性差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国目前实行的仍是组织型的行车组织体制,要全面提高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服务质量,改善货物运输的时效性,单靠增加运输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对我国的现有铁路行车组织方式进行改革。而编组站的工作组织优化是铁路行车组织改革的关键所在。编组站发车模式优化问题的研究,对于指导我国编组站工作组织改革,全面提高货物运输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以理论研究为主,并充分借鉴和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观点,运用运输组织、最优化理论、数理统计、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对发车模式优化中的有关参数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发车模式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在编组站编组列车时满轴、正点、不违编这3个基本原则,对发车模式进行了分类,并把发车模式的优化问题转变成为寻找最优的最小编成辆数的问题。(2)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车流的到达统计规律,并指出了车流规律拟合过程中,数据的分时段统计特性,使拟合的统计规律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对于车流到达规律发生变化的情况,给出了样本容量不足条件下车流到达规律的贝叶斯估计方法。(3)为了准确测度发车模式不同产生的运输成本的变化,对发车模式给编组站工作组织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因最小编成辆数的改变在编发系统和到解系统内产生的影响,并通过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最小编成辆数变化对列车出发秩序和出发均衡性的影响。(4)把编组站车辆的集结和编发过程看作一个系统,根据发车模式对编组站工作组织的综合影响分析,选用适当的指标和运输成本计算方法,根据车流到达规律和车辆集结编发过程以及相关约束,对选择不同发车模式给编组站带来的运输成本的改变进行了测度。(5)在分析和借鉴已有的关于编组站货物列车发车策略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发车模式问题的优化模型。根据期望最优的准则,给出了最优最小编成辆数的计算公式,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了最小编成辆数的性质。由于公式中具体的参数难以确定,论文给出了通过仿真确定最优最小编成辆数的方法,并提出了与确定最优最小编成辆数相关的几个概念。(6)在分析了欠轴发车有利的条件后,对编组站出发的欠轴货物列车的补轴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在编组站加挂去向不符合列车编组计划的车组和中途补轴两种利用欠轴列车能力的方法。(7)通过一个实例,给出了确定最优最小编成辆数的具体步骤,并验证了车流到达规律分时段统计的思想。论文的研究涵盖了发车模式优化的主要相关内容,以期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使之能为编组站工作组织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及铁路行车组织体制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9-05-01)

发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昆明地铁首期南段电客列车在试运营中,多次出现ATP模式发车时,发生不明原因EB故障。现场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试验,最终找准了原因并解除故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车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博.北京地铁创新发车模式疏解大客流[N].首都建设报.2014

[2].付丽辉.昆明地铁首期电客列车ATP模式发车时上EB故障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

[3].王如义,王慈光.编组站自编始发货物列车定点发车模式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

[4].王如义,王慈光,景云,牟峰.定点发车模式中最小编成辆数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

[5].王如义.编组站货物列车发车模式分析及策略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标签:;  ;  ;  ;  

发车模式论文-李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