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分布曲线论文-朱兆红

温度分布曲线论文-朱兆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度分布曲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焊笔,温度分布曲线,温度控制

温度分布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朱兆红[1](2013)在《焊笔温度分布曲线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电子封装焊接中焊料与加热源分开而使焊点可靠性质量不足,提出了新型焊接工具焊笔的设计。焊笔熔化腔的温度分布和液态焊料流量的控制是影响焊笔焊接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是对焊笔熔化腔的温度分布进行设计与研究。通过对各种焊接方式中温度分布要求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适合焊笔熔化腔的温度分布曲线。它分为叁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高度4.5~6cm内,其温度范围是120~217℃;第二个区域是高度1~4.5cm范围,温度范围约217~400℃;第叁个区域是高度0~1cm,出锡口的温度约250~350℃。在温度控制算法方面,采用模糊自整定PID算法控制焊笔温度,应用MATLAB中的Simulink与模糊工具箱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获得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和稳态误差小的温度控制要求,能较好地满足焊笔的温度控制要求。对于所设计的焊笔,通过检测其不同高度点的温度得到的温度分布曲线,与理论设计的温度分布曲线整体趋势是相吻合的。但是存在差异方面是:在第一个区域的温度值是基本接近的,而在第二个区域检测的温度值比设计的温度值高出约50℃,而在第叁个区域因为散热过大,出锡口的测量温度值比设计的温度值低了约25℃。设计的焊笔温度分布曲线能较好的反映焊笔整个熔化腔的温度分布要求,为后续焊笔的液态焊料流量控制和提高焊点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图54幅,表6个,参考文献72篇(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3-05-01)

许海楠,高飞,毕新熙[2](2012)在《SMT电子产品再留焊温度分布曲线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影响再流焊温度分布曲线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曲线的方法,对实际上产过程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电脑》期刊2012年10期)

朱合华,闫治国,梁利,沈奕[3](2012)在《不同火灾升温曲线下隧道内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升温曲线确定隧道火灾场景的描述方法,可以用隧道标准火灾曲线或基准曲线对火灾情况进行描述。确定火灾情况下隧道温度计算方法,结合衬砌材料在高温时的热工参数,根据有限单元法计算了隧道衬砌在5种标准火灾曲线和叁种不同最高温度的基准曲线下的温度分布,给出了火灾高温下衬砌结构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情况,总结出影响隧道衬砌结构温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为火灾的最高温度和持续时间;并给出了典型HC曲线下隧道衬砌内部的温度场拟合公式,为后续的衬砌结构热力耦合分析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S1期)

许新乐[4](2010)在《甲醇加压精馏塔进料位置对组分、温度分布曲线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Chemsepl软件对甲醇精馏中的加压精馏塔进行模拟,模拟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讨论了不同进料位置对分布曲线及精馏过程的影响。当进料位置在塔上部3(理论板)左右时,进料位置上下的浓度分布曲线斜率相同,没有出现挟点,回流比合适,塔内各组分的浓度分布均匀,产品合格,结果符合工业实际过程。(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期刊2010年04期)

夏建亭[5](1998)在《回流焊温度分布曲线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SMT回流焊的整个流程中,为组装电路板设定合适的温度分布曲线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该文集中在讨论焊膏在回流焊不同阶段中会发生些什么,产生的温度分布及其对焊接组成材料的影响等。(本文来源于《电子工艺技术》期刊1998年03期)

陶金连[6](1993)在《顺、逆流换热器温度分布曲线的形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导出了冷、热流体的温度分布式,分析了顺、逆流换热器温度分布曲线的形状。(本文来源于《安徽工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1期)

孙广华[7](1990)在《平面曲线梁桥在日照下的温度内力及其横向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箱形截面连续梁桥在太阳照射下的内力计算,是设计计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曲线梁桥来说,一是截面总内力计算;二是总内力的横向分配。本文将给出有关算法(文章不涉及竖向温度梯度模式的取法这个专题)在给定的任意竖向温度分布模式下,本文算法有很好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1990年05期)

温度分布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影响再流焊温度分布曲线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曲线的方法,对实际上产过程有一定参考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度分布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1].朱兆红.焊笔温度分布曲线的设计与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许海楠,高飞,毕新熙.SMT电子产品再留焊温度分布曲线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福建电脑.2012

[3].朱合华,闫治国,梁利,沈奕.不同火灾升温曲线下隧道内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

[4].许新乐.甲醇加压精馏塔进料位置对组分、温度分布曲线的影响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

[5].夏建亭.回流焊温度分布曲线图[J].电子工艺技术.1998

[6].陶金连.顺、逆流换热器温度分布曲线的形状分析[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3

[7].孙广华.平面曲线梁桥在日照下的温度内力及其横向分布[J].华东公路.1990

标签:;  ;  ;  

温度分布曲线论文-朱兆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