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补平衡折算论文-王立君

占补平衡折算论文-王立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占补平衡折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贵州高原,耕地,占补平衡

占补平衡折算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君[1](2018)在《贵州高原区紫云至望谟高速公路耕地占补平衡折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贵州省农用地分等成果,以贵州高原区紫云至望谟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基于农用地利用等指数的折算系数构建应用模型,将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与被占用耕地等级进行折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利用等的折算系数符合贵州高原区补充耕地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实现贵州高原区内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平衡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张朝琼,张跃星,游仁龙[2](2013)在《仁怀市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占补平衡是实现耕地保护的重要手段。补充耕地缺乏质量衡量标准和检验机制,使得补充耕地质量难以保证,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以贵州省仁怀市为研究对象,根据仁怀市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成果,建立农用地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食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求算仁怀市耕地等级折算系数,为仁怀市实现耕地占补的数量、质量综合平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宋懿,梁春祥[3](2013)在《既要数量平衡 又要质量平衡——探索建立中低产田改造折算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在做耕地数量的加法,有力地遏制前些年全国耕地数量减少的不利趋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在做耕地质量的乘法,对提升我国耕地质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耕地占补平衡面临诸多困难:一是耕地后备资源日益减少,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制约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的"瓶颈";二是补充耕地质量不高,土壤熟化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大部分为旱地,水田比例偏低;叁是经历多年的开垦,大部分新增耕地位置(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期刊2013年03期)

黄春雷,岑静,宋明义,蔡子华,郑文[4](2012)在《浙江省基本农田质量调查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按等折算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多次发文强调,将土地质量纳入耕地占补平衡体系中,这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需要,也是土地资源科学管护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才能将土地质量纳入耕地占补平衡体系之中呢?本文基于浙江省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试点工作成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讨。(本文来源于《地质调查 环境保障 实现找矿新突破-2012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期刊2012-10-18)

路婕,吴克宁,郧文聚,赵华甫[5](2012)在《全国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定全国统一可比的耕地占补按等级折算系数能够为易地占补平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比不同折算基础和不同等级尺度上折算系数的编制方案,认为全国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系数应以国家级分等成果为基础,利用15个耕地等别及其相对应的标准粮产量上限值计算折算系数,并从应用角度提出建立"两重一省"的耕地占补协调区域方案,确定了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的应用步骤。(本文来源于《资源与产业》期刊2012年04期)

路婕[6](2011)在《全国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重数量管理、轻质量控制”成为我国耕地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国家为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出现占多补少、占优补劣,提出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政策。全国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研究,是按等级折算基础工作的深化和延续。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博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情景分析法分别探讨了建设全国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机制的制度原因、按等级折算系数的测算方法以及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政策设计等内容,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是严格耕地保护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要规避制度执行中的风险必须创新耕地占补平衡机制。(2)研究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系数,并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分析,确定按照15个国家等别及其相对应的标准粮产量上限值计算折算系数,并编制了耕地占补平衡等级折算系数表;提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以及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省份的耕地占补区域协调方案;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技术规程》。论文对易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行全国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等级折算政策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3)利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我国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政策之后可能会发生的叁种情景:保守结果、中间结果和最佳结果,并分析了不同情景下,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决策行为。(4)基于情景分析法结果论文对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等级折算进行政策设计:核心政策是确立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的法律地位;辅助政策要从技术层面和政府管制层面来建设;补偿政策主要从保持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出发,对因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政策而受到损害的地方政府利益建立补偿机制;协调政策要以调和不同部门、不同政策相互间的矛盾与冲突,科学界定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的责、权、利关系为目的进行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1-05-01)

邹一旻,吴克宁,李月洁,赵华甫,路婕[7](2011)在《京沪高铁建设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折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全国农用地分等汇总成果,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对京沪高铁建设用地补充耕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省际间的耕地补充是解决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的一种可行方法,为统筹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占地、实现耕地资源紧缺地区"易地占补"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7期)

贾林,陈亚恒,许皞[8](2009)在《河北省耕地占补平衡折算信息系统设计——基于Visual Basic》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河北省耕地占补平衡的研究,建立了不同质量耕地的折算关系,但是折算方法复杂,并且纯手工以纸质为媒介的耕地占补折算工作要求操作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给耕地占补折算工作的推行和土地管理工作造成诸多不便。为此,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遵循不同质量耕地的折算关系和折算方法,对河北省分等数据与方法进行分析筛选建立数据库,利用SQL Server和Visual Basic等工具实现系统的建立,并通过对河北省耕地占补平衡信息系统的结构和流程分析,提出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09年10期)

贾林[9](2009)在《基于组件GIS的河北省耕地占补平衡折算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控制耕地减少趋势,我国提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国策。随着农用地分等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完成,农用地质量也就具备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定量的指标。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多年的研究,构建了以农用地分等为基础的耕地占补数量—质量折算方法体系。然而,折算方法复杂,求算过程繁琐,数据量大、处理难度大,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得到的折算系数表采用传统的纯手工查询和计算,工作效率很难提高,不利于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应用,亟待寻求一种新的解决方法。本研究从对耕地占补平衡和农用地分等的研究进展入手,利用耕地占补数量—质量折算方法体系的算法对耕地的质量进行测算,并结合组件式GIS与可视化开发语言VB,提出开发河北省耕地占补平衡折算信息系统。本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1)针对占补平衡折算工作中空间数据多元异构的特点,本研究以数据分类与编码、空间数据的无缝镶嵌、空间数据格式转换等的技术手段为基础,通过对河北省农用地分等的中间图件进行编码标准化、图层一体化和标示标准粮属性链接等编辑整理,完成不同类型单元分层存放和编码的唯一性与专业性处理,建立河北省占用耕地空间数据库;(2)根据合乡并镇后的具体情况,修正省、市、县的名称及所属关系,并结合河北省生态类型区、相应影响因素分值及权重、土地利用系数、光温生产潜力、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之间的关系等数据,建立二维数据分类编码字典,完成以关系模型管理为基础的补充耕地属性数据库,不仅描述了各土地资源的性质特征,还记录了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结果数据;(3)通过探索组件式GIS技术与耕地占补平衡折算方法体系结合的有效机制,本系统用外部编程语言VB,以MAPGIS信息系统为二次开发平台,嵌入MAPGIS对象类型库,建立MAPGIS对象,调用MAPGIS对象和其他VB对象,完成GIS应用软件功能,结合关系模型管理的补充耕地属性数据库,运用耕地占补平衡折算的算法,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折算工作中占一补一、占一补多、占多补一、占多补多和补充耕地质量评定等复杂的操作过程的智能化操作,并通过测试证明了系统运行稳定,符合用户需求与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9-06-15)

李团胜,张艳,石玉琼[10](2009)在《耕地占补平衡等级折算方法的比较研究——以陕西省周至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占补平衡等级折算系数的计算与占补平衡的内涵有关,耕地占补平衡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一定时间内区域耕地生产能力和粮食产量不降低,也就是说,耕地占补平衡应以现实产量为平衡标准。土地利用等指数更接近现实产量,标准粮产量和利用质量等指数两者同样反映了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地粮食生产能力,因此通过标准粮产量和利用质量等指数建立函数关系,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同质量等别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差异。本文使用陕西省周至县农用地分等成果,分别利用等别自然质量等指数、等别利用等指数以及利用等指数-标准粮产量确定农用地占补平衡中被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数量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3种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被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数量关系可利用等指数-标准粮产量来确定。(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09年05期)

占补平衡折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耕地占补平衡是实现耕地保护的重要手段。补充耕地缺乏质量衡量标准和检验机制,使得补充耕地质量难以保证,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以贵州省仁怀市为研究对象,根据仁怀市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成果,建立农用地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食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求算仁怀市耕地等级折算系数,为仁怀市实现耕地占补的数量、质量综合平衡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占补平衡折算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立君.贵州高原区紫云至望谟高速公路耕地占补平衡折算[J].浙江农业科学.2018

[2].张朝琼,张跃星,游仁龙.仁怀市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宋懿,梁春祥.既要数量平衡又要质量平衡——探索建立中低产田改造折算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制度[J].中国土地.2013

[4].黄春雷,岑静,宋明义,蔡子华,郑文.浙江省基本农田质量调查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按等折算中的应用探讨[C].地质调查环境保障实现找矿新突破-2012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2012

[5].路婕,吴克宁,郧文聚,赵华甫.全国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系数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2

[6].路婕.全国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7].邹一旻,吴克宁,李月洁,赵华甫,路婕.京沪高铁建设的耕地占补平衡按等折算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8].贾林,陈亚恒,许皞.河北省耕地占补平衡折算信息系统设计——基于VisualBasic[J].农机化研究.2009

[9].贾林.基于组件GIS的河北省耕地占补平衡折算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D].河北农业大学.2009

[10].李团胜,张艳,石玉琼.耕地占补平衡等级折算方法的比较研究——以陕西省周至县为例[J].资源科学.2009

标签:;  ;  ;  

占补平衡折算论文-王立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