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结构构件后张法施工技术分析相福荣

房屋建筑结构构件后张法施工技术分析相福荣

香山红叶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充分发挥后张法技术的优势,可以提高房屋整体建筑的整体性能,还可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同时,后张法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结构的高度的以及增大使用面积,并且可以节约能源、土地及材料,可以满足特殊建筑的需求。本文对房屋建筑结构构件后张法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构件;后张法;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应力工艺较复杂,在预应力施工中应做好预应力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施工,认真作好施工前后的各项检查,为保证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按照施工验收规范及操作规程作业,同时应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科、新工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1工程项目施工准备

1.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控制

根据设计图纸和合同要求,认真编制该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同时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和保证管理体系,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并报业主认可,做到层层严把质量关。

1.2施工人员的控制

工程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为前提。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质量控制、保证管理体系,建立各岗位责任制,严禁无证上岗。很多工程质量事故往往出现在人为施工失误上。为此,施工前应反复交底,尽量避免人为失误。

1.3材料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用的钢材种类有:甲级冷拔低碳钢丝、冷拉Ⅱ~Ⅲ级钢筋、碳素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及精轧螺纹钢筋等。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钢材种类和规格及锚具的型号,对选用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材质化验单,并依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查,严禁无证和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中。如果预应力筋强度达不到要求,张拉时会发生断丝现象,或伸长率及弹性模量达不到要求,可导致实测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间偏差较大,严重影响张拉质量。

1.4张拉设备的选择和校正

后张法常用的张拉设备有拉杆式千斤顶、锥锚式千斤顶和YC-60穿心式千斤顶以及供油用的高压油泵。施工时应根据所用预应力筋的种类及其张拉锚固工艺情况选用张拉设备。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不应大于设备额定张拉力,预应力筋的一次张拉伸长值不应超过设备的最大张拉行程。当一次张拉不足时,可采取分级重复张拉的方法,但所用的锚具与夹具应适应重复张拉的要求。施加预应力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定期维护和校验。对高空张拉作业的工程,宜选用体积小、重量轻的千斤顶,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房屋建筑结构构件后张法施工技术分析

2.1预应力筋制作

单根钢筋的制作:主要涉及到配料——对焊——冷拉等工序,经过严格的计算得出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时必须结合锚具特点、焊接头的压缩量、钢筋的冷拉率和弹性回缩率、构件的长度等因素。钢筋束制作:钢筋束的下料长度要在仔细计算的同时将锚具的影响和张拉机械的影响考虑在内。为了确保预应力筋束在穿入构件孔道中时不出现扭结等问题,一定要做好编束,先理顺钢筋,再使用l8~22号铅丝每隔1.0m就绑扎一道,形成束状。钢丝束的制作:主要涉及到调直——下料——编束——安装锚具等工序。在钢丝下料时,如果钢丝表面存在电接头和机械的损伤情况,必须加以剔除。为了确保各根钢丝具有相等的长度,以便在受到预应力张拉时各根钢丝所受到的荷载力一样大,主要使用锥形螺杆锚具和镦头锚具进行应力下料。应力下料时控制应力取值300N/mm2。为了防止钢丝互相扭结。应对钢丝进行编束,在平整的场地把钢丝理顺放平,然后在全长每隔1米用铁线将钢丝编成帘子状。最后,每隔1米放置一个直径与螺杆直径相一致的钢丝弹簧圈作为衬圈,将编好的钢丝帘绕衬圈形成柬,再用铁线绑扎牢固。

2.2孔道留设

(1)钢管抽芯法

这种方法大都用于留设直线孔道时,预先将钢管埋设在模板内的孔道位置处,采用钢管抽芯法要确保钢管要平直,表面要光滑,每根长度最好不超过15m,钢管两端应各伸出构件约500mm。常温下抽管时间约在混凝土浇灌后3~6h。抽管顺序宜先上后下,抽管可采用人工或用卷扬机,速度必须均匀,边抽边转,与孔道保持直线。抽管后应及时检查孔道情况,做好孔道清理工作。

(2)胶管抽芯法

留设孔道用的胶管弹性好,便于弯曲,一般有五层或七层帆布胶管和钢丝网橡皮管两种。工程实践中通常一端密封,另一端接阀门充水或充气。在浇筑混凝土前,胶皮管中充入压力为0.6~0.8MPa的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此时胶皮管直径可增大3mm左右,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放出压缩空气或压力水,胶管这种方法一般采用钢筋井字形网架固定管子在模内的位置。井字网架间距:钢管为1~2m;胶管直线段一般为500mm左右,曲线段为300~400mm。

(3)预埋管法

预埋管是由镀锌薄钢带经波纹卷管机压波卷成的,具有质量轻、刚度好、弯折方便、连接简单、与混凝土黏结较好等优点。波纹管的内径为50~100mm,管壁厚0.25~0.3mm。除圆形管外,另有新研制的扁形波纹管可用于板式结构中,扁管的长边边长为短边边长的2.5~4.5倍。这种孔道成型方法一般用于采用钢丝或钢绞线作为预应力筋的大型构件或结构中,可直接把下好料的钢丝、钢绞线在孔道成型前就穿入波纹管中,这样可以省掉穿束工序,亦可待孔道成型后再进行穿束。

2.3预应力筋的张拉

最重要的是,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设计未要求,不得小于强度设计值的75%。同时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如果设计未要求,必须符合下列规定:长度不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或曲线预应力筋,应当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如果在同一截面存在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张拉端必须均匀交错的设置于结构两端。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必须要满足设计要求。如果设计无要求,可以分阶段、分批地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两侧或上、下张拉。在张拉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实测孔道的摩阻损失,以便张拉控制应力值的确定,同时得到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2.4张拉后的锚固操作

张拉控制应力稳定之后才可以进行锚固工作。锚具必须采取封端混凝土保护,如果需较长的时间外露,必须采取适当的防锈蚀工作。锚固完毕后必须经检验合格,才能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

2.5孔道灌浆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孔道应及时灌浆以防止预应力筋锈蚀,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但采用电热法时孔道灌浆应在钢筋冷却后进行。

灌浆前混凝土孔道应用压力水冲刷干净并润湿孔壁。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以避免上层孔道漏浆而把下层孔道堵塞。孔道灌浆可采用电动灰浆泵,灌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灌满孔道并封闭排气孔后,宜再继续加压至0.5~0.6MPa~I:稳压一定时间,以确保孔道灌浆的密实性。对于不掺外加剂的水泥浆可采用二次灌浆法,以提高孔道灌浆的密实性。灌浆后孔道内水泥浆及砂浆强度达到15MPa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即可进行起吊运输或安装。最后把露在构件端部外面的预应力筋及锚具,用封端混凝土保护起来。

总之,在建筑结构中,预应力工艺较为复杂,只有做好预应力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认真做好施工之前的各项检查,同时不断的引入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桂洁.浅议建筑工程中结构构件后张法施工工艺[J].四川水泥.2017(02)

[2]曾沛淑.浅议建筑工程中结构构件后张法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2017(37)

[3]林锋枝.建筑结构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作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0)

标签:;  ;  ;  

房屋建筑结构构件后张法施工技术分析相福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