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堂论文-褚甜莉

山西大学堂论文-褚甜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山西大学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洋教习,山西大学堂,山西教育近代化

山西大学堂论文文献综述

褚甜莉[1](2019)在《浅析山西大学堂的洋教习》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大学堂的洋教习培育了一大批新式人才,特别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山西大学堂引进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西方教育理念和方式,改变了中国较为落后的教育模式。洋教习一方面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学科内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对推动山西教育的近代化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引发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此加以分析。(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5期)

蒋昌辉[2](2018)在《山西大学堂督办沈敦和生卒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沈敦和作为晚清参与洋务的地方官员,庚子事变后经岑春煊等奏调,入晋与联军交涉,多次劝阻敌军进犯,参与山西的教案处理与山西大学堂的筹建事宜。学界对沈敦和与红十字会的研究比较充分,但对其生卒年存在不同的看法,有1855年、1856年等生年说,甚至有1875生年一说,最大相差20年之久;在卒年时间上比较统一,大多持1920年一说,但也存在1925年等说,学界并无专文对其生卒年进行考证。根据《申报》等史料查阅和互证,可以明确考订出其生卒年,当为:生于1857年,卒于1920年7月5日。(本文来源于《珞珈史苑》期刊2018年00期)

徐冠华,邢云文[3](2019)在《清末高等学堂科学教材编译及传播研究——基于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大学堂创立初期,科学教材的编制、翻译工作,既是自身办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引进西学的迫切需要。特别是1902年创办的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其适应高等学堂自行编译科学教材的潮流,短时期内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着作,有效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为提升学堂的西学教育水平,为山西乃至近代中国大学的科学教材建设做出了贡献。(本文来源于《编辑之友》期刊2019年02期)

臧泽锋,韩晶[4](2018)在《“山西大学堂旧址”的中学课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大学堂旧址,作为社区课程资源,在中学课程建设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我们应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助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利用它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创设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课程,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8年10期)

韩晶,臧泽锋[5](2018)在《对《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教职员题名碑》的史料解读——基于山西大学堂旧址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位于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内的山西大学堂旧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工科大楼门厅东墙上刻有《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教职员题名碑》。通过对《题名碑》的科学合理解读,开发有学校特色和优势的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历史的了解,丰富学校精神,传承历史文化,培养家国情怀。(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8年05期)

徐志国,臧泽锋[6](2018)在《山西大学堂的初创与山西教育近代化的起步》一文中研究指出创建于清末的山西大学堂,在教学内容、办学模式等许多方面,开创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在短时间内,它培养了大批具有近代知识与素养的人才,为山西近代教育、工业、司法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山西大学堂创办初期历届师生的活动,明确山西大学堂的初创对山西教育近代的贡献,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的情感,激发学生报效祖国、服务家乡的热情。(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8年08期)

王星,臧泽峰[7](2017)在《社区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山西大学堂旧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课程资源是中学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积极开发和利用社区课程资源,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本地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山西大学堂作为近代叁所国立大学堂之一,是欧风美雨下清末"新政"的产物。开发和利用好山西大学堂这一社区课程资源,有利于探索山西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丰富高中的历史教学。(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7年33期)

行龙[8](2017)在《大学之初》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8日,是山西大学115周年校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又想到了她的那位创始人——李提摩太,以及李提摩太在创办山西大学堂的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李提摩太自1870年来到中国,直至1916年辞别中国,在华传教整整45年。他的一个梦想就是在当(本文来源于《发展导报》期刊2017-05-05)

常媛媛[9](2016)在《清末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体育活动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近代最早创立的叁所国立大学之一,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的体育活动进行研究。结论:清末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在建校之初即设立体操科,每周上课3km左右,期末考试及格允许毕业;西斋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师生参与性强,学生多次参加各类运动会;西斋输送的留学生回国后,成为先进体育和教育思想的传播者。(本文来源于《体育文化导刊》期刊2016年03期)

王帅[10](2015)在《1906年山西大学堂手工图画科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906年的山西近现代高等教育中,山西大学堂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在山西带动了整体的教育发展,并且在全国的高等教育中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英式教育"理念下的山西大学堂真正意义上完整了预科、专门科的课程体系设置,科学规划了学习过程。在手工图画科的建立和教授中,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的任课教师他们的着力点也不同,以西斋化学教员新常富和中斋物理教员任钟澍为代表的图画课和以中斋图画习字教育柯璜为代表的传统书画美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区别较大。挖掘探讨近代山西高等教育中艺术教育的特色和意义。(本文来源于《包装世界》期刊2015年06期)

山西大学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沈敦和作为晚清参与洋务的地方官员,庚子事变后经岑春煊等奏调,入晋与联军交涉,多次劝阻敌军进犯,参与山西的教案处理与山西大学堂的筹建事宜。学界对沈敦和与红十字会的研究比较充分,但对其生卒年存在不同的看法,有1855年、1856年等生年说,甚至有1875生年一说,最大相差20年之久;在卒年时间上比较统一,大多持1920年一说,但也存在1925年等说,学界并无专文对其生卒年进行考证。根据《申报》等史料查阅和互证,可以明确考订出其生卒年,当为:生于1857年,卒于1920年7月5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西大学堂论文参考文献

[1].褚甜莉.浅析山西大学堂的洋教习[J].文教资料.2019

[2].蒋昌辉.山西大学堂督办沈敦和生卒考略[J].珞珈史苑.2018

[3].徐冠华,邢云文.清末高等学堂科学教材编译及传播研究——基于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的考察[J].编辑之友.2019

[4].臧泽锋,韩晶.“山西大学堂旧址”的中学课程价值[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

[5].韩晶,臧泽锋.对《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教职员题名碑》的史料解读——基于山西大学堂旧址的课程资源开发[J].报刊荟萃.2018

[6].徐志国,臧泽锋.山西大学堂的初创与山西教育近代化的起步[J].高考.2018

[7].王星,臧泽峰.社区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山西大学堂旧址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

[8].行龙.大学之初[N].发展导报.2017

[9].常媛媛.清末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体育活动考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6

[10].王帅.1906年山西大学堂手工图画科考[J].包装世界.2015

标签:;  ;  ;  

山西大学堂论文-褚甜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