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制度论文-林霖

体育课程制度论文-林霖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育课程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体育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制度,改革路径

体育课程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林霖[1](2015)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制度改革的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国家与地方、社会与人的需求、体育课程本身特有的功能等几个方面研究我国体育课程制度的变迁。从宏观方面把握我国体育课程变革的路径,即各个要素所体现的身体性、社会性、人文精神性的变迁。认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制度的改革呈现出外源性路径、内源性路径、过渡性路径、课程要素平衡发展路径、本土化路径五个路径形态;这五个路径呈现出互补性特征。提出学校体育价值取向从被动转向人文自主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体育文化导刊》期刊2015年01期)

马元,陈碧述[2](2011)在《成人体育课程制度的构建原则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成人体育课程多年来沿袭着未成年人体育课程制度,由于成年人的学习能力、环境及身心发展需求与未成年人有着显着区别,现行的成人体育课程制度在追求和保障课程实践目标的一致性、操作有序性与效果可控性等方面滞后于成人教育的发展需求。建立科学、适应性强的成人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构建适应现代化课程建设的制度成为体育课程制度改革的重要命题。(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1年21期)

杜伟[3](2009)在《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起始于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教育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课程制度,是以国家课程为主导、地方或校本课程为补充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体系。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呼唤着制度层面的变革,建立叁级课程管理体系、构建适应现代化课程建设的制度改革成为了时代的命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在“国家在体育课程上实现宏观的管理”和“制定一个衡量体育课程的标准”两个方面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也在权利下放、构建地方、校本课程制度方面预留了空间。历经8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与实施,在取得丰富、繁荣的教改成果的同时,与传统观念、体制的碰撞,也愈演愈烈,课程制度问题凸现在迈向现代化的课程改革的进程之中:长期习惯于中央集权管理模式的惯性,难以适应多元化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叁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面临巨大的困难;长期闭锁于学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体系,在制度层面难以适应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呼唤课程制度的现代化,但在课程制度的建设方面,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思想认识局限和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据此,尝试探讨、解决与体育课程现代化发展相一致的课程制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成为引起文本研究的动因。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体育课程向法制化发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为体育课程制度向现代化发展提供认识基础;为现代化体育课程制度的构建与实施提供的有益的参考。本文在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想支撑下,以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以继承、批判、反思、构建的研究思路,对体育课程制度的发展史和现实问题,做客观性分析研究。对体育课程制度的作现代性审视,探索能够体现现代性体育课程制度的思想、特征和内涵,提出建立叁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途径与策略。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在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课程与课程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综述基础上,探讨体育课程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2)通过中外体育课程发展衍变的历史和比较研究入手,剖析中国体育课程制度的演变规律和发展特征;3)从教育制度发展变迁的过程,以现代化理论和现代性的视角,分析与探讨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制度的特征与利弊;4)分析、阐述现代化体育课程制度的特征与内涵,为构建符合当代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体育课程制度提供立论基础;5)探讨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的体育课程制度改革的构建策略与实施途径。本研究试图在研究视角、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叁个方面有所创新。用现代性研究视角统摄全文,以此观照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化进程,阐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未来发展趋向;理论研究主要在丰富和完善现有理论体系方面作了尝试,以期深化认识,指导实践;而在实践研究方面,则设计规划了体育课制度现代化进程的构建策略与保障措施,使其具备践行品格。总之,本研究对推进当前体育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效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和现实的实践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5-01)

罗荣[4](2008)在《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制度是课程意义与价值的法制化体现。在改革开放的叁十年里,课程制度与我国法制化建设进程相同步。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随着课程管理由中央向地方和学校叁级管理制度的逐步确立;随着校本课程和教师开发课程活动的展开;课程研究、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的多元化主体的逐渐形成;课程制度对课程各个领域的制约、导向和促进的作用,随着国家教育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制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本文立足现代性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归纳统计法,对教育制度、课程制度与体育课程制度进行分析。通过回顾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史发现,体育课程制度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折射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体育社会价值观、体育学科价值观,代表着国家意志、学科思想和人们对体育的发展追求。对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诠释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首先是从课程理念、指导思想和课程目标上说明制度与目标的匹配性。其次是从叁级课程管理体制和校本课程开发上说明制度与实践的包容性。再次是从体育教师和教学方法上说明制度与操作的可行性。最后是从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和课程建设评价上说明制度与监控的有效性。在本文的最后就体育课程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希望通过对体育课程制度的分析,以及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诠释,能对体育课程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点建议,使之进一步完善,向着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化发展。(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8-06-30)

黄瑾,江姗姗[5](2007)在《解读近现代中国体育制度文化(二)——20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制度演变摭谈》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要求,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而制订的,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学科知识体系。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20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指出:1、学校体育的发展必须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相一致;2、从全球化的视角指导体育文化的交融,以实现体育文化融合的中国化的过程;3、将政府和政党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外力转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在自觉行为,这才是推动学校体育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本文来源于《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许瑞勋,张建,段金霞[6](2007)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我国体育教师培养体制、尤其是课程制度的现状分析与讨论,以期对体育教师培养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体育课程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成人体育课程多年来沿袭着未成年人体育课程制度,由于成年人的学习能力、环境及身心发展需求与未成年人有着显着区别,现行的成人体育课程制度在追求和保障课程实践目标的一致性、操作有序性与效果可控性等方面滞后于成人教育的发展需求。建立科学、适应性强的成人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构建适应现代化课程建设的制度成为体育课程制度改革的重要命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育课程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林霖.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制度改革的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

[2].马元,陈碧述.成人体育课程制度的构建原则解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

[3].杜伟.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审视[D].苏州大学.2009

[4].罗荣.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5].黄瑾,江姗姗.解读近现代中国体育制度文化(二)——20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制度演变摭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许瑞勋,张建,段金霞.现行教育体制下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制度[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

标签:;  ;  ;  ;  

体育课程制度论文-林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