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认知疗法论文-吴柔嘉,雷鸣

道家认知疗法论文-吴柔嘉,雷鸣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家认知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本土化,心理治疗,心理障碍

道家认知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柔嘉,雷鸣[1](2019)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本土化心理治疗方法。目前的研究发现中国道家认知疗法较为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与其他疗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心理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生理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及一般人群(大学生、企业员工等)心理困扰的治疗中都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和应用前景,但道家认知疗法在作用机制、干预范围及技术的规范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本文来源于《心理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Doris,F.CHANG,Iris,Yi,MIAO,曹玉萍[2](2019)在《追本溯源: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在美国的本土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介绍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应用于美国文化背景的过程。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以及它给华裔美国人带来的适应性挑战,描述了华裔美国人在文化上适应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的多阶段过程,并进行了本土化改进,同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陆如平,高慧,彭红,沈怡,戴晶璟[3](2019)在《改良道家认知疗法对男性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改良道家认知疗法对于男性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作用。方法选取男性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1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为期8周的改良道家认知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同时检测血清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结果治疗后第4、8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TAQ总分、BDNF检测结果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PSP、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第4、8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TAQ总分、BDNF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PSP、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道家认知疗法能改善男性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社会功能及治疗依从性。(本文来源于《精神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杨峘,曹玉萍[4](2018)在《道家认知疗法专家眼中的强迫症》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几经历史大浪淘沙,其生命力犹如其学说内涵一样,以柔制胜,以退为进,历经数千年而未衰。道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返璞归真的价值取向、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是在道家的处事养生哲学基础之上创立的一种认知型本土(本文来源于《心理与健康》期刊2018年09期)

李梅枝,葛琳,梁艳[5](2018)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HAD筛查大于9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价值观量表、应对方式问卷测评。结果干预后,2组HAMD评分显着下降(P<0.05),但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中国道家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中旬刊)》期刊2018年08期)

庄琳,徐明,徐嘉烁,黄晓林[6](2018)在《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面临着人际关系、学业以及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扭曲了现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他们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的认知,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道家认知疗法可以通过改变不合理的认知的方法,改变情绪和行为,从而降低焦虑,促进心理发展。道家认知疗法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8年04期)

[7](2018)在《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听张亚林教授谈道家认知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家思想是中华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德经》虽只有五千多字,但在中华文明、文化史上却占重要地位。道可道,非常道,虽然古今少有将《道德经》完全读懂的人,但其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也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素(本文来源于《心理与健康》期刊2018年01期)

袁梦蝶[8](2017)在《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了解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发展现状及生成机制上,以道家认知疗法为基础,设计出团体辅导干预方案,通过前期筛选对具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进行干预,以矫正他们不良行为和不适宜的认知观念,达到预防和干预的目的,在干预活动结束后,通过量表收集他们的反馈信息来检验干预效果。具体的研究方法是选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正负性情绪量表作为筛选和评价工具,在团体辅导活动前先进行访谈及问卷评估,综合访谈及得分选取出合适的干预对象共20名,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人,后期对实验组的10名学生进行道家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组只在前期和后期做问卷测评不接受干预,在整个活动结束后,通过问卷及成员的自我反馈,综合数据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次干预的效果进行检验。综合数据结果表明,经过本次团辅干预,实验组的大学生抑郁情绪有显着性降低,此外结合团体领导者的观察、团体成员的自我评价,一致表明,以道家认知疗法为基础设计的团体辅导活动能有效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本研究结论为:1、以道家认知疗法为基础设计的干预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生抑郁情绪得分。2、通过成员反馈,此次干预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正性情绪认识,学会用跟多积极的方式思考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消极的认知方式。3、本研究所设计出的道家认知疗法团辅辅导干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可以作为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方案进行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林贵书[9](2016)在《道家认知疗法的理论与运用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疗法产生于美国,在西方心理学界得到广泛的运用.人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念和应对方式会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存在差异,针对我国特殊文化背景,心理工作者形成了发展本土化心理自疗方法的共识.道家认知疗法在这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笔者对道家认知疗法进行了理论上和运用上的评价与分析,指出了该疗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它还存在的缺陷.(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15期)

徐海燕[10](2016)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思考——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实施步骤、处世原则、应用研究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现状,试着探索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途径。(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6年10期)

道家认知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将介绍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应用于美国文化背景的过程。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以及它给华裔美国人带来的适应性挑战,描述了华裔美国人在文化上适应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的多阶段过程,并进行了本土化改进,同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家认知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1].吴柔嘉,雷鸣.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9

[2].Doris,F.CHANG,Iris,Yi,MIAO,曹玉萍.追本溯源: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在美国的本土化[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3].陆如平,高慧,彭红,沈怡,戴晶璟.改良道家认知疗法对男性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9

[4].杨峘,曹玉萍.道家认知疗法专家眼中的强迫症[J].心理与健康.2018

[5].李梅枝,葛琳,梁艳.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

[6].庄琳,徐明,徐嘉烁,黄晓林.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J].山西青年.2018

[7]..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听张亚林教授谈道家认知疗法[J].心理与健康.2018

[8].袁梦蝶.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D].华中师范大学.2017

[9].林贵书.道家认知疗法的理论与运用评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徐海燕.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思考——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标签:;  ;  ;  ;  

道家认知疗法论文-吴柔嘉,雷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